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個人資料
正文

遭遇家暴——可以選擇離開嗎?

(2016-02-26 19:56:38) 下一個

許多人的家庭讓我們非常地羨慕,覺得夫妻兩個非常地恩愛,但是許多家庭後麵卻藏著不為人知的黑暗和痛苦。家庭暴力在現在的家庭中是很常見的一種問題,帶給家庭極大的影響,對受暴者來說心理層麵也帶來極大的打擊。

什麽是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的定義是家庭成員之間實施各種身體和精神上不法的侵害行為。

這些牽涉到的範圍有幾種:

 

第一個, 家庭暴力包括身體暴力。也就是身體上的虐待,包括被虐待和被毆打等。

 

第二個,精神的暴力。所謂精神的暴力就是說用言語來虐待謾罵或者是吼叫用言語來侮辱。譬如先生這樣對太太說:“你怎麽桌子都擦不幹淨,你真是豬頭啊!”這就是一種言語的虐待,或者有時施暴的一方會對被毆打的一方說:“你要敢跑回娘家或者是去報警,我就把你打個半死。”這是一種精神的虐待。

 

精神上的虐待還包括心理的壓力,譬如有些男性擔心太太會不愛自己,會跟別人跑掉就瘋狂地跟蹤太太,太太就覺得很奇怪,怎麽下班了跟同事逛逛街,先生就突然出現在身邊,長久以來這會讓當事人非常地緊張,而在焦急的這種狀況下等於是精神上的暴力。

 

還有一種是性虐待。有的人覺得結了婚性生活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事實上即使結了婚,性行為如果不是在彼此雙方都準備好,雙方都樂意的狀況下,它依然是一個很嚴重的壓力。

婚姻暴力是什麽?

 

 

在家庭暴力的典型例子當中,婚姻暴力案件是最多的。

要談婚姻暴力,就要認識什麽是婚姻的暴力循環。

 

 

婚姻暴力的循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緊張期

第二個是爆炸期:也就是嚴重的暴力事件;

第三個是蜜月期:也就是在嚴重暴力的事情之後過了一段平靜的生活,常常施暴者會對受害者甜言蜜語,加倍恩愛,以至於受害者會原諒和享受這段時期,為下一次暴力事件鋪墊。

了解了這三個階段的心理動力,就能了解為什麽受害者會有罪惡及羞恥感,以及雖然他們受了傷害的事,為什麽沒有辦法離開的原因。

要停止和預防這種婚姻暴力,就需要從認識婚姻的暴力循環開始。

 

 

第一個緊張期。

夫妻雙方在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對彼此的不滿,漸漸地這種壓力就越來越大,然後就開始有口角或衝突的發生。在緊張期時候,這種暴力的事件會比較輕微,有時候受害者會想盡辦法讓對方冷靜下來,比如說是安撫對方、順從對方、或者是回避對方。

譬如說,有一次有一個先生,把太太準備的飯菜很生氣地丟在地上,這個做太太起先反省可能是我自己做菜做的不好。但是當她收拾地上的飯菜的時候,她又覺得先生太過份了吧。但是呢,接著她自己又勸自己還好事情沒有太嚴重,為了不在引起太大的風波還是別和他計較好了,她心裏想說這種事情可大可小,起碼他沒有把飯菜丟在我的臉上。這種被害的人就有一種淡化問題的心理現象,她就想說我忍一會就過去了,當暴力日漸嚴重的時候施暴者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他也擔心配偶會離開他,就會越來越想控製對方,使得雙方的關係更加緊張。

 

 

 

第二個階段就進入了爆炸期。

在一些事情發生後,累積的壓力終於讓一方先動手來打對方,這種嚴重的暴力之後,通常一些女性會煩棄。不過大多數的受害者都會離開現場,除非有就醫的必要,很多女性拒絕向外求救。

如果報警,警察來了通常讓對方冷靜下來,卻比較少阻止暴力的發生,或者隻是做一些調查。一般被施暴的一方很擔心當警方離開以後自己會受到更大的傷害,這個暴力的人還會再來施以暴力,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報警。

 

 

 

第三個時期是蜜月期。

也就說,暴力經過以後施暴的這方會覺得過意不去,會用各種方式討好對方。比如說下跪、寫情書、寫悔改書、送鮮花、送禮物給被施暴的這一方。那麽,受暴的這一方呢?當她氣消了以後,也不希望事情鬧得太大或是從此就永遠不見麵,因此,被施暴的一方就原諒對方,希望給對方一個機會,雙方都能夠願意合好如初。

 

 

這三個階段的暴力循環,很可能周而複始地發生,因為當初的衝突很可能反應兩個人相處和個性上的問題。如果問題沒有解決隻是自欺欺人,相信著蜜月期的平靜會帶來以後的生活更好,其實不會更好,隻會引起再一次的暴力。

 

 

為什麽婚姻暴力的循環很多被害人不容易離開暴力?

 

 

因為施暴的這方在蜜月期的表現會使者受害人覺得加害者並不是真的很壞,而且在蜜月期期間加害人會對自己的暴力找一些借口。最常見的借口‘我是為你好,我希望你做得更好,我希望我們以後可以更好。’在這種甜蜜的糖衣包裹下,受害人就開始懷疑自己,認為是因為我不好,惹他生氣或說了什麽觸怒他的話,所以,他會對我毆打,甚至這些被打的人,最後都相信我自己被打是應該,嚴重地否認自我,或者是對自己有更多的懷疑。如果任由婚姻暴力循環無止境的延續著。

 

受害者的傷害會有多深呢?

