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桂係曆史研究資料簡介(十四):有關檔案報刊資料目錄(續)

(2008-12-21 22:16:42) 下一個


中文資料

I.  原始公私檔案資料(續)

4、其它重要史料


(A)  書籍


曹弘忻:《馮在南京》,上海:政治研究社,
1934

曹聚仁:《中國抗戰畫史》,上海:1947

陳公博:《四年從政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陳暉:《廣西交通問題》,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

陳雄:《廣西對外貿易統製》,桂林:廣西省政府編譯委員會,1941

樊蔭南:《當代中國名人錄》,上海:良友書局,1931

馮菊沛:《抗戰中的第五路軍》,漢口:建國書店,1938

馮玉祥:《馮在南京報告集》,出版地不詳,19371

傅潤華編:《中國當代名人傳》,上海:1948

海天出版社編印:《現代史料》,4卷,上海:海天出版社,1933-1935

胡霖(冷觀)等著:《廣西建設集評》,南寧: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1935

胡羽高:《共匪西竄記》,貴陽:羽高書店,1946

胡主席治喪委員會編印:《胡先生紀念專刊》,廣州:19365

華美出版公司編印:《中國全麵抗戰大事記》,上海:1938

懷鄉(筆名):《論李宗仁與中美反動派》,香港:宇宙書屋,1948

江恒源:《西南旅行雜寫》,上海:1937

亢真化:《動員二百萬》,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亢真化:《廣西的基層建設》,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亢真化:《廣西的三位一體製》,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亢真化:《廣西建設與抗戰》,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亢真化:《怎樣運用民團推動建設》,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亢真化:《民團製度與建國》,南寧:民團周刊社,1939

賴彥於主編:《廣西一覽》,南寧:廣西省政府編譯委員會,1935

李家駿:《李宗仁先生傳》,上海:吼聲書店,1948

李培生:《桂係據粵之由來及其經過》,廣州:1921

李品仙:《廣西建設綱領軍事建設》,南寧:1937

梁上燕:《廣西民團的演進》,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梁上燕:《廣西的基層幹部》,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梁漱溟:《中國民族自救運動最後覺悟》,上海:1936

梁文威等著:《廣西印象記》,南寧: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1935

劉君烈:《李宗仁白崇禧兩將軍》,漢口:戰鬥出版社,1938

劉一飛編:《抗日英雄特寫》,漢口:大時代書店,1938

《六一抗日運動紀念特刊》,桂林:廣西大學文法學院編輯出版,19376

陸鏗:《廣西軍遠征記》,漢口:新生出版社,1938

盧顯能:《國民兵役在廣西》,南寧:民團周刊社,1939

盧湘父:《桂遊鴻雪》,廣州:廣州基督教青年會,1934

盧豫冬:《中國抗戰軍事發展史》,上海:一般書店,1941

羅飛鵬:《李宗仁與白崇禧》,漢口:建國書店,1938

毛思誠編:《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上海:1936;香港:龍門書店翻印,1965

夢餘山館主人編:《中華第十九路軍血戰史》,香港:19323

潘景佳:《廣西怎樣動員婦女》,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潘景佳:《抗戰中的廣西鄉鎮村街長》,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潘景佳:《民團運動與基層建設》,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潘文安:《粵桂印象》,上海:生活書店,1936

品之:《桂兵佳話》,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錢實甫編:《世界第一個特殊學校: 廣西民團幹部學校》,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錢實甫編:《白健生先生論三自政策與廣西建設》,南寧:建設書店,1938

錢實甫編:《李德鄰先生論廣西建設與複興中國》,南寧:建設書店,1938

邱昌渭:《廣西教育設施概要》,南寧:民團周刊社,1939

邱昌渭:《廣西縣政》,桂林:文化供應社,1941

任紹熹:《廣西的動員設施和能力》,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任紹熹:《抗戰中的中國軍事》,抗戰書店:1940

司馬仙島:《北伐後之各派思潮》,北平:燕山社,1930

孫治公:《抗戰建國綱領與廣西建設綱領》,南寧:民團周刊社,1939

陶菊隱:《近代軼聞》,上海:1945

陶亢德編:《鴉片之今昔》,上海:宇宙風出版社,1937

田曙嵐著:《廣西旅行記》,上海:中華書局,1935

拓荒編:《今日的將領》,上海:統一出版社,1939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翻印, 1969

