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中國心

混跡文學城已九載,神交愛護華夏之網友,掃潑向故國之汙泥 (人勤筆拙,轉貼為主,請作者見諒)
正文

鄧小平起草周總理的四屆人大報告看"文革經濟崩潰"論

(2010-07-27 17:51:45) 下一個
【何群】 於 2010-6-10 18:54:36 評論說
據鄧小平說,周總理的四屆人大政府工作報告是他主持起草的。鄧小平很得意地說,毛主席要求我把政府工作報告控製在5000字以內,我完成了任務。所以這個經濟崩潰論不僅是抽了周總理一記耳光,而且更是抽了報告的實際起草主持人鄧小平一記耳光。這個崩潰論本來就是黨內鬥爭中華國鋒給對手四人幫亂扣帽子扣出來的,因為合乎右派的需要,後來才被右派們大加宣揚。鄧小平更恨四人幫,這種說法也讓他很高興,隻要合乎需要,他才不管它是不是事實。

----------

老兄吾:從兩個政府工作報告看“文革經濟崩潰”論之崩潰


“文革經濟崩潰”論直到今日還在流行,雖然大多數人已不感興趣,但極右人士依然作為了不得炮彈,時不時地向文革打來。文革經濟崩潰的論斷,狠狠地抽了共和國總理任期時間最長的周恩來總理的一記耳光!30年前的中國是什麽樣子?1975年1月13日,周恩來總理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

“我們超額完成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第四個五年計劃一九七五年也將勝利完成。我國農業連續十三年奪得豐收,一九七四年農業總產值預計比一九六四年增長百分之五十一。這充分顯示了人民公社製度的優越性。全國解放以來,盡管我國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一,但糧食增產一點四倍,棉花增產四點七倍。在我們這樣一個近八億人口的國家,保證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業總產值一九七四年預計比一九六四年增長一點九倍,主要產品的產量都有大幅度增長,鋼增長一點二倍,原煤增長百分之九十一,石油增長六點五倍,發電量增長兩倍,化肥增長三點三倍,拖拉機增長五點二倍,棉紗增長百分之八十五,化學纖維增長三點三倍。在這十年中,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個大中型項目,成功地進行了氫彈試驗,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動蕩、通貨膨脹的情怳相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國內外反動派曾經斷言,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定會破壞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現在事實已經給了他們有力的回答。”

請問,你們還承不承認周恩來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讀一讀周恩來總理這段話的最後一句,你叫我們怎麽說你?我們不想給你扣什麽帽子,實際上你已經把周恩來總理定做的帽子自己給自己戴上去了。

當然,持崩潰論者會說周恩來總理是違心的。政治結論可以違心,數字難道也可以違心嗎?再請看華國鋒總理在1978年2月26日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他在提出了今後十年規劃和二十三年設想的藍圖後,唯恐人們信心不足,特別指出:“我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有了相當的物質基礎”,“相當的物質基礎”也就是說沒到崩潰的份上。他更引用了文革中的數據:

“從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的十一年中,盡管有劉少奇、林彪特別是四人幫的嚴重幹擾破壞,仍然有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區,糧食產量平均每年的增長速度都在百分之四點三以上,高的達到百分之五點五;也有三分之一的省、市、自治區,工業產值每年的增長速度都在百分之十二以上,最高的達到百分之十八點五。”

我們按華國鋒提供的數據來推算,就算還有三分之二的省市自治區糧食產量和工業產值年增長均為零,那麽全國平均糧食產量每年增長也有百分之一到二,工業產值每年增長更有百分之四到六,這樣的數據怎麽可以說是到了崩潰的邊緣呢?

沒有崩潰,硬說成是崩潰。沒有數據可以證明崩潰,就不要數據,空口亂講,這難道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態度嗎?置前任幾任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不顧,徹底否定、全部推翻一個擔任了共和國二十七年總理所提供的數據,所下的結論,這難道是一個人應有的品德嗎?

