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麽是"八旗"_對滿族誤讀的一點說法

(2007-07-30 10:37:32) 下一個
本人每遇告知是“滿族”時,總會被問:是否在旗?是否“正旗”?哭笑難言。隻好整理如下資料,以饗朋友:公元1601年(明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已經統一建州各部,按當時的戶籍編製為:300人一“牛錄”,是一個戶口單位。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即為一“旗”,每旗約7500人。這種建製早在女真(後改滿)時就已形成,是兵民一體、軍政合一的社會組織。萬曆年間漸為完善。初建時是“黃、白、紅、藍”四旗,到了公元1615年(明萬曆四十三年),又增建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前者稱“四整”(注意,不是正),後者稱“四鑲”,合稱為“八旗”。其成員均稱為“旗人”或“旗下人”。滿洲統一中國時,為加強軍事管理,由清帝親統其中整黃、整白和鑲黃為“上三旗”,其餘五旗由滿洲貴族統領,稱為“下五旗”。公元1635年,清天聰九年皇太極時,統一了蒙古各部,將蒙古二十四部編為四十九旗,察哈爾部編為八旗,隸屬清帝,設立了“蒙古八旗”;1642年(清崇德七年),有漢軍投附,又設立了“漢軍八旗”。康熙年間,又將蒙古達呼爾、索倫、陳巴爾虎、鄂倫春編為“打牲八旗”;雍正十年,清廷挑選索倫、達呼爾、陳巴爾虎、鄂倫春三千精兵駐守呼倫貝爾,稱為“索倫八旗”;從康熙初年到乾隆十九年,又將依附的紮哈沁、明阿特、厄魯特、烏梁海等部,編稱為“遊牧八旗”。清廷設中央八旗都統衙門掌管八旗兵,地方督撫無權調征。滿清統一中國後,八旗兵分為守衛京師的“禁衛兵”和駐防各地的“駐防兵”。禁衛兵分“郎衛”和“兵衛”,郎衛選“上三旗”中才武高強者入值禁中,由領侍衛府統領;兵衛由驍騎營、前鋒營、護軍營、健銳營、火槍營等組成。八旗兵在京者全居於內城,分左右兩翼。左翼為鑲黃旗在安定門內,整白旗在東直門內,鑲白旗在朝陽門內,整藍旗在崇文門內;右翼為整黃旗在德勝門內,整紅旗在西直門內,鑲紅旗早阜城門內,鑲藍旗在宣武門內。總兵力為六萬人。後來,由於中原文化的影響,旗人有了八大姓:佟、關、馬、索、祈、富、安、郎。其他不在八大姓的也不能說就不是真正的滿人,因為種種原因,也有諸如:李、劉、張??等姓的出現。 一、稱謂滿族其實不叫滿族,正確的叫法應該是“滿洲族”。自從1635年10月13日(農曆)清太宗皇太極下諭,將“女真”更名為“滿洲”後,滿洲族人就沒再給自己改過名字。 但到了近代,由於各種原因,滿洲族被改稱為“滿族”。但,在滿族人自己的語言——滿語中, “滿洲”(音譯)(manju 拉丁轉寫)二字從未變過。所以,請滿族人記住,自己本應叫“滿洲族”。但一提到“滿洲”二字,人們普遍會聯想到偽滿洲國,這個恥辱的名號。所以,我個人認為,在普通的場合沒必要刻意說自己是“滿洲族人”,以免引起誤解。但內心一定要記住自己是“滿洲”族人,不是“滿族”人。可能有人會覺得沒必要糾纏這一字之差,但,對每一個滿洲族人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字之差,其中寓意深遠,切記,切記。二、額娘幾乎所有的影視作品都把滿語的“母親,媽媽”讀做“額娘”(e,niang)了。如電視劇《康熙王朝》就是這麽讀的。那麽“額娘”在滿語的讀音中到底對不對?我們的回答,讀成“額娘”肯定是不對的。滿語根本無“e niang”這個讀音的詞。但卻有個和它相近的讀音的滿語詞“e nien”(是一種動物!)。不能因為大家都這麽讀了,讀得年頭多了,就可以把“母親,媽媽”讀做“額娘”(一種動物!)。這種讀法,對於正在說著滿語的滿族同胞來說,真是哭笑不得~那麽滿語“母親,媽媽”的正確讀音是什麽樣的呢?1-額莫(e me);2-額聶(e nie);3-訥訥(ne ne),都是對的。現在你如果走進滿族村還能聽到許多人管媽媽叫訥訥(ne ne).滿族同胞都能證明,絕對沒有管“母親,媽媽”叫“額娘”的。滿族人現在都用“額莫”或“訥訥”代表滿族的“母親,媽媽”。電視劇中的稱謂應該按照生活中的滿族人使用的稱謂加以修正!