王造時:《中國問題的分析》,上海:中華書局,1935

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國軍事史》,台北重印, 1962

吳勝己:《廣西人事行政》,桂林:1940

五五旅行團編:《桂遊半月記》,上海:中國旅行社,1932

西敏(筆名).:《抗戰中的廣西》,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徐曉明:《廣西之寓將於學政策》,出版地不詳:廣西省政府教育廳,1938

徐義生:《廣西省縣行政關係》,重慶:商務印書館,1943

楊家銘:《民國十五年學生運動》,上海:1927

葉恭綽:《桂遊半月記》,廣州:1934

葉心安編:《新西南特輯》,上海:青年雜誌社,1940

袁清平編:《當代黨國名人傳》,南京:軍事新聞社,1936

惲逸群:《抗戰與農民》,上海:大時代出版社,1937

張國平:《白崇禧將軍傳》,漢口:戰鬥出版社,1938

張國平:《鐵軍將領列傳》,廣州:1938

張培剛:《廣西糧食問題》,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

張先辰:《廣西經濟地理》,桂林:文化供應社,1941

張肖梅:《貴州經濟》,上海:商務印書館,1938

張執一編:《抗戰中的政黨和派別》,重慶:讀書生活出版社,1939

張梓生:《國民革命軍北伐戰爭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趙軼琳:《李宗仁將軍傳》,上海:大時代書局,1938

枕畫(筆名):《廣西各角落的救亡運動》,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鄭建廬:《桂遊一月記》,上海:中華書局,1935

中華評議館編:《偉大的新中國》,重慶:1939Washington, D. C.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重印,1969

中華全國國難救濟會編印:《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及其批評》,出版地和出版年份不詳(1933?)

中國社會教育社考察團編:《廣西的教育及其經濟》,江蘇無錫:中國社會教育社,1937

中國青年軍人社:《反蔣運動史》,廣州:中國青年軍人社,1934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抗戰前十年之中國》,1937年初版;香港:龍門書店重印,1965

《中外人士心目中之李宗仁先生》,出版地不詳:北辰出版社編輯出版,1948

鍾月雲:《廣西學生軍》,南寧:民團周刊社,1938

周煥:《廣西省政府合署辦公經過概況》,桂林:1940

朱其華:《一九二七年底回憶》,上海:新新出版社,1933

朱樸:《張發奎將軍》,漢口;群力書店,1938

朱兆華、王德昭:《台兒莊大會戰》,河南:1942


(B)  講話與文章


白崇禧:“廣西為什麽要編練民團”,《朝野公論》
, Vol. 2, No. 3 (19372)pp. 3-7

白崇禧:“怎樣救國雪恥”,《七軍年刊》(1933)pp. 11-3

白崇禧:怎樣完成總理遺留下來的使命,五五旅行社編:《桂遊半月記》,pp. 40-53

白崇禧:“廣西自給政策的現階段,《朝野公論》, Vol. 2, No. 11, pp. 49-54

白崇禧:“六一運動之檢討”,《李白兩中央委員最近言論集》,1937

白崇禧:“心理建設是一切事業的原動力,《軍校旬刊》,No. 19 (1 March 1934), pp. 2-6.

白崇禧:我們要從死裏逃生《軍校旬刊》,No. 10 (September 1936).

白崇禧:“全麵戰爭與全麵戰術”,中華評議館編:《偉大的新中國》,重慶:1939Washington, D. C. 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重印,1969

白崇禧:“抗日救國”,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1937pp. 42-61

白崇禧:“抗日剿共,親仁善鄰”,《白副總司令演講集》,1935

白崇禧:“自力更生與持久抗戰”,《白崇禧先生言論集》,桂林:1941

白崇禧:“軍事抗戰與政治抗戰”,《白崇禧將軍最近言論集》,武漢:1938

白崇禧:“三寓政策”,《白崇禧先生最近言論集》,南寧:1936

白崇禧:“對於西安事變的認識”,南寧更生報社編:《“六一”運動後白崇禧的言論》,1937pp. 73-75

白崇禧:“中國民族革命今後的趨勢”,同上,pp. 76-84

白崇禧:“為黨國犧牲的決心”,《南寧民國日報》,193173031

蔡次薛:“新廣西的經濟建設”,《東方雜誌》,Vol. 37, No. 2 (16/1/1940).

蔡廷鍇:“焦土抗戰之現實性”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pp. 66-68

陳豹隱:對於廣西的觀察及希望,《朝野公論》, Vol. 2, Nos. 9-10, pp. 26-35.

