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思量”話“古音”,“四兩”與“千斤”

(2024-01-27 04:29:29) 下一個

  思量世上交遊事,大似詩名更可知《草堂》 宋·洪谘夔
  故情歡喜開書後,舊事思量在眼前《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喜與杭越鄰郡因成長句代賀兼寄微之》 唐·白居易
  自古鍾情須我輩,況人間、萬事思量遍《賀新郎·寄趙南仲端明》 宋·吳潛
  欲知妾意恨主時,主今為妾思量取《苦樂相倚曲》 唐·元稹
  物是人非,山長水闊,觸處思量遍《酹江月(題趙文炳枕屏)》 宋·趙師俠

  隨著時代的發展、語言環境的變遷,古今的雙音詞意義和用法發生了較大差異,這種古今異義的現象還是比較常見的。如果用現代漢語雙音詞的意思去理解文言文的雙音詞,那就必然會出現偏差。
  今音平仄互異字
  一些非入聲字,在古今的讀音上,平仄也恰好相反。
  字 古音   今音   示例
  篦 上平八齊  bì   黃庭堅:寒花籬腳飄金鈿,新月天涯掛玉篦。
  狴 上平八齊  bì   元稹:聞名意慘愴,若墜牢與狴。
  儲 上平六魚  chǔ  陸遊:旰食憂民宴樂疏,太倉幾有九年儲?
  燉 上平十三元 dùn  陳賡:試斟百洌洗肝肺,一勺注腹清且燉。
  訌 上平一東  hòng  許月卿:鶴琴清夜警,鶯燕暮春訌。
  俱 上平七虞  jù:皆、俱樂 部。jū:姓。 杜甫: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竣 上平十一真  jùn   元稹:樂章輕鮑照,碑板笑顏竣。
  眶 下平七陽   kuàng  文天祥:倚床腰見骨,覽鏡眼留眶。
  閩 上平十一真  mǐn   楊億:北闕多年作侍臣,一枝煙雨憶南閩。
  筒 上平一東   tǒng   白居易:為向兩州郵吏道,莫辭來去遞詩筒。
  禧 上平四支   xǐ 王柏:老矣空還新虎節,歸來隻是舊鴻禧。
  馴 上平十一真  xùn 杜甫:旗尾蛟龍會,樓頭燕雀馴。
  鸃 上平四支   yì 王禹偁:賦格欺鸚鵡,儒冠薄駿鸃。
  鼻 去聲四寘   bí 白居易:魚蝦遇雨腥盈鼻,蚊蚋和煙癢滿身。
  播 去聲二十一個 bō 歐陽修:國威思遠播,神武暢皇猷。
  捶 上聲四紙   chuí 韓愈:恨無一尺捶,為國苔羌夷。
  踝 上聲二十一馬 huái 陸遊:誰知泥沒踝,也有客相求?
  糾 上聲二十五有 jiū 王邁:齊霸分明誅子糾,唐宗決裂用讎臣。
  究 去聲二十六宥 jiū 應樞:後來水政誰研究,肯興雲濤更主盟。
  勘 去聲二十八勘 kān 葉茵:貪吟為有詩磨勘,戒飲從教酒勒停。
  顆 上聲二十哿  kē 蘇軾: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誑 去聲二十三漾 kuáng 劉克莊:身後芬芳聊自誑,眼前腥腐飽曾餐。
  療 去聲十八嘯   liáo 王禹偁:閑采紫芝饑可療,欲浮滄海道應窮。
  臠 上聲十六銑   luán 孔武仲:美味君才嚐一臠,明珠我欲探重淵。
  孌 上聲十六銑
  去聲十七霰    luán 賀鑄:獨立江東人婉孌。
  霿 去聲一送   méng 曾鞏:清明入襟懷,萬裏絕纖霿。
  禰 上聲八薺   mí 葛立方:餘光承祖禰,秀氣稟山川。
  茗 上聲二十四迥 míng 張祜:更共嚐新茗,聞鍾笑語間。
  毆 上聲二十五有 ōu 於石:所恃惟此兒,未忍輒笞毆。
  剖 上聲二十五有 pōu 劉克莊:非遇良工剖,陶泓不受鐫。
  悄 上聲十七筱
  去聲十八嘯 qiāo:靜悄悄;qiǎo:憂愁,悄然無聲,低聲悄語。韓翃:瑤池何悄悄,鸞鶴煙中棲。
  玩 去聲十五翰 wán 孟浩然:物華皆可玩,花蕊四時芳。
  暇 去聲二十二祃 xiá 沈佺期:願以弦歌暇,芝蘭想舊遊。
  瀅 去聲二十五徑 yíng 貫休:炭火邕湖瀅,山晴紫竹涼。
  擁 上聲二腫   yōng 韋嗣立:樹接前驅擁,岩傳後騎喧。
  值 去聲四寘   zhí 王安石:物華人意曾相值,永日留連草莽中。
  平仄兩讀字
  一、平仄兩讀且意義相同的字:巉、鈔、鈿、爹、峨、翰、頷、患、姣、狙、菌、楷、看、髁、揆、繚、獠、儡、籠、漫、泯、瞑、麽、撓、凝、噴、批、拚、憑、嵌、敲、揉、蹂、孺、訕、售、抒、歎、聽、忘、望、銚、醒、瑩、淤、邅、幀、猙、撞。其中最常用的字有:看、漫、抒、歎、聽、忘、望、醒。
揆:kuí。上平八齊,舉例如,韓維:北窗偃臥都何有,東閣過從亦自揆;上聲四紙,舉例如,黃滔:南史兩榮唯百揆,東閩雙拜有三台。
暝:míng,下平九青,舉例如,陳子昂: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去聲二十五徑,舉例如,戴叔倫:回首天將暝,逢僧話未歸。
抒:shū。上平六魚,舉例如,王惲:雨連賓館留三宿,天遣幽懷為一抒;上聲六語,舉例如,徐鉉:短歌聊抒意,為我謝沙鷗。
幀:zhēn。下平八庚,舉例如,陸龜蒙:譜為聽琴閱,圖緣看海幀;去聲二十四敬,舉例如,葛郯《念奴嬌》:壁上瀟湘秋一幀,影落荻花洲渚。
二、平仄兩讀且意義不同的字:
躇:chú(上平六魚),躊躇;ruò(入聲十藥),《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注》躇,猶超遽不順以次。
過:作固定組詞“經過”時,隻可平guō(下平五歌);作名詞“過失”、“過錯”時隻可仄guò(去聲二十一個);其它情況(如表示過去了、錯過了)可平guō(下平五歌)可仄guò(去聲二十一個)。
教:jiāo(下平三肴),陳述性意義的使、令; jiào(去聲十九效),指導性意義的教導、教育。情況同“令”。
漸:jiān(下平十四鹽),流入、浸泡、熏染、欺詐;jiàn(上聲二十八琰):水名、征兆、逐漸、緩慢、疏導、加劇、成長。
禁:jīn(下平十二侵),忍得住; jìn(去聲二十七沁),禁令、禁止、紫禁城。
浪:láng (下平七陽),專有名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荊山,東西流為滄浪之水;làng(去聲二十三漾),波浪。
