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社評:印度能否走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

(2020-04-29 00:36:16) 下一個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國駐印度大使館新聞發言人4月20日就印度工業和貿易促進局發表的外資政策發表聲明,強調中國反對印度製定的有關歧視性政策,希望印度能夠一視同仁,營造一個開放、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這是中國政府對印度投資政策第一次通過外交渠道發表公開聲明。根據印度工業和貿易促進局(DPIIT)發布的有關規定,“任何來自印度接壤國家的投資者”,都必須在政府市場準入的渠道進行投資。這標誌著印度政府公然拒絕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如果中國企業通過其他渠道進入印度投資,那麽,有可能會違反印度貿易投資部門的行為準則。毫無疑問,這項政策主要是針對中國。

  東盟國家主導的、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參加的區域全麵夥伴關係協定談判,以印度退出談判而告終。東盟國家對此表示遺憾,日本希望印度重新考慮加入該協定。

  印度之所以作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印度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國家。印度聯邦政府和印度各聯邦主體之間的關係是鬆散的關係。印度中央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協調印度各地區的經濟政策。如果印度參加協定談判,作出讓步,那麽,印度政府總理有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權衡利弊,印度政府決定退出談判。

  這從一個側麵充分說明,印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經濟體,印度中央政府在印度經濟發展中所能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盡管近些年來,印度中央政府總理雄心勃勃,希望促進印度經濟的發展,並且大刀闊斧改革印度的財政稅收和貨幣政策,試圖強化中央政府的權力,促進印度經濟發展。可是,除了印度政府總理所在選區經濟實現快速發展之外,絕大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都不盡如人意。到目前為止,國際社會仍然無法相信印度公布的統計數據,印度的增長率究竟是多少,人們不得而知。

  印度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印度國內的法律製度體係很難修改。印度土地政策和勞動法律製度,使得許多投資者望而卻步。因此,印度在吸引外資方麵始終落後於中國以及亞洲其他國家。近些年來印度依靠少數產業譬如計算機軟件產業支撐經濟的發展,印度政府迫切希望吸引外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可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仍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家,如果不改變自己的勞動、土地法律製度,印度隻能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

  此次印度工業和貿易促進部製定的有關政策,明顯針對中國。因為除了中國之外,尼泊爾、孟加拉國、巴基斯坦、馬爾代夫等印度周邊國家根本沒有能力向印度投資。印度試圖通過向中國關閉大門,阻礙兩國經濟關係的發展。

  印度之所以製定這樣的政策,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印兩國存在曆史的積怨和現實的糾葛。首先,從曆史上來看,中國和印度發生過邊境衝突,到目前為止,印度上層社會仍然對中國和印度的邊境衝突耿耿於懷,他們無法理解為什麽在兵力具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一敗塗地,印度國內對於那場戰爭記憶猶新,對中國的發展保持戒心。中國和印度邊境衝突,經過印度新聞媒體大肆渲染,已經成為影響中國和印度關係發展的重要障礙。中國國家領導人到印度訪問期間,希望印度各界特別是新聞媒體理性看待中印兩國關係,攜手合作,而不是相互封鎖,可是,中國和印度曆史上的糾紛,已經成為影響兩國關係發展的重要障礙。

  其次,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麵臨同樣的發展任務。客觀上兩國在國際社會存在競爭關係,因此,印度始終把中國作為競爭的對象。過去印度不了解中國的發展情況,大言不慚,認為上海有可能會趕上印度的孟買。這種坐井觀天,使得印度產生了莫名其妙的優越感。可是,等到印度了解事實真相之後,又產生巨大的失落感,他們非常嫉妒中國取得的成就,因此,在經濟交往中時時刻刻防範中國,擔心中國發展速度更快,“趕上並且超過印度”。這種奇特的心理,使得印度在處理與中國關係方麵,始終無法保持平常心。印度國內的民粹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者經常利用兩國曆史中發生的戰爭挑起事端,惡化兩國的關係。如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曆史遺留問題,中國和印度要想實現合作發展是不可能的。