陳恩元:“民團政策與複興中國”,《朝野公論》,Vol. 2, No. 3 (Feb. 1937), pp 18-21.

陳禮江:“廣西的民團及其評價”,《申報月刊》,Vol. 3, No. 9 (1934).

陳良佐:“最近梧州區的民團概況”,《朝野公論》, Vol. 2, No. 3 (Feb. 1937), pp. 25-28.

陳銘樞:“九一八第四周年紀念感言”,《救國時報》, December 9, 1935 to February 4, 1936.

陳之邁:《論粵桂的異動》,《獨立評論》,No. 206 (21 June 1936).

陳之邁:《桂局的解決》,《獨立評論》,No. 218 (13 September 1936).

錢端升:“軍人跋扈的中國政府”,《時代批評》,香港,June 16, 1947, pp. 2-3.

大宇:“李濟深的屠功戮業”,海天出版社編:《現代史料》, Vol. 4, pp. 1-10.

鄧初民:“擁護廣西焦土抗戰主張,《廣西學生半月刊》,第4-5(1937)

鄧介人:“民族戰爭與民族武裝,《軍校旬刊》,第19(1934) pp. 36-8

國民黨廣西省黨部宣傳部:地方自治宣傳大綱”,《南寧民國日報》,1931919-22

艾迪:中國之出路,《蒞桂中外名人演講集》,pp. 30-37

艾迪:“救國須先自救”,同上,pp. 38-48

艾迪:“中國之危機”,同上,pp. 22-29

艾迪:“中國如何複興?”,同上,pp. 8-22

艾迪:“中國有一模範省乎?”,梁文威等:《廣西印象記》,1935, pp. 25-30

傅作義:“用鮮血來爭取民族複興”,《珠江日報》,193761

公問:“桂林速寫”,《朝野公論》,Vol. 1, No. 3 (1936), pp. 18-20

“廣西懲治土豪劣紳條例”,《創進月刊》,Vol. 3, No. 5, pp. 3-5

“廣西民團概要”,《朝野公論》,Vol. 2, No. 3, pp. 47-62

桂客:“李宗仁史略”,海天出版社編:《現代史料》,Vol. 3, pp. 91-96

和山:“對於焦土抗戰的觀察”,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pp. 123-137

何思敬:“不死鳥的死與生”,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pp. 69-84

侯鎮球:“勇往的廣西視察記”,梁文威等:《廣西印象記》,1935pp. 38-45

胡適:“親者所痛,仇者所快!”,《獨立評論》,No. 206 (21 June 1936).

胡適:“南遊雜憶”,《獨立評論》,No. 164 (1935)

黃天石:“新廣西一瞥談”,《朝野公論》,Vol. 2, No. 3, p. 34

黃天石:“廣西問題與未來大勢”,《朝野公論》,No. 4 (1936), pp. 2-4

黃旭初:“貫徹焦土抗戰的主張”,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pp. 62-65

黃旭初:“省政府黃主席敬告全省民眾書”,《創進月刊》,Vol. 3, No. 12 (September 1936).

黃鶯:“從個人武力與民族武力說到寓兵於團寓將於學”,《軍校旬刊》,No. 21 (1934), pp. 31-4.

季節:“民族主義之實踐在廣西“,《正路月刊》,Vol. 1, No. 5 (1937)

記者:粵桂問題的展開,《國聞周報》,Vol. 13, No. 24 (June 1936).

江亢虎:“中國的希望在廣西,廣西的希望在民團”,《蒞桂中外名人演講集》,pp. 78-80.

金銘:“蔡廷鍇入桂的影響”,《朝野公論》,No. 5 (1936), pp. 13-5

孔令貴:“國難期中青年應有的努力”,《軍校旬刊》,No. 13 (1934), pp. 27-28

鄺笑庵:“建設化的廣西”,《國聞周報》,Vol. 5, Nos. 43-45.

雷殷:“廣西建設的途徑”,軍事新聞社編:《當代黨國名人演講集》,Vol. 1, 1935, pp. 8-15

冷觀:“粵桂寫影”,冷觀等:《廣西建設集評》,1935.

李文雄:“天保區團幹訓隊四月份政訓工作概況”,《創進月刊》, Vol. 2, No. 3 (1935)

李一塵:“中國的統一問題與未來的內戰”,《軍校旬刊》,Nos. 18-19 (1934)

李宗仁:“民族觀念超越一切”,《建設研究》,Vol. 6, No. 4, pp. 117-119

李宗仁:“對於地方自治幾個疑點的剖析”,《黨聲周刊》,第3(1931121)

李宗仁:“救國是大家的責任”,《建設研究》, Vol. 1, Vo. 5, pp. 79-81.

