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日軍進攻亞包——《南太平洋祭》(5)

(2011-05-25 01:38:46) 下一個


第一章:一段幾近湮沒的史實(5)

 新不列顛島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地位()

2、日軍進攻亞包

日本並不僅僅滿足於征服中國,而是早有稱霸世界的野心,其具體表現便是製定“大東亞共榮圈”為其國策。“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帝國主義製定的大陸政策的一部分,妄圖通過陰謀策動和武裝侵略,使整個東亞地區臣服於日本,建立一個以“日、滿、華為核心,並與其鄰近諸地域間形成共存共榮的經濟區”,即將整個東亞大陸作為其戰略基地,以便與英、美抗衡,達到雄霸東方的目的。為此,早在193811月,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就提出“建設東亞新秩序”,要求“日、滿、華三國合作”,“建設確保東亞永久和平的新秩序”。19407月,近衛又提出將美、英、法、荷、葡等國在東亞的殖民地包括在“東亞新秩序”範圍之內,進一步提出建設“大東亞共榮圈”。這裏所說的“大東亞”,並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一個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的綜合實體,是以日本為宗主國的殖民大帝國。其範圍是以日本、滿洲、中國為主體,包括朝鮮、原屬德國太平洋上的馬利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和馬紹爾群島,法屬印度支那及太平洋島嶼、泰國、英屬馬來亞和婆羅洲、荷屬東印度、菲律賓、澳大利亞、新西蘭、西南太平洋上的所有島嶼和緬甸及印度等地區,甚至蘇聯在遠東的領土。[1]實際上,日本迫不及待地要形成以日本為中心的“大東亞共榮圈”,是為了利用中國大陸及南太平洋地區豐富的物資及自然礦產資源來彌補其資源與能源的不足,以保證戰時經濟迅猛發展及擴大戰爭的需要。

但中國對日本侵略的頑強抵抗以及日本的稱霸野心所造成的與英美列強的深刻矛盾,對本身自然資源不足的日本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困難。19416月,當希特勒德國突然發起對蘇聯的進攻之後,日本軍國主義當局覺得“打開目前困難局麵,為建設大東亞共榮圈”,實施其南進計劃的機會已經來臨。[2]於是,東條英機內閣在該年11月就製定了發動戰爭的南方作戰計劃,其目的在摧毀美、英以及荷蘭在東南亞的主要根據地,並占領和確保南方重要地區。準備占領的範圍是菲律賓、關島、香港、英屬馬來亞、緬甸、爪哇、蘇門答臘、婆羅洲、蘇拉威西、俾斯麥群島、葡屬帝汶島等。換言之,日軍不僅要吞掉香港、菲律賓、泰國、緬甸、馬來亞、新加坡、加裏曼丹島、爪哇、蘇門答臘、帝汶島等要地,而且還要控製中太平洋的關島、威克島和靠近澳大利亞家門口的新幾內亞島及其附近群島。[3]顯然,日本軍國主義當局把擺脫困境以求絕路逢生的希望押在發動太平洋戰爭上了。

而新不列顛島的亞包,這個剛從火山灰中重新建設起來的城鎮,由於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扼日軍計劃南進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地之要衝,此時便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日軍於1941128日突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但早在此之前,澳大利亞就已經越來越感到了日軍的威脅,便在亞包布置了一支1400人的守備隊,即澳軍所稱之“雲雀部隊”。該守備隊於19413月組建,以澳洲帝國軍隊第2/22營為其主體,此外還包括由白人居民自願參加的新幾內亞誌願兵團的部分民兵、海岸守備隊、防空高射機槍隊、反坦克炮排、澳洲皇家空軍第24中隊的10架輕裝備的維拉威(CAC Wirraway)雙座高級教練機和 4洛克希德哈得遜(Lockheed Hudson)輕型轟炸機、及第2/10野戰救護隊的小分隊等。雲雀部隊的大部分官兵都是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爾本的自願人員組成,訓練時間有限,戰鬥力並不強。此外,澳洲當局還在亞包附近的新愛爾蘭島,布置了由第2/1獨立連組成的一支130人的敢死隊,作為亞包的前哨陣地。由於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亞包已經遭受到了日軍的空襲,戰爭威脅日益逼近,為了減少損失,澳大利亞當局在194112月至19421月間,將新不列顛島的大部分澳大利亞行政人員和白人婦孺撤出亞包,疏散撤回到澳洲本土。

