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的婚姻 蒙福的家庭

你們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弗 5:33
個人資料
正文

揮別婚暴,再墜愛河

(2011-07-20 18:46:28) 下一個

 CATHY (太太)
 
  所有女人的美夢

  我一直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功和驕傲,就是認識我先生。他溫文儒雅的氣質,俊秀高挑的外型,善解人意的溫柔體貼,留美碩士的高學曆,更不用說,月領雙薪的優越經濟基礎。這些是多少女人的夢寐以求,而居然被我碰上。

  這個所有的女人都夢寐以求的婚姻,最後卻因為不懂得經營,而走到幾乎是是痛不欲生的下場。

  因為婚暴,麵臨離婚的危機

  事情是這樣,93年7月我原是帶著兩個小孩回美探親,但最後卻和孩子滯留在美不想回台。最大導火線,是因為先生打我,造成我懼怕、憤怒、不平、羞愧,所以表麵上是探親,事實上是回娘家避難,因為不知如何是好。回想著丈夫斯文的外表,居然會打人,讓我心痛絕望到底!那種感覺就像懷抱著一隻可愛的小狗,平常怎麽摸它都充滿幸福感,突然像發瘋般不可思議的咬我一口。當時真是痛苦萬分,卻也百般無奈,隻能禱告求神指引~而神果真開路。

  我滯留在美國,經由美國教會Bonnie牧師,何震東、李子綺牧師夫婦合力幫助下,建議我暫時不要回台灣,並強力建議我先生,在台灣向多加協會的維傑老師尋求協助。先生在萬般無奈和氣憤下,於93年9月10日走進多加協會,在維傑老師的幫助下,以及後來他接受維傑老師的建議,到美國來參加北美多加夫妻營的聚會後,我們的婚姻有了神奇的進展。

  “三不”的轉變

  他在個性上的轉變非常明顯,尤其是他接受維傑老師所傳福音,在信主後,他有如換了一個人般——以前,我常說先生有“三不”: “不吃虧”、 “不服輸”、“不能說”。

  就“不吃虧”來說,先生以前每天記帳,如果少一塊錢都會寢食難安,半夜三更把我吵醒,追問我那一塊錢跑到哪裏去了?!今年七月我們全家打算到去參加北美多加的年會,在年會上對著將近四百個人為主做見證;糊塗的我到了機場才知道忘記帶機票,偏偏時間上又不允許趕回家拿機票或延後行程,隻好當場購票。當時我驚得毛骨悚然,心跳呼吸都幾乎暫時停止!先生卻不單沒發脾氣,居然還說這是魔鬼的攻擊,不要中了魔鬼的詭計。他居然肯多花七萬多元(台幣)來買單程機票!先生的表現讓我又驚又喜,直呼不可思議。

  在“不服輸”方麵,我先生以前好勝心強,十分計較輸贏。舉例來說,我曾經與他搭配打橋牌,要是我不小心出錯牌,總要被他責備數落許久,事後還會再三追問,為何我當時會出錯牌以致輸牌,害得我以後在與他玩牌時都膽戰心驚,深怕出錯被他念。現在,他一天到晚把對不起掛在嘴上。例如,如果他對我說話稍微大聲一點,他會說:“對不起,親愛的,剛剛對你大聲,請你原諒我。”

  他變得這麽客氣,反而害我不好意思。

  最後,在“不能說”方麵,先生以前脾氣不好,即使在公共場所,他一樣不在乎,隨時大聲的發脾氣。記得有次在我的朋友麵前,先生又亂發脾氣,私下我請他聲音小一點,他反而更大聲說我虛偽:不好就不好,何必怕人知道!這讓我更害怕跟他說話,因為先生是說不得的。現在,他不但傾聽我說話,還進一步懂得同理我的感受。譬如說,以前我常常向先生抱怨說:“婆婆看我的眼神,好像火一般要把我吞噬。”先生總是替婆婆說話,說他媽媽不會這樣,是我多心,誤會他的媽媽了。先生甚至會怪我忘恩負義,不僅不感激婆婆對我們的供給和照顧,反倒不識好歹的批評她老人家。現在遇到同樣情況,先生會同理我的感受說:“媽媽銳利的眼神讓妳很受傷喔~”先生如此感性又溫柔的響應,深深摸到我的心,讓我覺得終於被了解,被安慰,反而不好意思再批評婆婆,也無形中化解婆媳問題的危機。