李宗仁:“反侵略的二義”,《建設研究》, Vol. 2, No. 6, p. 78.

李宗仁:“廣西創辦民團的意義”,《朝野公論》, Vol. 2, No. 3 (1937).

李宗仁:“恢複我們的黃金時代”,《李白兩中央委員最近言論三集》, 1937, pp. 5-9

李宗仁:“發揮我們民族獨立的精神”,《指南針》, Nos. 47-49 (1934).

李宗仁:“發動全國對日抗戰以救危亡”,《朝野公論》, Vo. 2, No. 5, pp. 34-35

李宗仁:“清黨十周年紀念會演詞”,《李白兩中央委員最近言論集》, 1937, pp. 15-20

李宗仁:“對日抗戰重要談話”,同上,pp. 1-4.

李宗仁:“總司令訓詞”, 《十五軍年刊》 (1933), p. 1.

李宗仁:“繼承總理廣州蒙難時的革命精神”,《孫大總統廣州蒙難十周年紀念特刊》,廣州:1932, pp. 78-81

李宗仁:“對“國聯報告書”的批評,中華全國國難救濟會編印:《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及其批評》,出版地和出版年份不詳(1932?)

李宗仁:“解除國難要靠自己努力”,《李總司令最近演講集》,1935.

李宗仁:“從國際鬥爭說到我們目前的出路”,同上

李宗仁:“精神戰勝物質”,同上

李宗仁:“西南同誌要負起救國的責任”,同上

李宗仁:“辟打倒獨裁的懷疑者”,同上

李宗仁:“複興中華民族是我們唯一的任務”,同上

李宗仁:“努力增加生產充實民眾力量”,同上

李宗仁:“粵桂合作抗日剿共”,.同上

李宗仁:“我的主張 - 焦土抗戰”,全麵戰周刊社編:《焦土抗戰的理論與實踐 - 李宗仁言論集》,1938

李宗仁:“當前我們應有的努力”,《李德鄰先生言論集》,桂林:1941

李宗仁:“今後的戰局”,同上

李宗仁:“焦土抗戰的主張與實踐”,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pp. 26-41

李宗仁:“李軍長在桂林歡送北伐大會演說詞”,《革命軍人》,No. 5 (1926), p. 8

李宗仁:“李宗仁的提案主張”,《世界曙光之中華文化》,No. 1 (1928), pp. 68-81

李宗仁:“李宗仁論抗戰必勝”,《文獻》,Vol. 2, 上海:1938

李宗仁:“民族複興與焦土抗戰”,《朝野公論》,Vol. 2, No. 2, pp. 22-29;及《東方雜誌》,Vol. 34, No. 1 (Jan. 1937), pp. 17-23.

李宗仁:“李總司令演講詞”,《廣西大學周刊》, Vol. 3, No. 4 (1932), pp. 4-5.

李宗仁:“一年來的回顧及今後應有的努力”,《創進月刊》, Vol. 3, No. 5 (1936), pp. 1-3.

李宗仁:“我們當堅持抗日救國主張”,《正路月刊》, Vol. 3, No. 1 (1936), pp. 1-2.

李宗仁:“青年與國家生存”,《廣西大學周刊》, Vol. 6, Nos. 4-5, pp. 1-3.

李宗仁:“中國的危機與我們的任務”,《幹校校刊》, No. 4 (1936), pp. 50-54

李宗仁:“團結全國力量實現焦土抗戰”,《幹校校刊》, Nos. 18-9, pp. 273-4.

李宗仁:“惟有抗戰”,《三民主義月刊》, Vol. 7, No. 5 (May 15, 1936).

李宗仁:“六一運動與中國民族革命”,《朝野公論》, Vol. 2, No. 8, pp. 47-49

李宗仁:“抵抗才是中國唯一的出路”,王揆一等:《一年來之廣西》,1933

李宗仁:“抗戰勝利的必然性”,《珠江日報》, 15/12/1937

李宗仁:抗日救國的政治報告,孟廣涵等主編:《抗戰時期國共合作紀實》,1992, pp. 290-292

劉聖瑞:“廣西目前最急切要解決的問題”,《群言》, Vol. 5, No. 3, pp. 14-17

陸詒:“廣西三巨頭印象記”,《南寧民國日報》, 23/02/1936.

