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QED Math School 第一學期辦學記錄

(2015-04-01 22:36:56) 下一個

1

2015年新年許願時還沒想過要辦一所數學學校。我不大會許願,也不怎麽慶祝新年舊年。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天天平等。節日是黑體字的日期。

跨過黑體字的年坎兒,跟一些人聊天兒。聊著聊著就想自己也可以辦個數學學習班。

2

身體有點兒不適,去看本地的針灸醫生。醫生有兩個上初中和小學的孩子。我跟醫生說,你看我要是辦個數學班如何?她說好啊,可以送我家老二來學。

臨走要了醫生老二的一張照片。看著就跟自己又有了一個孩子似的。

3

然後,我去找中學數學老師。誠懇地說,要是你願意跟我合作,我們就一起辦數學班,如果忙不過來,覺得煩,我就雇你幫我建立教學計劃,我自己來教。順便把種子學生的照片發給了老師。

估計老師也像我一樣,看著照片,便覺得真的有了學生。一興奮,就咬牙答應跟我上賊船了。

4

首先要給學校取個名字。接兒子回家的路上告訴兒子我辦學校的想法,也說了幾個自己想到的名字。兒子說你不能這麽亂取名字,你得用數學術語來傳遞學校的特征,比方說:QED是拉丁語“證畢”的意思,寫在數學證明完成後的一個縮寫。

我心裏有點兒佩服兒子,表麵還挺平靜。歪想你這是騙學費呢吧,為了讓我出錢送你去上語言學專業,顯擺自己的拉丁語。

5

回家跟一幫網友吹牛,說自己要辦數學學校了,想這樣那樣如此這般地辦學。有個熱心的妹妹,當即在網絡的另一頭跳起來說:學校什麽名字,怎麽跟你聯係,我幫你宣傳。

怕辜負了妹妹的熱情,我趕緊未經兒子允許就用QED注冊了一個電子信箱。要不是她那麽熱情似火,我肯定不會在那個晚上去注冊這個信箱,學校肯定不會那麽快就定下來開張。

感謝你們啊,妹妹們,沒有你們的信任、八卦、添油加醋、起哄架秧子,就沒有我的學校啊。

6

第二天問數學老師,學校的這個名字如何?老師再次被文字打暈,這麽酷炫的名字,賊船立馬變遊輪。老師囑咐我,再注冊一個網址吧。

學校就這麽準備開張了。

7

我來子女壇忽悠了一篇文章。一個周末點擊7000+

8

第一次試課,我們收到了一名來自南灣深南部的學生。他是我們學校永遠的長子。感謝他父母對我們的信任,感謝他積極、快樂地來上課。

學校開學的頭三周,都隻有他一名學生。我和老師同時坐在教室裏給他上課。他的一點兒微小的喜悅和疑問都被倆老師互補著明察秋毫。他也覺得爽。

那感覺,就像倆服務生伺候著做大腦按摩啊。既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讓大腦興奮,又有察言觀色的老師在一旁保護,別累著了,別陷進去爬不出來了。

9

還是那次試課,朋友把自己的孩子送來,朋友把自己的朋友的孩子介紹來。遙遠的路程,孩子和父母風塵仆仆。老師徹底感動了,從來沒想到會有人為了學數學行走這麽遠的路。他有點兒詞不達意地說,在美國的華人社區太待見數學了哈。

10

那天有兩個小朋友在課堂上哭了。一個是害羞,本來說好我會一直坐在他旁邊陪伴,怎奈何那是第一次上課,還沒有積攢一點兒安排家長休息的經驗。就在我出門給家長們講解去哪裏休息的時候,孩子哭著就出來了。大概以為我不管他了。

第二個星期,我專門陪他上了堂一對一的課,坐在陽台上玩兒了一個小時,他才跟我熟起來。再後來他媽媽找來他的朋友陪他一起上課,他也真的高興起來,喜歡我們的課程。

另一個小朋友覺得老師給的題目太難了,做不出來,課程結束的時候潸然淚下。孩子的媽媽說沒關係,平時在家做不出題也會哭。但我和老師內疚了好久,覺得是我們沒能掌握好進度,把小朋友嚇著了。

11

子女壇的軟文也得到了一些數學高手的關注。因而我們有幸見到了幾個“數學神童”。我和老師都感到眼前一亮,十分驚豔。

做為一個剛剛起步的小學校,獲得這樣的機會,是我們未曾夢想到的。我們也尚未能理解或了解神童的誕生和成長過程。老師很認真地考慮過如何幫助這些孩子走得更遠,但由於精力有限,暫時還不能為他們付出太多的努力。

祝福小神童們,希望你們長到我和老師的年紀時,還是那麽生龍活虎地熱愛數學。像我們一樣,數學是你們人生的初戀啊。

12

我們聽到好多人建議還是辦個數學競賽培訓班吧,包括周圍的朋友家人都這麽說。大家的意思是,你們總得投顧客所好吧。你們總得找個立竿見影的案例來做廣告吧。

每一次,我和老師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都一致認為,那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不是要把孩子們的成長變得快起來。我們是要讓孩子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的美,和生活平穩的美。

13

舊金山芭蕾舞團的首席舞蹈演員譚元元回想自己十幾歲在上海學芭蕾的時候老師對她的評價,老師說,她跳舞的過程中,偶爾會閃現出優秀舞者一瞬間的舞姿,稍縱即逝。老師的理想就是要去抓住那個瞬間,把它慢慢拉長,最終讓她成長成一個優秀的舞者。

這段話在教育領域差不多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數學也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美。孩子們在麵對一個數學問題的時候,在喃喃自語的時候,在用鉛筆畫來畫去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有閃亮的瞬間。

14

這是這學期課程帶給我的最大收獲。這些瞬間讓我和老師心花怒放。好幾次孩子們離開教室後,我和老師都感歎,我們怎麽這麽幸運,有這麽好的孩子。

學校正式開學後,幾乎每次上完課,孩子們走出教室時,個個都笑眯眯的。其實他們上課的時候一點兒不輕鬆,思考的問題一點兒不簡單,課程的內容也一點兒不少。但結果確實是,他們和我們都很高興。在我們眼裏,他們不是神童,但都是我們自己的孩子。在他們眼裏,我們大概是笑容的一部分。

15

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女孩兒。她從很遠的灣區遠東來上課,每次都是爸爸媽媽一起陪著。是個被精養的孩子。她喜歡數學,喜歡巴赫。在課堂上,像所有其他孩子一樣,也有閃亮的時候。有時候老師會看每個孩子課堂上的不同反應,隨手給他們留一道屬於自己的課後數學題。

這個孩子回家後,就把數學筆記本像日記一樣保護起來,不讓父母看。有機會,就把那道作業題拿出來做。做完了還不安心,過一兩天拿出來改一改。改完了,還會時不時地想一想,再去改一改。

她媽媽說,以前也參加過不同的數學學習,也給她找過不同的數學題,那些題目或者會做,就匆忙地做了,或者不會做,就焦慮地不會做。現在的感覺不一樣,拿著一道題藏著掖著地玩兒,不急不躁的,就跟悄悄品酒似的,還不肯跟家長分享。看來那是她和我們之間的秘密。

16

年齡更小的孩子,不會有課後作業題。他們的數學活動都在課堂上進行。有的孩子能提出特別好的問題,有的孩子特別善於解決某種問題,有的孩子非常細致。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把他們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裏怕化了,摟在懷裏剛剛好。他們來這裏,是來受寵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