  因為先生種種生命明顯的改變,終於讓我改變心意,在93年聖誕節前夕,我帶小孩回到台灣,原本隻是打算暫時回國度假,結果經由維傑老師同時輔導夫妻兩人,深深覺得是彼此的無知造成現狀。當初總覺得是先生的錯,現在也覺得自己有錯,隻看到別人眼中有刺,卻看不見自己眼中有梁木。這實在是很大的改變,獲益匪淺,自我內在的成長及夫妻關係的相處都獲得大幅改善,所以決定留在台灣,重新開始學習經營美好的婚姻關係,並追求自我靈命的成長。

  夫妻一起成長

  這段期間獲得維傑老師不少的幫助,最明顯改善的問題,包括夫妻溝通、婆媳相處、親密關係等三方麵。首先,夫妻溝通方麵,維傑老師要我們作饒恕祝福禱告,清理內心對配偶的苦毒論斷、不饒恕,並為進一步為對方祝福。

  接著維傑老師教導我們去了解自己及對方的“愛之語”。譬如,我愛的語言是精心的時刻。所以先生為了表達對我的愛,會花時間陪我共度精心的時刻,聆聽我內心的感受,讓我有被愛的感覺。而先生愛的語言是肯定的言詞,為了表達我對先生的愛,我經常學習去肯定先生在賺錢養家、照顧小孩等各方麵所做的努力,讓先生覺得辛苦有代價、有被肯定。在維傑老師的教導提醒下,使我們能準確接收到彼此的愛意,都有“被愛到”的感覺。不像以前,我用我以為的愛來愛先生,自以為先生愛的語言應該和我一樣是精心時刻,總是尋找任何先生有空閑的時候與他交談,結果他嫌我打攪他看電視,或不讓他好好睡覺,嫌我話講不停,很煩,先生的批評讓我覺得很受傷,深感被先生忽略。而先生也是以他想的方式來愛我。如服務的行動──他另一個愛的語言,所以常常他會幫我,照顧孩子,做家事。但是我認為這是應該──孩子和家又不是我一個人的──自然就不懂得感激,讓先生常常感歎他為誰辛苦為誰忙!

  彼此用自以為的愛的語言來愛對方,愛不得其法,對方根本感受不到,以致造成婚姻不幸福,事實上,彼此都有心在付出,隻是雞同鴨講,完全不了解彼此愛的需要和愛的語言,愛得挫折、辛苦、痛苦,不得要領,適得其反,非常冤枉。

  愛要準確的給

  知道正確的去愛之後,維傑老師輔導我們如何“同理”對方的感受。她常提醒我們:感覺隻是感覺,感覺不一定是事實,事實也不一定是真理。也就是說,對方的感覺是真實的,雖然不一定是事實,或是合乎真理,甚至自己可能有意見而不同意對方的看法,但是對方的確有這種感覺,感覺是千真萬確,這時我們要學會去同理、尊重對方獨特的感受,去設身處地替對方著想,辨識對方內心感受並表達出來,使對方覺得被了解,沒被忽略。這同理對方的技巧,不僅幫助夫妻的溝通,如先前先生同理我對婆婆用銳利的眼神看我的感覺,雖然先生本身並不同意,但是他學會尊重我獨特的感覺,讓我有被了解的感覺。

  婆媳問題同時也獲得改善。例如今年暑假我帶孩子回美探親,婆婆就很緊張,擔心我會帶著孩子滯美不歸,一直追問我,要我趕快讓孩子在台灣上學,要我趕快去找工作在台灣上班,問我何時回來,會不會又和上次一樣說是回去探親,結果一去不回?在以前,我會覺得婆婆管很多,不懂得尊重,自從學會同理對方的技巧,知道婆婆的感覺是真實的,雖然我本身並不認同,但是我尊重婆婆的感覺,所以,我學會同理婆婆,我說:“媽媽,不好意思,上次讓你們擔心,對不起,這次我隻是帶孩子去探望外婆,我們會盡快回到台灣,不會再發生和上次一樣的事,請妳放心。”沒想到我這麽一說,婆婆就不再追問,而且以後還常常送東西給我。目前與婆婆的關係一直在改善之中。

  同理的技巧,知道以後,也了解“情緒是自己的”,也就是說,獨特的感受隻屬於自己有,不屬於任何人。所以,要懂得為自己的情緒負責任,如夫妻相處時,一有爭執不下,我們就會追究責任歸屬:是誰的情緒造成問題。如果是我的情緒造成問題,我要為我的情緒負責,彼此馬上劃清界線。這樣一來,也解決其它不必要的爭執。

