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茶亭

夕陽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時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轉貼一篇人民日報難得的好文章

(2011-01-04 12:44:13) 下一個


【引言】年前讀到人民日報記者鄭娜寫的一篇文章,揭露了眼下正在中國盛行的古城拆遷,文物造假,和巨資申遺。在這樣的風潮之下,到處在挖建“名人故居”,到處在造仿古建築,而真正的文化底蘊卻魂兮不歸了。

繁華與荒涼是一場巨大懸疑 BY 鄭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1228

這一年有太多的喜事降臨。8月,“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中國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量增加到40個。11月,中國又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裏增添了5位新成員,並且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一大國。

在一連串的喜訊裏,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浙江定海這座古城,確切地說,它已經不是一座古城了。10年前,這裏發生了一場轟動全國的“曆史文化名城”保衛戰,及首例民眾為保護曆史文化名城、曆史街區和自己的家園而狀告市政府的行政訴訟。

隻是這些,最終還是沒讓這座曆史名城逃脫被拆遷的命運,恰恰相反,它似乎預示著一輪噩夢的開始。10年間,一處處古建築被拆毀,一件件古物件被破壞。轟隆隆的城市改造巨鉗下,多少優秀的曆史古建築改變了模樣或者徹底消失,我們恐怕已經沒有勇氣去計算。並且,也沒有勇氣去麵對城市現代化進程中繁榮與荒涼的巨大懸疑——

為什麽申遺成本越來越高,申遺熱潮卻不見退燒?為什麽名人故裏之爭愈演愈烈?為什麽考古“新發現”越來越多?為什麽一邊拆除古建築,一邊卻讓仿古建築遍地開花?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陸續找到共同的答案,那就是利益。

追求利益天經地義,但需得法。中國西漢賈誼有一個理論“奸錢日繁,正錢日亡”,也就是西方著名的“劣幣驅逐良幣”的經濟法則。如果因為被眼前的劣質的利益蒙蔽,放棄了長遠的可持續的利益,那麽這種追求有何意義?

京劇申遺成功後,上海京劇院院長孫重亮說,京劇入選非遺不可能一步登天地改變現狀,若想走出一條光明的傳承之路,從業者要能夠靜下心來,不再浮躁功利。如果孫院長不站出來說這段話,大概全中國人都認為京劇是國粹啊,保護得最好了。但其實,京劇跟其他傳統戲曲一樣,麵臨著許多棘手的問題。比如京劇演員被市場邊緣化,不僅演員斷檔,就連劇目、觀眾都麵臨著斷檔的問題。

我們遠不到得意的時候,更不應該忘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