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摯友李新俊先生回國觀光前後 /賴慧鵬

(2008-12-19 04:34:26) 下一個

 

摯友李新俊先生回國觀光前後

賴慧鵬/遺作

沈奕巨/整理


()

李新俊,字柏林,廣東梅縣人,黃埔軍校五期畢業,北伐時曾在葉劍英摩下工作,後留學日本明治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九一八”事變後毅然回國參加救亡運動,擔任防空學校政訓處長。當時國事日非,外患日逼,他對蔣介石“先安內,後攘外”的方針早有反感。“福建事變”後,蔣又莫須有地將其兄李安定(黃埔一期學生)秘密殺害,國仇家恨,迫使新俊外出香港,與我同去晉見李濟深先生(尊稱任公),聆聽教示。1936年“兩廣事變”,新俊與我聯絡了百餘名黃埔同學簽名,於627日發表忠告蔣介石禍國殃民的公開信和揭露蔣罪行的告國人書,被蔣係特務追殺。在李濟深的支持下,新俊率領我們一批黃埔同學入廣西避難,由於利害一致,讚助桂係不遺餘力,新俊很受李、白、黃重視。十多年中,他先後出任龍州、八步、南寧等專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廣西幹訓團教育長,廣西省府委員兼民政廳長等要職。

蔣介石對這批“叛逆學生”恨之人骨又心存恐懼,必欲置之死地。抗戰爆發,蔣曾派大員來廣西提出讓李新俊返回中央服務,決無危險,否則送出國讀書,但被新俊嚴辭拒絕。1938年新俊率廣西行政考察團赴廣東傳授辦民團經驗,回來經過衡陽時,被蔣的憲兵特務綁架,幸得李、白出麵抗爭才釋放。 

1944年日寇進攻廣西前夕,李濟深返回蒼梧老家,聯絡八步、梧州、玉林三個專區,堅持桂東敵後自主抗日。8月李濟深到八步視察,受到專員李新俊的隆重歡迎,任公賦詩一首書贈新俊:“臨江江水去悠悠,卻有浮山水上留。縱曆洪濤千萬劫,依然砥柱障中流。”時桂林一批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疏散到昭平、八步、黃姚等地,新俊在李濟深的屬意下,不但安排好他們的工作和生活,還支持他們開展抗日民主活動,從而引起桂係頑固勢力的仇恨,造謠說新俊收容異黨,赤化桂東。廣西民團副總指揮蔣如荃唆使桂林民團指揮黃瑞華、自衛總隊長羅誌強率兵三千圍攻八步。我在懷集接到急電,即赴粵北請兵平息了叛亂,保全了地方,使愛國民主人士安居到抗戰勝利。歐陽予倩賦詩三首相贈,盛讚新俊的深情德政,何香凝老人也送畫題詩作留念。

1947年夏,李濟深在香港發表反對蔣發動內戰的嚴正聲明,我與新俊商量辭去博白縣長,兩次秘密赴港請示任公如何為推翻蔣家王朝作出貢獻。1948年初任公親自吸收我和新俊參加民革,並指示我重返廣西與新俊商量,準備策應解放軍南下。我得到新俊的積極活動和推薦,於8月出任靖西專署專員,為後來靖西起義創造了條件。

李宗仁代總統後,提升李新俊為內務部次長兼駐邕辦事處主任,將四個交通警察總隊調駐桂南歸他指揮。新俊找我商量,我認為桂南幾個專區和他關係密切,加上掌握這批裝備優良的交警,策應解放軍解放廣西易如反掌。商妥後新俊即飛穗就職,開始將交警總隊由粵北調往桂南。由於解放軍進軍神速,僅廖棋總隊開到南寧,被解放軍追殲於小董。新俊失去聯係,在兵荒馬亂之際,隻得由穗飛港出國。

()

30年來,我與新俊天各一方,音訊斷絕。打倒“四人幫”後,消除了“海外關係”的禁忌,經多方打聽,得悉新俊先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的中文學校當校長,曾擔任李光耀的顧問,後隨兒子到加拿大多倫多定居,從事教育工作,現已退休。考慮到他同海外兩廣籍的國民黨中上層人員聯係甚廣,可在和平統一工作中發揮作用,我於1978年給他去信,告以祖國和我的實情,並寄詩一首《懷念柏林》:“倏忽傳佳信,回腸頓展舒;積年傷遠別,萬裏悵征途;華夏春風起,人間正氣伸;忘情非太上,誰不憶蓴鱸。”不久即接到新俊熱情洋溢的回信,流露出“吾愛吾國,吾愛吾民,埋骨他邦,絕非所願”的心跡。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我想自己雖年近80,仍願為祖國統一做點工作,乃將新俊的情況上書葉劍英元帥,很快得到中央同意由我設法與李聯係。我便將葉帥請他回國觀光的盛意轉告,新俊接信後大喜過望,感謝葉帥的關懷厚愛,決心回國一行。但考慮到蔣幫在北美的勢力頗大,舊恨加新仇,可能雇用職業殺手加害,故要等待時機。同年9月、葉劍英委員長發表和平統一台灣的9點方針政策,海外同胞反應強烈,連美國總統裏根也表態歡迎,唯台灣當局驚惶失措,噤若寒蟬。新俊即於11月上旬撰文《一個國民黨老兵對蔣經國先生的建言》,在紐約《北美日報》上發表,指出中共從民族大義出發,寬容忍讓,苦口婆心,為何經國先生卻挾洋分裂,無動於衷?民族的功臣抑或罪人,在此一舉了。該報主編認為,自開展此專題討論以來,這是最具有代表性和誠意的一篇文章。