  性愛可以開口說

  除此之外,維傑老師特別輔導我們的親密關係,當維傑老師提到我們的親密關係時,先生和我一致說:“沒有問題。”但是維傑老師以專業的判斷,堅持要討論我們的親密關係。結果,我們的親密關係果然有很大的問題,隻是因為無知和保守傳統觀念的約束,床第之事不好公開談論,以致有問題也說沒問題。

  從結婚以來,一直認為先生不會取悅我的身體,在親密關係的事上,對先生非常失望,覺得自己身體不但沒有得到滿足,而且常常被弄得很不舒服。後來,經過維傑老師輔導,才知道原來錯不在先生,錯在我,因為我的身體隻有我最了解,所以如何引導先生進入狀況是我的責任,不是先生的責任。恍然大悟後,再經過彼此不斷操練,親密關係大有改善。而且,以前容易急躁大聲,常常不耐煩就對先生臭臉相向,現在因為身體需要得到釋放,情緒比較平衡,說話也比較輕柔,臭臉也相形減少,不再像個管家或媽媽,念個不停又管東管西,讓他無法作一家之主。

  再次墜入愛河

  以前,發生許多的衝突,我認總為是個性不合。我先生常笑我不夠實際,每天憑感覺過日子,情緒像波浪般起伏不定,難以捉摸;我也常笑我先生,方方正正,一點也不羅曼蒂克,每天隻講邏輯,隻想用理性解決問題。經過維傑老師輔導之後,了解隻有兩性差異的問題,沒有個性不合的問題,重要的是有沒有愛,以及一顆願意改變的心,尊重對方的差異性。正如北美多加協會何張沛然師母常說的一句話:“期待別人改變是神話,自己不改變是悲劇。”

  我們現在的婚姻關係,有逐漸回複到起初戀愛的感覺,因為我們學習用不同的眼光來相處,不用分別善惡的眼光去看待彼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尊重、接納、包容。所以,以前認為的個性不合,現在漸漸認為是互補。先生看我越來越符合惹人愛憐的溫柔小女人形象;而我看先生,也越來越欣賞他清晰的頭腦和認真負責的個性。

  在此衷心地感謝神的帶領,維傑老師用心、耐心、細心的輔導,以及其它多加同工的鼓勵和關懷。更願,我們的分享成為多人的幫助和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婚姻的洗禮

KEVIN(先生)


  我自認是一個普通人,所求不多,能有一個很好相處的妻子、一份固定的工作、一家人身體健康,日子平靜,吃得飽、穿得暖就好。

  婚後,妻子沒有上班,經濟重擔就由我一肩扛挑。不用工作的時間,我也幫忙她照顧小孩、整理居家環境。以世俗的標準來看,我也可算是個盡職的父親和丈夫。我自認還好相處,脾氣雖不算溫和,甚至火氣不小,但還算講理。平常生活當中最大的挫折,就是覺得妻子很有脾氣、不好相處,但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那裏,總覺得妻子常常莫名其妙,不講道理。

  妻子不回來了

  93年暑假,妻子說要回美國探親,便帶著小孩一同前往,我因為工作而必須留在台灣。等到暑假快結束時,小孩該回來上學了,妻子竟然打電話說不回來了!說是美國牧師要她留下來,不可回台灣,隻因為我曾經毆打過她。我是曾經打過妻子,不過那已是幾年前的事情了。記不清楚為何打妻子,隻記得打了一次。

  妻子滯美不肯回來,讓我覺得又氣、又急,更是覺得莫名其妙。夫妻相處難免摩擦,我也確實動手打人,但那畢竟是過去的事,就算要留在美國,也犯不著跑到國外告洋狀,事先還把我蒙在鼓裏,尤其把小孩帶走,讓我看不到小孩,最是叫我氣憤。夫妻不和不想回來就算了,小孩可沒有跟我不和,尤其小孩都黏我,與我的感情十分親密,妻子硬是剝奪小孩與我相處的機會,著實令我忿忿不平,當時甚至想衝到美國把小孩搶回台灣。

  但冷靜一想,這並不是一個解決的辦法,隻會讓問題擴大,鬧僵了,撕破臉了,對誰都沒好處,尤其孩子無辜,實在不忍讓他們來承擔大人所犯的過錯。於是在顧慮到孩子的情況下,我被迫勉強接受美國牧師的建議,在台灣接受多加協會吳維傑老師的輔導。當時想:「這樣也好,至少找個人來評評理。」何況也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與妻子相處,是該找人幫忙的時候了。

