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正國 英文名字Chinese decent

我的中國!中國呀,你不該誕生了一個叛逆-孫中山?!
個人資料
正文

應該這樣!不然的話,讓猴子一群來管理互聯網-

(2007-09-01 01:57:03) 下一個

隻要美國願意隨時可切斷中國互聯網  
應該這樣!不然的話,讓猴子一群來管理互聯網,那全世界的人們慘了!
很明顯例子,為什麽泰國華人,都沒有網頁?
為什麽在互聯網上搜索“泰國華人的會館”,回信竟是猴子一群控製下的大陸-電話號碼?

中華正國皇帝胡德斌於歐洲行宮。2007,9,1。

轉載-

http://www.peacehall.com/news/gb/china/2007/09/200709011334.shtml
(博訊北京時間2007年9月01日 轉載)
   
    轉發以下兩篇文章並非是我一時的心血來潮,我設計出了下一代互聯網的一些方案並得到了中國科學院的支持,已上報了國務院。在這之後的兩年時間裏我一直在觀察中國信息行業的發展動向,中國信息行業的狗官們一邊說支持中國民族知識產權另一邊實際上卻是唯洋人馬首是瞻,壓抑中國民族信息技術知識產權的發展。如果你不相信我罵這些狗官的所作所為的話,不出兩年你就會看到結果。
     北 京 李 高 (博訊 boxun.com)
 2007年8月27日
    隻要美國願意隨時可切斷中國互聯網
    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突尼斯階段會議已於近日閉幕。會議在改革互聯網國際管理體係方麵並沒有取得重大進展,美國仍然保持著對互聯網國際管理的主導權。這意味著美國Government在任何時候都有能力把包括中國在內的其它國家或地區驅逐出國際互聯網主幹網。
    國際在線消息:目前,全球互聯網是由美國商務部下屬的一家非營利性私營機構管理的,這個機構稱為“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自1998年成立以來,一直負責互聯網IP地址的分配、頂級域名係統的管理等互聯網國際管理事務。
   
    美國是如何掌控全球互聯網的
    作為互聯網管理主體的ICANN僅對美國Government負責。換句話說,美國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通過ICANN使某國或某地區的互聯網從國際主幹網上斷開,這給多數國家帶來了政治上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在技術方麵,由於互聯網發源自美國,很多大容量的地址段都被美國的機構或公司占用,能分配給其他國家的大容量地址段就很少,尤其對那些經濟尚不發達、信息產業處於起步階段的國家來說,更是往往隻能分到資源很有限的地址段。而且目前世界所有的IP地址資源中,2/3的地址已經分配完畢,僅美國一國就占了 1/4強。

此外,美國Government還經常要求ICANN為其服務。比如開放以“.”為後綴的域名給色情網站統一使用,雖然最後一刻,***團體及個人給美國商務部寫了成千上萬封抗議信阻止了該域名開放,但這恰好說明了ICANN不過是商務部的傀儡組織,在重大事項上根本沒有發言權。

   
    各國要參與互聯網管理
    互聯網日益成為大多數國家Government處理國家事務的一個重要工具,因此各國很自然地發出了參與互聯網管理的呼聲。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普遍認為,各國也有權在互聯網管理上表達自己的觀點,保護自己的權利。這並非是要取代美國作為互聯網管理者的角色,而是要求互聯網以一種更專業、符合更多人利益的方式來得到管理和擴大。
    從2003年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一階段日內瓦會議召開以來,這些國家一直呼籲保留ICANN的核心技術職能,在聯合國範圍內建立一個可以代表所有國家的國際組織,代替美國行使對互聯網的監管。
   
    美國拒絕與別國分享互聯網管理權
    美國一直掌握並行使著互聯網的管理權。一方麵,美國為互聯網在全世界的迅速和穩定發展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麵,美國也通過互聯網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對於與別國共享互聯網管理權,美國持堅決反對的態度。
    在突尼斯峰會上,美國代表馬伯格重申,現存網絡的有效運行保證了互聯網成為當今最具活力和分布最廣泛的媒介,“任何人都不應對運行良好的現存網絡造成傷害”。
   
    互聯網管理論壇無實權
    互聯網國際管理作為本次峰會的焦點問題,在峰會前的3次預備會議和峰會上進行了激烈爭論。在經曆了艱苦的談判後,峰會與會各方達成了妥協。
    一方麵,各方同意不把互聯網管理權移交給聯合國機構,而是維持美國獨享互聯網管理權的現狀;另一方麵,峰會承認各國在域名和國家代碼上享有主權,同意互聯網管理應當從一個國家管理的單邊模式向多邊模式發展,所有國家在互聯網管理和確保互聯網穩定安全方麵應發揮平等的作用並承擔共同的責任。
    此外,峰會還決定成立一個互聯網管理論壇,這個論壇不具有監督功能,僅為各方提供一個平台,就互聯網管理以及**郵件、網絡安全、降低網絡成本等問題繼續展開磋商。
   
