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善的層次

(2007-03-29 14:48:03) 下一個

善的層次

 

2007-03-29 14:48:03
善惡在世間, 總的來說還是有個原則,
基本上是以人為本,破壞別人的義和利的就是惡。
這裏的義,是獲得人生智慧的大義, 利是指一般物質上的財產,也包括生命。 

善也是有層次的。一是止惡,一是揚善。

善也要看動機,因此也有了偽善和隱善。 光有動機,方法不對也可能辦壞事。那還需要智慧。

從動機,到執行的過程,到結果都是善的。結果也有短期的善和長久的善。

可以說,善的層次是隨著內心境界的層次在逐步加深加廣。

至於為什麽要行善,那是個人人生的原則,這裏就不多說了。
己不所欲,勿施於人。戒的本意實際上是止惡揚善。是要求自己, 不是來譴責別人。

佛教中,做人的基本因,能做好5戒的善行就很好了,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也有人不屑做,也做不到,但不大會說這樣做到不好。 

出家人就要更高的要求,250條戒,要很細心的生活。因為那是向於更高的禪定的基礎和守護。
得禪定的人有定共戒,是所有得禪定的人內心清靜的自然表現。
得聖位的人有道共戒, 聖人的行為相貌有他的一致性。

佛經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一般人到了行為的後果出來才害怕, 
而菩薩在未作之前就要觀察因了, 考察動機,行為,方式,過程, 結果, 及為善不悔等。應作者即作,不應作者即不作。

所以,菩薩戒更要細一些,是智慧的境界。
不僅是防範身體的過失,還有心念的防護,要更多考慮別人,考慮事情的方方麵麵的結果,利益眾生為要。

其實這種思維, 任何一個有智慧的人也都會這樣考慮的,處事周全,讓大眾獲益。

這種善還都是在世俗諦的現象界裏表現出來的, 有人我的分別,有事情的種種相。如果在相上處處執著,不過還是造生死中的業,雖有善果可享,終歸無常。這是有漏善業,就是善裏麵還是不圓滿。
無漏善,是在聖義諦中,泯絕一切相,人我的分別想, 超越了相對的種種概念, 超越世間種種無常的現象,安住第一義。
這是佛教的至善。

心在聖境,達到真正的無我,身自然也不會去做惡。
隨聖智流出的世俗分別智, 也能在相對的世俗的現象界, 考量因果,不越善軌, 不惜身命以眾生的大義為己任,勇猛行善,堪為眾生依歸。
聖智所行無漏之善,純白圓滿,永離生死係縛。

羅素曾說過:考察過所有的宗教,我發現佛是慈悲智慧的,其所行如其所說,終其一生沒有作他遮止的任何過失。

在因果的世間,自有因果的規律,隨因緣條件的轉變, 無常的變動著, 實在不需要另外立一個高高在上的懲戒者來設計劇情。

如果不了悟這一點,逆因果而為,誰也救不了你。

心隨境轉,那就還有很多的
很多的,很多的累贅, 
在你的心上揮之不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