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顯春:指證“蚌塑龍虎墓”造假

(2009-12-26 23:36:48) 下一個
王顯春:指證“蚌塑龍虎墓”造假



指證“蚌塑龍虎墓”造假

1985年,當央視春晚唱響《龍的傳人》時,中國人熱血翻騰了,並進一步喚醒了人們的造龍意識。凡是表示發展、騰飛思想的標誌物,大多用龍來表示,舞龍、造龍成為時尚,新一代葉公呱呱墜地,龍文化造假應運而生。河南濮陽西水坡“蚌塑龍虎墓”是“造假幫”的考古、史前史研究、易學等人員參與的聲勢浩大的龍文化造假案。

一 河南濮陽西水坡蚌塑龍虎墓簡介

濮陽西水坡蚌塑龍虎墓(1號主墓,2、3號從墓)。
1987年,因建水庫在濮陽老城內的一塊低窪地對戰國及史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然後我們進行搶救性發掘,在清理出30多個普通墓葬後,並沒有發現特別重要的文物,這時來自各方麵的壓力就不期而至了。”(李文穎)。不久,發現45號“蚌塑龍虎墓”,以及在45號墓正南20米、45米處,還分別出土有同屬在45號墓主人的兩組依次被編為2號和3號的蚌塑遺跡。2號遺跡中有蚌龍、蚌虎、蚌鳥、蚌麒麟(一說是鹿)4圖像,3號遺跡中有蚌人騎龍、蚌虎等。
年代:距今6460+-135年。
墓主:一說是黃帝顓頊,二說是人祖伏羲,三說是戰神蚩尤。
下載 (37.09 KB)

2009-3-30 15:07
圖1、濮陽蚌塑龍虎墓

二 龍脈考

尾巴是脊椎動物進化演變過程中的一個基本標誌。我們隻要認識“龍尾巴的演變”,順著龍脈研究,就能揪住造假者的狐狸尾巴。

1、紅山文化玉龍的文化內涵
紅山文化的玉龍為族徽,它記載了龍姓家族的來曆,父姓母姓、生活範圍、理想等信息。其形借鑒了玉鐲。
下載 (24.75 KB)

2009-3-30 15:07
圖2、渤海、紅山文化、三星他拉龍含義圖
古文獻記載:“雷澤有雷神,龍身而人頰,鼓其腹則雷”《山海經》。這裏的“雷澤”難以確定是水名。又:“九河既道,雷夏既澤,澭、沮會通。”《尚書8226;禹貢》。《禹貢》所說雷夏澤,是不是雷澤?遠古時代,由於魯中丘陵和黃河的共同作用,在魯西形成澤國。古有荷澤、巨野大澤等大小湖泊千餘,可謂大澤之一。“雷澤,大澤也”高誘。
上古時代,渤海比魯西大澤還大,真正的雷澤應在渤海。關於雷澤在渤海的問題,文獻上沒有記載,玉器上記載了。文獻是後人記載的,由於事過境遷的原因,後人對遠古時代的史實模糊了,失憶了,是正常的。玉器是當時當事的“古文獻”,是祖先生活的真實寫照,其信息是可以解讀的,是真實可信的。
玉龍上的龍姓家族信息:
“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帝王世紀》。上句的基本信息是:華胥、雷澤、庖犧。華胥就是華胥氏,就是我們前麵講過的花氏,或稱華氏。庖犧就是我們前麵講過的伏羲,或稱伏羲氏。
華胥氏、伏羲氏是中華大地上出現的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為原始母係氏族。華胥氏和伏羲氏聯姻,其後裔從華胥氏者為妣姓,從伏羲氏者為祖姓。伏羲氏和妣姓聯姻,以玉鐲為信物,其後裔為龍姓。
三星他拉的玉龍是蜥蜴首,鐲身,C形有開口。蜥蜴首象征伏羲氏;鐲身,象征妣姓;C形開口,象征龍姓背靠渤海北岸廣大土地,麵向渤海,直通黃海、太平洋。玉龍是蜥蜴和玉鐲的抽象,兼有蜥蜴和玉鐲的特征,該玉龍是龍姓人自己造的,它真實地記載了龍姓家族的來曆,母姓父姓,區域範圍等信息。
體貌特征:通體光素無紋,尾部呈鐲斷麵狀。

2、殷商玉龍的文化內涵
下載 (9.6 KB)

2009-3-30 15:07
圖3、殷商玉龍
1976年殷墟婦好墓出土。
長8.1厘米,高5.6厘米。
殷商統治者是風姓後裔,龍姓在殷商隻是陪臣。殷商玉龍是外姓人為龍姓製造的族徽,它記載了龍姓在殷商時期政治上沒有地位,失去了往日在紅山文化時胸懷渤海雷澤,背靠高原的雄偉氣勢,隻好作臥龍,隻好當陪臣。玉龍身上是菱形網紋或服牛紋,含被網、被鎖、被馴服之意(參見國學論壇/說文解字/牛年說牛)。
殷商玉龍呈蟠曲臥狀,兩短足向前曲,背有背鰭,身上是網紋或菱形服牛紋,蛇尾,尾尖內卷。

