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麽不是每個中國人都閱讀《莊子》 zt

(2007-03-13 09:28:48) 下一個
為什麽不是每個中國人都閱讀《莊子》
【發表評論】 【查看留言】 【查看本頻道留言】 【有錯你來糾】 【論壇】


倘若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再閱讀《莊子》、喜愛《莊子》並按其教導生活,那麽中國文化在本土就終結了——更不必談什麽文藝複興。


【編者按】莊子(約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之一。今商丘市民權縣人。

  莊子年輕時狂放不羈,寧可靠打草鞋和犯錯誤為生也不肯為官。他潛心研究學問,放教於民。如今,在莊周故居前有一片空場,據說就是他當年講學的地方。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莊子著書十餘萬言,文風如天馬行空,對後世影響很大。《漢書》記《莊子》52 篇,存世有33篇。



作者:張遠山

  去年,美國人梯姆在我的讀者朋友小馮的熱心幫助下來訪。梯姆來中國,是為了完成博士論文,他的論文題目是中國哲學家莊子與丹麥哲學家齊克果的比較研究。我和梯姆的交談非常愉快,因為我還從未碰到過如此酷愛《莊子》的人。談話快結束時,梯姆困惑地問我:“為什麽不是每個中國人都閱讀《莊子》,喜歡《莊子》,進而按莊子的教導生活?”   

  我告訴梯姆,英國作家王爾德讀完《莊子》英譯本後大為感歎:“這部完成於兩千年前的中國書,對歐洲人來說依然早了兩千年。”他的話對中國人同樣適用。《莊子》既是哲學經典,又是文學經典,但不是史學經典,所以它超越時間,也超越空間,能夠為兩千年後的王爾德喜愛。據我所知,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也酷愛《莊子》。 進入華夏文化論壇

延伸閱讀:

莊生曉夢迷蝴蝶
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莊子和他的成語
先秦是中國文化的軸心時代,而莊子又是這個軸心時代的主要人物之一。我們平時脫口而出的很多成語其實都出自《莊子》,如“朝三暮四、不近人情、害群之馬、獨來獨往、分庭抗禮……”等等等等。

卡夫卡與老莊哲學
長期以來,中外學者已經注意到了卡夫卡創作與老莊哲學的相同或相近之處,譬如,美國當代評論家詹姆斯·懷特拉克(JamesWhitlark,)說,“卡夫卡對待語言和文學的態度,非常接近於道家。”本雅明說,卡夫卡的所有作品就是“猶太教與道教鬥爭的場所”。

托爾斯泰與老子什麽關係?
托爾斯泰這樣來介紹老子的一個基本論點:“他(老子)教導人們從肉體的生活轉化為靈魂的生活。他稱自己的學說為‘道’,因為全部學說就在於指出這一轉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學說叫做《道德經》。”


  莊子說:“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年”就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大年”就是“冥靈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對“冥靈”而言,兩千年僅僅相當於一年,所以大多數中國人至今尚未按莊子的教導生活,也算不上特別冥頑不靈。何況還有更大的“大年”:“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莊子的“大年”更大,他這樣自況其學說的命運:“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一世是三十年,萬世是三十萬年。對莊子而言,三十萬年僅僅相當於一天,兩千年隻不過是王爾德喝下午茶的一小會兒,離“萬世之後”還遙不可及。

  兩千多年來,《莊子》弘揚的“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的偉岸人格,為所有的中國帝王所不喜。中國帝王成功地禁毀了無數先秦著作,其書目可以在《漢書·藝文誌》裏找到。中國帝王又成功地滅絕了很多先秦學派,如墨家、名家,但中國帝王無法成功地禁毀和滅絕《莊子》,因為《莊子》是中國的靈魂之書。中國儒生盡管不得不熟讀“四書五經”以便出仕謀生,但他們的至愛秘笈卻是《莊子》,所以禁毀和滅絕《莊子》永遠不可能成功。

  何況對帝王而言,維護政治利益隻是後天偶得的非本質屬性,追求精神愉悅才是先天必具的本質屬性。因此站在世俗政治利益角度,帝王們固然知道《莊子》不利於專製統治,但站在個體精神利益角度,帝王們卻難以抗拒《莊子》的致高誘惑。正如王爾德所言:“我什麽都不怕,隻怕誘惑。”

  不久前,我在朋友家裏偶遇美國女士簡妮。簡妮像梯姆一樣熱愛古典中國。我們才說了幾句話,簡妮就急切地問我:“中國什麽時候開始文藝複興?”

  我對簡妮說,在當代中國奢談文藝複興為時尚早。許多人現在剛剛開始懷古,甚至有人正在竭力複古,但他們所懷所複的都是後軸心時代的漢唐、宋明甚至大清,而非軸心時代的先秦。歐洲文藝複興的楷模,不是後軸心時代的中世紀,而是軸心時代的希臘,同時決非複希臘之古,而是以希臘為師進行前所未有的創造。假如中國真有文藝複興,其楷模也不能是後軸心時代的專製中國,而必須是軸心時代的先秦中國。同時不能複先秦之古,而必須以先秦為師進行前所未有的創造。以先秦為師,就必須從閱讀《莊子》開始。

  然而被迫進入近代以來的一個半世紀裏,中國文化越來越深地滑入了曆史底穀,很多中國人不僅喪失了閱讀古籍的能力,而且喪失了閱讀古籍的興趣。他們寧願讀外國爛書的中文譯本,也不願讀《莊子》的現代譯本。他們成了生活在祖國的“文化難民”。

  倘若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再閱讀《莊子》、喜愛《莊子》並按其教導生活,那麽中國文化在本土就終結了——更不必談什麽文藝複興。但是兩千年後,英國會有更多的王爾德,阿根廷會有更多的博爾赫斯,美國會有更多的梯姆和簡妮。即使中國文化在本土終結了,《莊子》也不會消亡,因為它是屬於全人類的不朽經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