聖潔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個人資料
正文

無可比擬的耶穌

(2011-08-05 16:07:35) 下一個
■ 張逸萍
“信耶穌有飯吃嗎?”
“我想把孩子送到摩門教,因為他們不但煙酒不沾唇,而且禁戒咖啡和茶,我希望孩子能學好。”
“我最崇拜某某印度大師,他和耶穌一樣棒,甚至能叫死人複活!”
“某某最近發現自己有癌症,你送他一本聖經罷。”
當我們和友人談道,我們都會聽見上邊這類的話。
這樣的話,是因為人總會從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先考慮自己的需要,什麽上帝、耶穌、信仰,都得和自己有關聯,對自己有好處。我們不能怪責他們,事實上,那些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也常犯同樣的毛病。
假若我們問一個沒有什麽宗教信仰的人:“上帝應該是怎樣的?”或者“你選擇宗教信仰的標準是什麽?”我相信絕大部分人的答案可概括為四類:
A)對我今天的生活有實際好處。
B)有最高超的道德教訓和智慧。
C)具非常的超自然能力,所行的神跡最了不起。
D)能幫助我死後上天堂,不至下地獄。
現在讓我們從這四方麵,看看基督徒所敬拜的耶穌,是否能勝出。
A. 對我今天的生活有實際好處
人總是現實的,免不了會問:信耶穌能幫助我解決生活困難嗎?可以叫我升官發財嗎?醫治我的疾病嗎?總而言之:信耶穌有什麽實際好處?
幾乎所有宗教的官方正統講法都叫人不要貪圖物質世界上的好處,尤其是財富,他們都認為貪財是罪惡,是陷阱。例如:《古蘭經》三章14節:“迷惑世人的,是令人愛好的事物,如妻子、兒女、金銀、寶藏、駿馬、牲畜、禾稼等。這些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至於健康,似乎一般都比較寬容,雖然他們未必像道教一樣地強調養生之道,但都同情那些有病需要醫治的人,或提供治療法。《古蘭經》也陳述一些民間醫學,例如它認為蜂蜜能治病(第十六章)。
有時,他們又以健康和財富為獎賞,以鼓勵或誘導信眾遵守道德規章。例如《佛說十善業道經》說,信眾若能遵守五戒十善,他們所得的善果包括:常富財寶、資財盈積、壽命長遠、長壽無夭。
然而,大家心照不宣,很多宗教,尤其是民間宗教和迷信,都以財富、健康、成功為號召。中國人到廟裏去求平安、求健康、升官發財、美滿姻緣、早生貴子……管它是仙是佛,靈驗就值得拜。所以中國人若留意,都會聽過“長壽佛”、“黃財神”、“五路催財符”等。新紀元運動更是集中了所有宗教的秘術,東方的和西方的,瑜伽、冥想、禪座、催眠,及各種變化方式,以發展人類潛能,包括健康、成功、致富。
但是,聖經中那位耶穌不在這方麵吸引人,他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聖經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10)但是他應許生活上的基本所需“吃什麽,喝什麽,穿什麽……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馬太福音6:31-32)。他也應許我們,雖然在世上有苦難,但在他裏麵有平安(約翰福音16:33)。   
有時我們麵臨失業、生病,或有其他各種困難,基督徒都定然會禱告,求神幫助,甚至也勸說在同樣情形下的未信者嚐試禱告。雖然聖經沒有應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百萬富翁、生活豐足、事事如意,但另一方麵,神是慈愛的、有恩典、有憐憫,所以我們常常看見他應允這樣的禱告。
最重要的是,我們今天活在一個墮落、因罪受咒詛的世界裏,“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羅馬書8:22)。於是各種痛苦、貧窮、疾病,自然不能免,我們都“指望脫離敗壞的轄製”(羅馬書8:21)。所以,耶穌著眼於所有痛苦、貧窮、疾病的基本原因—罪惡。他為人釘死十架,成就救恩,就是為了解決這個終極問題。終於有一天在天上榮耀裏,“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4)
