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港幣聯係匯率製度麵臨變革壓力 (圖)

(2007-11-18 06:41:50) 下一個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近期,在美元匯率不斷走弱和人民幣資本對香港有限開放的憧憬之下,國際熱錢和中國內地投機資金蜂擁香港,使得港幣匯率急升至聯係匯率的強方兌換上限,以致於香港特區政府不得不拋售港幣進行幹預。

  證券時報刊登招商基金督察長趙生章文章分析,這一現象其實和港幣麵臨的基本趨向恰恰相反,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考慮到聯係匯率本身的穩固性以及香港經濟和內地經濟間的地緣關係和密切聯係,聯係匯率接下來麵臨的極有可能是資金外流下根本變革的壓力。

  在國際和國內因素作用下,人民幣繼續和加速升值已成必然。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就是對“亞洲美元”———港幣升值。,由於香港基本上是個城邦經濟,對周邊經濟體的依存度較高,本幣貶值雖對當地產品出口有利(包括零售,旅遊),但普通居民實際資產的貶值和購買力下降達到一定程度,必定會引發經濟行為的變化,使其棄弱趨強,選擇強勢貨幣,引發資金大量外流,就像上世紀80年代初美元強勢下的情況一樣。

  經濟基礎已發生變化

  文章介紹,研究匯率的經典理論以購買力平價和利率平價理論的影響力最大。簡單講,前者強調相對價格水平之比,後者認為匯率是由實際利率之差決定。在匯率受管製的情況下(包括港幣的聯係匯率和人民幣有管理的浮動),上述理論的解釋力似乎有限。其實進一步分析,利率平價理論可以解釋目前由於人民幣處於加息周期,而美元/港幣處於減息周期,使得套利資金成本降低,從而加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而購買力平價可以從經濟發展角度詮釋人民幣升值麵臨的經濟壓力。從本質上講,匯率變動的基礎或者說是長期趨勢還是緣於實體經濟實力的發展變化,但對香港經濟而言,內地貨幣金融政策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對其匯率製度安排的影響也非常關鍵。

  港幣聯係匯率產生於1983年,當時的背景是美元持續走強、香港市場資金大量外流,外匯市場動蕩不定。為挽救港幣,穩定匯率,1983年10月,政府宣布修改發行鈔票的有關安排,開始實行“聯係匯率製”。在此之前,港幣很長時期實行的是英鎊匯兌本位製,1972年英國宣布英鎊自由浮動後,港幣開始對美元掛鉤,後在美元趨強的背景下,改為聯係匯率製。可見港幣聯係匯率製度的安排本身是曆史的產物,與其主要相關經濟體的變化密切相連,幷非一成不變。

  聯係匯率製實施以來對穩定香港經濟、促進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內地和香港都從中受益不少。但是,隨著世界經濟形勢和金融體係的變化,美元從強勢向弱勢的轉變速度正在加快,特別是香港與內地經濟聯係愈來愈密切,經濟已趨向於一體化,而其匯率及利率政策目前情況下又必須和美國經濟進行連動。港幣與美元掛鉤的經濟基礎已不同於從前。

  可能的演化和投資機遇

  文章表示,雖然港幣聯係匯率麵臨挑戰,但其變革方向幷不樂觀。香港特區實行聯係匯率已被寫入《基本法》,變更匯率製度不僅有經濟方麵的考量,更有政治方麵的影響。在人民幣沒有實行自由兌換的情況下,與人民幣掛鉤的時機還不成熟,也有學者提出一次性升值或與“亞元”掛鉤,但前者隻能是階段性地舒緩壓力,後者顯然還缺乏可操作性,而盯住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一籃子貨幣浮動,會使港幣匯率更加波動。所以,有可能的選擇還是繼續維持,直到壓力大到無法繼續。

  考慮到當前美元弱市下,香港作為開放經濟體投資中國經濟的橋頭堡,國際熱錢還會繼續湧向香港,所以港幣匯率暫時感受不到資金流向中國內地的壓力。但隨著人民幣升值的加速,這一基本趨向應會逐漸明朗。對於政府決策部門來講,一般都是在有明顯的經濟行為發生後的壓力之下,才會對現行政策做出變更,而很難希望其隻是基於對未來形勢的判斷就對目前還可行的製度進行調整,特別是這一製度還如此重要。

  在這一過程中,有可能出現重大的投資機會,特別是與香港毗鄰的深圳等地,從香港流入的資金,除普遍性地加劇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的資產泡沫外,更會使當地的資產首先受益。而且,這種匯率壓力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得到化解的話,極有可能再度招來國際炒家的窺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