將一個財政收支平衡,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的經濟環境,說成是崩潰邊緣,而且又是出自一個將國家搞成赤字累累,又有巨大外匯儲備,又有巨額外債,又有龐大內債,麵臨巨大通脹壓力,民怨沸騰的資改派們之口,到底是想證明周總理的無能,還是炫耀自己的英明?

環顧世界,有哪個國家的官員是通過徹底否定前任領袖的業績來證明自己的正確的?又有哪一個文明大國的官員不是在頌揚前任的工作的同時將自己的事業做得比前任更好?

鐵一般的事實,鐵一般的數據證明文革中的中國經濟絕沒有崩潰,也根本就沒有崩潰過,也根本就不會崩潰。

將沒有的崩潰,說成是崩潰,那真正崩潰的或者說已經到了崩潰邊緣的隻能是中國資改派的人品、道德、格調、胸襟、氣度、修養和理論水平。









“文革”時期的經濟(3)
2004-10-24 楚蘇 華夏論壇,舊版文章 點擊: 5902
“文革”時期的經濟(3)
“文革”時期的經濟(3)
作者:楚蘇 (中國經濟史論壇於2003-8-28 17:19:45發布)  閱讀534次

(五)“四三方案”和對外經濟工作的新開拓?

60 年代初期,中蘇關係兩國關係緊張後,毛澤東曾考慮擴大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交往,引進先進技術設備。1964年和1965 年他提出:有的不會製造,要向別國學。甚至說:在一定時候,可以讓日本人來中國辦工廠、開礦,向他們學技術。(毛澤東聽取工交會議情況匯報時的講話,1964年1月7日。)但是,由於以美國為首的國際敵對勢力的持續封鎖及“文化大革命”的發動,這個設想一直未能實施。?

60年代後期至70年代初,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麵臨著新的一輪經濟危機,蘇聯、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活動遭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抵製,原有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陣營兩大經濟體係逐漸趨向解體,代之而起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日益增多的經濟往來。1973年,長達28年的以美元為中心國際貨幣體係崩潰。另一方麵,隨著中美關係緩和,中國重返聯合國,大批西方國家紛紛與中國建交,打破了國際敵對勢力長期以來對中國的政治封鎖。中國國內在林彪事件以後,開始批判和糾正部分的“文革”“左”傾錯誤。這些都為中國擴大對外經濟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1972年2月,毛澤東邀請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準備抓住這個契機,開拓對外經濟工作的新局麵。他對尼克鬆說:“你們要搞人員往來這些事,要搞點小生意。我們就死也不肯。”“後來發現還是你們對,所以就打乒乓球。”(《毛澤東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第595頁。)從而批判了“文革”中對外貿易領域的錯誤做法。在中美上海公報中,雙方同意為逐步發展兩國間的貿易提供便利。?

  1971年林彪事件以後,周恩來主持中央工作,與李先念、餘秋裏及相繼複出的陳雲、鄧小平等人,積極推行了毛澤東打開對外經濟工作局麵的決策。1972年1月,根據周恩來指示,李先念聽取了餘秋裏召集國家計委及有關部委負責人研究後的匯報,決定抓住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中急於出口的有利時機,針對國內需要,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1月22日,李先念向周恩來報送國家計委《關於進口成套化纖、化肥技術設備的報告》,建議引進我國急需的化纖新技術成套設備4套、化肥設備2套,以及部分關鍵設備和材料, 約需4億美元。2月5日,經周恩來批示呈報,毛澤東立即圈閱批準了這個報告。?