基督教在這方麵與其他宗教不同,它為人生提供了正確的答案。
B. 最高超的道德教訓和智慧
一般人都能同意,上帝必須是良善的,以至社會也因而良善,人類才能幸福。所以很多人說: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的確,絕大部分宗教的道德規守都非常相似,這是一個難於否定的事實。有一些稍微有研究的人甚至說:每個宗教都有它的“十誡”和“黃金律”。
很多宗教都有類似十誡的教訓。回教《可蘭經》六章151-52節說:“……你們應當孝敬父母;你們不要因為貧窮而殺害自己的兒女……你們不要違背真主的禁令而殺人,除非因為正義……你們當用充足的鬥和公平的秤……你們應當公平,即使你們所代證的是你們的親戚;你們當履行真主的盟約。”
佛教有所謂“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引出十善,就是:救生、布施、梵行、誠實、和諍、愛語、質直、清淨、慈悲、正見。
即使印度有不合理的社會階級製度,和違反人性的燒寡婦等惡習,但是我們仍然可從梵經《摩奴法典》(Laws of Manu)找到近似十誡的道德教訓:“知足、饒恕、節製、禁戒不公義、服從潔淨規守、禁欲、智慧、知識、誠實、不憤怒,是謂十法令。”(六章92節)
耶穌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馬太福音7:12)今天人稱之為“黃金律”,譽之為道德的至高無上原則。孔子也曾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黃金律的反麵講法,所以有人稱之為“銀子律”。
研究宗教比較的人也在其他宗教經典中找到相似於黃金律的教導。佛教《經集》#705: “對自己和別人一視同仁,即不傷害,也不引起傷害。”回教《聖訓》的“為人處世的準則”#54:“愛人如愛己,才是真信士。”
十誡和黃金律都是好的,可惜人人都是罪人,沒有人願意主動先對別人好。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先以道德待我,那麽我才以道德待你。互饋互惠,免得吃虧。
聖經的道德觀,雖然有十誡,也有黃金律,卻不是互饋互惠的,因為耶穌教導我們“愛仇敵”(馬太福音5:44)。我們偶然也可以在其他宗教找到類似“愛仇敵”的教導,雖然比較少,但仍是有。例如《可蘭經》四十一章34節:“你應當以最優美的品行去對付惡劣的品行,那末,與你相仇者,忽然間會變得親如密友。”
但耶穌的教導是:“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裏路,你就同他走二裏。”(馬太福音5:39-41)與耶穌的教導相比,異教的“愛仇敵”教導,仍是矮了一截。耶穌要求我們不但愛仇敵,甚至主動吃虧!雖然似乎是一個做不到、不切實際的命令,但人若明白耶穌如此高超的標準,就起碼不會主動傷害別人,而且更容易去愛仇敵了。隻有這樣,才能超越“你先對我好,我才對你好”的困難。
最後,最重要的是:耶穌不僅僅教導最高的道德律,他親身為我們示範什麽是神的愛:“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5:8)這樣的觀念和事情,在所有其他宗教中聞所未聞。此外,基督賜人新生命,改變人心,於是最終改變人的行為。
結論是:耶穌的道德教訓最高超,而且最有智慧。
C. 最了不起的神跡
預期上帝能行神跡是合理的,因為不能行神跡的神,根本就不是神。當門徒腓力要求看見神時,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當信我……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約翰福音14:11)耶穌這話表明他所行的神跡,見證他是神。