日軍在進攻菲律賓及馬來半島的同時,為了爭奪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控製權,迅即派遣大軍南下,進攻亞包。日軍進攻兵力是約一個旅團的南海支隊,由堀井富太郎少將指揮,人數達一萬人左右,其主力為日軍第五十五師團的一四四聯隊(聯隊長楠瀨正雄大佐,轄三個步兵大隊、一個炮兵中隊、通訊隊和輜重隊共4000多人),配以第五十五騎兵聯隊的部分中隊、第五十五山炮聯隊的一個大隊及第五十五工程兵聯隊的一個中隊,實力雄厚。

1942122日,在海軍掩護下,日軍大舉進攻亞包,並於當日成功登陸。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守軍未在亞包灘頭作太多激烈抵抗,便分別撤入內地,然後四散潰逃。但因新不列顛島被日軍包圍,逃生無路,加上食物短缺,澳大利亞雲雀部隊遂於26日繳械投降。該年7月,大部分澳大利亞戰俘於被日軍船運前往中國海南島做苦工的途中,為美軍潛艇魚雷擊沉,葬身海底;除了戰死者外,還有約200名官兵被日軍在島上俘獲後集體屠殺。這支1400人的澳洲部隊,戰後生還者僅400人。

從太平洋戰爭爆發到1942年上半年,日本比較順利地“南進”:踐踏菲律賓,橫掃馬來半島,席卷荷屬東印度群島,占領新不列顛島,進抵所羅門群島,兵鋒所至,望風披靡,初步實現了其“大東亞共榮圈”的霸權目的。

3、日本陸海軍在南太平洋上的要塞基地

占領亞包之後,來勢洶洶的日軍隨即在亞包進駐重兵,派兵橫掃俾斯麥群島,建立環形防禦體係,拱衛亞包。日軍利用這裏原來就已有的完備的電燈電話等基礎設施,將其變成一個巨大的要塞。一時間,這裏到處是兵營、醫院、倉庫、燃油儲罐、飛機場、車輛和士兵。所有這些,為日後日軍攻打澳洲在此間的屬地以及準備進攻澳大利亞本土的軍事行動提供了指揮、增援和軍需保障的便利。最主要的是,日軍將亞包建設成為其在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軍基地,因為這裏距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太平洋的前進基地加羅林群島上的特魯克(Truk)港約2800公裏,便於遙相呼應,相互支援。甚至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將,也將其前進指揮所設在這個重要的港口。亞包所瀕臨的寬闊、水深、三麵環山的辛普森港,成了日軍戰艦和運輸船的理想停泊地。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幾乎每晚,日軍護衛船艦都會從這裏出發,為南進的部隊運輸物資和補充兵員。日軍是計劃以此為跳板,進攻新幾內亞島的首府莫爾斯比港(Port Moresby)和斐濟、薩摩亞等地,以切斷澳大利亞與美國的聯係。

為此,日軍逐漸增厚在亞包的兵力,於該港口及其附近地區部署有19425月成立的第十七軍,由百武晴吉中將統帥 (戰爭結束時該軍司令官改為神田正種中將) 轄有第六師團、獨立混成第三十八旅團、南海第四守備隊、一木支隊、青木支隊等部隊,負責新不列顛島及俾斯麥群島和所羅門群島的作戰任務。同時,日軍還於同年11月成立第八方麵軍,由司令官今村均大將指揮,擔負所羅門新幾內亞作戰指揮之目的任務,轄有第十七軍(布署於所羅門群島方麵)和第十八軍(布署於新幾內亞方麵——之後編入南方軍隸下)、第十七師團、第三十八師團、獨立混成第三十九旅團、獨立混成第四十旅團、第六十五旅團、第九炮兵司令部、第八方麵軍飛行隊、第六飛行師團、第八方麵軍通信隊等。日軍大本營海軍部則於19427月成立第八艦隊,任命三川軍一海軍中將為司令官,下轄第六、第十八戰隊、第二十九、三十驅逐艦大隊、第七、十三、二十一潛艇戰隊,擁有包括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3艘在內的多艘軍艦和潛艇,主力部署於亞包,以協同第十七軍作戰。同時,日本聯合艦隊還增派第二十五航空戰隊所轄的百餘架岸基飛機進駐亞包,以提供空中掩護。

1943年秋起,日軍更大規模地加強亞包的防禦,陸海軍總兵力達到9萬餘人,最多時達11萬多人(陸軍7萬多人,海軍4萬多),飛機約300架,並修建了大量的地下工事,巨大的儲油罐,戒備森嚴的機場(利用亞包原有的二個機場,並新修了另外三個機場),以及地下飛機庫等防禦設施,裝備精良,工事強固,使之成為日軍在南太平洋上的重要戰略要塞。


