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野時光

二野,居於南美,正宗華人也。
正文

千奇百怪!世界上最有趣的15種動物(組圖)

(2007-09-06 14:56:00) 下一個
千奇百怪!世界上最有趣的15種動物(組圖)


1、葉海龍
葉海龍的名字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它的樣子就像一片漂浮在水中的藻類,葉海龍可以呈現綠、橙、金等體色,它全身由葉子似的附肢覆蓋,使其偽裝性極強。隻有在擺動它的小鰭或是轉動兩隻能夠獨立運動的眼珠時才會暴露行蹤。
與海馬類似,雄性海龍能夠攜帶150到200枚卵。在雌海龍將這些卵產出後,這些受精卵將在雄海龍尾巴下麵的蜂巢狀區域(抱卵點)內度過約8周時間。海龍沒有牙齒和胃,它們靠吃磷蝦為生。在澳大利亞,它們被稱為澳洲海馬,葉海龍生活在10-12度的低溫少浪水域。南澳大利亞政府從1982年起將葉海龍列為了保護動物。



2、馬來熊
馬來熊主要生活在東南亞的熱帶雨林。馬來熊站立時高度大約為1.2米,是熊類家族中個頭最矮的,經常因為體形小而被稱為犬熊。馬來熊體重平均65公斤,還有一條長約5厘米的短尾巴。雄性的體形一般要比雌性大。
與其它熊類不同,馬來熊的毛皮又短又滑,這可能是由馬來熊所居住的低海拔地區的氣候條件所導致的。馬來熊全身覆蓋著黑色或棕黑色的皮毛,在其胸口有一個淺橙黃色的馬蹄形斑紋。在馬來熊鼻子和眼睛附近也長有類似顏色的皮毛。也正是這種獨特的斑紋使它獲得了“太陽熊”的別稱。




小的可蒙犬
3、可蒙犬
雌性可蒙犬體長69厘米,雄性可蒙犬的體長則至少可以達到71厘米,大多數都超過76厘米,屬於犬類中較大的品種。雖然可蒙犬看上去有點笨重,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十分靈巧的大型犬類。
可蒙犬又長又粗相互纏繞在一起的白色的毛像極了某些黑人的辮子或是拖把(可蒙犬的毛發是犬科動物中最重的)。幼犬的毛是十分柔軟和蓬鬆的,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大,毛也越來越卷,直到變成一簇一簇的,以後則很少脫落。可蒙犬的毛生來是純白的,但如果不經常洗的話就會變成米色。




4、安哥拉兔
安哥拉兔是人工馴養的兔類中的一種,長有有些誇張的超長鬆軟絨毛。安哥拉兔原產於土耳其的安卡拉,和安哥拉貓、安哥拉山羊一樣有名,在18世紀成為法國王室的寵物,並且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裏遍布歐洲。
安哥拉兔在20世紀被流傳到美國,由於安哥拉兔羊毛般的絨毛會長的很長,使這個毛團般的小動物看起來體積非常大。






5、小熊貓
小熊貓是一種珍稀的植食哺乳動物,身材比家貓稍大,達到了大約55厘米。它長有和大熊貓一樣著能縮回的爪子,還有由手腕關節骨頭伸長發育成的偽大拇指。小熊貓的腳底長有厚厚的毛,可以用來抵禦寒冷並且隱藏汗腺。
小熊貓生活在中國南部以及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地區。在尼泊爾文字中,小熊貓的名字是“吃竹子和植物的小動物”。

正在過馬路的樹懶


6、樹懶
樹懶是生活在美洲中部及南部的中型身材的哺乳動物,屬於蠕舌亞目下的大地懶科和樹懶科。樹懶是一種完全不挑食的動物,樹懶們會吃昆蟲、小蜥蜴和腐肉,但它的主食還是嫩芽和樹葉。
長期的樹棲生活使它們擁有了獨特的適應能力。樹懶的胃非常大,蠕動緩慢,並分隔成幾個帶有各種共生細菌的胃室,這些胃部的細菌可以消化那些隻含有極少營養的堅韌樹葉。
樹懶胃部食物的重量要占吃飽時體重的三分之二,而且對這些食物的消化過程長達1個月甚至更多。但是樹葉提供的能量實在太少了,樹懶因此進化出了一係列特征: 樹懶的新陳代謝十分緩慢(比其它同樣體型的動物要慢一倍),樹懶活動時體溫一般為攝氏30到34度,休息時的體溫還要更低。樹懶們大都生活在號角樹上。