耶穌曾行過很多神跡,神學家把它分類:(1) 無所不能—平靜風浪(馬太福音8:26-27);五餅二魚(馬太福音14:19);水變酒(約翰福音2:1-11);(2)無所不知—知道文士的議論(馬可福音2:8);知道拿但業(約翰福音1:48);知道誰要賣他(約翰福音6:64);(3)無所不在—在地在天(約翰福音3:13);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28:20)。從這些分類來看,可見耶穌的能力絕非凡人,顯出真神的屬性。
可是,其他宗教或多或少也有他們引以為榮的超自然奇跡,今天的人,受新紀元運動影響,不必有任何宗教信仰,也可能接觸到超自然事情,不會為之稀奇。
印度教一向強調瑜珈冥想所帶來的超自然現象,例如:知道過去未來,遇見靈體,超感知覺,離地提升,穿過物質,甚至能人所不能,知人所不知等等。佛教有三明六通,包括各種超感知覺,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這些亦即今天人所講的特異功能,或者所謂超心理學的官外感(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簡稱 ESP) 能力。
回教不著重神跡奇事,《可蘭經》沒有記載穆罕默德所行的神跡,隻在《聖訓》(Hadith)中有一點。雖然如此,回教神秘宗蘇非(Sufi)有很多異能奇事,包括醫治、行走在水麵上等。                   
筆者曾向一些不同宗教信仰的專家們請教:誰的神跡最了不起。所得到的答案非常主觀,人人都說自己的教主的神跡奇事最偉大。(如果是唯物或理性主義者,則對超自然事情全盤否定。)另一方麵,我們實在也沒有什麽公認的客觀標準,可以用來度量神跡的偉大程度。所以光是討論誰的神跡最偉大,難於有結論。但是有兩件事值得我們留意:
1)不靠冥想得能力
首先,所有行異能的人,都是利用冥想類技術,成功地控製自己的意識,獲得力量,叫超自然事情發生。原始宗教中的巫師(shaman)、瑜伽行者、道教道士、佛僧、蘇菲神秘主義者等都是好例子。所以我們看見這些異教的冥想技術,在新紀元運動中百花鳴放。
隻有耶穌是例外,他能行神跡,因為他本來就是神,他不需要借著冥想獲得本身以外的能力。其他宗教的經典和書籍毫不隱瞞他們的教主或大師的冥想辦法,甚至為其功效大肆宣傳;聖經卻從不來這一套。(舊約的先知和新約的使徒行神跡,亦從不冥想,他們向聖經中之神禱告,所以能力來自神。)
2)複活
神跡之中有一件,讓耶穌非常特殊,就是他的複活,這神跡非同小可,絕非一般異能可比。聖經說,耶穌複活證明他是神:“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裏複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馬書1:4)耶穌複活證明他是生命的主,生命乃出於他。
既然上帝以此為自己的證據,我們很容易發現,所有宗教中,沒有可信的複活事件。事實上,古今中外,曾經宣稱死裏複活的案例甚少,而且與基督複活相比,都顯得證據不足。例如,拉比猶大(Rabbi Judah) 是主後200年左右的人,據說有人在他死後看見他回家,但這個複活記載是在第五世紀才有的,是事後多年的傳奇,而且隻有一個目擊者。今天在印度大師中也有幾個所謂“複活”故事, 但這些“複活者”的死亡是沒有證實的,“目擊者”是在冥想狀態中遇見“複活者”的,所以可信性甚低。
相反地,耶穌複活有很多證據:(a)有很多目擊證人,且多次被人看見,甚至五百多人同時看見(哥林多前書15:5-6);(b)他的死亡和空墳墓都有曆史為證;(c)日後解釋空墳墓的理論(例如:門徒偷走了屍首,然後到處騙人;耶穌沒有死去,隻是昏厥;婦女找錯墳墓等)都有漏洞。所以除了複活之外,沒有其他解釋空墳墓的理論是可信的。
所以,與其他宗教中的異能相比,耶穌的神跡和複活,無可比擬。
D. 得上天堂、免下地獄
如果我們隻關心一個人人友善的大同世界,那麽,高超的道德教訓是已經足夠的了(雖然未必做得到)。可是,信仰應該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效,就是為人解決死後何去的問題。所以,現在讓我們暫時假設所有宗教的宣稱都是可信的,然後比較他們對信徒有什麽應許?
