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蘇州評彈-楓橋夜泊

(2008-07-26 23:17:59) 下一個

蘇州評彈-楓橋夜泊



評彈是種流行於江南的曲藝形式,其唱腔為吳儂軟語曲調優雅動人。








楓橋夜泊

唐·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

1.張繼(生卒年代不詳,有說約756年前後在世),字懿孫,襄州(今湖北襄陽)人,一說南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張繼的詩多 是五言、七言律詩或絕句,內容多為紀行遊覽、臨行送別之作。語言明白自然,不尚雕琢。

2.楓橋:橋名,在江蘇吳縣閶門西。

3.烏啼:烏鴉啼叫。烏,指烏鴉,亦指夜晚樹上的棲鳥。

4.江楓:江邊的楓樹。

5.姑蘇:蘇州市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名。

6.寒山寺:在離楓橋西邊一裏的寺廟。據傳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兩個和尚住此,因而得名。

7.夜半鐘聲:唐代寺廟有半夜敲鐘的習慣。

這是一首記敍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首句寫所見(月落),所聞(烏啼),所感(霜滿天);二句描繪楓橋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寫客船臥聽古刹鐘聲。平凡的橋,平凡的樹,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鍾,經過詩人藝術的再創造,就構成了一幅情味雋永幽靜誘人的江南水鄉的夜景圖,成為流傳古今的名作、名勝。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後,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鍾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鍾。” 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賞析:

詩歌從很細小的景色入手,繪製了一幅朦朧靜謐、清冷幽美的江南水鄉秋夜圖。詩歌一、二句,雖然寫的是秋夜,但仍能使人感知江邊各種秋物的色彩、形態,還有聲音和情緒;而且前後詞語之意因果相連,推論而出。三、四兩句卻是個大寫筆,把一裏以外寒山寺的鐘聲遠距離傳送了過來。這捎帶著禪的超然的鐘聲,又會引發滿懷愁緒的夜泊之人什麼樣的感受呢?詩歌前後兩聯,所描寫的內容一繁一簡,體現出來的感覺一實一虛,對比非常清楚。而詩歌所創造的藝術意境,也寓於這繁簡虛實對比的玄妙之中。







這是一位飄泊他鄉的遊子,寫下所見的景物和感懷,時間是夜裡。
        
詩題叫楓橋夜泊,顧名思義,作者搭船旅行在外,還沒有到達目的地,這天船隻泊靠在河邊的一個小碼頭。
        
詩從夜間寫起。第一句的<月落>,不能當作天快亮時來看,有時下午四、五點鐘,太陽還高高掛在天上,月亮已然昇起,到了半夜月兒西落。一年之中,這種日子很多,隻是人們平常不注意,這天就是這種情況。
      
在長途航行之後,到了休息時分,船隻選了一處碼碩停靠。江南號稱水鄉澤國,風光特殊而優美,來到這裡心情應該輕鬆高興,但詩人張繼卻不然,或許長久作客在外,這晚觸動了鄉情,或許有事纏身,正苦思如何處置,總之這天夜裡他無法入夢。到了半夜,眼睛仍張得大大的,從船窗中望出去,那月已西沉,四周一片寂靜,連河水似乎也靜止了,隻有天邊一二片慘淡的雲仍飄浮著,剛好遮住月兒,不久又消散無蹤。月光一下明一下暗,把棲息在枝頭的烏鴉驚醒了,烏鴉啼叫了數聲,隨後四周又恢復寂靜。
        
從天轉黑到夜半這段期間,微弱的月光映照在水麵上,又從水麵反照回去,淡淡的光線,看起來像霜一般,滿天彷彿瀰漫著霜。在氣溫轉涼的夜間,麵對這景況,寒意不知不覺從四麵包圍過來,使隻身在外的異鄉人倍感孤冷寂寞。所謂由景生情,這句最能傳達。一句僅七字,卻含三件事,張力十足。第二句也一樣,有景有情,相互交融。
        
月已西落,轉頭看看四周,那幾棵停舟時曾注意到的楓樹,高大的樹影依稀可見,靜靜的站在岸邊,像似有意陪伴遠方作客的詩人。再望向更遠處,漁火幾點,在夜色中明亮清楚。懷著憂愁思緒的詩人,默默的麵對著這景像。
        
大地悄然無聲,突然一陣鐘聲傳來,打破沉寂的夜晚。在半夜時分,蘇城郊外的寒山寺,敲起夜半鐘。當萬籟俱寂時,鐘聲傳得格外清晰,也傳得格外遠,像從空中下來,也像順著水麵滑過來,傳到船中失眠的旅客的耳際。聲響襯托晚間的寧靜,但傳進飄泊的詩人心裡,卻另有寂寞的感慨。鐘聲由遠方傳來,迴旋耳際之後,又消失無縱,望望四周,隻有無邊的夜色籠罩。
        
實在巧,寒山兩字字麵很適合這時的氣氛,有冷冷的味道;說它在姑蘇城外,則有孤單味道,都和目前詩人的處境與心境相契合。其實作者隻是作事實的陳述,而且用口語陳述,可說白描而已,何況語意還不全,必須和第三、第四句串連,才能完整的把意思表達出來。這與前麵兩句,每句都包涵豐富的景物、心境描繪有極大的差別。

前後一密一疏,正顯出詩歌的高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