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秦王朝之謎[2]:血色青銅

(2010-04-08 07:52:52) 下一個

秦王朝之謎[2]:血色青銅

引子

兩千多年前,秦人的軍隊將中華文明推進到一個史無前例的轉折點上。然而,在史學家司馬遷的筆下,這支軍隊秦軍摧城拔地、殺人如麻。秦軍,這支令人生畏的軍隊,果真是依靠殘暴和野蠻統一了中國嗎?

第二集:血色青銅

1974年,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了大量的兵器,對這些兵器的研究讓人們逐漸看到了秦軍鮮為人知的一麵,司馬遷未曾記錄的那一麵。

在河南省的西平縣,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古人煉鐵的遺跡。兩千多年前,這一帶是韓國的冶鐵中心,鐵器的生產在當時已經有一定規模。

在河北易縣出土的這把燕國鐵劍,鋒刃部分已經達到了今天高炭鋼的硬度!春秋戰國的幾百年間,青銅正在慢慢退出曆史,鐵,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令人費解的是,處於同一時期的秦人,似乎沒有跟上時代。兵馬俑坑中出土的四萬件兵器,幾乎全由青銅鑄成。難道用武力統一了中國的秦軍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錄了一次著名的謀殺事件。在秦統一中國前一年,強悍的秦軍正準備消滅燕國的時候,一個叫荊軻的使者帶著燕國的地圖來到秦國。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獻圖投降是假,刺殺秦始皇是荊軻真正的目的。

史記上這樣描述: 刺客荊軻手持匕首,繞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圖拔劍還擊,三次拔劍而劍竟然不出。

司馬遷解釋說,秦始皇的配劍太長了,所以不能及時拔出來。

青銅劍一般都是短劍,它無法做長的原因是因為青銅材料容易折斷。春秋戰國時期,最負盛名的越王勾踐劍,全長不過55.6厘米。青銅劍普遍寬而短,60厘米似乎是青銅劍的極限。這種長度的配劍隨手就可以抽出,秦始皇怎麽可能因為劍太長而拔不出來呢?對於司馬遷的這個解釋,曆史學家一直很困惑。

1974年,在兵馬俑坑的黃土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把完全不同的青銅劍。令專家吃驚的是,這把劍的長度竟然超過了91厘米,秦人能夠製造如此之長的青銅劍!

可以推測,當年秦始皇佩帶的很可能就是這種加長的青銅劍。在刺客緊逼的奔跑當中,要拔出將近一米的長劍,確實不容易。司馬遷記載:在一個宮廷醫生的提醒下,秦始皇握主晃動不已的劍鞘,最終才拔出了配劍。

專家很迷惑:秦人將劍加長的目的究竟是什麽呢?

19世紀英國古兵器學者理查伯頓認為,在短兵器格鬥中,刺要比砍更有優勢,因為它更逼近對手。古羅馬軍團在血戰中總結出一條規律:以相同的力量,刺比砍更致命,刺死砍傷。

比對手的劍長出大約30厘米的秦劍,在格鬥中顯然更容易刺到對方,這很可能是秦劍加長的主要原因。但是,這畢竟是青銅劍,秦人用什麽方法讓長劍不易折斷呢?

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裏加入多少錫。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但容易折斷。

對秦劍做的化學定量分析顯示: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但秦劍更讓人著迷的地方,是它的外形。袁仲一教授仔細地研究了秦劍奇特的形狀變化。

這種設計使秦劍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強,而又保持一定的彈性,同時劍身又不會過於沉重。或許,秦劍加長暗示著秦軍對格鬥技巧的認識有了某種重大的突破。

秦劍是青銅劍鑄造工藝的頂峰,它的長度、硬度和韌性達到了幾乎完美的結合,攻擊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司馬遷記載:秦始皇隻一擊就使刺客荊軻倒地不起,燕國也隨後滅亡。

兩千多年前,在消滅了中原六國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軍主要的對手。在秦軍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匈奴騎兵乘機南下,侵占了黃河以南大麵積的土地。在帝國地都城鹹陽,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就擺到了秦始皇麵前。

當匈奴騎手高速衝鋒的時候,傳統的步兵很難抵擋。從曆史記錄來看,一種叫弩的遠射兵器很可能在秦軍擊潰匈奴的戰鬥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在兵馬俑坑,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弩的木製部分已經朽爛,但完整的遺跡仍然可以複原當初的秦弩。據此複原的秦弩,有著驚人的力量。

與弓不同,秦弩必須用腳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專家估計,這種秦弩的射程應該能夠達到300米,有效殺傷距離在150米之內,秦弩的殺傷力遠遠高於當時任何一種弓。

在弩腐爛後留下的痕跡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青銅製作的小機械。這些小小的青銅構件就是弩用來發射的扳機。它的設計得非常精巧。令人不解的是,秦人為什麽不把它做得更簡單一些呢?

