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中國心

混跡文學城已九載,神交愛護華夏之網友,掃潑向故國之汙泥 (人勤筆拙,轉貼為主,請作者見諒)
正文

何新:端午節來源新論

(2010-06-16 13:54:34) 下一個
何新按:端午將至。

近年韓國妄稱端午祭祀本源於韓國古俗,而與中國過去所謂紀念屈原水殉之事無關。

韓國人近年多有文化不明本源之妄論,但其妄論實與百年以來中夏學界之數典忘祖,致使文化根脈迷失有關。例如兩韓人種族中,自古本有華夏之血脈。漢武帝以後,兩韓之地數度乃為中國之行省。而韓國祖神朱蒙,實即華夏先祖之一的朱明、祝融。“高麗”一詞是“高勾麗”轉語,而從漢語語源看則與上古華夏東夷之東方神“句芒”有關(韓人會有異說,但餘對此有詳細考證)。早在《山海經》中即有“朝鮮”之名稱。

華夏文明為祖源,而朝韓文化風俗則為別脈,其與中華曆史種族文化之密切,更甚於與古華夏文明關係也頗密切之日本、安南。至今日本舊俗仍多存唐以前華夏古俗之遺跡,而韓國舊俗則多存宋明文化之遺風。所以,韓國多種風俗文化本非其民族之原創,而是華夏古文明風俗之抄襲複製也。

但是,端午古祭確實並非源於紀念屈原,而是源於商周以前上古新年農事之祭祀。餘此文嚐收錄於《何新國學經典新考》。

何新:端午節來源新論

五月五日端午,上古以為夏至陽盛之日。殷商古曆以之為嚐麥、種黍之新年,至今西南彝曆仍以為星回之節,演變為祭祀火神之“火把節”。 故五五端午在上古實起源於火神及夏神祭祀之節。楚人自命為火神祝融之後,故屈原政治失意悲憤而於此日沉江。後人懷念屈原,乃以此日為祭屈原之日也。

韓國繼首都更名後,又欲將端午節本國化。而後人亦很少知道年節古俗的原始來曆。為正本清源茲略考如下:



端午,端,正也,始也。端午即正五,古文字“五”與“午”通用。故端午即夏曆五月的第一個五日。

聞一多雲“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但何以設定此為祭龍祭祖之日,則前人無說。其實“端午”之設,是起源於上古之“夏至節”。上古以“夏至”(坤日)與“冬至”(乾日),為一年之兩大節日。

公曆以6月27日為夏至之日,約當夏曆之五月初。上古曆法之夏至則在五月初略相當於端午五月五,據常玉芝等考證,夏至之節,乃是殷商古曆的新年,嚐新麥植新黍之日也。

[按:近年商史學者研究甲骨文,發現夏曆五月是殷曆之歲首。常玉芝說:“氣象卜辭證明殷曆歲末歲首的交接是在夏季。殷曆的歲首一月是種黍和收麥之月,即相當於夏曆五月。殷人是以“大火”星昏見南中的夏曆五月為歲首,所以殷正建午。”

“殷曆是以麥收後的始食麥、種黍及大火初昏南中之時作為歲首正月的。於農事,則稱 ‘食麥’月;於天象,則稱可標誌歲首的大火為‘大辰’、‘天子大紀’。此月為夏至所在月,相當於夏曆五月,借用月建稱名,則可說是‘建午’。”]

古代曆法經曆多次演變。據《晉書·律曆誌》:“顓頊以孟夏正月為元。”孟夏,夏曆五月也。

《周禮·春官》:“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賈疏:“冬至日陽氣轉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陰氣轉升而祭地祇物魅,魅:百物之神。致人鬼於祖廟,致物魅於墠(音扇)壇。”

《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天神皆降。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地祇皆出。”可見遠古有夏至祭地祇的風俗。所謂地祇,就是地靈,包括田禝之神,亦即所謂“田祖”。

殷商曆法,以夏至(端午)為正月新年。西周建國後改曆,以立春為正月新年。其後,漢代行太初曆、三統曆,曆法運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確定於五月初五,夏至與端午遂分別為兩個節日。

直到晉代,五月五日仍稱“地祇節”。《道藏·歲書》:“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據《風俗通》,古時夏至原曾有煮龜之俗,“令極熟,去骨,加鹽豉、麻蓼名曰 ‘菹’。”龜,龍物也。“秋”字《說文》作“龝”,正象煮禾及煮龜。龜古音近秋。根據先秦古曆法,夏至一陰生,此日過後,天遂交入秋令矣。



據甲骨文,夏至之日,新麥成,種新黍,故以之為食新麥之節日。西周以後,則演變為端午嚐黍並以新黍獻神之俗。《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日在東井,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是月也,農乃登黍。天子乃以雛嚐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略引)