    當前的管理模式還將繼續
    突尼斯峰會這一個重要的決定表明,目前的互聯網管理模式還將延續,新的管理組織並未建立起來。互聯網管理論壇的作用僅是“討論互聯網重要事務”,沒有管理權,做出的決定也不具有強製力。美國在這場爭論中獲取了最大的利益。
    與互聯網管理問題的結果一樣,突尼斯峰會也沒有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信息技術、消除數字鴻溝方麵取得變革性的進展。兩年前在日內瓦召開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第一階段會議就曾承諾,要在2015年讓世界上的每個人都能有上網的機會,但是現在全世界隻有14%的人口上網。目前,世界許多地區經濟發展停滯、政治局勢動蕩,人民生活連基本的物質條件都不具備,此時空談發展信息社會無異於空中樓閣。
   
    鏈接 :
    ICANN來頭不小
    互聯網起源於美國。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互聯網提供資金並代表美國Government與NSI公司簽訂了協議,將互聯網頂級域名係統的注冊、協調與維護的職責都交給了NSI,而互聯網的地址資源分配則交由IANA,IANA將地址分配到ARIN(北美地區)、RIPE(歐洲地區)和 APNIC(亞太地區),然後再由這些地區性組織將地址分配給各國。
    1998年6月5日,美國Government解除了同IANA的協議。當年10月,一個民間性的非贏利公司ICANN,開始負責管理Internet域名及地址資源。新公司的最高管理機構——理事會由來自世界各國的18名代表組成。它同時還集合了全球互聯網商業、非商業、技術及學術領域的專家,主要負責全球互聯網的根域名服務器和域名體係、IP地址及互聯網其它碼號資源的分配管理和政策製訂。
   
   
    共護互聯網穩定和安全
    訪ICANN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特沃尼
    互聯網域名與網址分配機構(英文縮寫ICANN)常常被稱為“全球互聯網的中樞”,因為隻有它負責著互聯網協議地址的空間分配、協議標識符的指派、通用頂級域名、國家和地區頂級域名係統的管理以及根服務器係統的管理。ICANN是怎樣成立的?取得了什麽成就?麵臨什麽挑戰?為了互聯網的穩定和安全,ICANN今後怎樣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ICANN總裁及首席執行官保羅·特沃尼教授。
      特沃尼教授曾經擔任過澳大利亞信息經濟辦公室的首席執行官和澳大利亞政府信息經濟和技術特別顧問。ICANN成立後他先擔任了政府谘詢委員會的主席,負責各國政府和ICANN之間的溝通。2003年起他擔任ICANN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采訪從ICANN的曆史開始。特沃尼介紹說,在1997年至1998年間,為適應互聯網蓬勃發展的需要,美國商務部在全球邀請各方人士召開了多次會議,商議成立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化組織,以逐步取代由美國政府和相應合同單位行使的互聯網號碼分配等功能,ICANN於是應運而生。ICANN的重要決策由董事會做出,下轄3個谘詢委員會、3個支持性組織,共有員工100多人。ICANN的董事會成員來自世界各地10多個國家。來自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的錢華林曾經擔任過董事。
      特沃尼說,ICANN的工作既“重要”又“有限”。重要是指它負責發放網絡上每個地址的“身份證”。這樣,電腦之間才能相互認識;有限是指它隻負責技術層麵的協調和管理,至於金融交易規則、互聯網內容控製等方麵就無能為力了。盡管這樣,1998年成立以來,ICANN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比如引入了通用頂級域名注冊的競爭機製,從而把域名的成本降低了90%,為消費者和企業每年節省10多億美元的域名注冊費。ICANN推行的統一域名爭議解決政策已被用於解決5000多起有關域名權的爭議。
      ICANN的另一個核心任務是根服務器管理。ICANN此前同美國政府(國家電信與信息管理機構)簽署合同,負責根服務器的具體維護,但無權擅自修改根服務器上的域名文件。ICANN需要定期向美國政府方麵提交工作報告。美國政府可以出於自身的方便中止合同。這一合同已於2006年到期。現在ICANN同美國政府方麵簽訂的是“夥伴計劃”。根據該計劃,根服務器管理仍需美國政府的授權,但監管程序進一步放寬。該計劃將持續到2009年。特沃尼說,從他這麽多年在ICANN工作的經驗看來,他認為美國政府希望最終放手讓ICANN來管理。這也是符合互聯網安全和穩定的。
      特沃尼表示,ICANN目前正在努力做的,一個是將IPv4協議向IPv6協議過渡,以便徹底解決互聯網地址不足的問題。另一個是域名國際化。比如中國網民今後登錄人民網可以直接輸入“人民網.中國”而無須輸入“people.com.cn”。目前國際化域名可以使用37種文字,國際化項目完成後,可以自如地應用上萬種文字。他表示,中國是目前世界上互聯網發展最快的國家,相信中國可以在互聯網建設、維護互聯網穩定和安全方麵發揮更大作用。
      駐美國記者 管克江(人民網洛杉磯8月19日電) _(博訊記者:千裏草) (博訊 boxun.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