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小築

小小地方,貼著海姑娘我喜歡的文章和帖子 此博客為海姑娘的個人好貼轉摘博客
正文

魯迅反對《呐喊》進中小學課堂

(2005-09-05 04:55:25) 下一個
作者:micheal_易

魯迅聽說《呐喊》一出版就被請進中小學課堂之後,不但感到極為沉痛,而且此後一看到這本書就討厭。因為他很不願意孩子們讀到他的作品,最不願意孩子們讀到《狂人日記》。他說:“中國書籍雖然缺乏,給小孩子看的書雖然尤其缺乏,但萬想不到會輪到我的《呐喊》。”

  同情弱者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二日,《京報副刊》發表孫伏園(化名曾秋士)《關於魯迅先生》一文,談到魯迅對於自己的小說作品的評價。“我曾問魯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說他最喜歡《孔乙己》,所以譯了外國文。我問他的好處,他說能於寥寥數頁之中,將社會對於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寫出來,諷刺又不很明顯,有大家風度。”

  魯迅說得明明白白,他是要表達對於弱者的同情,同時揭示人間的冷漠。可是近十年來中學課堂對於《孔乙己》的解讀,老說作者是要諷刺孔乙己的迂腐,批判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此一解釋跟作者的立意距離甚遠。諷刺不如同情來得厚道,封建禮教也比人間狹窄。禮教吃人僅是文化悲劇,人間吃人則是存在意義上的悲劇。雖然解讀作品不能全受作者本人意見的局限,但作者的意見無疑是指引我們進入作品最權威的路標。

  《呐喊》與中學課堂

  孫伏園在《關於魯迅先生》一文談到,魯迅聽說《呐喊》一出版就被請進中小學課堂之後,不但感到極為沉痛,而且此後一看到這本書就討厭。因為他很不願意孩子們讀到他的作品,最不願意孩子們讀到《狂人日記》。他說:“中國書籍雖然缺乏,給小孩子看的書雖然尤其缺乏,但萬想不到會輪到我的《呐喊》。”他甚至憤激地說,這書不但沒有再版的必要,簡直應該讓它絕版,他甚至不想再寫這一類的小說。魯迅的這個態度表明了他對孩子讀物的一個想法,就是不應該老是讓孩子看見血腥、醜惡、殘酷和絕望。而應該選擇那些充滿理想、充滿光明、充滿善念和愛心的作品提供給孩子。

  前不久從網上讀到蘇三提交的文章《給小學六年級課本編寫者判卷》,這位學生家長說:“課本非但缺乏美感,而且充滿了殘缺的意象,課文展現的是一個不安而悲慘的世界。這對於少年時期的孩子們來說,可能會有一定潛在的心理損害。假如你認為讓孩子們充分接觸殘酷的世界是應該的,那麽我要說,周圍現實世界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鍛煉,在語文課本中就沒有必要加上這一社會教育的負擔了吧。在這個有限的語文教育空間內,還是讓小孩子們專心於語言的美感更好些。”作者進一步發揮說:“有美麗的夢是人生的一大美事,給孩子們做美麗夢的時間我個人認為是越長越好的。人生不過就幾十年,可以做夢的時間實際上非常短。我常常有感於中國學生的思想過於複雜,學習的負擔也過重了一些,往深裏想,這是一種不自覺的人生殘害。革命時代既然已經過去,就讓孩子們該單純的時候就單純一些吧。”

  在基礎教育中,不應該著重於批判,而應該著重於建設。魯迅的態度和這位學生家長的意見,傳達的都是這個意思。這一點很值得我們深思。

  魯迅的形象

  《狂人日記》讓國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民族竟然這般罪惡,《阿Q正傳》讓國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靈魂竟然這般醜陋。而對於這一切罪惡和醜陋,魯迅給予了最深厚的憐愛與悲憫。無論這些作品的思想具有多麽鋒銳的批判鋒芒,無論這些作品的言詞具有多麽刻毒的針砭意味,可是,這個幹瘦的神經質的寫作者,他的本意乃是要用他幹枯的手指愛撫這些不幸的人們和這個衰弱的民族。他的慈悲、他的熱血、他輾轉三千年的憂思、他深更半夜柔軟哀慟的哭泣,全都傾注在這幹枯的手指上。他希望這個衰弱的民族複活起來,希望麻木的國民振作起來,希望一切像阿Q一樣苦難而又醜陋的人們擺脫奴役、獲得人的地位、活出人的模樣。有時候,魯迅將那柔軟的愛撫改為猛擊一掌,為的是引起國人的震驚。震驚倒是震驚了,可是國人睜眼一看,隻看見一個嚴厲的、憤恨的老頭。老頭內心的真實形象,能夠體察到的人卻不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