黍是中國古代五穀之主,古時包粽子用黍。【1】黍乃稷之粘者,有赤白黃黑數種。許慎《說文》:“黍可為酒,從禾入水為意也。”魏子才《六書精蘊》: “禾下從汆,象細粒散垂之形。”“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後乃成也。”所謂角黍,也就是獻神嚐新的粽子。

晉人周處在《風土記》中稱粽子為“角黍”:“仲夏端午,烹騖角黍,端,始也。” 注:“謂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葉裹粘米煮熟,謂之角黍。”

角黍得名,源於牛角形。上古有以牛角裝酒食祭祖之俗,取牛角之形似“且”(男陽具)也。據古人說法,角黍之所以要包以寬葉,蓋取義於“蔭”。古人認為黍具陽火之性,又稱“火穀”,《爾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說者以其象火為南方之穀。”火屬陽,而菰葉生於水中屬陰,以之與黍相配,乃具成“陰陽之象。”

《齊民要術》:“俗,先以二日,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象。”



古人發現,夏至後天氣暴熱,易生百邪致病,如中暑、痢疾等。故於端午節,自古又有避惡之俗。

《後漢書·禮儀誌》:“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荊楚歲時記》:“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蹋百草采文,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繩結續命縷,俗說以益人命。”(以彩繩係結祈福壽綿長,這也就是近年流行國際之間所謂“中國結”的起源。)

端午又有作藥浴之俗,藥用蘭草。《夏小正》:五月:“煮梅。蓄蘭、頒馬。”疏曰: “此日蓄采眾藥,以辟除毒氣。”蓄蘭即洗蘭,以蘭湯作沐浴。浴蘭湯、懸桃符,都是為避毒。因五月陽氣至極,極陽傷人,於是要避毒。

以夏至/端午為歲首之俗,今日早已不見於中原。但禮失而求諸野。在少數民族中,則至今仍可見此俗遺風。民族學家盧央指出,彝族太陽曆的新年稱“星回節”,因為在夏天的星回節有點火把的習慣,所以也稱為“火把節”。

陳久金說:“星回——就是北鬥星開始回轉了。這時,正是穀子成熟的時候。俗說話:星回之日過火把節。我國古代習慣於以北鬥鬥柄的指向來定季節。彝族也以北鬥鬥柄的指向來定季節,與《夏小正》以鬥柄指向確定正月和六月完全一致。”

陳久金又說:“星回節,又稱‘天中節’。‘天中’者,正五月也,因為上古曆法一年隻有十個月,五月為中。”其實,所謂“天中”,與

“端午”(端,正也。午,中也)之意義,本來完全相同。【2】



火把節至今仍是東南一帶民俗大節。據遊國恩說:

“滇中以舊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夏至日)為火把節。”

明人李元陽《雲南通誌》雲:“六月二十五日,束鬆明為火炬,照田苗,以火色占農。”李元陽是明嘉靖中人,當時已有火把節之記載,則其俗由來之久可知。明人楊慎《滇南月節詞》雲:“六月滇南波漾渚,水雲犯裏無煩暑。”又雲:“鬆炬熒熒農作午,星回令節傳今古。”(摘錄《升庵全集》卷三十九)

清人陸次雲《峒誌》記:“六月二十四日,祭天過歲。”清人許實撰雲南《祿歡縣誌》:“六月二十四、五日,為火把節,亦謂星回節。夷人以此為度歲之日,猶漢人之星回於天而除夕也。會飲至於旬餘不息,猶漢人之春宴相集也。兒童執火把,梢鬆枝,雜煤衽而擷之,見尊者叩首,舉燎逼裾,鬆煤燎之,火滿身,謂之‘送福’。”“男女齊會,四麵繞坐,膾肉,飲酒,歌舞雜喧,以趁盛節。”“大家小戶俱盛酒,合家歡樂,樂為過年。”

許印芳《五塘雜俎》卷二《星回節》謂:“節之日既夕,在所人戶,同時燃木,入室遍照幽,口中喃喃作逐疫送窮語,而農人持火照田以祈年,樵牧漁獵各照所適,求利益大光明中。”

《祿歡縣誌》亦謂“於野樹鬆燎,高丈餘,燃之,以照田祈年,視其明暗,卜其豐歉。”“倒樹當門臥,男婦撩衣跨火過,群相賀曰:星回矣!穢氣解矣!”