電視劇中“皇額娘”也應該改成“皇額莫”,才是正確的!《康熙王朝》三十五集--蒙古孩子阿密達稱呼他的母親藍齊兒“額娘”也不對,因為至今蒙古人稱母親同滿族人一樣,也是叫“額莫”(e me),而不是叫“額娘”。①我的阿瑪在我小時候口授我媽媽的叫法便是“訥訥”。三、旗籍這裏有三個問題要說明。1)不是說“自己是哪個哪個旗的,就表明自己很高貴。”說句不太嚴格的話,隻要是滿族人,就一定是屬於某個旗的②,也就是說,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旗籍的。八旗隻是一種組織形式,而非什麽高貴地位的象征。2)不是說“屬於正黃旗姓愛新覺羅的人就都是皇族。”恰恰相反,如果一個人自稱姓愛新覺羅,還自報屬於正黃旗,那他八成是遠遠遠遠支了。近支是不入上三旗③的,皇帝的兒子(除登上龍位的以外)全部都是入的下五旗。所以以後有人攀龍附鳳,愛慕虛榮自稱是正黃旗還姓愛新覺羅的,大家要多想想了。而且,再附帶說一句,上三旗人並非都是貴族,下五旗也並非都是平民。所以,即使現在哪位自稱是正黃旗的人,也不一定就值得賣弄的,祖上或許也就是一平民,嗬嗬。其實即使這樣,民間自稱是正黃鑲黃的也不在少數。而且多是老人說不清自己的旗籍了,就隨口說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兩黃旗。抑或是年輕一代在自己旗籍無法考證的情況下,自己“杜撰”一個出來。所以,縱觀網絡,“兩黃旗”人士呈壓倒性多數啊,嗬嗬。3)其實正藍旗,正黃旗中的“正”字也屬誤讀。本應作“整黃旗”、“整紅旗”、“整白旗”、“整藍旗”才對啊。當然,這我本人還是持“知道就好,無需刻意跟普通人講,‘自己是zhěng藍旗的’,但心裏一定要牢記正確的讀法。”遇到可以深入談這個的情況,也不妨說一說,以正視聽。四、格格影視劇看多了的人,多半對這詞兒不陌生。自詡為格格的人也不少。那麽這“格格”究竟是什麽意思呢?我摘錄數段說的比較全麵的,大家自己看看便明了了。咳,當下的影視劇啊。無語。“格格”原為滿語的譯音,譯成漢語就是小姐,姐姐之意。清朝貴胄之家女兒的稱謂,即婦人之爵名。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製。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始仿明製,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後(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後的養女,稱“和碩公主”。 “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順治十七年(一六六零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   “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   清朝從皇太極開始就已經不把皇帝的女兒稱作“格格”了,一般均稱為“公主”。其實,從民間習俗來看,格格隻是滿族女子的一種稱呼,等於是我們所說的"小姐,姑娘"之類的,就是女孩,不是貴族女子也可以稱為格格。格格一般都是未出嫁前,但出嫁後身邊熟悉的人仍然叫其格格也有可能,總之基本是"小姐"的意思。一句話,“格格”並非公主,無尊貴之意。隨便叫了哈~其實清宮戲裏還有很多誤人子弟的地方,看著真讓人無語,比如女子請安時甩手帕子那一出,要是放當年,還不拖出去斬了。五、炎黃滿族人不是炎黃子孫,滿族人有自己的祖先,別認錯了祖宗。滿族的文化自然也不屬於華夏文明,但滿族文化屬於中華文明。關於滿洲先世的情況,可以追述到數千年以前,那時,滿洲的先世生活在現今的貝加爾湖一帶,後族群順著黑龍江向東方挺進,此後,黑龍江上、中遊兩岸就有了滿—通古斯人的足跡,他們當中的—部分又逐漸向東和向南遷徙,以至於白山黑水間都成為了滿—通古斯人的居住區域。不僅滿族如此,其他少數民族也基本都有自己的祖先。沒聽哪個蒙古人說自己是炎黃苗裔的。注釋:①此段文字是遼大教授完顏*古爾金撰寫,發表於《沈陽滿族通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