  第三,地緣政治關係決定了,中國和印度關係一定會磕磕絆絆。印度把印度洋看作是自己的勢力範圍,把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國家看作是自己的保護國,因此,始終擔心中國在印度洋出現,擔心中國借助於喜馬拉雅山口,加強與尼泊爾等喜馬拉雅山南麓地區國家的聯係。近些年來,尼泊爾等國通過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實現經濟平穩發展。中國為了保護自己的石油運輸線,在亞丁灣地區開展護航行動。印度認為中國的所作所為,已經損害了印度的利益,因此,千方百計地阻撓尼泊爾、斯裏蘭卡、馬爾代夫與中國的合作。中國在馬爾代夫投入巨資,修建跨海大橋打通馬爾代夫首都與國際機場之間的公路,中國在馬爾代夫投資鋪設跨海電纜,幫助尼泊爾接通互聯網絡,所有這些都是中國強化與發展中國家聯係的重要舉措。可是,在印度看來,這是在“挖牆腳”。印度千方百計地阻撓中國與相關國家的合作,甚至不惜利用自己的地區影響力推翻馬爾代夫政府。印度這種地區霸權主義行為,必然會導致一些國家反對。印度也將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

  中國不願意和印度爭奪勢力範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加強與亞洲國家的經濟聯係,通過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促進各國經濟合作。印度對中國采取防範措施,客觀上導致中國對印度的投資速度放緩,但是,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印度經濟的發展。

  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如果中國利用自己工程建設能力,幫助印度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將會給印度經濟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於印度拒絕中國的工程建設企業進入印度投資,客觀上導致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步履維艱。

  印度曾經引入日本的高速鐵路建設企業修建高速鐵路,可是到目前為止,印度曾經引以自豪的的高速鐵路已經變成了半拉子工程。由於日本在印度投資,不是為了促進印度經濟發展,而是為了強化在印度的商業存在,因此,日本與印度簽署的高速鐵路建設合同項目無利可圖,日本鐵路企業修建高速鐵路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增加工程造價,控製工程的建設成本,結果導致日本幫助印度修建的高速鐵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產生規模效益。

  與日本幫助印度修建的高速鐵路項目相比,中國幫助印度尼西亞修建的雅加達到萬隆的高速鐵路,已經初具規模。不遠的將來,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到萬隆高速鐵路將會正式投入經營,到那個時候,中國企業與印度尼西亞企業聯合組建的經濟體將會從高速鐵路運營中獲得收益。

  印度試圖走出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國際社會對此應當給予充分理解。畢竟,印度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印度中央政府的權力十分有限。印度中央政府在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得不花費大量的精力,說服印度各聯邦主體支持印度中央政府的經濟計劃。印度政府為了強化中央權力,采取窮兵黷武的政策,通過製造緊張氣氛,強化軍事力量,提高國家凝聚力。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舉動。如果印度大量采購軍火,通過強化與巴基斯坦之間軍事緊張關係,迫使印度各聯邦主體必須與印度中央政府保持密切關係,那麽,印度經濟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

  印度中央政府采取措施限製中國企業到印度投資,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隻是遺憾,而對於印度來說則是巨大的損失。因為除了中國沒有任何國家能大規模投資印度,中國工程建設能力舉世無雙,如果印度拒絕中國投資印度,那麽,印度基礎設施建設速度一定會放緩。中國希望印度改弦更張,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融入地區經濟體係,堅持按照平等原則,與周邊國家開展合作。如果印度對中國采取歧視性的政策,那麽,中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外商投資法明確規定,在外商投資領域,中國堅持“對等原則”。如果印度拒絕中國投資者進入印度,那麽,印度也必須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畢竟中國並非隻能選擇印度投資。

  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印度在處理國際關係方麵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但是現在看來,印度政府不是因為不結盟而拒絕與其他國家合作,而是因為內部問題迫使印度中央政府減少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印度軍方長期依賴俄羅斯供應軍火,近些年來希望從美國購買先進的武器,並且獲得美國的武器生產技術。而美國在印度洋的存在,客觀上又會加劇印度的不安全感,他們擔心美國進入印度洋會影響印度在印度洋的影響力。正是這種患得患失,使得印度在處理地區和國際關係方麵出現許多戰略性的嚴重失誤。中國希望印度政府充分意識到,隻有以開放的胸襟,迎接各國的投資者,才能促進經濟穩定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