  懷著無奈、忐忑、茫然、被迫的心情,我來到多加協會。多加同工草分兄熱情地歡迎我,瓊絲姐妹恭喜我能接受維傑老師親自的輔導,維傑老師更是帶著燦爛的笑容和我打招呼。到多加的第一個感覺是溫暖、親切與備受尊重。

  輔導開始,維傑老師先仔細聆聽我描述所遭遇的問題,並適時引導我做正麵的思考,而不隻是沉浸在負麵情緒及論斷之中。舉例來說,當我埋怨妻子帶著小孩滯留美國不回台灣時,維傑老師問我會不會認為美國對小孩而言是一個較好的生活環境。我承認確實如此。然後維傑老師即很技巧地利用我對小孩的父愛來轉移我對事情的看法,以正麵思考的模式來看妻子滯留美國的事實。

  維傑老師告訴我人與人相處之所以會有很多問題,乃是因為先祖亞當和夏娃吃了伊甸園中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從此人類就以對或錯的角度來看待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以自我中心分別善惡,並反應在言語的表達及行為的表現上,衝突因而產生。聽了老師這番指點,我有恍然大悟、茅塞頓開之感;我確實與妻子在凡事上都據理力爭,強調這樣才對、那樣不對,妻子常常說我得理不饒人,生性驕傲;被妻子指控驕傲,我立刻火冒三丈,因為我自己相當討厭驕傲的人,於是兩人就會吵得不可開交。

  聽誰的道理?

  聽到老師的提醒,心中不免有幾分困惑,自問:「難道凡事不能講道理嗎?」但繼而一想,我不得不承認:妻子是否也認為她才在講道理呢?我看出分別善惡確實是造成我與妻子磨擦的主因。我感到似乎已經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維傑老師又告訴我: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情的感受、觀察、立場,及解讀各不相同。老師以當時桌上擺的花瓶為例,她說從她的角度所看到的花瓶樣子一定跟從我的角度所看到的不一樣,每個人都可以堅持自己所看到的樣子才是對的,別人看到的都是錯的,但事實上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全對,也沒有任何一個人全錯,在這種情況下去爭論誰對誰錯都沒有意義,因此而傷害到雙方的感情更是不值得,並且冤枉。更何況因為時空的轉變,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情的感受也會改變,以前認為有道理的,現在可能認為不對,以前喜歡的,現在可能討厭。世間的事物一直在變,唯有聖經的真理不變;我們所需要遵循的,是聖經的真理,而不是世俗所定的,甚至是個人所定的道理。

  接下來,維傑老師請我做饒恕的禱告。求神潔淨我內心對妻子的苦毒論斷,求神醫治婚姻當中彼此造成的傷害,求神幫助我饒恕對妻子的不滿、怒氣和怨恨等等。

  對於尚未是基督徒,並且從小就接受佛教熏陶的我來說,禱告實在是一件別扭的事。

  老師建議我先試著跟可能存在的造物主打聲招呼。在習慣了跟神做簡短的對話以後,老師請我一一寫下過去與妻子所發生過的衝突,以及對妻子有所不滿的任何事件,尤其要將不滿的情緒辨識出來,並將這些內心的「垃圾」帶入禱告當中,向神宣告我願意饒恕妻子,求神挪去這些「垃圾」,並用祂的恩慈仁愛良善填滿我的內心;不僅饒恕我的妻子,更要祝福她成為一個好妻子。

  我聽從老師建議,很快羅列出妻子的39大罪狀。但當時累積了太多對妻子的負麵情緒,實在無法心甘情願地饒恕她。隻不過到最後還是勉強自己,硬著頭皮做了一次饒恕的禱告。很奇妙地,禱告後,那些存在內心已久的「陳年舊帳」從此一筆勾消!

  饒恕與行動

  做完饒恕禱告後,老師介紹我看《愛之語》這本書。書中說到愛的語言有五種:肯定的言語、服務的行動、精心的時刻、身體的接觸和送禮物。

  通常我們都用自己的愛的語言來愛別人,但因每個人愛的語言不一樣,對方不一定感受得到,為了讓對方感受到我們所付出的愛,也為了讓對方能正確的愛我們,因此了解自己和別人愛的語言,是很重要的一門功課。

