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茶亭

夕陽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時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婦女節的葬禮》-記瑞典兒童文學作家林格倫安葬典禮

(2007-11-14 09:16:43) 下一個

(舊作,寫於2002年)

今年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老城大教堂,舉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禮。參加葬禮的有瑞典國王和王後,有加冕的公主,有政府首相,有內閣部長。教堂外從市中心的大街到老城的狹巷,成千上萬的人佇立街頭,他們手拿鮮花,冒著北歐三月料峭的春寒,靜穆地深沉地等著,等著最後再向這辭世之人說一聲再見。

有如此顯要的國家首腦參加,有如此眾多的百姓列隊街頭,應該說,這不是尋常的葬禮,而是一次國葬。這行將安葬的人,名叫艾斯特麗德- 林格倫 (Astrid Lindgren)。她不是政黨首要,不是軍功顯赫的將軍,她祗是從貧窮的斯摩蘭省走出來的一個農家女孩,後來成了一位慈愛的母親,一位堅強地和生活搏鬥的瑞典女性,一位著名的瑞典兒童文學作家。

林格倫不僅僅屬於瑞典,她屬於全世界。她的成名之作“長襪子皮皮”不僅在瑞典家喻戶曉,在美國,在中國,在歐洲許多國家,都有譯本。翻譯她作品的語種之多,超過了任何一本瑞典書。在她的故鄉,還有“長襪子皮皮遊樂場”。每年,從丹麥,德國,英國,甚至日本,多少父母帶著他們的孩子,來到這兒。讓孩子們在作家的故鄉,更深地去品味那童話王國的情趣。

林格倫不僅僅是一位兒童文學的作家,她還是一位堅強的婦女,一位有著深刻思想的哲學家。她相信人的力量,堅 守人的自信,鼓勵人們麵對挑戰。她有一句名言:“世上有些事,我們必須去做,盡管它充滿危險。因為祗有這樣,人才配被稱為人;不然,就祗是一堆毫無價值的糞土。”這思想,貫穿在她的作品中。她的書,不僅孩子愛看,成人也愛看。通過寫給孩子的書,來升華和提高成人的品性,這是 林格倫的獨到之處。

而今這位九十五歲的老人,終於渡過了她不尋常的一生。一輛四圍敞開的馬車,安放著她白色的靈柩,後麵跟著一匹她童話中的白馬。那靈柩上鋪滿了深紅色的玫瑰。玫瑰是愛的標誌,正象征著作家對人民,人民對作家深沉的愛。當馬車拉著靈柩走過大街小巷時,周圍人群靜得沒有一絲聲響,祗聽到達達的馬蹄聲和格格的車輪響。

林格倫的安葬典禮在斯德哥爾摩的老城大教堂裏舉行。教堂外的紀念桌上,有一張她的照片。她麵容清瘦,帽子斜戴在頭的右側,左側幾簇銀色的頭發,顯示著她的年齡。她眼不大,細而半眯,一看就知道裏麵蘊藏著智慧和思想。她臉頰上有兩道深深的皺折,堅決地通向嘴角,反映了她堅定的個性。她右頰上有一個凹陷,年輕時大概是一個酒窩吧,向人提示她當年的美麗和調皮。

她的靈柩此刻安放在教堂的正中。周圍除了紅色的玫瑰外,還有象征瑞典的藍色和黃色的飄帶。當瑞典國王領著王室家屬向死者鞠躬致敬後,安葬典禮在徐徐的樂曲聲中開始了。其中除了彌撒曲,和來自她作品中的音樂外,還有一首緩慢的莫紮特的“Adagio",這是林格倫生前指定要在自己的葬禮上播放的音樂。

瑞典首相佩爾鬆。在安葬典禮上說:“在今天這樣一個和偉大作家告別的典禮上,語言將是很難選擇的。也許我們祗能選擇一個詞,那就是謝謝。謝謝林格倫為孩子所寫的書,謝謝她給人的自信,謝謝她對瑞典所作的貢獻。”這話很有概括力,你看那大街小巷裏,成千上萬人手上拿著的牌子上,除了寫著“再見”外,就是“謝謝”。多少天真的孩子,把鮮花和“謝謝”,撒在她的靈柩上,紀念桌上,撒在靈車走過的馬路上。

葬禮上,曾在電視片“長襪子皮皮”中扮演皮皮的英格麗,談了當年她為了演好這個紅頭發的調皮孩子時所遇到的困難和痛苦, 林格倫為此還真誠地向她道過歉。然而,正因為這個角色的成功,把她和林格倫連在了一起,以至三十多年來,幾乎沒有一天她沒有聽到人們和她談皮皮,以至在十多年的時間裏,人們不知道她叫英格麗,而一律稱她“皮皮”。

在瑞典首都,舉行這樣一個隆重的葬禮,實在不是林格倫的遺願。祗是國家考慮到舉國上下對她的愛,才決定舉行這一儀式。作家的遺體, 據說日後將運到她的故鄉 Vimmerby 去,她將和她的父母葬在一起。那時,將舉行一個純粹家庭式的葬禮,不邀請任何外界的朋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ulan_t 回複 悄悄話 I love her story.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