1944年日軍在亞包的五個機場(紅色字體部分)示意圖,五個機場的地名分別是:
Keravat, Rapopo, Vunakanau, Tobera, Lakunai[4]

立足於亞包這一堅固的海空基地,日軍航空兵對美軍南太平洋海上運輸頻繁出動突襲轟炸,成為美軍在南太平洋發動反擊的絆腳石,對美國與澳大利亞的聯係構成了重大威脅。

但日軍的順利南進並未維持多久。在19426月中途島海戰以及新幾內亞島上的科科達小徑戰役(Kokoda Track Campaign)之後,美國和澳大利亞等盟國軍隊就成功地遏止了日軍的進攻勢頭,開始了在太平洋上的戰略反攻。

1943年初美軍在瓜島大敗日軍之後,盟軍扭轉了在南太平洋戰場的戰略態勢,奪得了這一地區的製空權和製海權,轉入反攻。為要在南太平洋繼續采取戰略反攻,盟軍勢必要壓製並癱瘓置放於亞包日軍要塞的日軍航空兵及海軍艦隊,使之無法發揮作用,因此,盟軍從東、西、北等方麵,以跳島戰術,對亞包實施戰略包圍,切斷其與本土及其它日軍占領區域的聯絡和補給。由此,日本陸海軍的10萬精兵,就被緊緊地圍困在亞包及其周圍地區,毫無作用;而因盟軍的常年不斷的空襲轟炸及熱帶叢林疾病的困擾,數萬日軍也陣亡在這座太平洋孤島上。

4、戰時在新幾內亞日軍對勞工的需求

軍事的急劇擴張,必然導致人力資源需求的增長。與日本軍國主義南進計劃實施及盟軍反攻的增強之同時,攫取占領地軍事戰略物資以及構築各類軍事工事及防禦設施,以配合日軍的占領和防守,就成為必然。日軍投入太平洋戰爭的兵力雖然很多,陸海軍達100多萬人,但作戰地域遼闊,兵力不敷,惟有使用當地和其它地區的勞工。

而日軍占領的新幾內亞地區,與盟軍占領區犬牙交錯,日軍無法像在其它東南亞地區那樣,可以透過其扶植的親日傀儡政權進行人力資源的動員,如在泰國和馬來亞等[5],而從外地引進戰俘勞工及其他形式的強製勞工,直接為其軍事服務,顯然是日軍的一種選擇。從1942年底開始,日軍陸續將在東南亞俘獲的盟軍戰俘和在華俘獲的中國戰俘及強製征召或騙招甚至強擄的勞工運送到這裏,強製服苦役。

此外,進入1944年之後,盟軍憑借其雄厚的物質基礎在新不列顛島的周圍島嶼部署足夠的海空力量,以常年不間斷的轟炸和海空封鎖,使得亞包這個日軍在南太平洋上戰略要塞的作用無法發揮。此時的日軍在亞包空有10萬重兵集結把守,但因盟軍的海空封鎖和不斷空襲,其與本土的補給斷絕,孤立無援,亦無足夠的海空力量,以對抗其在東、東南、西南、西、西北、北等幾個方向虎視眈眈的強大盟軍海空兵力。這座日軍南太平洋上的海上堡壘,不但毫無作為,還得耗費不小精力和不少物資來維持這10萬部隊的生存,采取自給自足的補給策略方針,給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這種情況下,日軍也更需要勞工,也就更殘酷地使用和奴役戰俘勞工和強製勞工。他們不僅要為日本人修建強固的要塞工事、防空掩體、維修和開辟新的機場,還要耕田種菜,補給日軍。

中國戰俘勞工,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被日軍輸送到這個被盟軍日夜圍困的要塞,在日軍的奴役下,度過了二年八個月之久的悲慘屈辱時光。


[1]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書(18401945)》,東京:1969年,第111頁。

[2]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張玉祥等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561頁。

[3]參閱馮瑋:《從“滿蒙領有論”到“大東亞共榮圈”——對日本殖民擴張主義的再認識》,《抗日戰爭研究》,2002年第2期。

[5] 參閱:Paul H. Kratoska (ed.), Asian Labor in the Wartime Japanese Empire,  Armonk, New York:M.E. Sharpe, 2005


粟明鮮:
 《南太平洋祭——新不列顛島中國抗日戰俘始末》,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