羅寧夫:“焦土抗戰底實際”,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1937, pp. 105-107

莫畸:“珠江流域民族光榮史”,《朝野公論》, No. 4, 1936, pp. 4-8

莫違義:“廣西的民團”,《建設研究》, Vol. 1, No. 6, pp. 15-20.

N. Fierce:“國民政府旗下的廣西”,《向導周報》, No. 165 (July 28, 1926).

潘公展:“十年來的中國統一運動”,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抗戰十年前之中國》,pp. 1-20

潘宜之:“廣西的民團”,《朝野公論》, Vol. 2, No. 3, pp. 21-3.

齊思和:“兩粵事變和中國統一”,《獨立評論》, No. 213 (9 August 1936)

覃連芳:“要不投降不屈服才能救國”, 軍事新聞社編:《當代黨國名人演講集》,1935

任畢明:“焦土抗戰”,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pp. 115-118

上海大公報:“胡先生逝世後的兩廣”,《大公報》,16 May 1936

社論:“廣西的時局主張”,《珠江日報》,22 July 1937.

社論:“一九三六 - 抗日救國年”,《救國時報》,January 4, 1936.

舍予:“立即抗戰及抗戰實踐中之諸問題”,《創進月刊》, Vol. 3, No. 10 (1936)

時花:“廣西共產黨的過去及現在”,海天出版社編:《現代史料》, Vol. 2, pp. 316-322

宋厚仍:“三年來廣西的回顧”,《創進月刊》,Vol. 2, No. 3 (1935)

王恒:“廣西之民團及其意義”,《國聞周報》,Vol. XI, No. 17 (30 April 1934)

王遜誌:“吾人辦理民團的意義”,《朝野公論》,Vol. 2, No. 3, pp. 23-25.

魏任重:“柳州區團幹訓隊工作報告”,《創進月刊》, Vol. 2, No. 2 (1934)

文範:“桂省態度的轉變”,《社會新聞》,Vol. 6, No. 32 (1934)

文光:“廣西割據下之財政狀況”《努力周報》, No. 40 (1923).

問漁:“每況愈下的李濟深”,海天出版社編:《現代史料》, Vol. 4, pp. 10-15

“西安事變前李宗仁白崇禧給張學良的一封密信”,《廣西文史資料》, No. 19, p. 237.

吳瑜:“今後廣西的展望”,《群言》, Vol. 8, No. 4 (1931), pp. 1-12.

蕭野道;“軍訓民團的革命理論,《軍校旬刊》, No. 21, pp. 35-37.

筱堂:“六一以前及六一以後”, 《天文台》, 2 June 1937.

筱園:“記陸榮廷”,《國聞周報》, Vol. XIII, Nos. 12, 13, and 14 (30 March, 6 April, and 13 April 1936).

心吾:“談廣西的民團製度”,《獨立評論》, No. 96 (1934), pp. 12-13.

徐天一:“廣西問題與華北問題”,《三民主義月刊》, Vol. 8, Nos. 1-2 (1936).

雅言:“李濟深治粵史”,海天出版社編:《現代史料》, Vol. 3, pp. 85-91.

晏陽初:“十年來的中國鄉村建設”,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抗戰十年前之中國》,pp. 413-417

佚名:“不惜焦土抵抗,《國聞周報》, Vol. 10, No. 20 (22 May 1933).

餘雲龍;“我們的使命”,《軍校旬刊》, Nos. 16-7, pp. 14-15.

原敬:“新廣西的政治路線”,《社會新聞》,Vol. 6, No. 28 (1934).

章伯鈞:“從廣西焦土抗戰主義說起”,珠江日報社編:《焦土抗戰》,1937, pp. 85-94.

張君勱:“廣西與對外抗戰問題”,《朝野公論》, Vol. 2, No. 11, pp. 55-58.

張任民:“關於廣西的進步”,《朝野公論》, Vol. 2, No. 6, pp. 2-4.

張溪山:“對於兩廣異動應有的認識”,《獨立評論》, No. 207 (28/6/1936).

趙碧雲:“我的決心”,《創進月刊》, Vol. 3, No. 12 (September 1936)


摘自:
Su Mingxian: The Regional Faction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A Case Study of Li Zongren and the Guangxi Clique During the Nanjing Decade, PhD thesis, Griffith University 199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