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鬆 子 部 落

《 漁 歌 子 》 : 江上行船險處多, 青山兩岸對相過。 漁父唱,有歡歌, 浪打風吹雨一蓑。 一 古 鬆 子
個人資料
正文

攝影時空大師施特魯特

(2011-08-07 11:00:23) 下一個




攝影時空大師施特魯特


利茲•喬比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托馬斯•施特魯特(Thomas Struth)的攝影作品開始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可。那時,他已經在街道係列攝影上花了十多年時間。街道係列的拍攝,始於施特魯特就讀杜賽爾多夫藝術學院(Düsseldorf Kunstakademie)期間。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他先師從畫家格哈德•裏希特(Gerhard Richter),而後轉投攝影學新教授伯恩•貝歇(Bernd Becher)門下。當時伯恩與妻子希拉(Hilla Becher)一同拍攝了水塔、煉鐵高爐、礦井口卷揚裝置等許多戰後工業建築和設備,那些一絲不苟的黑白攝影作品,連同伯恩的攝影教學,影響了他的一代學生對攝影的態度。伯恩的學生包括施特魯特、安德裏亞•古斯基(Andreas Gursky)、托馬斯•魯夫(Thomas Ruff)、阿克塞爾•赫特(Axel Hütte)和坎迪達•霍弗(Candida Höfer)。

紐約Dey street, 1978


在紐約花了一年時間繼續拍攝街道之後,施特魯特畢業了。之後,他將該係列擴展到了東京以及愛丁堡等歐洲城市。1987年,施特魯特在愛丁堡舉辦了在英國的首次個人攝影展。施特魯特的黑白攝影作品,大多沒有人物出現,但人類存在的痕跡清晰可見。這些作品都是采用大幅鏡頭以中央視角、麵向街道拍攝的,隨著街道逐漸延伸到消失點(vanishing point),街道兩側的建築物也同樣逐漸縮小。這種直視的效果是毫不含糊的,迫使觀看者研看畫麵的每一個細節,將街道的整體結構置於相片的框架內觀察,繼而隨著目光沿街道的延伸向前移動,逐個研究每一個元素,並始終抱著審視和評判的態度。

“為什麽城市是如今的這幅模樣?”——這是施特魯特內心最大的疑問。“我們不能總是說,這是建築師的責任,或市長、政治家的責任。歸根結底,這是我們自己的責任。”施特魯特說,這個問題“是成長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者意識構成的核心部分,是與父母那一輩以及德國過去的對質,是對獨裁曆史、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結構與現實的拷問,這一切最終不可避免地指向一個問題:個人和群體對實際存在物所擔負的責任。”

7月在倫敦白教堂畫廊(Whitechapel Art Gallery)將舉行施特魯特作品展。展覽共同負責人之一、藝術史學家詹姆斯•林伍德(James Lingwood)認為,施特魯特的攝影作品始終貫穿著一個“雙重主題……(他)拍攝的是特定的地點和人物,但同時也是一些精神的空間,是塑造了這些地方、又反過來被塑造的一些意識形態。”展覽的另一名共同負責人是阿希姆•博爾夏特-胡默(Achim Borchardt-Hume)。

德國杜塞爾多夫,1979


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在那不勒斯和羅馬都居住過以後,施特魯特對外部空間的強烈興趣轉向了一個新的對象——公眾表達崇拜之情的地方。這種崇拜可以是世俗的,也可以是宗教的。他開始在博物館和教堂內拍攝。這一次,施特魯特研究的是一群群普通人(大多是遊客)之間的關係,他們前來感受已經成為某種象征的藝術作品,但這些藝術作品一度也與其創作年代存在一種同時代的關聯。施特魯特表示:“本質上,我想把作品創作的年代與參觀者的年代放在一起。”

上海浦東,1999


上世紀90年代晚期,施特魯特的拍攝對象由世界各地的城市轉向了熱帶雨林。最近,他的注意力集中於那些外形為新科技所決定的建築,如韓國的一座半潛式近海鑽井平台,或是慕尼黑北部加興市的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學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內景。同時,施特魯特還在繼續他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拍攝的家庭肖像係列。這個係列如今已經涵蓋了施特魯特工作過的許多國家的不少家庭,包括中國、日本、一些南美洲國家,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施特魯特說,家庭肖像係列的作用如同一個標尺,他能夠通過這個標尺衡量自己的進展。“拍攝的家庭越多,這個係列就變得越迷人。我喜歡這個係列緩慢的拍攝速度,我也很有興趣透過這些照片的氛圍,了解其中所反映的自己的成長。”

《托馬斯•施特魯特攝影展:1978-2010》7月6日至9月16日在倫敦白教堂畫廊展出。由Schirmer/Mosel出版的作品目錄,在展覽上將以29.95英鎊的優惠價格出售。


首爾三星公寓,2007


羅馬拉斐爾畫室,1990


馬德裏普拉多博物館,2005


上海一戶普通人家,1996


無題,紐約,2001




譯者/吳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