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85年5月 中國台灣等62位歌手《明天會更好》zt

(2007-02-23 23:55:43) 下一個
1984年非洲發生饑荒,為援助饑民,美國歌手成USA For Africa、推出合唱歌曲We Are The World,專輯版稅捐作賑災用途,回響極為熱烈,並募得巨款。
  
   1985年,李壽全、羅大佑、張艾嘉自發組織、邀請了台灣、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地62位歌手共同演繹了由羅大佑作詞作曲的一首公益作品《明天會更好》。創作初衷即是模仿We Are The World「群星為公益而唱」的形式,呼應世界和平年的主題。 
  
    當年的許多當紅歌星如蘇芮、黃鶯鶯、蔡琴、王芷蕾、餘天、費玉清、甄妮、齊豫、鄭怡等,以及後來的著名音樂人齊秦、李宗盛、童安格、巫啟賢、藍心湄等均加入了演唱以及合唱的行列,此作品推出後,在整個華人世界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明天會更好」邀集的華人歌手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唱片公司,打破了簽約的限製。專輯製作單位以「明天基金會籌備會」的名義,邀集台灣當時最知名的唱片公司,包括飛碟、喜瑪拉雅、新格、歌林、滾石、鄉城、寶麗金、麗歌等公司參與這張專輯,並由各家唱片公司競標發行權。專輯售出的盈餘,係由後來標得專輯發行權的藍與白唱片公司捐給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消基會籌募新台幣600萬元的基金,作為公益之用。
  
 
    根據當時參與的創作人回憶,這首歌的作詞者之所以多達七位,是因為羅大佑的歌詞版本被認為「主題意識過於灰色消極」,不能全盤采用。錄唱前夕,主辦單位邀集許多音樂界、文化界人士,各自貢獻詞句,以羅大佑的版本為主,逐句修潤,才共同完成最終的歌詞定稿。 這首歌集結60位歌手合唱,但能有solo的歌手僅三分之一,每人兩句接力,依序是:蔡琴、餘天、蘇芮、潘越雲、甄妮、李建複、林慧萍、王芷蕾、陳淑樺、金智娟、王夢麟、齊豫、鄭怡、江蕙、楊林。副歌部份,第一遍由黃鶯鶯、洪榮宏接力,各唱四句,第二遍全部由費玉清獨唱。全曲特別在於副歌放在尾聲的運用,先是大合唱兩遍,接著蘇芮獨唱,齊秦合音,再由餘天獨唱,蘇芮合音,最後在大合唱漸弱,齊秦合音聲中結束全曲

  
  
    合唱名單:
  小鬆、小柏、王日升、王芷蕾、王夢麟、文章、水草三重唱(新加坡)、包偉銘、成鳳、江蕙、江音潔、百合二重唱、李佩菁、李碧華、李宗盛、李建複、餘天、何春蘭、芊苓(馬來西亞)、巫啟賢(新加坡)、吳戴維、林禹勝、林淑蓉、林慧萍、洪榮宏、邰肇玫、施孝榮、嶽雷(新加坡)、唐曉詩、徐乃麟、徐煒、姚乙(馬來西亞)、金智娟、麥瑋婷、許慧慧、陳淑樺、陳黎鍾、黃慧文、黃鶯鶯、張清芳、張海漢、童安格、費玉清、楊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