令:líng(下平八庚),陳述性意義的使、令;lìng(去聲二十四敬),指導性意義的指令、命令。情況同“教”。
論:lún(上平十三元),作動詞;lùn(去聲十四願),作名詞或動詞,使用範圍比平聲廣。
騎:qí(上平四支),作動詞;jì(去聲四寘),作名詞,如騎兵、“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勝:shēng(下平十蒸),勝任;shèng(去聲二十五徑),勝敗、名勝古跡。
思:sī(上平四支),作名詞或動詞;sì(去聲四寘),作名詞。今音統一為sī。
譽:平聲(上平六魚),作動詞;yù(去聲六禦),作名詞。今音統一為yù。
汙:wū(上平七虞),作形容詞,如汙穢;去聲(去聲七遇),作動詞,如玷汙。今音統一為wū。
三、其它:
場:下平七陽。但今音有cháng、chǎng兩種讀音。古今雙音字沒有時間成本的変化。
雙音字(liàng量)
1.古代指測量東西多少的器物。2.能容納或禁受的限度。3.數目;數量。4.估計;衡量。5.哲學名詞(與“質”相對)。
組詞;力量、大量、無量、音量
……。
(liáng量)估計。
組詞:測量、量角器、量杯、掂量、思量……。
常見古今異義雙音詞例: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今,行裝。
2、師徒:古,軍隊士兵,如“寡君之師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師傅與徒弟。
3、左右:古,動詞,調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詞,表示大約,不確定
4、無論:古,更不必說,“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今,條件連詞。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帶甲五千人,將以致死”;今,導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進駐,如“餘何麵目以視於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今,國家機關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圓,如“地方百裏而可以王”;今,某一區域。
10、東麵:古,臉朝東,如“東麵而視”,今,東邊。
11、麵目:古,麵部,如“於是河伯始旋其麵目”;今,麵貌。
12、至於:古,到了,達到,如“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到……結局,如“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到……時候,如“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專家、學者,內行的人,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今,對財物不計較,言談舉止自然。
14、以致:古,兩個詞,而招致,有動詞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今,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結果。
15、非常:古,意外的變故,如“以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不尋常,作形容詞,如“非常之謀難於猝發”;今,程度副詞。
16、細說:古,小人的讒言,如“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今,詳細說明。
17、足下:古,對人的尊稱,如“再拜奉大將軍足下”;今,腳下麵。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並無儲粟”;今,形容頭腦簡單或缺乏經驗。
19、人事:古,做官,如“嚐從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
20、扶老:古,竹製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攙扶老人。
21、懷抱:古,思想抱負,如“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今,懷裏抱著。
22、縱情:古,驕傲,如“既得誌,則縱情以傲物”;今,盡情。
23、見機:古,看到細微的預兆,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今,看機會,看形勢,如“見機行事”。
24、猖狂:古,狂放,不拘禮法,不含貶義,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今,肆無忌憚。
25、學者:古,求學的人,如“古之學者必有師”;今,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6、從而:古,兩個詞,“從”是“跟從”的意思,“而”是連詞,如“吾從而師之”;今,連詞,表示目的或結果。
27、眾人:古,一般人,如“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今,大家,很多人。
28、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師”;今,不需要。
29、氣候:古,天氣,如“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今,一定地區內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候情況,或比喻動向、情勢等。