3、戰國玉龍的文化內涵
戰國玉龍借鑒了殷商玉龍蛇尾,尾尖內卷。戰國玉龍不是家族的標誌,而是成為公共的祈求豐年和雨水的禮器。
下載 (34.12 KB)

2009-3-30 15:07
圖4、戰國玉龍8226;禮器
戰國時期,1980年河南淮陽平糧台42號墓出土。
戰國時期的玉龍已經不是族徽,是祈雨祈豐的禮器。龍體布滿穀紋,含祈豐意;龍足為雲紋,含祈雨意。
戰國玉龍呈回首騰雲狀,首尾布滿穀紋,雲足,蛇尾,尾尖內卷。

4、漢代龍的文化內涵
漢代玉龍繼承了戰國玉龍蛇尾,尾尖內卷的特征。玉龍依然是祈雨祈豐的禮器。同時,漢代出現了大量的以女媧伏羲為題材的石、磚、帛畫,女媧伏羲的形象大多是人首、龍身、蛇尾,描述的是中華民族的始祖開天辟地、規劃宇宙、創造人類的神話故事。
漢代玉龍尾尖內卷,畫像龍蛇尾如鞭。

5、唐代、五代龍的文化內涵
“五代龍作獸狀,身體粗壯,魚鱗狀紋,頸細而長,尾似獅子尾,頭小口角深,張口,上下顎長,咀尖似鷹咀,有分叉雙角,四肢粗壯有力,三爪。”(同上)
唐代、五代龍呈直尾,背鰭至尾,尾部有上下鰭。五代出現獅子尾。

6、清代龍的文化內涵
清代繼承了五代的獅子尾,又有魚尾的影子。
到清代,玉龍漸漸失去禮器功能,龍身上的穀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魚鱗紋,此時產生了“魚化龍”的理念,認為龍是由鯉魚傳化而來,因此,尾部又有了魚尾的影子。

7、現代工藝品龍文化內涵
工藝品龍不是族徽,也不是禮器。因此,在設計製造上不受族徽信息的製約,不受禮器文化的限製,有豐富的創意和廣闊的想象空間。工藝品龍是葉公們創造的,沒有繼承族徽龍和禮器龍的文化內涵。
下載 (7.72 KB)

2009-3-30 15:07
圖5、現代工藝品彩龍
現代工藝品龍身披鱗片,雞爪,背鰭至尾,兼有獅子尾和魚尾的影子。
下載 (20.75 KB)

2009-3-30 15:07
圖6、仿工藝品龍
濮陽西水坡45號墓蚌塑龍。
蚌塑龍仿工藝品龍,身披鱗片,獸爪,沒有繼承族徽龍和禮器龍的文化內涵。
濮陽西水坡45號墓蚌塑龍兼有獅子尾和魚尾的影子

三 指證

濮陽西水坡45號墓蚌塑龍是現代人造的,它飽含了現代人的思維,從鱗、爪到尾,都是現代人思維的產物,是“造假幫”的傑作。
無論古今,普通貝殼都是垃圾。凡是有點良知的人,都不會用爛骨頭造假祖先,都不會用垃圾貝殼給先人當隨葬品。古人的貝幣不是普通的貝,就像今天的紙鈔不是普通的紙一樣。蚌塑不同於貝雕。蚌塑技術始見於“文革”漁村。“文革”期間口號漫天飛,海邊的農民兄弟為了節約宣傳費用,因地製宜,因陋就簡,利用垃圾貝殼在牆壁上塑字。過程是這樣的,先在牆壁上按照需要的尺寸抹一層泥,再把貝殼按照文字的筆畫粘在泥上——農業學大寨,就這樣塑出來了。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發掘者剽竊了海邊農民兄弟的技術,偽造“祖先”及“坐騎”,真是異想天開。
“也許有人會問:蚌殼到處都是,那造假還不容易?我可以告訴大家,這是我們今天的思維方式,是要不得的。”李文穎說,“再者,結繩都能記事記賬,用貝殼做貨幣,總比結繩讓你認賬吧!貝殼做貨幣其實是人類一次大的飛躍。”
欲蓋彌彰!
總而言之,紅山文化的玉龍尾部是鐲斷麵形;殷商、春秋戰國的玉龍是蛇尾,尾尖內卷;漢代龍是蛇尾如鞭,五代出現獅子尾,清代出現魚尾,這就是龍尾巴的演變史。濮陽西水坡45號墓蚌塑龍是仿工藝品龍造的,是造假。蚌塑龍、虎、鳥、麒麟(一說是鹿)是多人參與的,有造假,有行托,有造假兼托假的赤裸裸地造假。馮時“還原”出“北鬥”,是造假兼行托的偽科學。
指證:該墓的監造嫌疑人為孫德萱,規劃設計嫌疑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馮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m36 回複 悄悄話 不知大大是否可以提供上麵所提及的所有圖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