 

 

第一,精神上受傷害。一般受虐者除了在心理層麵不安全感,或者是在長期的心理壓力下,也會導致身心疲倦,譬如說長期的失眠,以致無法注意力集中,都是因為精神上受到傷害而帶來的影響。

 

第二,有時也會失去性命。當暴力循環的當中,如果你一再選擇給對方機會,導致受暴的情況日益嚴重,最後自己都會失去生命,這是最可怕的一個狀況。

 

第三,是社交上的傷害。有時候長期受暴的人會受到親人朋友的離開,有的受暴婦女說我的家人和朋友都不理我了,都不幫助我了,為什麽呢?很多的親戚朋友很想幫助這個受暴的人離開這樣的情況,但是受暴的人不肯、不願意,不敢離開的時候,幫助他的親戚朋友就覺得說我真是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所以真的不太願意來幫助他了。

 

受暴者應不應該離開?

 

 

我們來考慮一下婚姻中施暴的人會不會自動停止毆打?

根據研究,如果沒有經過外力的幹涉通常施暴的人是不會自動停止毆打的。

 

譬如說,一個人格不健全的丈夫認為妻子百般順服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他會認為不需要改變,特別是華人的社會,常常會勸告受害者逆來順受、忍耐、等候,甚至有的在教會裏麵會扣上信仰的大帽子,勸妻子要慢慢地感化他,但事實上是否對方就會受感化而停止施暴呢?經過調查,在200對調查對象中,隻有7%的人會自動停止婚姻暴力,其他93%的人會變本加厲,就是說如果沒有得到外界的幫助,那一些有暴力習慣的人很難從惡性循環中跳出來。

 

很多丈夫都是在妻子下定決心決定離開這個家的以後,才願意悔改接受治療學習怎樣使自己從暴力的行為裏麵離開;有的人很幸運在他接受輔導後他的妻子會重新接納他;有些人已經太晚了,因為他的妻子已經不願意回到他的身邊。

 

並不是鼓勵大家看到暴力的情景就應當要離婚,但是我們要想想如果暴力給你帶來的壓力是這麽大,施暴者又拒絕接受幫助,拒絕改變的話,你就必須為了自身和孩子的安全,做一個妥善的處理。如果你已經離開了暴力的婚姻,不要內疚和自責,好好活出來,走出來過一個美麗的人生。

 

很多人談到信仰,扣上信仰的帽子就給很多受暴的婦女一個壓力,特別是華人有勸和不勸離的觀念。

 

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要不要離開一個施暴的丈夫會是一個很猶豫的考量,因為聖經上也說要饒恕七十個七次,也就是說無數的饒恕,所以有好多的基督徒覺得說我不應該離開這個暴力的家庭,要不斷地饒恕我的丈夫來給他一個機會,事實上很多的牧者都是出於善意,但是有時候這樣善意的話語,會讓被施暴的人感覺更沉重、更痛苦,一旦選擇離開施暴的一方,好像就沒有像信仰所說的饒恕對方,是不是就是一個不好的基督徒。

 

其實,這是對饒恕的迷失,我們可以饒恕這個人,但是我們不可認同他的這種暴力的行為,當然施暴者如果願意悔改接受治療是有可能會改變。但是,我們也應該好好的為他禱告,為了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必須離開那個暴力的環境。

 

相信上帝也允許我們做的這一切,因為畢竟上帝的愛大過這一切,上帝是有憐憫的,他不願意我們在這種暴力的環境中受苦。

 

舉個例子,就是一個暴力事件的悲劇。有一個婦女在家裏常常受到丈夫的暴力毆打,有一次一個基督徒就向她傳福音,她就來到教會,就問教會的弟兄姊妹說:“我想離開我的丈夫,但是我現在信主了,我可不可以離開我丈夫,可不可離開這個家呢?”有一位姊妹就和她講說:“你現在已經信主了,你應該忍耐到底,為你丈夫禱告,你最後就會得救。”這位剛剛信主的姊妹就把這話放在心裏。

 

但是過了很久以後,教會都沒有人看到這位婦女來教會,他們就很奇怪,教會小組的人就去探訪,去找這個家庭的時候,這個家庭已經不在那裏了,隔壁的鄰居就告訴這個組長說:“兩個多月以前,這位婦女被他的丈夫打死了,這個小組的人聽到這樣的事情後,心裏非常地後悔,因為他們沒有做出適當的回應,給她正確的一個認知。

 

受施暴的人為了孩子和自己的安全而必須離開暴力環境之下,相信上帝是允許的,因為畢竟上帝的愛大過一切,他是有憐憫的,他不願意我們繼續在暴力的環境中受苦甚至死亡,受到生命的危險。

 

對於仍然在家庭暴力中掙紮的人,任何選擇都是應該被尊重的,不管選擇繼續給對方機會,還是離開對方過自己的人生,第一個大前提就是你要保護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其次是你選擇了離開,一定要有信心知道前方的道路上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即使現在看不到未來,且這條路也不好走。相信從上帝而來的恩典是不斷的,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上帝是我們的希望,上帝是我們的未來。在主恩典當中的人,真是能夠享受他所賜我們生命的豐盛和美麗。神是我們力量,是我們的喜樂,是我們的盼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