由此可知,星回節、火把節即雲南少數民族新年除舊之節,這種風俗與華夏族殷商古代之風俗相同。

上古曾有“十月曆法”,每年設為十個月,“天中節”在十月曆法之五月。但周秦以後改用夏曆,年十二月,“天中節”則成為六月矣。



秦漢以後,古禮失傳。以至對端午之起源,乃有種種異說發生。

一說端午起源於春秋時,為紀念晉人介子推。春秋五霸之一的重耳(晉文公)曾落難逃亡,介子推跟隨。沒有食物了,介子推割自己的股肉煮食予重耳。重耳複國後,賞賜隨從,介子推獨無所得,與母親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東南)。重耳請他出山,他終不肯出。於是重耳燒山,介子推抱木而被燒死。於是重耳為紀念他,規定晉國以五月五日為寒食(不用火)之節。

[東漢蔡邕《琴操》:“介子綏(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舀重耳。重耳複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驚悟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

東漢邯鄲淳《曹娥碑》則說,端午節是起源於吳人紀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伍子胥盡忠於吳,反被吳王夫差殺害,拋屍於江,靈魂不死,化為錢塘江江濤之神。故吳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為紀念節日。

《會稽典錄》則記浙人之俗,認為端午是為了紀念漢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能弦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江沂濤迎波神溺死,不得屍骸。曹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為紀念曹娥,乃稱端午為“女兒節”。

但是流傳影響最廣的,自然還是端午節紀念屈原說。此說始見於梁吳均《續齊諧記》: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3】

又雲:“漢建武中,長沙人區回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曰:‘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綠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其遺風也。”

《初學記》引用《續齊諧記》這一說法,說民間怕祭屈原之米食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為祭品,據說蛟龍怕粽子上的楝葉、綠絲。

李時珍《本草綱目》則認為正好相反,粽子就是喂給蛟龍吃的:“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

甲骨文中祖字從“且”。“且”,一說為男性生殖器。但也似即粽子之象形,祭祖之角黍。且、祖、粽,音通。



端午日龍舟競渡之俗,傳說起源於越王勾踐於五月五日檢閱水軍。《事物紀原》引《楚傳》:競渡“起於越王勾踐。”

《荊楚歲時記》則說其俗也是來自祭祀屈原:“五月五日,為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並將舟楫拯之,因以為俗。”《歲華紀麗》則綜合之,認為賽龍舟之俗是來自於:“因勾踐以為成風,拯屈原而為俗也。”

實際上,上古傳說舜帝南巡死於湘水。舜帝多名(有一種別號是“彭鹹”)。舜也稱 “夋”、“俊”,帝俊是《山海經》中的太陽神。舜是楚人之祖,號稱“祝融”。楚俗以五月五日為“祝融(火神)生日”,所以為紀念舜帝祝融,而早有龍舟競渡之俗。

綜上所述,端午之節,起源於上古之“夏至節”,乃是殷商之“新年”日。端午食粽的風俗,來源於上古於新年日以麥、黍祭祀祖神。龍舟競渡,則為紀念南遊水死的舜帝祝融也。後來隨曆史之變遷,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的事跡亦因都死於 “五月五日”而有所增附,但皆非其本原也。此節於周秦漢以後(也許更早?)流傳到東亞(古韓國及日本)以及東南亞地區,遂成為東方民族普遍之國際節日矣。

(2005年5月稿於上海,2009-2010年重新修訂)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jepa.html) - 何新:端午考_何新博客_新浪博客

【注解1】/黍,黃小米,粘性,上古華夏族之主食嘉禾。黍古代有火穀之稱,《禮記·月令》:天子乃以雛嚐黍,鄭玄注:“黍,火穀。”

【注解2】/夏至建午之月,古代曆法不同,換算互有舛誤,而統用夏曆(舊曆),乃有係於五(夏曆)、六(商曆)、七月(周曆)之不同。《禮記·雜記》:“孟獻子曰:正月至,可以有事於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七月而禘。”正月日至,冬至也。七月日至,夏至也。殷周之間改曆,春秋名目雜用不同曆法,換算之間常有出入。鄭注謂:“魯之宗廟,猶以夏時之孟月爾。《明堂注》曰:季夏六月,以禘禮記周公於太廟。”孔穎達正義:“正月,建子之月也。日至,冬至日也。七月,建午之月。日至,夏至日也。”

《堯典》已有迎二至的記錄。

《郊特牲》:“郊之祭也,迎長日之至也,大報天而主日也。”孫希旦《集解》:“迎長日之至,謂冬至祭天也。冬至一陽生,而日始長,故迎而祭之。禮盛為大,而冬至之禮最盛,故謂之大報天。”

孔穎達疏:“皇侃雲:天歲有八祭:冬至,一也。夏正,二也。五時迎氣,三也。”通前為七也。九月大饗(大嚐),八也,雩與郊禖為祈祭,不入祭。”

【注解3】/上述諸人,皆以五月五日而死,亦非偶然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