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新不列顛島的中國戰俘勞工史實——《南太平洋祭》(2)

(2011-05-18 17:27:04) 下一個


第一章:一段幾近湮沒的史實(2)

 新不列顛島的中國戰俘勞工史實

前不久在海內外熱播的美國電視劇集《血戰太平洋》(The Pacific),以電影藝術手段再現了當年太平洋戰爭的殘酷與部分史實。而劇中戰事所發生的地點,則集中於西南太平洋的一串島嶼,其中就有本書中主要事件發生的地方,新不列顛島(New Britain Island)

由此,許多國人都知道在太平洋戰爭中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簡稱瓜島),但卻沒有多少人知道它何以如此重要;更鮮有人知道,還有那麽一批中國抗日將士作為戰俘,於盟軍與日軍在那片區域的洋麵與海島上鐵血較量的過程中,在那串島嶼中曾度過了近三年艱辛屈辱的歲月。他們就是本書中要涉及的主要對象,即一群在中原和華東各地戰場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中不幸被俘的中國官兵。

那麽,他們是怎樣被送到遠離國土,位於西南太平洋上的新不列顛島的?他們在那兒的命運又如何呢?

新不列顛島是西南太平洋上現在的島國——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一部分,一個方圓37800平方公裏,當時隻有大約20萬居民的島嶼。戰前,新不列顛島屬於國際聯盟委托澳大利亞管理的澳屬新幾內亞委任統治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該島就被日軍迅速攻占。由於戰略地理位置重要,僅在該島的主要城市亞包(Rabaul)[1]那兒曾一度成為日軍在西南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基地和陸軍指揮中心,集結有日本陸海軍達10萬人的兵力。要將一個人口不多,熱帶叢林覆蓋以及地形複雜的島嶼變成一個強大的軍事要塞,要大規模地修建軍事工事,機場、碼頭、倉庫,就需要大量的勞工。 這些勞工從何而來?實際上,日本早有計劃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本土勞力大批輸往前線時,所缺生產勞力以輸入華北強製勞工來補充。[2] 而在西南太平洋戰線,所缺的勞工,就從他們在東南亞的占領地和中國擄掠的勞工,包括戰俘勞工來補充。本書中所提到的這批被俘中國官兵,就是這樣作為戰俘勞工,被日軍從萬裏之遙的中國戰場,強行押解到新不列顛島來服苦役的。

也許是中國大陸缺乏這一方麵的資料和記載,或者是因為那個地方實在是離中國太遠,國人無法關注這批被俘的中國官兵,因而這段曆史幾被忘卻。即便是當年被日軍強擄到新不列顛島的中國戰俘勞工幸存者中,有個別人事後有機會得以發表回憶文章,曾經提及過這段慘痛的經曆,也因國內缺少相關的文字證據,以及未見有更多的知情者站出來,對這一史實予以回應與證實,故而難以引起學術界的關注,並由此去深入發掘這方麵的史料。

根據澳大利亞的檔案資料,太平洋戰爭期間,在西南太平洋新不列顛島濃蔭蔽日的熱帶叢林中,曾經有過約1500名被日軍俘獲的中國抗日將士,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盟軍戰俘一起,被日軍強製服苦役,為日軍在該地的防禦修築大量的工事和軍事設施。這些中國戰俘勞工,都是被侵華的日本軍隊在1942年底從南京的中國戰俘集中營(即南京老虎橋戰俘集中營),以及從同年浙贛會戰中俘獲而被關押在滬、杭等地的國軍抗日官兵中,集體提選出來的。他們被從南京和杭州運往上海集中,由那裏上船,飄洋過海,經過地獄般的航行,最後被送到萬裏之遙由日軍占領的新不列顛島首府亞包。從19431月抵達這個孤島,到19459月日本投降之後被盟軍解救,這1500多位中國戰俘經過兩年多日軍殘酷的虐待和熱帶叢林疾病的折磨煎熬,有700多人慘死在這萬裏之遙的茫茫熱帶叢林之中。直到1947年,那些幸存的700多名中國抗日官兵,才得以最終回到祖國。

對於那些幸存的中國抗日官兵來說,在被日軍強行運送到新不列顛島以及之後的幾年歲月,是不堪回首的痛苦經曆。他們最終得以返回祖國,也是曆盡艱辛,幾經周折。而返回祖國後的國內情勢,更遠非他們當時在遙遠的海外熱切盼望之中所想象的戰後和平與建設,而是國共兩黨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你死我活的血腥內戰。當此其時,有誰會去關注他們在那片熱帶叢林中曾經曆的遭遇及命運呢?及至幾年後,國民黨戰敗退出大陸,偏居台灣一隅;大陸則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的建設,就此台海兩隔。當年這些被日軍強行運送到西南太平洋海島的中國抗日將士幸存者,本來就是“大時代狂風中的一片落葉” [3],此時則在國共對立的政治大形勢下,被吹到了偏僻的角落裏,被埋藏在了曆史的塵埃中。他們隻能在曆史大潮中,沉積於台海兩岸,默默地度其餘生,根本無法向人披露那一段令人難以回首的往事。

隨著近年來中國政治經濟形勢日趨穩定,以及大陸對國民政府當年抗戰功績的逐漸認可,學術界也逐漸將國共兩黨當年的抗日史實還原,為重新發掘當年被俘的中國抗日將士被強行運送到西南太平洋海島做苦工的史實,創造了條件。而近年來澳大利亞檔案資料的進一步開放,以及網上查詢手續的簡化,使得發掘他們的史料成為可能。

於是,那片被大時代狂風吹到偏僻之隅的落葉,終於在陽光的照耀下,在和諧的氣氛中,讓春風吹盡塵埃,展現在我們麵前。

 


[1]Rabaul,也譯作“拉包爾” 或“臘包爾”,但以前的當地華人喜歡稱其為“亞包”。故在以下行文時,除了引文之外,涉及該地時,皆用“亞包“這一名稱。

[2][]興亞院華北連絡部:《華北勞動問題概說》,194012月,吉林滿鐵資料館藏,第369-402頁。轉引自居之芬:《論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強擄虐待華北強製勞工罪行》,載《民國檔案》2003年第2期,第92頁。

[3]此處借用前亞包中國戰俘幸存者李維恂少校於200987日在台灣高雄接受筆者訪談時所說的一句話。詳見:李維恂先生訪談,200987-8日,台灣高雄。

粟明鮮: 《南太平洋祭——新不列顛島中國抗日戰俘始末》,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年4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