 隨後,周恩來等人以此為突破口,將對外引進交流規模進一步擴大。5月5日,冶金部建議從國外進口一米七大型鋼板軋機,這是國內鋼鐵工業長期以來急需的設備,因“文革”的衝擊使試製工作停止,而江青集團又借口 “自力更生”阻撓進口,嚴重影響了鋼鐵工業的發展。這時,國家計委根據李先念批示,正式提出了《關於進口一米七連續式軋板機問題的報告》。8月21日,毛澤東、周恩來予以批準。11月7日,國家計委再次提出《關於進口成套化工設備的請示報告》,建議進口6億美元的23套化工設備。周恩來在批準這個報告的同時,又要求將總額33億美元的另一進口方案送他合並考慮,準備采取一個更大規模的引進計劃。?

  在1972年引進一係列項目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上,1973年1月5日,國家計委向國務院提交《關於增加設備進口、擴大經濟交流的請示報告》,對前一階段和今後的對外引進項目做出總結和統一規劃。報告建議,利用西方處於經濟危機,引進設備對我有利的時機,在今後三五年內引進43億美元的成套設備。其中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纖、3套石油化工、10個烷基苯工廠、43套綜合采煤機組、三個大電站、武鋼一米七軋機,及透平壓縮機、燃氣輪機、工業氣輪機工廠等項目。這個方案被通稱為“四三方案”,是繼50年代的156項引進項目後的第二次大規模引進計劃,也是打破“文革”時期經濟貿易領域被封鎖局麵的一個重大步驟。以後,在此方案基礎上,又陸續追加了一批項目,計劃進口總額達到51.4億美元。利用這些設備,通過國內自力更生的生產和設備改造,興建了26個大型工業項目,總投資額約200億元。到1982年,26個項目全部投產。其中投資額在10億元以上的有:武鋼一米七軋機、北京石油化工總廠、上海石油化工總廠一期工程、遼陽石油化纖廠、黑龍江石油化工總廠等。這些項目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對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四三方案”的批準實施,帶動了對外引進工作的全麵開展。毛澤東、周恩來審時度勢,在國務院領導人的積極努力下,又果斷地進行了開拓整個對外經濟工作新局麵的部署。從1972年起,我國的外貿、金融及與之有關的其他經濟領域,出現了一個建國以來對外引進技術設備、開展經濟交流的第二次高潮。?

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方麵,除“四三方案”的主要項目外,重要的引進項目還有:從美國引進彩色顯像管成套生產技術項目;利用外匯貸款購買新舊船舶,組建遠洋船隊;購買英國三叉戟飛機,增強民航運輸力量等。1972年9月,國家計委成立了進口技術設備領導小組,負責審查進口設備和綜合平衡及長期計劃銜接工作,還組織有關部委派出多個考察小組,到國外考察檢查進口設備。同時,在國內恢複舉辦先進科技國家的技術貿易展覽會,學習吸取國外先進技術。?

60年代後期,為了適應外貿和遠洋運輸的需要,周恩來等國務院領導人頂住“四人幫”的攻擊,利用造船、買船、租船等多種方式,建立了一批遠洋船隊,同時,建設了一批萬噸級船台和船塢。70年代累計建造萬噸以上的船舶86艘,共151.6萬噸,最大為5萬噸級油船,從此基本建成了中國船舶工業的使用和建造體係。?

  在製定研究利用外資的戰略指導思想方麵,周恩來等人頂住江青集團的壓力,進行了艱苦的工作。1973年和1974年協助周恩來研究指導外貿工作的陳雲發揮了重要作用。1973年6月,陳雲在與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的談話中,提出了“對資本主義要很好地研究”的重要思想。他指出:現在我們外貿主要麵向資本主義國家這個趨勢“我看是定了”,因此,“不研究資本主義,我們就要吃虧。不研究資本主義,就不要想在世界市場中占領我們應占的位置”。針對林彪、江青集團的破壞,他提出要恢複外貿金融研究機構,認真研究西方資本主義經濟資料,並親自擬定了了解世界經濟狀況的10個重要問題。根據他的這一思想和周恩來的多次指示,中國人民銀行進行了許多調查研究,積極開展籌措外匯和利用外資工作,1973年籌措到外匯資金10億多元,支持了對外引進的需要。1973年至1974年,利用國際貨幣動蕩時機,陳雲又向李先念建議,適時地購進600噸黃金,增加

了我國的黃金儲備。?

