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正文

不應被忘記的李書華——桂係曆史研究資料簡介(九):美國檔案(私檔三)附二

(2008-08-22 06:12:05) 下一個

不應被忘記的李書華
——桂係曆史研究資料簡介(九):美國檔案(私檔三)附二

【在介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有關口述曆史項目的中國民國名人個檔時,曾提到有李書華個檔。下麵是轉載三篇介紹李書華的文章,以期對該人物的了解提供線索。這是轉載文章之二。】


不應被忘記的李書華

王英春

文章來源:《縱橫》

 

        李書華,1889年生於河北省盧龍縣,1976年病逝於美國紐約。其生前曾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長、北平大學區代校長、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中國物理學會和天文學會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首席代表等職。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位獲得巴黎大學國家理學博士學位的中國學者,他為北京大學物理係、北平研究院、中央研究院、中國物理學會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作為世界知名教育家和物理學家,李書華雖聲名赫赫,但他對中國、對世界科教事業的發展所做出的貢獻,卻因種種原因,在國內鮮為人知。  

  負笈留法 學有所成 

  李書華,字潤章,1889210日生於盧龍縣新房子村(舊屬昌黎縣)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幼即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6歲開始入家塾就讀,師從名師,接受舊式教育。1905年曾與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李大釗等一同赴永平府城———盧龍進行科舉考試,成績名列前茅,本望晉身仕途;不料是年8月,清廷實行新政,詔廢科舉,無奈返鄉續讀。10年寒窗苦讀,既奠定了雄厚的國學根底,又培養了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 

  1908年,李書華從永平府中學堂考入保定直隸高等農業學堂(今河北農大前身)。在校期間,受“西學東漸”的影響,並目睹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他逐步接受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篤信實業救國論,更加發奮攻讀,1912年以農科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經蔡元培、李石曾的推薦,與同鄉魏樹勳(字希堯,電力學家)等人獲準直隸官費赴法留學。 

  當時,全國僅有30餘人獲此資格,每年得公助大洋600元。生員在北京留法預備學校補習法語七八個月後,由北京乘火車經秦皇島、沈陽、哈爾濱、滿洲裏,穿過西伯利亞,複經莫斯科、華沙、柏林到巴黎,開始了他長達10年的留法生活。 

  在法時期,李書華曾就讀於蒙達邑預備學校、莫蘭中學、土倫大學、巴黎大學,與傅斯年、李四光、丁燮林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隨著學識的增加,視野的拓寬,他逐步認識到實業救國的道路過於狹隘,要改變祖國貧窮落後的麵貌,實現國富民強,就得依賴科技進步。為此,麵對學習、生活、文化環境等方麵的差異,他奮力拚搏,先後師從巴斯、立波滿、居裏夫人等名家,刻苦攻讀物理學,相繼取得自由碩士與任教碩士學位。 

  1919年五四運動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達到高潮。大批莘莘學子到法後,相繼組建了形形色色的社團。李書華清晰地記得有蔡和森、李維漢領導的工餘世界社,趙世炎、李立三領導的勞動學社,陳延年、陳喬年、李卓領導的工餘社,曾琦、周太玄領導的少年中國學會。而他自己則與王世傑、李聖章等組織了國際和平促進會,並相繼組織領導了反對簽定《凡爾賽和約》、《中法借款條約》的鬥爭。 

  19206月,李書華考入巴黎大學理學院,師從諾貝爾獎獲得者佩林教授進行電解質與極化作用的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其博士論文《極化膜的選擇滲透性》,以紮實的實驗數據,見解的獨特性,被《法國物理學報》全文發表,主要數據與觀點被《法國科學院周報》刊載。19227月,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法國國家理學博士學位的中國學者。 

 

        投身高教 享譽華夏 

  北京大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自蔡元培任校長後,因采取兼容並包策略,廣納各方賢才,校風為之一新。改造本校物理係是李書華多年的願望。早在留法時期,他就與蔡元培多次交談,並於1920年接受了北京大學駐歐通訊員的聘書。19227月獲得博士學位後,李書華即應蔡元培之邀,到物理係任教,並於1925年擔任係主任之職。 

  作為一名教育家,李書華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教育,強調學生必須有比較全麵的知識。他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由初級物理到普通物理,乃至專門物理,使科目設置配套更加合理。他的講課總是循循善誘、生動活潑,深受學生歡迎。在教學內容上,他積極主張對世界科學取最新知識,融會貫通、為我所用,並率先躬行。譬如,他主講的近代物理,大部分選自居裏夫人在巴黎大學講授的最新資料,對學生極具吸引力。即便外係學生,如地質係的裴文中、生物係的郝景盛、化學係的馮式權等也極願旁聽,並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培養學生治學治事能力,李書華注重實踐、崇尚求實,反對空談。他深知物理學是實驗科學,沒有相應水平的實驗室與器材設備,就很難提高師生的學術水平。為此,在經費極其緊絀的情況下,他與顏任光、丁燮林、何育傑等同事密切合作,製成成套設備20餘種、零配件不計其數;而其編寫的《普通物理學實驗講義》由校方作為大學叢書鉛印出版。 

