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茶亭

夕陽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時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父母的半首七絕

(2010-11-19 11:08:55) 下一個

 

 

 

 

 

 

兒時我就發現,我父母有一本自抄的文集,抄的都是他們以前寫的文章和詩。父親讀高中時,就喜歡舞文弄墨;適逢抗戰,就在當地報紙上發表些慷慨激昂的文字,頗得編輯的賞識,以至有一次這編輯外出,就讓我父親代他編輯那副刊。每天下午報社專人將稿件送到學校,父親連夜審閱,第二天一早報社又派人來取稿。此事當時在學校甚為轟動,因為那時父親還是個中學生。這也是老爸後來每每談及時最為得意的一件事。 
 

我母親雖沒有那麽光榮的曆史,但文筆一點也不遜於我父親。她特別喜歡冰心的散文,寫出來的小品也頗為清秀。讀初中時,當地報上就曾登過幾篇母親寫的作文。後來解放後,母親也曾在上海新聞日報發過幾篇報道。但母親害羞,報上發表了她的文章,她反坐立不安,不敢告訴別人。父親常笑母親,怎麽有文見報,就像做了壞事一樣。 
 

令人痛心的是,這一本他們自抄的文集,在文化大革命開始抄家時,就被父母親燒了。因為我父母出身都不過硬,估計難逃被抄家的厄運。這詩集裏雖然有一些進步的文章,如父親為國慶三周年寫的長詩,但也有很多他們年輕相愛時的作品,那可是百分之百的小資產階級的情調。如果一旦被抄出,無疑都是封資修的毒草。後來我們家也確實沒有逃過被抄的厄運。從這個意義上說,父母親燒這本文集,還是很有預見的。 
 

現在這本文集付之一炬已四十多年了。那裏麵記載的他們三四十年代的作品,他們也都記不得了。幾年前父母還和我談起那本文集。父親說他後來單身提著一個皮箱到上海謀生時,曾寄過一首七絕給母親,可惜現在隻記得最後兩句,那開頭兩句怎麽也想不起了。那後兩句是:

料得閨人春睡起,

也從江北憶江南。 
 

母親收到這首詩後,曾答過父親一首。現在也隻記得最後兩句了。那兩句是:

                      離亂但期人共聚,

                      不教夫婿覓封侯。 
 

我一直想擬兩句,把這兩首詩補全,幾易其稿,終不能滿意。看來這四句詩句,隻好作為斷簡殘章,作為一段詩話,留在我們家的曆史中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