  在利用和借鑒外國現代金融和管理手段方麵,陳雲大膽地指出,要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的商品交易所和期貨市場。他說:“對於商品交易所,我們應該研究它、利用它,而不能隻是消極回避。”根據這一思想,外貿部門在購買國內需要物資時,靈活運用期貨手段,積極參與國外交易市場活動,在完成購買任務的同時,為國家賺取了外匯。?

  在恢複建立國內出口生產基地、擴大出口貿易方麵,按照周恩來製定的“外貿要立足於國內,要把生產、使用和科研結合起來,推動國內生產的發展”的方針,李先念等人積極恢複了“文革”初期遭到嚴重破壞的出口生產工作。李先念在多次有關會議上指出:把出口工藝美術品說成是“為資產階級服務”,不生產,不采購,使出口額顯著下降,這種狀況必須迅速加以改變。針對有人攻擊外貿工作“崇洋媚外”,認為出口商品提價是“幫助外國商人剝削各國人民”的謬論,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慨,嚴厲批評說:這麽說的人,硬是想要我們吃大虧,外國資本家賺大錢。在他和周恩來部署下,工藝美術品、農產品等出口生產基地得到了較快恢複。1972年9月,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全國工藝美術展覽會在北京開幕,曆時4個多月。為了擴大加工出口,外貿部門利用國際市場上棉布價格較高、棉花價格較低,而國內棉花欠收、加工能力較強的時機,進口一批棉花,加工成棉布後出口,既解決了國內的棉布緊缺,又賺取了外匯,同時還使國內人民增加了收入。但是,有人卻認為,這樣做是依靠外國,不是“自力更生”。陳雲經過調查研究後,堅決地指出:“我們是要自力更生的”,但是要做到完全用自己的棉花需要很長時間,“我們要利用這段時間,進口棉花加工棉布出口。不這樣做就是傻瓜”。同時,他還考慮到在整個外貿進出口安排上,都應利用國內豐富勞動力,加工成品出口,如進口化肥和設備,增產糧食,再出口大米、肉類,“要長期搞,這樣搞是合理的。我們有勞動力,可以為國家創造外匯收入”。(《陳雲文選》第三卷第224頁。)?

這一時期,周恩來開始注意台灣設立經濟特區、引進外資的做法。1972年4月他接見廣交會代表時,詢問了台灣產品加工出口情況,說:為什麽台灣能搞,我們搞不了?我們這樣偉大的人民,出口才比台灣多十億,值不得驕傲。?

  1973年6月29日他接見美國銀行家洛克菲勒時說:通過兩國銀行來推動兩國貿易的發展,這是一個有效的渠道。我們過去不會運用銀行。……我很直率地說,這一點我們還趕不上台灣的嚴家淦。他引進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外資。進口原材料,然後加工,專門供出口。他還在台灣高雄劃了一個像香港一樣的自由港,不收稅。這樣,台灣的貿易額就大了。(《周恩來經濟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645—646頁。)10月31日至11月3日他和澳大利亞總理惠特拉姆會談時,再次表示讚許台灣省吸引外資帶著原料去建廠,利用台灣的廉價勞動力、勞務費,然後把商品回銷外國的做法。(《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下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630頁。)


?

  由於“文革”,周恩來建立經濟特區、引進外資和來料加工的設想不可能付諸實踐。但是,他的這一思想對後來的中國經濟開放產生了重要的探索作用。?

  在周恩來、李先念、陳雲等人的領導和鬥爭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1973年到1974年,我國對外經濟工作取得了開拓性的進展,出現了一個新的局麵。1973年我國對外貿易總額達到109.76億美元,是1970年45.8億的2.4倍;1974年更達到145.7億,是1970年的3.2倍。 1973年全國出口總額達到58.2億美元,是1970年22.6億的2.58倍;1974年更達到69.5億美元,是1970年的3.07倍。一方麵,成套設備和先進技術的引進,促進了國內基礎工業,尤其是冶金、化肥、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為我國80年代經濟建設的騰飛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麵,外貿出口創匯也得到迅速發展,有力地支持了國外成套設備的引進。?

