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專輯《水色》之《青石的街道向晚》

(2008-07-15 20:20:52) 下一個
專輯《水色》之《青石的街道向晚》

送交者: 一唱 2008年07月09日

2004年發行的音樂專輯《水色》我是這幾天才第一次聽的,這是個把蘇州評彈和樂曲揉和在一起的CD。我一直很喜歡蘇州評彈,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才會對這張CD感興趣。貼在山上的這首曲子是這個專輯中的第七首《青石的街道向晚》,曲中所配的蘇州評彈是《瀟湘夜雨》。效果如何,聽者自有評說。


轉抄的《水色》專輯簡介:

台灣音樂鬼才範宗沛2004跨界佳作。深邃、濃鬱、異色。一蹚水鄉之旅,完成一張風格綺麗的跨界音樂專輯。一場不可能的奇遇,發現Lounge、鋼琴、交響樂與蘇州評彈的完美交融。發源自三百多年前的東方評彈,以讓人驚歎的姿態融合在西方作曲裏,成了讓時空錯置、讓心情漂流的奇幻音色。這是個時間和空間交錯、人和光陰都不慍不火的老地方。生活,透印在每顆從水氣揚起的音符裏。範宗沛精彩的深情,濃鬱到讓人承受不住。蘇州評彈和Lounge的極簡循環、大提琴和鋼琴即興對話、小提琴道不盡愛的呢喃,骨子裏的浪漫細胞徹底釋放。水色,雖是寫音樂裏的水鄉,更多的是行旅中的光景和情調。不論如何來去,都是漂泊的旅程。
【蘇州評彈】‘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產生並流行於蘇州及江、浙、上海一帶。評話俗稱‘大書’,由唐宋時期的‘講史’演變而來,以蘇州方言隻說不唱,或敘事或代言;彈詞俗稱‘小書’,形成於明代,以說、噱、彈、唱為主要表現方式。評彈表演方式有三種:一人表演的‘單檔’、兩人表演的‘雙檔’及三人表演的‘三個檔’。蘇州評彈曆史悠久,流派唱腔千姿百態,曆經三百餘年而不衰,與昆曲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下麵是從網上找來的樂曲《青石的街道向晚》之中蘇州評彈《瀟湘夜雨》的唱詞:

作曲/編曲:彭靖

評彈:張碧華

  【評彈唱詞】瀟湘夜雨

  雲煙煙,煙雲寵簾房,月朦朦,朦月色昏黃。
  陰漫漫,一座瀟湘館,寒淒淒,幾扇碧紗窗。
  呼嘯嘯,千個琅杆竹,草青青,數枝瘦海棠。
  病懨懨,一位多愁女,冷清清,兩個小梅香。
  隻見她薄囂囂,囂薄羅衫薄,黃瘦瘦,瘦黃花容黃。
  眼鬆鬆,鬆眼愁添懷,眉蹙蹙,蹙眉恨滿腔。
  靜悄悄,靜坐湘妃榻,軟綿綿,軟靠象牙床。
  黯淡淡,一盞殘淚燭,冷冰冰,半杯煎藥湯。
  可憐她是氣喘喘,心蕩蕩,嗽聲聲,淚汪汪,血斑斑濕透了薄羅裳。
  情切切,切情情忐忑,歎連連,連歎是歎淒涼。
  奴是生離離,離別故土後,孤淒淒,棲?寄他方。
  路迢迢,雲程千裏隔,白茫茫,望不到舊家鄉。
  她是神惚惚,百般無聊懶,影單單,諸事盡滄桑。
  見那夜沉沉,夜色多慘淡,聲寂寂,聲息愁更長。
  聽那風颯颯,颯風風淒淒,雨霏霏,霏雨雨猛猛。
  滴鈴鈴,銅壺漏不盡,打冷冷,鐵馬響叮當。
  篤嚨嚨,風緊簾鉤動,淅瀝瀝,雨點打寒窗。
  叮當當,鍾聲敲三下,卜咚咚的譙樓打五更。
  妃子是冷颼颼,冷風禁不起,夜漫漫,夜雨愁斷腸,從此是病汪汪,病魔入膏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