假設一種最簡單的方案,製造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但是,射手完全靠手指的力量把勒得很緊的弓弦推出勾牙,就要用很大的力氣,在擊發瞬間,弩肯定會抖動。今天的射擊訓練,擊發瞬間連呼吸調整不好都有可能影響射擊的準確性。

秦軍的弩機通過一套靈巧的機械傳遞,讓勾牙在放箭瞬間突然下沉,扣動扳機變得異常輕巧。這恰恰是弩對弓的優勢之一,拉弓要用很大的力氣,時間越長,越難控製瞄準的穩定。

弩機上的望山,在上弦時可以自動地把扳機重新調整到擊發的位置。但它還有另一個不可思議的功能!

可以推想,在與匈奴騎兵廝殺的戰場上,秦軍弩兵射擊的情形。當瞄準遠處的目標時,射手參照望山估算弩抬高的角度,弩箭沿拋物線軌跡就可以準確命中敵人。望山,很可能是步兵武器最原始的瞄準係統。

在兵馬俑坑,出土最多的青銅兵器是箭頭,由於在坑中沒有發現弓,考古人員認為,這些青銅箭頭都是為弩配備的。

戰國時代,箭頭的種類繁多,這些箭頭上的倒刺和血槽讓人感到陣陣殺氣。而在兵馬俑坑中發現的箭頭,幾乎都是三棱形的。秦軍為什麽單單選擇了這種三棱箭頭呢?

三棱箭頭擁有三個鋒利的棱角,在擊中目標的瞬間,棱的鋒刃處就會形成切割力,箭頭就能夠穿透鎧甲、直達人體。

帶翼箭頭有凶狠的倒刺,但翼麵容易受風的影響,使箭頭偏離目標。

秦軍的這種三棱箭頭取消了翼麵,應該使射擊更加精準。專家對這些箭頭進行了仔細地分析。當檢測數據最終擺到桌麵上的時候,研究人員確實感到難以置信。

檢測結果發現:箭頭的三個弧麵幾乎完全相同,這是一種接近完美的流線型箭頭。

這種箭頭的輪廓線跟子彈的外形幾乎一樣。子彈的外形是為了減低飛行過程中的空氣阻力。我們有理由推測,秦人設計這種三棱形箭頭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秦人憑經驗接近了現代空氣動力學的規律。這種古老的箭頭是早期飛行器當中的範本,它和今天的子彈一脈相承。秦弩,連同它配備的弩箭,在那個時代很可能是技術含量最高的武器,它使秦軍的攻擊力大為加強。

公元前214年,秦軍發動了針對匈奴騎兵的全麵戰爭。僅僅一年的時間,30萬匈奴騎兵就被徹底擊潰,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歸秦國。

秦軍之所以能夠取勝,弩的作用至關重要。可以設想,在匈奴騎兵還沒衝到眼前時,強勁的秦弩就密集準確地擊中戰馬和騎手。持弩的秦騎兵射擊的準確程度是匈奴人的弓無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擋不住弩箭強大的穿透力。

對馬背上的匈奴騎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國兵書經典《武經講義》中說:弩是對付古代遊牧部落襲擊最為有效的武器。青銅弩機的設計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對於匈奴人而言,這種機械裝置太複雜了,他們很難裝配或仿製。

當專家們對秦軍兵器的研究逐步深入時,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

鈹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它的形式曾經五花八門。但是,在俑坑中發現的鈹,盡管生產日期相隔十幾年,造型和尺寸卻完全一致。

這兩件戈也不是同年生產的,但它們也是一模一樣。

湖北鄂洲是楚國的舊地,考古人員在這裏發現了一把秦劍。細長的秦劍和當年楚國的青銅劍完全不同。但是,它的造型跟陝西兵馬俑坑中的秦劍卻完全相同。

在兵馬俑坑中發現的三棱箭頭有4萬多支,但它們都製作得極其規整,箭頭底邊寬度的平均誤差隻有正負0.83毫米。

北京理工大學的冶金專家對秦軍箭頭做了金相分析,結果發現它們的金屬配比基本相同,數以萬計的箭頭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術標準鑄造出來的。這就是說,不論是在北方草原,還是在南方叢林的各個戰場,秦軍射向對手的所有箭頭,都具有同樣的作戰質量。難道,地處秦國各地的兵器作坊都在有意識地,甚至是強製性地按照某個固定的技術標準生產兵器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秦人就遠遠地超越了自己的時代。

標準化,是現代工業的基礎。標準化生產使不同的供應商生產的零部件可以組裝在一起,也使大規模的生產成為可能。在兩千年前農業文明剛剛開始成熟的時代,假如秦人真的有過標準化的兵器生產,他們的目的又是什麽呢?