(六)農田基本建設和社隊企業的發展?

“文革”前期,農村經濟建設也受到了嚴重幹擾。1971年林彪叛國事件發生後,周恩來主持中央工作。當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農村人民公社分配問題的指示》,針對當時農村存在的“分光吃盡”,集體增產個人不增收,分配不兌現,及勞動計酬上的平均主義等現象,強調指出:應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增加積累, 公共積累不要一下子增加過多,要使農民在增加生產基礎上增加個人收入;口糧分配要做到有利於調動最大多數社員的積極性;要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學習大寨的勞動管理方法要從實際出發,不能生搬硬套。還提出:要注意農業的全麵發展,不能把黨的政策允許的多種經營當做資本主義去批判。

從1972年起,《人民日報》根據這一精神,發表了多篇落實農村政策的社論和文章。?

經過落實黨的農村政策的努力,從70年代前期起,全國農村廣大幹部群眾開展了治山造田、治河修渠的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運動,取得了一係列重要成就。在興修水庫,引水治河,改善農田條件方麵,長江中下遊水利建設取得重大成績,興建了荊江漢江分洪等工程,共建成500多座大中型水庫,灌溉麵積達1.5億畝;全麵治理黃河取得重要進展,扭轉了黃河曆史上“三年兩決口”的險惡局麵,灌溉麵積達800萬畝,1971年黃河流域糧、棉產量比1949年分別增長79%和137%;治理淮河成績顯著,共開挖11條大河道,建成30多座大水庫、2000多座中小水庫,灌溉麵積相當於1949年的5倍以上;根治海河取得巨大成就,治理了子牙河等5大河係,修堤4300公裏,疏浚270條河道,建成80座大中型水庫、1500座小水庫,萬畝以上灌區271處,排洪能力比1963年提高5倍;大規模治理遼河取得成效,建成水庫220座,灌溉麵積由63萬畝增加到1100萬畝。此外,這一時期各地先後完成或初步完成的主要水利工程還有:豫、皖、蘇三省開挖新汴河、治理沱河工程,河北黑龍港地區防洪排澇主要工程,京郊治澇工程三條主河道通水工程,寶雞峽引渭灌溉骨幹工程,漢江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期工程, 江蘇淮安水利樞紐工程,丹江渠道主體工程,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黑龍江北部引嫩工程,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等。在打井抗旱、興建水電站方麵,這一時期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據統計,1977年我國農田灌溉麵積達70000萬畝,比1965年的49582萬畝增長41%,平均年增長2.9%;1977年我國機電排灌麵積達43167萬畝,各種水電站機電總裝機容量達4289千瓦,分別比1965年的12140萬畝、667萬千瓦增長355.58%和643%,平均每年增長11.15%和16.8%;1975年我國機井數達181.75萬眼, 比1965年的19.42萬眼增長935.89%,平均每年增長25%。(水利電力部編:《中國家田水利》,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年版,第25—43 頁。)?

農田水利和排灌機械的發展,增強了我國的農田灌溉和防澇抗旱能力,為農業持續豐收提供了保證。以全國受災麵積基本相同的1976年與1965年相比較,成災麵積占受災麵積的比例由1965年的53.9%下降到1976年的26.9%。其中水災由50.3%下降到31.7%,旱災由59.5%下降到28.6%。(國家統計局編:《建國三十年國民經濟提要》第74頁。)?