()

1981128日,李新俊先生經香港回國,至1982年元月11日離開廣州返香港,在國內觀光34天,由我全程陪同。

新俊先在廣州逗留,得到省、市統戰部的熱情接待,廣泛探親會友,安排參觀訪問。他瞻仰中山紀念堂和翠亨村中山故居,肅然起敬,大有高山仰止之感。他參觀黃埔軍校舊址,勾起對中國現代曆史的沉思,懷念當年黃埔的革命精神。他遊覽了廣州市容,看見街道拓展、天橋縱橫、高樓拔起、車水馬龍的繁榮景象,盛讚廣東的改革開放政策搞得好,不愧為全國之先。

新俊第二站到南寧,會見了莫乃群、黃啟漢等一批故友,又結識了覃應機主席、張華副主席、鍾楓部長等新知。新朋舊友,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新俊驚歎南寧的變化太大了,當年的飛機場,如今蓋滿了幾十棟六層樓的公職人員住房,這在西方國家是絕對辦不到的。他登上鎮寧炮台環視,昔日的荒野,已是層層樓房,四處煙囪,這個城郊炮台,也變為城內的文物古跡了。他說共產黨對建設新中國的確做得很好,令人欽佩。他看見我們國內朋友工資微薄,一心為國操勞,埋頭苦幹,十分感動。

新俊第三站赴北京,參觀了天安門、故宮、頤和園和長安大街多處。他說,北京城氣勢雄偉,風景之美,文物古跡之多,實為世界各國首都名城之冠,紐約、倫敦、東京等都不能相比。在京期間,中央統戰部領導陪同新俊晉見葉劍英委員長,作長時間匯報、交談,葉帥還設家宴為他洗塵。民革中央也為新俊先生舉行茶話會。新俊在與各方麵的接觸中,暢談回國觀感:葉帥老成持重,愛國憂民,一如以往;獎掖後輩,不遺餘力。此次赴京,師生重逢,倍感親切,言談論事,毫無拘束。葉帥平易近人,生活還像當年那樣簡樸,住房陳設很普通,讓人十分感動。認為鄧小平是個了不起的人,在華僑中威信很高,西方政界的評論也很好。由這樣一批革命前輩來掌舵,執行新政策,加上用人得當,整頓得法,振興中華是大有希望的。新俊還以他對海外情況的熟悉、敏銳的觀察力,對祖國和平統一,促進四化建設,提出了十點建議。

從北京抵廣州後,新俊與我作了徹夜長談。他說,這次回國觀光,確實是百聞不如一見,西方的歪曲宣傳和台灣的惡意造謠,簡直是無稽之談。他要將這次回國的見聞和感受,大力向海外親友和學生介紹。回到加拿大後,先動員兒子回國接受直觀教育,以立誌報效祖國。他還計劃將來在深圳或九龍找個安靜住處,便於來往,得同幾位好友經常聚會商談,或寫點史料。他還寫了一首詩托我轉呈葉帥,詩曰:

君臨華夏建新邦,親睦賢能國運昌。

師道中和成一統,德敷十億永輝光。

()

新俊到香港後逗留了近兩個月,他廣泛接觸各界朋友和故舊親朋,大談這次回國的見聞和觀感,聽者無不動容,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而歡欣鼓舞。有幾位親友聽了介紹,立即參加回國旅遊團,遊曆了桂林、滬、杭等地,回來說,祖國山河秀麗,國泰民安,確實不錯。新俊還拜會了張發奎的夫人和弟弟,動員他們把張的遺骨送回祖國安葬,以遂將軍愛國懷鄉之素誌。新俊還對黃旭初夫人回鄉掃墓省親的想法表示讚賞,希望她能早日成行。

留港期間,新俊察覺到由於九龍新界的租期屆滿,香港前途未卜,部分外商和港人有轉移資金的現象,又悉英首相年內訪華,應早作準備,故很快寫成穩定香港人心,保持社會繁榮的六條要則意見。回到加拿大後,新俊還對六條要則作了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提供中央有關部門備考。時一小撮反華台獨分子恐怕中國和平統一,采取以古喻今的手法,惡毒攻擊我黨和國家領導人,新俊和一批正直的愛國華僑拍案而起,紛紛在《北美日報》等刊物上連續發表文章,痛擊反華勢力,揭露其險惡用心,表現了海外赤子的拳拳報國之心。

(按:本文作於1982年,李新俊先生囑其回國事不必見報,故未發表。今時過20年已成曆史,值賴老誕辰百周年把它發表,作為史料公布,亦可看見李、賴兩公深厚的友情和愛國的赤誠。)

原載《文史春秋》2002年第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