秦軍使用的弩機,由於製作的十分標準,它的部件應該是可以互換的。在戰場上,秦軍士兵可以把損壞的弩機中仍舊完好的部件重新拚裝使用。秦軍的其他兵器雖然也可以互換,但對於大多數古代兵器來說,互換性要求的精確度並不很高。專家推測:秦人的標準化應該還有更重要的目的。

兵馬俑坑中發現的各種兵器,在戰場上應該有優異的表現。很可能是秦軍從幾百年的戰爭實踐中優選出來的。專家推測,秦人很可能將優選兵器的技術標準固定,國家再通過法令將這些技術標準發放到所有的兵工廠。

盡管按今天的工業標準看,這些兵器的標準化仍舊是比較粗糙和初步的,但是,在兩千多年前,秦人執著於統一標準,肯定是為了保證所有秦軍戰士使用的都是當時最優秀的兵器。

秦軍的兵器製作得相當精致。在青銅劍上有三條90多厘米長的棱線,將細長的劍身分成八個麵,手工要完成這樣的表麵加工有很大的難度。

戈的圓弧部分加工得十分規整,箭頭上三個流線型的表麵也完全對稱。

讓專家迷惑的是,某些天才的工匠製造出幾件這樣的兵器是可能的,但實際情況是,兵馬俑坑中幾萬件兵器幾乎都是同樣的質量。

根據司馬遷的記載,秦軍的數量超過了100萬。不僅如此,這支軍隊高度專業化,裝備極其複雜的武器係統。在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歐洲,亞曆山大的軍隊是5萬人左右,最為強盛時的羅馬軍團也不過幾十萬人。

為一支100萬的軍隊提供兵器,是一個可怕的任務,在十年統一戰爭的歲月裏,秦國的兵器作坊肯定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方,他們必須開足馬力,日以繼夜。問題在於,怎樣才能既保證標準,又大批量生產呢?

仔細觀察這隻戈的圓弧處,打磨的痕跡還清晰可見,手工打磨,會有交錯的磨痕,那是銼刀往返摩擦造成的。奇怪的是,這些磨痕沒有交錯的痕跡。專家推測,秦軍青銅兵器的表麵加工很可能是用砂輪實現的。兩千多年前是否有砂輪還有待考古證據,即便是用砂輪,靠手的感覺來完成這些弧形表麵的加工,要讓成千上萬件兵器達到同一個標準也是不可能的。

在兵馬俑坑中的兵器上麵,刻著一些文字。這些文字和今天的漢字很相像。研究人員發現,它們大多是人名,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個人是 “ 相邦呂不韋 ” 。

呂氏春秋是秦國最重要的一本曆史文獻,它的編撰者就是呂不韋。呂不韋是當時秦國的丞相,相當於今天的國家總理。呂氏春秋上說:物勒工名,意思是,器物的製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麵。

對於曆史學家來說,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透露的是秦國軍事工業的管理機密。呂不韋作為內閣總理,是兵器生產的最高監管人。他的下麵是工師,就是各兵工廠的廠長,監製這隻戈的廠長叫 “ 蕺 ” 。

在廠長的下邊是丞,類似車間主任,這位主任的名字叫 “ 義 ” 。

而親手製作這隻戈的工匠,叫 “ 成 ” 。

專家由此推斷:秦國的軍工管理製度分為四級。從相幫、工師、丞到一個個工匠,層層負責,任何一個質量問題都可以通過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責任人。我們已經無法知道管理的細節,但秦國的法律對失職者的懲罰是非常嚴酷的,這就是物勒工名的用意。

透過這些冰冷的青銅銘文,我們或許還能看到那個遙遠年代中一些普通人的命運。

這個叫Zhe的人做了好多年兵工廠的廠長,ZHE每天都要檢查兵器生產,他得向丞相呂不韋負責。如果兵器質量有問題,按照秦國的法律,廠長首先遭受處罰。為了自己和一家老小,他必須盡職盡責。

處在這個金字塔式的管理體係最底層的,是數量龐大的工匠。專家在銘文中一共發現了16個工匠的名字。

在秦國的手工工場,工人一般都是終身製。無論如何,這個叫DIAO的工匠一生都得在工場度過了。16年的勞作, “ 窵 ” 不知道經曆過多少次的坎坷。就是這些像 “ 窵 ” 一樣的普通人,製造出了留到今天的這些精良兵器,從一絲不苟的加工痕跡上,我們至今還能感受到他們粗糙的雙手和專注的目光。

秦國眾多的兵工廠能夠按照統一的標準大批量地製作高質量的兵器,金字塔式的四級管理製度是根本保證。當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仍然被荒蠻和蒙昧包圍的時候,而秦人就以他們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智慧,創造出了那個時代最強大的兵器製造業。

現在,我們可以來回答最初的那個問題了:在秦的時代,人們還不能象處理青銅一樣熟練地用鐵,鐵的冶煉和鑄造還處在發展階段。所以,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仍舊是青銅鑄就的。

2000多年前,秦人將青銅的性能發展到了極致,在波瀾壯闊的統一戰爭中,這些青銅兵器曾經發揮了巨大的威力。然而,秦軍戰士怎樣使用青銅兵器,強大的秦軍究竟是如何作戰的呢?這支從遠古走來的軍團,還有更多的未解之謎激發著人們的好奇心。

(編劇金鐵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