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總結一下昨天讀Paul Graham的文章體會

(2010-04-02 09:58:39) 下一個

之所以覺得這篇文章特別好,大概是很多他說的東西,我也有類似的想法。讀的過程中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整理和驗證。

昨天已經有人提到,作者把學校的環境跟監獄和富人太太的圈子類比,這幾個圈子裏的人都是不用做實際的謀生的事兒,這是問題的關鍵。在一種不用具體謀生的狀態下,人群要形成一個虛擬的組織,要形成一種等級結構,就隻能在這個圈子的內部製造假想的敵人,假想的問題,來形成某種張力和凝聚力,形成一個小社會。

這種比擬,從係統的角度分析問題的形成。跟具體細節上如何破解、適應這種結構,所走的是不同的解決問題的道路。我更趨向於從係統的角度分析,而不是迎合這個現實。

傳統上,人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就要麵對真實的世界,要參與謀生和為謀生做準備。現在的孩子也是具備這種能力的,但是大環境不提供這種幫助。各種條條框框使得現代人把孩子當寵物養。我們小時候可以騎車出去野,現在的孩子隻能在父母和保姆的監督下騎車。老大了,不喜歡跟父母出去了,也不允許單獨呆在家裏。郊區的孩子比城裏的孩子更沒有自由,不單是“是個暗處就藏著壞人”,明處也一樣,諾大的天地裏,孩子沒有自己的空間。城裏的孩子反而略早就有自己乘公共汽車出門的機會。那種一個人行走的機會,其實給孩子提供了很多空間,可以自由地判斷應付社會上的事兒,對自我有更深的體會。

但是僅僅自己出門,離參與真實謀生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的。所以說,中學是否需要上那麽年就成了一個突破口。大學裏,孩子們還是會忙專業,忙前途,忙找工作的。這種忙碌,比較真實。中學裏,盡管有AP課程,說是相當於大學課程,但是跟大學還是不一樣的,是一種徹底不同的壓力。

文章中還舉例說,作者高中時法語課被要求讀《悲慘世界》,以學生的能力,沒有人能夠讀這種大部頭,根本讀不下來。學生幹脆不看書,隻找參考書看解釋。考試的時候,題目裏有很多老師自己都不用的生澀詞匯。過後發現,那些題目來自同一套參考書。敢情老師、學生都用同一套參考書蒙混過關。整個一門課就是虛擬的,等於老師沒教,學生沒學。

我自己的孩子還沒走到這一步,但是非常值得警惕。當聽說一個孩子修了十多門AP課程的時候,非常值得推敲,孩子從每一堂課裏到底學到了什麽。無論大學招生辦公室是如何處理這些成績的,家長對孩子成績和實際收獲之間的對應關係應該投入更多的心思。

如果中學的教育係統不能真實地教授有用的知識,每一門課都得到有效的利用,盡早離開中學環境應該是上策。有些好高中,孩子上很多高段位課程,有很大的壓力,競爭很激烈。我就不大明白,學習跟長個子一樣,是很私人的事兒,怎麽就有競爭很激烈的問題。當學習變成了競爭的時候,最有收獲的是觀眾,孩子自己未必得到了最好的成長機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