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火台春秋—HPI, mgr

我喜歡曆史與軍事。我是《幾曾回首》的版主,歡迎來論壇上貼討論。
正文

毛澤東為趙樸初改散曲標題“哭三尼”

(2007-02-11 14:03:14) 下一個

毛澤東為趙樸初改散曲標題“哭三尼”


  國際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說: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一尼;蘇共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一尼;印度總理尼赫魯,一尼。這“三尼”與中國都不友好。1963年底至1964年底,短短一年時間內,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印度總理尼赫魯逝世,接著,蘇共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下台。在此期間,趙樸初曾以赫魯曉夫的口氣戲填了《哭三尼》的散曲。三首曲子雖寫在不同時期,卻產生了一氣嗬成的效果,仿佛趙樸初有先見之明,預料到“三尼”接二連三的可悲下場。而曲子也深受毛主席的喜愛,經改名後,發表在《人民日報》上。

  尼哭尼

  1963年11月17日至12月4日,趙樸初參加全國政協第三屆四次會議。會議期間,傳來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被刺殺的消息。原來,11月22日,44歲的肯尼迪總統和夫人去副總統約翰遜的家鄉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調和民主黨內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矛盾,為自己的連任做準備。肯尼迪乘坐的敞篷車經過市區街道時,遭到槍擊,總統因頭部和頸部中彈,送進醫院幾分鍾後去世。

  國際政治舞台上,有“三尼”之說: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一尼;蘇共第一書記尼基塔·赫魯曉夫,一尼;印度總理尼赫魯,一尼。這“三尼”與中國都不友好。印度發起邊界戰爭,侵略中國領土;美、蘇則以世界兩大陣營主宰自居,試圖以兩國之間的交易支配世界。現在,約翰·肯尼迪死了,趙樸初想,赫魯曉夫該傷心了。一首《尼哭尼》曲在趙樸初腦海逐漸形成了:

  我為你勤傍妝台,濃施粉黛,討你笑顏開。我為你賠折家財,拋離骨肉,賣掉祖宗牌。可憐我衣裳顛倒把相思害,才盼得一些影兒來,又誰知命蹇事多乖。真奇怪,明智人,馬能賽,狗能賽,為啥總統不能來個和平賽?你的災壓根兒是我的災。上帝啊!教我三魂七魄飛天外。真是個如喪考妣,昏迷苫塊,我帶頭為你默哀,我下令向你膜拜。血淚兒染不紅你的墳台,黃金兒還不盡我的相思債。我這一片癡情嗬,且付與你的後來人,我這裏打疊精神,再把風流賣。

  中宣部副部長姚溱見到這首詞,對趙樸初說:“寫得好,給我吧!”姚溱十年前是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對外友協上海分會負責人,和趙樸初是老朋友。當時姚溱正在由康生牽頭的中蘇論戰寫作組,姚溱拿去不久,康生在姚溱處看到曲子,又要拿去送到毛主席那裏。但他不是到毛澤東那裏讚美趙樸初曲子填得好,而是以此攻擊趙樸初把嚴肅的反修鬥爭庸俗化,以顯示其政治嗅覺之敏銳的。不料毛澤東見了曲子拍掌稱好,對康生說:“這個曲子歸我了。”

  這年7月14日,蘇共發表給全體蘇聯黨員的公開信,公開攻擊中國共產黨,挑起了中、蘇兩黨意識形態的大論戰。9月開始,中共開始連續發表評論文章,抨擊蘇共公開信。到11月趙樸初寫此曲時,已發表了“五評”蘇共公開信。毛澤東認為,蘇共領導已經背叛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新老殖民主義同流合汙,是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更危險的敵人,因此,要同他們鬥一萬年。

  見毛主席喜歡,康生改變了初衷,對趙樸初說:“以後有什麽新作,可要給我啊!”

  尼又哭尼

  1964年5月,在約翰·肯尼迪死後半年,尼赫魯死了。印度在1960年中印邊界製造武裝衝突後,赫魯曉夫曾發表聲明,偏袒印度;1962年印度向中國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後,蘇聯成為印度最大的軍火供應者。中共與蘇共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白熱化後,當年3月31日,中共發表了“八評”蘇共公開信:《無產階級革命和赫魯曉夫修正主義》。

  尼赫魯的死,對赫魯曉夫來說,無異於兔死狐悲。在《尼又哭尼》長曲裏,趙樸初寫道:

  掐指兒日子才過半年幾,誰料到西尼哭罷哭東尼?上帝啊,你不知俺攀親花力氣,交友不便宜,狠心腸一雙拖去陰間裏。下本錢萬萬千,沒撈到絲毫利。實指望有一天,有一天你爭一口氣。誰知道你啊你,灰溜溜跟著那個尼去矣。教我暗地心驚,想到了自己。“人生有情淚沾臆”。難怪我狐悲兔死,悲徹心脾。而今而後真無計。收拾我的米格飛機,排練你的喇嘛猴戲,還可以合夥兒做一筆投機生意,你留下的破皮球;我將狠命地打氣。偉大的、真摯的朋友啊!你且安眠地下,看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嗚呼噫嘻。

  這首曲子,與前曲異曲同工,前後承接,令人拍案稱奇。經過姚溱和康生,這首曲子很快傳到毛主席那裏,毛澤東十分喜歡地收下了。

  尼自哭

  中共“九評”蘇共公開信發表後,赫魯曉夫的名聲越來越臭,加上蘇聯內外矛盾,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等把赫魯曉夫當替罪羊趕下了台,解除了其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職務。赫魯曉夫下台後,蘇共新領導向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訪蘇的周恩來總理表示,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對中國問題上,他們和赫魯曉夫沒有一絲一毫的差別。針對這一立場,11月21日,《紅旗》發表社論,揭露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執行一條沒有赫魯曉夫的赫魯曉夫主義。

  看到《紅旗》雜誌社論,趙樸初寫了《尼自哭》:

  孤好比白帝城裏的劉先帝,哭老二哭老三,如今輪到哭自己……說起也稀奇,接二連三出問題。四顧知心餘幾個,誰知同命有三尼?一聲霹靂驚天地,蘑菇雲升起紅戈壁。俺算是休矣啊休矣!淚眼兒望著取下像的

  宮牆,嘶聲兒喊著新當家的老弟,咱們本是同根,何苦相煎太急?分明是招牌換記,硬說我寡人有疾。貨色兒賣的還不是舊東西?俺這裏尚存一息,心有靈犀。同誌們啊,還望努力加餐,加餐努力。指揮棒兒全靠你、你、你,耍到底,沒有我的我的主義。


  這三首曲子,雖寫在不同時期,卻產生一氣嗬成的效果,仿佛趙樸初有先見之明,預料到“三尼”的接二連三的可悲下場。很快,這首曲子傳到了毛主席的手上。

  1965年初,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將要訪華,毛澤東說:“柯西金來了,就把這組散曲公開發表,作為給他的見麵禮。”公開發表前,毛澤東將原來的標題《尼哭尼》、《尼又哭尼》、《尼自哭》,分別改為《哭西尼》、《哭東尼》、《哭自己》,又寫了“某公三哭”四個大字作為總標題,讓《人民日報》發表。

  2月1日,這3首曲子見諸《人民日報》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早晚新聞和首都報紙摘要節目中接連幾天播出了這組散曲。一下子,這3首曲子震動了文壇,轟動了全國。趙樸初的名字一時風靡海內外。

  摘自《趙樸初傳》,朱洪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