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譯製經典】巴頓將軍

(2008-08-15 15:06:23) 下一個
【譯製經典】巴頓將軍

以二戰為背景,傳神地描繪出了美國曆史上著名的“暴戾的軍神”:喬治·巴頓將軍在WWW-II期間的經曆。

  他曾在WWW-I期間,率領的坦克旅聖·米哈依爾戰役中立下戰功,WWW-II中,他領導的第三集團軍更在第二戰場上屢建戰功,甚至連傳奇中的101師(目前熱播《兄弟連》的E連所屬部隊)也曾在巴斯東被他們幫忙解圍(當然E連的兄弟並不承情)。

  雖有如此戰功,他卻是個性矛盾的人,也曾因毆打患炮彈休克症的士兵而被媒體圍攻甚至勒令道歉,然而在大多數人心中,他仍被認為是美國唯一能夠打硬仗的指揮官。

劇本是根據迪斯拉斯·法拉戈所著的《巴頓:磨難與勝利》和奧馬爾·N·布萊德雷所著的《一個士兵的故事》兩書內容所創作。

  影片有意把巴頓描繪成“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悲劇式的英雄”,也許正如編劇弗朗西斯·科波拉所說,“如果拍一部讚頌他的影片,那簡直是笑話,但如果拍一部譴責他的影片,那誰也拍不成”

本片據說是尼克鬆他最喜歡的影片,尼克鬆的通訊聯絡處長赫布·克萊因說“這部電影他看過好幾遍,還做了評論”,“他欽佩巴頓”。
  讓人意外嗎?並不。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正是美國曆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和水門事件,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是已成定局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這是美國軍事史上的第一次徹底失敗影響餘波,連向扮演美國英雄的約翰·韋恩主演的戰爭片,也遭到票房的失敗。

  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挖掘出這部讚揚美國尚武精神的影片,最自然不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