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助人為樂”的思考

(2011-03-07 10:11:12) 下一個

本人天生一副熱心腸,而且心靈手巧,樂觀開朗,常於助人。對方呢,多是些普通的相識,或者根本就不相識,突然發生的事情,更無從了解對方。也正因為如此,才不斷結識新朋友。但是魚龍混雜,其中也難免混有一些,善於,長於“利用別人”的世俗小人。

推斷他們的感覺,或許是:既然屬於“免費的午餐”,那末,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傻瓜才不吃!於是實施“掠奪式開發”,當然是多多宜善了。每次事先事後,對方口頭上難免是千恩萬謝的,——這是起碼的“文明表現”嗎,但他們心中大概卻在竊笑:這個愚兄憨弟,算是讓我撞上了,千萬抓緊,別讓他跑了。於是得寸進尺水漲船高,實施“求人求到底,用人用到盡”的為人原則,完全靠在你的身上,並且不斷地挑戰底線,直到把你逼得不得不說“NO”,

於是朋友反目。從此斷交。這當然是你的錯了,因為是你在“退步”嗎。雖然實際上,自己因此少了一個負擔,但是心中難免覺得不是滋味。為什麽?需要反省:自己既非聖人,也非教徒,不過是個好心人,熱心人而已,助人不僅“為樂”,同時也希望別人心存感激——還是自己的錯,自己內心的功力不夠,心存雜念嗎。

 

大大小小的事情做多了,難免經曆一些創傷,慢慢地悟出一些門道。總結出自己的助人原則。此乃人生秘箋,本不該公諸於世,但今天興致,隨便談談:

 

當今世上,除了肝膽相照,兩肋插刀的摯友,紅塵中人,粗分,大概不過三類:

A肯於主動幫人,經常熱心助人的一群,一般較為自信,善良,陽光,且熱情開朗;

B,經常靠別人幫助者,因為自以為是弱者,因此極少幫助別人。想都不會去想。

C,信奉“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頂上霜”的一族。說白點,就是較自私的一群。

很榮幸,我是屬於A類,上天給了我能力和一副好心腸。感謝上帝。

但是助人也要有原則:

1。幫人應在急難處。如浪費自己的善心,時間和精力,去助長他人的懶惰,投機利用心理。

那就是自己的錯。不能慧眼識人,不懂“當斷則斷”。難免日後“必受其亂”你怪誰!

2。力求雪中送炭,避免錦上添花。

3,力求‘曲突蓰薪’之舉,力避‘焦頭爛額’之災。

4,助人以“漁”遠勝於助人以“魚”;

5,也要留點心眼,減少被“小人”利用的次數。

 

判定,識別的標準:

1,  是否急難之事。如果實屬:原本可以自己動手解決,所以要開口求人,隻是為了自己省事,

省力,省錢,甚至實質內心深處,是在想方設法利用別人“撿便宜”,獲取他人的免費勞動.

2。同樣的‘急難之事’經常反複發生。幾經多次求助,卻不思亡羊補牢,不想設法積極防範。

3,不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輕易開口,反複請求麻煩別人,成為習慣者。

 

善意提醒:不要心存僥幸,認為感情投資,貴在長線。有招一日,萬一自己有困難,需要求到他,他會像你當初你幫他一樣幫你。如果這樣想,那你很可能會失望。因為這完全於對方,看他是屬於哪種人。事先很難看清楚。

進一步思考:

常聽人說;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實際就是為自己。不必為自己臉上貼金,騙不了人。

雖然表麵上是,自覺,主動,熱心地幫助他人,但內心潛在的目的仍是為自己,如:投資名利,或是投機攀附等。常言說得好:窮在鬧事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市俗常態是也,不足為奇。

杯水之恩湧泉相報?文學語言,極盡誇張,說說而已,原本就也不可能真做。

善有善報?輪廽轉世?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好人有好報?有些道理。常理而言,好心對人,熱心助人,至少可以換回些笑臉。

自覺,主動?熱心助人,為樂?解難。

 

從付出方考慮:

!,出發點:善心,愛心,同情心,或出於宗教信仰;

2,努力的程度:持續的時間,付出的體力,智力,等。

3,幫助的形式:愛心,語言,體力,實物,金錢:

 

從受益方考察:

受益人性質:

1,  好人,壞人,

2,境況:緊急的,嚴重的,或普通的,細小的,經常性的;

3,受益的大小,多少,輕或重;

 

從受益的範圍考察:個人,群體,社區,大眾,國家,人類,萬物,地球。

 

施方與受方的關係:夫妻,家人,朋友,泛泛之交,相識者{同事,同學,鄰居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