7、皇帝絹毛猴
皇帝絹毛猴的名字源於它的胡子看起來像德國的一位皇帝。皇帝絹毛猴生活在亞馬遜盆地西南部,在秘魯、玻利維亞等國都有分布。成年皇帝絹毛猴體長24道26厘米,體重大約300到400克。皇帝絹毛猴行動靈活,整天在樹叢間跳來跳去。

8、白麵粗尾猿
白麵粗尾猿主要分為圭亞那粗尾猿和金麵粗尾猿,這種長相怪異的動物生活在巴西、法屬圭亞那和委內瑞拉等國家。白麵粗尾猿主要以水果、堅果和昆蟲為食。





9、貘
貘是一種大型食草動物,有一個有點像拉長的豬鼻子的長鼻子,但是它的下巴卻很短。貘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地區,東南亞地區也有分布。貘是一種具有較強攻擊性的動物,它們和大型偶蹄類動物是近親,例如馬和犀牛等等。


10、星鼻鼴鼠
星鼻鼴鼠生活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地區,它們生活在潮濕的低地地區,以土壤中的小蟲子為食。星鼻鼴鼠善於遊泳和挖掘,但是最神奇的還是它們星形的鼻子,其成年體長達到15到20厘米




11、艾艾狐猴
艾艾狐猴是一種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奇怪動物,它長有尖利的牙齒和細長的趾爪,其中指尤其鋒利,可以鑽開木頭。艾艾狐猴使用中指挖開樹木,尋找其中的蟲子作為食物,艾艾狐猴是本家族中唯一的一種。


12、鯨頭鸛
鯨頭鸛的巨大鳥喙看起來就像一個鯨魚的頭部,鯨頭鸛的體積很大,平均有1.2米高,5.6公斤重,翼展達到2.33米,成鳥羽毛為灰色,而雛鳥羽毛為棕色。鯨頭鸛生活在東非的蘇丹和讚比亞等國家。
鯨頭鸛是在19世紀才被人類所發現和記錄的,雖然古代埃及人和阿拉伯人有可能見過這種怪鳥,但是詳細的記錄在案的時間並不長。

13、蠑螈
蠑螈是一種兩棲類動物。由於它的幼體沒有經曆變態發育,所以在成年時仍保留了水生和帶腮的特點。圖中的蠑螈生活於墨西哥城底下的湖泊,它們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因為它們能夠再生絕大部分肢體。
蠑螈容易飼養,有很多國家人都把它們作為寵物來飼養。


14、水滴魚

水滴魚生活在澳大利亞和塔斯馬尼亞島附近的深海裏,由於水滴魚生活在偏僻的地區,因此人類很少能看到它們。水滴魚生活的地方的水的壓力是海平麵的幾十倍。在這種環境下,魚膘很難有效的工作。
為了保持浮力,水滴魚的身體是由一種密度比水略小的膠狀物質構成。這使得水滴魚不花力氣就能輕鬆的從海底浮起。缺乏肌肉對於水滴魚來說也不是什麽大問題,因為它主要靠吞食麵前的浮遊生物為生。

15、雪蟹


雪蟹是科學家在2005年對南極地區海域進行考察時候發現的,這種甲殼綱動物體長大約15厘米,通體覆蓋滿了長長的絨毛。雪蟹生活在南太平洋水麵下2200米的地方,因此它的眼睛已經退化,視力幾乎完全消失了。雪蟹身體內寄生的微生物幫助它生活在環境惡劣的海底深處,有些科學家認為雪蟹是靠吃微生物生活的,但是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雪蟹是一種以海藻和小蝦為食物的動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