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茶亭

夕陽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時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書窗偶記 (五)

(2011-01-25 12:08:11) 下一個

《不朽之道》

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正文前有影印的錢謙益的《有學集》序,序一開頭就談怎樣才能不朽。文如下(原文無標點,句逗是我加的):“傳稱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古之人三合為一,今仁義道喪,事勳希微,獨有立言耳。而言亦難矣。剽竊之儒,繩規而矩步,得其像貌,失其精神……”。讀後就想到現代的大人物,似乎都是想不朽的,然而立德立功者寡,立言者卻多。殊不知言要立得好,也是不容易的。回想這十幾年來領袖們的“經典名言”,如“三個代表”“和諧社會”之類,盡管有人吹喇抬轎,大都空泛無物。“得其像貌,失其精神”,此之謂也。 

《無益和有涯》
也是在陳寅恪的《柳如是別傳》上,讀到清人項鴻祚的一句話“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細細一品,感到這實在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無益,指沒有意義的事。有涯,貌似有限,骨子裏的意思卻是漫長。這話真正的意思大概是說,在漫長的人生之旅,如果總是殫精竭銳地作偉大的事,日子可怎麽過啊。所以,有時得消閑,得賣懶,得做些瑣碎但感興趣的事。項這句話給了考證柳如是和錢謙益愛情史的陳寅恪一種安慰。項鴻祚,字蓮生,清代著名詞人。

 《行人和歸人》
讀蕭木寫的《憶老友徐景賢》,文末引了《列子》裏的一句話,“夫言死人為歸人,則生人為行人矣。行而不知歸,失家者也”。所以所謂生死,也就是行和歸罷了。我於是想起人們常說的話,活著是“來這世上走一遭”,殺人則是“送他回老家”,倒是很符合這位古代思想家的觀點的。這話確實很有哲學意味,以此觀之,死不足畏,回家而已。

 《人民日報巴掌大的新聞》
人民日報一向是不大說美國好話的,但最近卻在海外版上讀到一篇新聞,說美國紐約州長因收了五張棒球比賽票,帶了他的助手和兒子去看球,被廉政公署罰了6萬多美元。州長大人說他是準備付錢的,還說去看比賽時就帶了簽了名的支票,也未能免於處罰。雖然這新聞登得不顯眼,隻有巴掌大,但能見之於人民日報,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這種處罰官員的事,在中國大概是不會發生的。別的不說,年年元旦春節的京劇晚會,看時坐在前排,看後登台握手的各位領導們,他們自己恐怕是從來不曾掏腰包買票的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