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飛的蜂鳥

蜂鳥有極強的飛行能力,它們能敏捷地上下飛、側飛、倒飛,還能原位不動地停留在花前吸食花蜜。蜂鳥翅膀扇動極快,每秒鍾達80次之多。
個人資料
正文

& 周五植樹:栽一棵“徐特立”樹

(2007-12-01 12:08:32) 下一個
我堅信,毛澤東的人格的形成,徐特立的功績不可磨滅。年幼時,父母贈書“徐特立的故事”,猶如昨日。不知何故,近日常常會想起徐特立。。。

原文在此: 徐特立 一生剛烈寫傳奇

徐特立 一生剛烈寫傳奇

國防大學教授 徐焰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徐特立

老戰士頌

壯哉徐老,革命榮光。憤世黑暗,以身矯枉。桃李遍天下,最識潤之強。己身長求索,矍鑠飄西洋。昔友曹瑛老,詩讚有華章:

平凡偉大馬列真,一代師表啟後昆。道德文章垂萬世,堪稱革命一完人。

在以往幾十年的時間裏,徐特立的名字曾令億萬人尊敬。這不僅因為他曾是毛澤東的老師,而且在於這位老戰士本身就有非凡的傳奇經曆。中共中央在致徐特立70歲誕辰的信中,稱他的道路“代表了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的最優秀傳統”。

生平

■憤於清政府賣國,竟在演講時用菜刀砍斷自己的手指,蘸著血寫了抗

議書,寫完當場暈倒

■42歲赴法國勤工儉學,50歲在革命低潮時入黨,58歲爬雪山過草地,是紅軍長征隊伍中年紀最大者

■1966年國慶節上天安門時,他守在電梯旁等毛澤東,想傾訴心中想法

徐特立,1877年生於湖南長沙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從小體味到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9歲時,父兄因憤於不識字受欺壓,湊錢讓他讀私塾。他讀了六年書,又因無錢輟學在家,曾跟隨一個和尚學習禪宗。後來他在家勞動,又教私塾。1905年因清政府廢科考辦新學,長沙辦起師範學校,他考入該校讀速成班,畢業後當高小教員,又應聘長沙周南女校。

1907年發生清政府向外國屈辱妥協的教案時,徐特立在學校作時事報告,講到激憤之處,熱淚如傾,竟拿菜刀把自己的左手小指砍掉,蘸著血寫了抗議書,寫完當場暈倒。這一“抽刀斷指”的舉動,頓時蜚聲全省,徐特立也被當時有進步思想者譽為最有血性的激進人物。

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徐特立積極參加湖南起義,被推為長沙副議長,翌年又任省教育司的科長。他一身清正進入官場後,頓覺黑暗無比,不久返回教育界,任長沙師範學校校長。1919年,國內興起赴法國勤工儉學熱潮,年已42歲的徐特立也報名前往,成為年紀最大的留學生。在法國四年間,他邊做工邊學法語,後入巴黎大學學習自然科學。回國後,他任長沙第一女師校長,被公認為湖南的教育界名流。

1927年初大革命高潮時,徐特立參加了湖南農民協會並任教育科長,又在左派掌權的國民黨長沙市黨部任農工部長。同年夏天,大革命失敗,在不少共產黨員叛變脫黨時,徐特立卻以50歲年齡入黨。隨後,他參加了南昌起義,任師黨代表。部隊失敗後,他決定同賀龍一起上山打遊擊,隻是因病未能跟上,被派赴莫斯科入中山大學。他學通俄語後,係統研究了馬列主義,並同吳玉章、瞿秋白共同研究了漢語拉丁化拚音。

1930年末,徐特立潛回國內,赴江西根據地,後在中華蘇維埃政府任教育部副部長(部長為瞿秋白)。1934年,他隨軍長征。一路上,他拄著一根竹杖,扛著防身用的紅纓槍,和大家一同行軍。瞿秋白在告別時換給他一匹好馬,他卻總是讓給傷病員騎。據統計,長征兩萬裏,徐老騎馬不過二千裏,人稱“徐老徐老真是好,不騎馬兒跟馬跑”。

到達陝北後,中共中央為他慶祝60歲壽辰。毛澤東寫信致賀,稱徐老“今後還將是我的先生”。抗戰爆發後,徐特立先到國民黨統治區做中共代表,1940年回延安任自然科學院院長,在黨的“七大”上當選中央委員。此時,他老當益壯,年近七十還參加了延安青年體育運動會的遊泳比賽。1947年,中央為他慶賀70歲誕辰,毛主席的題詞是“堅強的老戰士”,朱總司令的題詞則是“當今一聖人”。

新中國成立後,徐特立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因年老記憶力減退,他自動申請免職。但是,他仍關心國事———“大躍進”時不表讚成,“文革”開始後又憂心不已。1966年國慶節上天安門時,他守在電梯旁等毛澤東,想傾訴心中想法。毛主席遠遠看見他後,馬上打招呼並想走過來,可惜被突然出現的一群高呼“萬歲”的人隔開。徐老此後身體日衰,難以外出,於1968年去世,享年91歲。