回教徒相信人死後,他的靈魂若是純潔(有好行為),在天使牽引下到樂園去,回歸真主的懷抱;惡劣的靈魂則下地獄去受苦。安拉的樂園是怎樣的呢?回教樂園有肉身感官的快樂享受,例如:樂園裏有酒河、蜜河(《古蘭經》四十七15)、“兩乳圓潤,年齡劃一的少女”(《古蘭經》七十八33)和珠寶鑲成的床榻(《古蘭經》五十六15)。如果這不是“花花公子俱樂部”,至少是罪人憑物質世界眼光的想象。
無論如何,安拉隻審判人,不會拯救人,或者說,安拉沒有為人做什麽,回教絕對是一個靠行為得救的宗教。   
東方宗教基本上相信輪回,大致上說,人死後,按照一生的因果業力,而投胎再世,前生作惡者受報、為善者得福,直到因果業力消除,此人便被消滅、不再存在—佛教稱之為“涅磐”;印度教說與梵天合一,基本上也就是這人的身分鑒別和意識不再存在。涅磐不是快樂的地方,隻是痛苦消除,因為什麽都沒有了。
大概涅磐並不吸引人,所以佛教淨土宗相信人死後往西方極樂世界。奇怪,西方淨土和涅磐是一百八十度的相反。淨土世界地土平正,不冷不熱,有各種枝葉繁茂的樹木,人民的房舍皆裝飾華麗,其中人民壽命無量,沒有惡口、忌妒等類問題,而且心想事成。我們可以從這樣的形容知道,這也是一個基於物質世界的想象,而且是“靠行為”進入的。
再投胎好呢?還是上天堂好呢?進入涅磐好呢?還是上天堂好呢?想你會同意,佛陀和印度教的神明所能給人的,都不如耶穌。(我們還要問:到底涅磐是真的?還是西方極樂世界是真的?)
雖然道教最特殊的地方是追求長生、成仙,但道教仍然與其他東方宗教一樣,認為人死後,按著個人生前的行為得報應:善人會得以引登仙道;在世時功過相半者再輪回轉世;作惡多端的人,會在地府受罰。也就是說,道教輪回的最高境界不是涅磐,卻是長生、成仙,永遠活在遙不可及的、虛無飄渺的蓬萊仙境,或三十六重天。為了得到長生或成仙,道教創造了氣功、內丹、守靜等。可惜的是,很多人在煉丹的時候,因為吞服了含鉛的物質,連性命都丟掉了。
唯有耶穌“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所以基督徒常說:信耶穌上天堂,因為這是他的應許。耶穌的天堂是怎樣的呢?根據聖經的形容,在那裏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罪惡,隻有光明,因為有神同在(啟示錄21-22)。這豈不是比美食美酒、精美房舍好得多嗎?聖經沒有使用美食、美酒、美女、美景福地、精美房舍,或其他物質世界上的事物來形容天堂。由此可見,聖經對天堂的描寫並非來自人,因為上帝所準備的地方,不是人憑物質世界觀念所能想象得到的。
最重要一點,我們得以進入天國,不是憑好行為,也不需要修練,完全憑主耶穌的恩典,他白白賜給信他的人。彼得說:“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約翰福音6:68)的確,人若考慮這一點,他還能有其他的選擇嗎?
結論
耶穌為我們今生的苦難提供了最徹底的答案;他的道德教導和智慧最高超;他的神跡和複活無人能比;又為我們死後提供最佳的去處。他實在無可比擬。我們若不選擇跟隨他,還能選擇誰呢?
注釋:
1. Gary R.Habermas,“Resurrection Claims in Non-Christian Religions,” Religious Studies,v25.n2 (June 1989): pp167(9)。 (http://www.garyhabermas.com/articles/religious_studies/rel_stud_res_claims_in_non-christian_religions.htm)
2. 見印度大師 Paramahansa Yogananda 的自傳: Autobiography of a Yogi.
張逸萍  來自香港,在美獲護教學博士學位,現在加州“基督學房”等神學院任教,著有《心理學偏離真道》等作品。

文章轉自www.smyxy.org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