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中國心

混跡文學城已九載,神交愛護華夏之網友,掃潑向故國之汙泥 (人勤筆拙,轉貼為主,請作者見諒)
正文

《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讀與記(一) [ 立金洪海亮 ]

(2010-06-06 06:58:08) 下一個
《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讀與記(一) [ 立金洪海亮 ] 於:2010-06-01 16:47:56 複:2934255
一、會議的起因:糧食征調問題
先推翻序裏麵的想法,先寫寫對起因的看法。
《變局》提出了三個近因,一個直接原因。

近因1:在調整中困難重重,如何克服?
第13頁說:毛澤東獲知信陽情況的當天,立刻召開常委會,以十萬火急的方式請周恩來抓緊製定中央關於農村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簡稱《十二條》),親自審閱修改,11月3日下發全國,重申反對“共產風”,反對“一平二調”,強調要實行按勞分配的原則,運行農民保留小額自留地,經營小規模家庭副業,有領導有計劃的恢複農村集市等。

我感慨的是兩個方麵。
一是為什麽要“重申”?以前發過,為什麽沒有執行?聯想到那封著名的黨內通信,是不是主席的指示真的出不了中南海?
二是重申的內容,按勞分配、小額自由地、小副業等這些印象中在主席領導讀蘇聯教科書的時候也提到過,並不是一耙子打死。想想河裏考證過關於“割資本主義尾巴”的資料,可以看出主席的思路一直是比較清晰的。

近因2:中央要不要自我批評?許多問題需要回答
書中提到,有人問為什麽相當普遍的人不敢講話?“共產風”中央一再糾正,為什麽糾正不了?
我想,造成這個局麵的,是不是就是中央領導層或者說執行層有工作作風問題?簡單粗暴,命令式而不是商討式?
主席提議中央要做檢討,他帶頭檢討了,但是總覽全書,劉和鄧的講話中對自己的檢討很少,大部分在批評省部級、地市級的執行。

近因3:應對國際的壓力和挑戰
引用總理的話:“七千人大會的時候,正麵臨著蘇聯的壓力,就是說我們國內的情況有困難,修正主義利用這個,想把我們壓下去”
聯想到第一稿書麵報告中很多代表提出困難講得太多,描述成一團黑等等,看以看出第一稿的書麵報告並沒有站在全局的高度上來考慮如何鼓氣的問題,如何集中全黨的力量戰勝困難的問題。

直接起因:糧食爭購發生了問題
鄧的講話直接指出,中央要反對分散主義,要確保完成任務。
大會報告的第一稿顯然也是這個思想。隻有在主席講了堅持民主集中製之後才有改觀。可見,劉鄧的工作思路是沒有想發揚黨內民主的,他們還是要求基層黨員幹部做黨的工具,聽話就可以了,不願走群眾路線,甚至不願意接受批評。
同主席提出的“出氣會”相比,高下立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