背景

■不管年紀多大,始終追求新思想、新文化、新生產力,總站在勞苦人民一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大文學家屈原的這句名言,曾是徐特立和他的學生毛澤東等尋求真理時的座右銘。在中國近代各種思想極其活躍的湖南,徐特立走過的路途,正是一個貧苦知識分子通向光明進步的人間正道。

早年的徐特立有著反抗黑暗社會的自發意識,本想皈依佛門,後轉為尋求教育救國。他從教多年,卻總自感不足———28歲時入長沙師範速成班;在學界成名後又赴上海,跟隨比自己年輕的老師學習;還去日本考察過學校教育;42歲時索性到法國留學。這種學而不厭的精神,正是他始終能在時代的激流中居於前列的根源。

徐特立一直同情勞動人民,這又決定了他在曆史關鍵時刻的取向。湖南農民運動興起時,省內學界名流的反應差異極大。已不是農民身份的徐特立卻參加了農民協會,並認為自己“思想整個革了命”。在隨後出現“馬日事變”的白色恐怖中,他反而要求加入共產黨。他從苦難的故鄉走向東瀛、闖過西洋,反複的比較鑒別,他感到隻有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希望。追求新思想、新文化、新生產力,最後認定共產主義是最美好的理想,這就是徐特立的道路給我們的啟示。

故事

■為窮學生田漢買了蚊帳,又因給學生打洗腳水轟動長沙學界

■斯諾訪問陝北時,驚訝地發現中國的山村學校竟在率先推廣符合世界潮流的拚音化文字

徐特立在湖南任教二十年,愛學生如子。他任師範校長時,將自己的月薪與校內主任、庶務等同樣定為20元,還經常接濟窮學生。

田漢(我國國歌作詞者)入學時買不起蚊帳,徐特立便買了一頂相送。而他卻把自己的家小安排在鄉下,以節省開支。逢假日回家,他要步行往返80公裏。一次查夜時,他發現有新生爛腳呻吟,便親自打水給他洗腳上藥。此事傳出後,一些教師認為太失校長“身份”,學生卻對他更為敬仰。他到第一師範任課時,支持毛澤東等學生反對校長專橫的活動。毛澤東曾說過,當時最敬佩的兩位老師,一位是楊懷中先生(即他後來的嶽父),一位是徐老。

在三十年代艱苦的戰爭中,徐特立主持根據地教育。為使勞動群眾更快地識字,便將在蘇聯研究擬定的28個拚音字母推廣到教學中。美國記者斯諾訪問陝北時,發現十分落後的山村學校竟率先推廣符合世界潮流的拚音化文字,感到極為驚訝,並在《西行漫記》一書中大力歌頌了徐特立的這項事業。解放後拚音字母的確定,也有徐老的一份功績。

■拒領千塊大洋考察費,甘願在鋼鐵廠幹重活、幫人做飯

■主持八路軍駐湘辦事處兩年,隻花過5塊錢招待費

■因衣著簡樸,被張治中的門衛轟走

徐特立一生勤儉,追求理想而從不為口腹折腰。赴法國後,他積極支持學生組織反對中法反動派的活動。國內軍閥政府為了籠絡他,通過使館告之可給一個“赴法考察”的名義,每年有1000塊大洋的薪俸。徐特立對此嗤之以鼻,仍在鋼鐵廠勤工儉學,幹重活有困難便給同學做飯。

1937年抗戰爆發後,徐特立以八路軍駐湘代表身份從延安返回長沙,一時城內轟動,每日前來拜訪探望者數以百計,其中不少還是親朋故舊。徐特立熱情地向他們宣傳黨的政策,終日長談,不過為節省辦公經費,隻招待茶水而從不請人吃飯。兩年後他離開長沙時統計,隻是會見法國記者時請過一頓便飯,共花了5塊錢招待費。當時,長沙城內國民黨高官衣裝筆挺,出入乘車。徐特立卻終日身穿八路軍粗布軍裝,撐一把雨傘,徒步在城中奔走,不識者多以為是軍中老夥夫。

一次,省主席張治中約談,徐特立走到省政府門口,門衛攔住說:“今天張主席會見八路軍代表,別人免進。”徐特立稱自己便是,門衛打量了一番,全然不信,竟把他轟走。張治中久等不至,派人再去八路軍辦事處相請,得知原委後,對比國共兩黨作風,對共產黨更為欽佩。

解放後,徐老始終保持勤儉的作風。他終生不抽煙不喝酒,直到晚年每天隻泡一杯清茶,喝到深夜不許換茶葉。他隻有一雙皮鞋、一套呢製服,而且是在外出活動時才穿。 

《北京青年報》 2001年5月08日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