1975年10月20日, 由科學家袁隆平等培育的秈型雜交水稻通過鑒定,開始在全國大麵積推廣,一般能提高產量20%。這項技術成為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第一個農業專利,為世界糧食增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農田水利、農業機械、農用化肥和農村用電等條件的改善,使我國的糧食生產和農業總產值基本保持了穩定增長。70年代前期,全國農業總產值持續增長,其中隻有1972年由於遭受1962年以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比1971年下降1.04%。其餘各年與上年相比,1970年增長5.76%,1971年增長4  .2%。1973年增長8.3%, 1974年增長3.55%,1975年增長3.1%。1975年糧食產量比1964年增加1940億斤,增長57.1%。全國人均糧食產量也由531.9斤增長到615.7億斤。?

這一時期,農村社隊工業(主要指農村公社以下的集體工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70年代初,中國的經濟環境開始發生有利於社隊工業崛起的變化。一方麵,農村人口的持續增長,使一些農村地區尤其是沿海人口密集省份的農業勞動力出現多餘,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銳。另一方麵,國家號召實現農業機械化,但又拿不出較多的資金予以扶植,而國有大中企業由於“文革”動亂效益始終不高,不能滿足社會市場需要。於是,因地製宜,不需國家投資的社隊集體工業抓住機遇,以毛澤東1966年提出的“五七指示”中“亦工亦農”的設想為理論依據,自己走出一條路,得到了建國以來最大的發展。1970年,北方農業會議提出,大辦地方農機廠、農具廠以及與農業有關的其他企業,這一指導方針給單純靠種植農作物養活自己的各地農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江蘇、浙江、廣東等曆史上有傳統手工業的省份首先行動起來,紛紛創辦各種規模的農具、糧油加工、建材、編織、服裝等社隊工業。幾年中,如雨後春筍,蓬勃興起。以江蘇省為例,社隊工業總產值1975年已達22.44億元,比1970年的6.96億元增長2.22倍,平均每年增長20%以上。社隊工業在全省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由3.3%上升到9.3%。(莫遠人主編:《江蘇鄉鎮工業發展史》,南京工學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頁。)這些社隊工業的特點是:圍繞農業辦工業,工業為農業服務;為城市工業加工服務;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適應了當時農村較低的生產力狀況,因而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在極左思潮的影響下,發展社隊工業也被指責為“搞資本主義”,“挖社會主義牆角”。一些社隊工業因此而夭折,但在廣大農村社員幹部的抵製下,多數仍頑強地生存下來,並取得了較大的發展。1975年9月5日,浙江省永康縣人民銀行幹部周長庚寫信給毛澤東,建議改變1962年中央關於公社工作60條中社隊“一般不辦企業”的規定,積極發展農村工業,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尋找出路。毛澤東和鄧小平先後作了批示,印發中央有關部門和北方農業會議,引起了重視。(吳增地:《周長庚致信毛澤東主席的前因後果》,《當代農史研究》1997年第3期。)主持中央工作的鄧小平對社隊工業予以明確的肯定和積極的支持,指出其發展方向主要是為農業和人民生活服務,有條件時也要為大工業、出口服務。要求各級領導采取積極措施,加以扶植。1975年10月,《紅旗》雜誌發表江蘇無錫縣發展社隊工業的調查報告,指出社隊工業“對於發展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造小生產的習慣勢力有著很大的作用”。《人民日報》也發表了調查報告《偉大光明燦爛的希望》和評論文章。此後,社隊工業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1965年至1976年期間,按不變價格計算,全國社辦工業產值由5.3億元增長到123.9億元,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的比重由0.4%上升到3.8%。(《中國統計年鑒(1983)》,〖WM中國統計出版社1984年版,第214、215頁。〗社隊工業的發展為農業機械化、農田水利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上海川沙縣1971年至1974年用於農業機械化的2500萬元投資中,社隊工業提供的資金占87.5%。社隊工業還吸納了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使農民增加了收入,初步改變了農村的經濟結構。事實證明,這一時期農村社隊工業的蓬勃興起,起到了繁榮農村經濟的重要作用,也為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鄉鎮企業的大發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