  以前,妻子常常埋怨我不愛她。我當時心想:「經濟重擔我一肩扛,下班後我還幫忙照顧小孩,有空就幫忙做家事,如此盡心、盡力、盡責,你不感激也就算了,還要嘮叨我,這公平嗎?」我自以為我所做的就是愛的表現,因為我的愛之語是「肯定的言語」和「服務的行動」,我用「服務的行動」來愛我的妻子。但我的妻子愛的語言是「精心的時刻」和「身體的接觸」,她需要的是我花時間與她獨處,聆聽她說話,以及跟她牽牽手、摟摟腰,最好是常有夫妻之間的親密動作。問題是我不需要「精心的時刻」,而且常常做完「服務的行動」後,我已經很累了,想睡了,根本沒心力去滿足妻子「精心時刻」的需要,更甭提親密的關係了;尤其妻子對我的埋怨嘮叨,完全違背了我的愛之語「肯定的言語」,我也完全感受不到妻子的愛,甚至隻感受到妻子的恨,我根本不可能想要與妻子有任何身體上的接觸。於是乎,我與妻子都感受不到對方的愛,雙方關係甚至進入惡性循環,終於嚴重到我動手打妻子,最後妻子逃到美國不肯返台。

  男女大不同

  老師告訴我,男女大不同,女人喜歡談感受,男人則習慣解決問題。

  妻子碰到問題或困難時,她的感覺就來了,就想要找我共度「精心的時刻」,將她內心一大堆負麵的感受與我分享,我一聽,立刻進入解決問題的模式,馬上告訴妻子當如何做,或是告訴妻子這種事情根本不是問題,事情哪有這麽嚴重?不僅沒聆聽,反而說起教來。事實上,妻子壓根兒不需要我告訴她解決的辦法,這些她都早已經知道了;或是她在與我分享的同時,自己也在尋找答案(這是某部分人的思考模式)。她真正需要的是我能了解她的遭遇、感受,簡而言之,她需要的是被了解。我所要做的隻是聆聽,並適時地辨識出妻子內心的感受,這就夠了。

  老師還提醒我:要把妻子擺在人倫的首位;妻子應在小孩、父母、事業等等人、事、物之上。這個順序對了,妻子感到被重視了,感到我的心與她在一起,兩人在同一條船上,自然就會與我的意見一致,共同來麵對處理問題,並一起來愛我的父母及親友。

  第一次聽到老師在這方麵的提醒,我有點為難。我實在不想把小孩及父母擺在次要的位置,不想把對他們的愛打折扣。後來我想到了一個變通的辦法:隻要我對妻子付出超過一百分的愛,我就可以對小孩及父母也付出百分之百的愛了。這做起來並不難,因為我在維傑老師身上學到很多正確的愛人方法。簡單講,以前我不懂得怎麽愛人,給出去的愛自然少;現在學會了,要超過以前的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都不成問題。

  改變與成長

  經過老師耐心的提醒與教導,我慢慢地學習吸收,並在實際與妻子通長途電話時,將所學的運用出來。妻子開始感受到我的轉變,甚至覺得我完全變成一個新造的人。正如聖經所說:「舊事已過,一切都變成新的。」於是,妻子不再畏懼回到台灣與我相處,終於在93年12月,帶著小孩回到了台灣,夫妻兩人並一同到多加接受維傑老師進一步的教導,一同學習成長,夫妻關係不僅逐步獲得改善,更有回到兩人交往之初那種甜蜜的感覺。

  由於深深感謝主的恩賜與帶領,讓我的婚姻得以挽回,人生的下半場有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個人更是經曆到喜樂、平安與釋放,並在靈命有大幅的成長,便決定於94年1月受洗,從一個佛教徒轉為基督徒。也由於深深覺得維傑老師的教導使我們受益匪淺,實在有必要投入更多時間來學習;更有一份負擔,當看到許多夫妻與我們過去一樣,不知如何相處,以致冤枉地吵鬧爭執,甚至搞到不歡而散,使得婚姻變得不是享受,反而是痛苦時,我就真心地想和他們分享我們的學習與喜樂。清楚神的帶領後,我現已辭去工作,好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在多加的學習與服事。

  回顧過去這一年多,我的生命與家庭經曆了奇妙的轉變:瀕臨破碎的婚姻得以挽救、從佛教徒成為基督徒、辭去工作投入多加服事。任何一個轉變現在想來都是不可思議的。感謝主的安排,帶領我們夫妻來到多加,經過維傑老師專業的教導,我們像小學生一樣從頭學習如何經營婚姻,縱然我與妻子都有碩士的學曆,但在婚姻經營方麵的知識卻相當欠缺。我深深覺得這方麵的學習對每一對夫妻,甚至每一個會走入婚姻的人都是必要的。套句俗話說:有病治病,沒病強身。

  最後,再次感謝神的保守與多加的陪伴,讓我們的婚姻重新洗禮。更祈求神保守我們在多加的服事,讓我們夫妻的見證有幸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