  李書華對教育事業一往情深、執著追求。在19世紀20年代末,由於軍閥混戰,教育經費拮據,北大一年隻能發薪四五個月,不少教授辭職另謀高就的情況下,他也初衷不改,為培養國家棟梁幹才之誌不移。據回憶:“那幾年,我全部的精力,都給予北大物理係……除授課外,我終日在辦公室或實驗室工作。一方麵充實功課內容,一方麵為學生準備實驗室的各種實驗”。在任北平大學區副校長所謂一生最忙的時期,“仍然每周到北大學院物理係授課兩小時”。同時,他堅定奉行“寧缺毋濫”的辦學方針,嚴格授課、實驗與考試紀律等製度,使教師專心教研、學生致力攻讀,從而保障了學生的學業水平。 

  經過幾年的努力,北大物理係預科學生的水平,已與美國大學一年級學生的水平相當;本科畢業生的水平,已處在美國學士與碩士之間。這點誠如1927年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三次報告所言:“國立北京大學……首推物理係……詢為全國名校之冠。”北大物理係發展到今天,擁有中國超導首席專家甘子釗、航空動力學家郭永懷、兩彈元勳鄧稼先、氫彈之父於敏,乃至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李書華先生奠基之偉績不可磨滅。 

  作為一代教育家,李書華積極發展高教事業。在任中法大學校長時期,他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廣延學者名流,增設係別,充實教學課程,擴充各實驗室設備,使中法大學成為當時北方著名的私立大學。在此需提及的是,他擁有為國舉士無私無畏的超凡膽識與魄力 ,慧眼識人、不拘一格提拔與使用人才是其人生品識的表現。1931年在任教育部長時,李書華頂住重重壓力與各方說教,力排眾議,毅然任命無黨派人士梅貽琦為清華大學校長,解決了拖欠達一年之久的校長人選問題。梅貽琦上任後,果不負眾望,勵精圖治,不僅保證了清華大學的健康發展,為國家培養了成千上萬的科技人才;而且成為中國現代高校史上任職達31年(包含台灣清華大學)之久的著名教育家,使得李書華認為這是他任職時期“最引為自豪的事”。

        獻身科研 一代先驅 

  

        李書華回國後,廣泛聯係學界同仁,積極組建中國物理學會與天文學會,並相繼擔任兩會理事會理事長。為提高國民的整體科技水平,他與其弟、北洋工學院院長李書田,應天津《大公報》主編張季鸞之邀,主持編輯該報副刊———《科學周刊》,相繼發表了《相對論及其產生前後狀況》、《原子論淺說》、《各國物理學家對於物理學的貢獻》等一係列內容通俗生動、闡理深入淺出、文筆凝練的科普文章。40年代初期,他又應商務印書館王雲五之邀,主編了《科學概論》一書,為普及和提高民眾特別是青年的科技常識,作出了貢獻。 

  作為一位科學家,李書華極其重視科技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為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他在任北京大學物理係主任、特別是任中法大學代校長期間,憑借自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常常邀請國外著名學者來校進行學術講座,以便拓寬學生視野。如19261014日, 法國電傳圖象(今曰傳真)發明家白蘭蒞臨中法大學演講《電傳圖象》原理,並假北京大學物理實驗室,利用京沈長途電話線,將李書華寫給東北大學張翼軍教授的親筆信原件原樣傳送成功,令師生驚訝稱歎之餘、大開眼界,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隨後,他又將白蘭演講全文譯成中文,刊載在《中法教育界》。這是電傳圖象首次在中國出現。在任教育部長時期,李書華為鼓勵高等人才的培養,專門在各國立大學、學院設置實用科學獎學補助金製度,獎勵學業優良之學生,並相沿不改,成為定製,在培養科技實用人才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尤為稱道的是,北平研究院從1929年成立到1949年被人民政府接收,由於院長李石曾社會事務繁冗,故院務實由副院長李書華主持,直至1947225 日,李書華被正式任命為院長為止。平研院共設有物理、化學、原子學、生理學、藥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史學九個研究所,並附有水利、經濟等若幹研究會,研究人員百餘名,設有科學專刊、叢刊18種。 

