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小築

小小地方,貼著海姑娘我喜歡的文章和帖子 此博客為海姑娘的個人好貼轉摘博客
正文

兩個爸爸

(2005-10-25 20:26:30) 下一個
籍日裔羅伯特·清崎因經商而致富,於47歲退休,撰寫專著《富爸爸窮爸爸》,傳授致富之道,書一出版便風靡全球,短短五年全世界發行2800萬冊,被譯成了68種文字。   書中的窮爸爸,擁有博士學位,曾經擔任夏威夷教育部長,踏實勤奮,但卻一生陷於財務困境中,在經濟拮據的泥沼中苦苦掙紮,去世時僅僅留下一些還沒有付清的賬單;富爸爸呢,中學沒畢業,人也勤奮,憑著靈活的腦筋,扭轉了傳統的觀念,他不為金錢勞碌,反而令金錢為他服務,借著明智的投資而使錢生錢,結果成了夏威夷最有錢的人之一,死後留下數千萬美元遺產。   羅伯特·清崎毫不含糊地指出:貧富之分,最大關鍵在於個人的思想哲學。比如說:麵對生活的奢侈品,窮爸爸會消極地說:“我無法負擔,買不起。”未發跡前的富爸爸呢,則會積極自問:“我究竟應該怎麽樣才能將它買下來呢?”前者運用的是自我放棄的“陳述句”,後者則用上了自我驅策的“反問句”,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在教育孩子方麵,窮爸爸和富爸爸也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窮爸爸會盡量鼓勵孩子努力求學,學成之後,又會教他們如何填寫出色的履曆表以尋找一份好工作,孩子在這種家庭中長大,在考獲優異成績的同時,也理所當然地繼承了貧窮父母的理財的思考方式。富爸爸則不同,他會讓孩子從小學習專業規劃和財務安排,為他們培養出精密的計算與分析能力,孩子成長之後,便能憑著豐富的理財訓練赤手空拳地打天下而且突破萬難地建立起自己的財政王國。看來觀念和態度的確是決定成功與失敗的主要因素。   在此,且讓我轉述一則聽來的故事。一位父親育有兩個兒子,兩兄弟年齡僅僅相差一歲。這位父親在孩子很小時便預言:老大將來必然是個奉公守法的雇員,老二呢,必成大器。事實證明他的看法全然正確。   別人問他洞悉先機的緣由,他條分縷析地舉例說明:孩子小的時候,家裏東西壞了,他進行修理,囑孩子給他取工具。如果他要的是螺絲起子,長子便會依言行事,準確無誤地將螺絲起子送來給他,然後,轉身走開;次子可不,他會問:為什麽要螺絲起子?聽了解釋之後,他不但取來了螺絲起子,還同時帶來了錘子和釘子,之後,蹲在身邊,全神貫注地看。年齡稍長,家裏電器壞了,他囑長子修理,長子一板一眼地答道:“我不會修,你沒教過我。”次子則說:“讓我試試看。”   長子與次子的行事態度和處世觀念,為他們譜寫出了迥然而異的人生之曲。在生活的海洋裏,一旦碰上大風大浪,長子恐怕隻懂得在船上尋找救生圈,找不到而船又不幸地被風浪掀翻了,他便會慘慘地溺斃於海中;次子呢,老早已經悄悄地學會了精湛的泳術,就算船隻沉沒了,他也能順利逃生!   (孫麗華摘自2005年5月16日《羊城晚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