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評分析:莫讓民粹對衝破壞兩岸互信基礎

(2016-01-22 22:28:28) 下一個


大陸網友攻占了三立新聞的臉書主頁。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作者 束沐)“周子瑜事件”餘音猶存,近日,大陸某“貼吧”網民自發“攻占”台媒臉書頁麵的新聞,再一次登上了兩岸各大網絡媒體版麵的顯著位置。這一係列不尋常的現象,將對今後兩岸關係產生什麽樣的影響?需要引起足夠的警惕與重視。

      長期以來,綜藝界扮演著兩岸關係中“和平非戰區”與“合作示範區”的角色。不管是流行音樂、電視節目,還是合拍影視劇,大陸與台灣的文藝工作者優勢互補、博采眾長、交流互鑒,共同製作的文化產品受到兩岸同胞尤其是廣大青年群體的熱捧與好評,兩岸文娛明星更是早已不分彼此。這充分說明,兩岸攜手合作不僅能夠創造更豐富的市場價值與社會價值,還能夠共同把民族文化與時代文化緊密結合、發揚光大。然而,正是由於近年來網絡民粹的異軍突起,才將這片“非戰區”卷入到無謂爭吵與政治風暴之中。

      兩岸網民的“蜜月期”與“亞文化”

      事實上,兩岸之間既有的政治分歧客觀存在,再加上兩岸民眾了解彼此社會情況與民心動態的信息渠道不夠客觀全麵,尤其是台灣一些媒體擅長將大陸“妖魔化”、“政治化”,致使以兩岸青年人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兩岸網絡民意,時常處於“對峙”狀態,但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的背景下,這種“對峙”本不具有什麽挑戰兩岸關係大局的能量。特別是2008年後,陸客、陸生相繼入台,大陸的網絡社會一度刮起“太平洋的風”,充滿“小清新”風格的“寶島熱”在大陸年輕人中頗為流行。

      然而,這段“蜜月期”來得快,去的也快。一方麵,島內“天然獨”世代登上曆史舞台,“太陽花”與“反課綱”相繼讓不少本來對台灣有正麵印象的大陸年輕人感到疑惑與失望,另一方麵,諸如“茶葉蛋”等隻言片語與個別事件,經過網絡空間的反覆加工、放大,加深了兩岸民眾之間的偏見。其本質是網絡的“亞文化”,使得某些事物被“莫名其妙”地賦予“莫名其妙”的意涵,進而觸動網民集體狂歡的興奮點。

      誠然,此次“攻占”行為就是這種“亞文化”的體現,而發起“攻占”的大陸網民們也並不是殺紅眼的“義和團”,他們更多抱著一種調侃、遊戲的心態。但是,這種行為不僅不被台灣年輕人所理解,而且經過一些不負責任媒體的炒作和煽動,將島內政治中敏感的“悲情意識”激發出來,以至於淪為政治勢力操作的工具。從“東京影展風波”、“張懸事件”到如今的“周子瑜事件”,雷同的情節不斷重現,兩岸被激化的民粹卻不斷加碼。“爽”的是少數網民的低級趣味,“痛”的是多數兩岸同胞的內心。

      因此,兩岸各界有識之士應該嚴肅地注意到這一係列現象。在反覆強調“兩岸政治互信”的同時,也應重視當前“兩岸社會互信”的新特征與麵臨的新問題。

      兩岸社會互信問題需正視 影響政治互信

      政治互信與社會互信,如同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共榮共生。在當前的兩岸關係格局之下,政治互信是靠政治領袖自上而下地建構,而社會互信則是靠基層大眾自下而上地積累。政治互信紮實了,能為厚植社會互信提供良好的氛圍;社會互信鞏固了,能為深化政治互信提供堅強的靠山。反之,當政治互信遭遇動搖、轉折甚至瓦解時,社會間的不信任感就會如瘟疫一般蔓延;兩岸社會之間的敵意越強、感情越脆弱,政治互信被侵蝕的速度就越快,給兩岸政治領導人回旋的餘地也就越小。

      以島內的“逢中必反”為例,它原本隻是冷戰“反共恐共”思潮的遺留物,但在選舉政治下,操作兩岸對立成為一些政黨屢試不爽的“票房迷藥”。於是,“逢中必反”從最初的“病灶”逐漸惡化為癌細胞,如今已經擴散到島內政治、經濟、社會的每一寸肌體之中。而這些“逢中必反”的言行,經網絡傳到大陸,自然而然成了大陸網民的“動員令”。所以說,對台媒臉書頁麵的“攻占”,可以理解為一部分大陸民意對於島內“逢中必反”的不滿與反製。但這樣的“互撕”實際上撕裂了兩岸的社會互信,進而對兩岸政治互信產生負麵的影響。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借星雲大師之言,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需要“包容的智慧”。兩岸社會應該學會相互欣賞,而不是高築敵意的心牆。接二連三的“集體狂歡”,實質上是無聊的情緒宣泄。當兩岸的網民從“對峙”惡化為“對衝”時,反過來必將對來之不易的兩岸互信基礎帶來嚴重的傷害。在這樣的情形下,無論是大陸媒體還是台灣媒體,都不應該成為操弄民粹的鼓吹手,而是應該成為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推動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