  李書華為人敦厚、淳樸,處事公正,任職期間清廉耿介、恪盡職守,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具有在東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閱曆,對東西方社會特征、文化傳統有著獨特的感受和認識,故善於把東西方的價值觀念通過比較而融合吸收,為己所用,具有極強的適應性與協調能力。所以在其周圍匯集了陳省身、饒毓泰、曾昭掄、經利彬、竺可楨等科技界的一大批精英。因此,平研院雖經八年抗戰,而學術研究不綴,在中國科技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這可從《國立北平研究院概述》與《國立北平研究院出版目錄》中可窺一二。周口店北京猿人化石的發現即是例證。 

  北平研究院成立後,周口店考古發掘工作由該院地質研究所與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合作進行。自1929122日,裴文中首先發掘出第一塊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後,北平研究院即增加投資,加大考古力度,1930年又發現石器和用火痕跡。經過多年挖掘,共清理出40多個個體的“北京人”化石、數以萬計的石器、大量的用火證據及近百種哺乳動物化石。這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完整性、係統性來看,至今仍可說在世界古人類學考古史上絕無僅有。它不僅給古人類學的研究增添了寶貴的科學資料,而且使得周口店從此成為世界人文勝地,乃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遺址。 

  把科研與外事活動結合在一起,是李書華從事科研活動的真實寫照。作為一位開放性的學者,李書華始終密切注視著各國的最新科研動態,具有強烈的敬業精神。在派遣研究人員赴外進行學術交流的同時,他常常遍曆歐美各國著名學府與研究機構,了解科技前沿動態,以便取人之長、補己之短。1945年,李書華參加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籌建大會。該組織原想稱“教育文化組織”,因英國代表認為科學重要,故增之,得稱今名;在討論其總部所在地時,李書華力主設在巴黎,得到與會代表的一致讚同。此後,他又多次參加該組織的全會,考察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各大科研單位,參觀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東京大學等世界一流院校,先後拜訪了愛因斯坦、牢潤斯等十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與世界頂尖科學家在學術問題上進行交流,故能高瞻遠矚、把握時代潮流,因勢利導,發展中國的科研事業,提高中國的科研水準。早在1932年,該院就與中法大學合作成立了以嚴濟慈為所長的鐳學研究所,聘請居裏夫人的學生鄭大章等人研究放射性物質與X光,從事早期原子核物理的研究,成果頗豐。1948年改組鐳所,組建了原子學研究所,邀請師從約裏奧 ·居裏的錢三強擔任所長,與其夫人何澤慧等共同從事核物理的研究,這是中國最早的原子科學研究所,為中國核物理學的研究積累了極其珍貴的資料。 

  平研院在李書華的領導下,由於同仁的共同努力,使得中國近現代科研初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粗到精的轉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北平研究院為基礎,組建了中國科學院,而平研院學術會議成員與研究人員中的大部分成為新中國的第一批學部委員。 

  北平解放前夕,李書華離開祖國大陸移居美國,但其孜孜致力於發展中國科研事業的精神與業績,確當永昭青史,稱之為中國現代科技研究的先驅,實乃當之無愧。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理應補上這段曆史空白,恢複曆史原貌。 

        愛國思鄉 懿風永垂 

  讓人欽佩的是,李書華雖移居海外,但作為炎黃子孫,他時刻不忘宣傳祖國傳統文化。他曾在德國漢堡大學講授“中國文學”,到美國後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科技史的研究,先後著有《指南針與指南車》、《紙的起源》、《紙的傳播與古紙的發現》、《中國印刷術起源》等論著。隨著年齡的增大,他的思鄉之情日甚。他的家鄉東四十裏有一座名山,是《禹貢》“太行恒山至於碣石入於海”的碣石山。為表達思鄉之情,他取美國寓所名為“碣廬”,將自己的回憶錄定名為《碣廬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周恩來、鄧小平等領導人多次邀請李書華回國觀光。對此,李書華也曾予以響應,派女兒李幼貞回國探親,並受到鄧小平的接見。但他慮及到自己年邁體衰,歸國徒然是給國家增加負擔;同時由於國內政治風雲變幻不定,他最終未能回到家鄉故裏,帶著遺憾於1976年病逝紐約。 

  李書華對科技的執著追求與對祖國的摯愛,亦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他的後人。其家族中先後有18人獲得博士學位,成為一個罕見的科技世家。正因為如此,其外侄孫朱棣文博士在《人民日報》和新華社記者采訪問及成功之道時,直言不諱地說:家庭對他的影響是很大的。同時,為表達李書華的愛國之心,其夫人王文田女士病逝前,將二人平生積攢的20餘萬美金捐給南開大學,於2003年設立了李書華———王文田獎學金,以獎勵為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不倦學習,學有所成的學子。

轉載自:http://reading.cersp.com/WeekReading/Extended/200711/4543_2.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