30、經營:古,收藏,名詞,如“韓魏之經營”;今,動詞,計劃或管理。
31、可憐: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古,可愛,“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今,對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謝憐憫。
32、從事:隨從人員,名詞,如“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今,幹某項事業。
33、其實:古,它的真相,如“自以為得其實”;今,承上文轉折,表示所說是實際情況。
34、方丈:古,一丈見方,如“室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5、往往:古,到處,如“牆往往而是”;今,相當於“每每”“常常”。
36、顏色:古,臉色,如“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今,色彩。
37、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今,不可以。
38、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於成立”;今,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
39、洗馬:古,太子的侍從官,如“尋蒙國恩,除臣子洗馬”;今,給馬洗身。
40、上報:古,報答皇恩,如“非臣隕首所能上報”;今,向上級報告。
41、告訴:古,申訴苦衷,如“則告訴不許”;今,說給人聽,使人知道。
42、區區: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今,數量少,不重要。
43、辛苦:古,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今,身心勞苦。
44、僥幸:古,幸運,如“庶劉僥幸,保卒餘年”;今,企求非分,意外獲得成功。
45、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6、少年:古,青年,如“吾與汝俱少年,以為雖暫相別”;今,少年兒童。
47、誌氣:古,心誌和氣力,如“毛血日益衰,誌氣日益微”;今,做某事的決心和勇氣。
48、強者:古,身體強壯的人,如“少而強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誌方麵強的人。
49、牢籠:古,包羅,如“漱滌萬物,牢籠百態”;今,關住鳥獸的東西。
50、同歸:古,一樣的歸宿,如“則茫然而不違,昏然而同歸”;今,一同回去。
51、形容:古,形體容貌,名詞,如“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動詞,描述。
52、風流:古,風韻,如“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今,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53、態度:古,言行舉止所表現出的神態,如“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今,對某事的觀點和做法。
54、風騷:古,姿容俏麗,如“身量苗條,體格風騷”;今,指婦女舉止輕佻放蕩。
55、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為偏僻性乖張”;今,遠離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區或遠離交通要道。
56、尷尬:古,容易出麻煩,如“如今正是尷尬去處”;今,處於兩難境地無法擺脫。
57、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將到村裏去賣”;今,左邊和右邊。
58、輕易:古,動詞,貿然行事,如“凡事商議停當而行,不可輕易”;今,毫不費力輕而易舉,形容詞。
59、野馬:古,春天林澤間的霧氣,如“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動物的一種。
60、果然:古,飽的樣子,如“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今,與事實相符。
61、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與秋天。
62、羊角:古,旋風,如“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裏”;今,羊的觸角。
63、雖然:古,雖然這樣,如“雖然,猶有未樹也”;今,連詞。
64、無功:古,忘記立功,心無作為,如“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今,沒有功勞。
65、舅姑:古,公公婆婆,如“待曉堂前拜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66、縣官:古,官府,如“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今,縣裏的最高行政長官。
67、無道:古,不稱道,不稱讚,如“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沒有德政。
68、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69、中國:古指中原,如“蒞中國而撫四夷”;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70、親近:古,皇帝親近的侍從,如“左右親近不為一言”;今,親密而周到。
71、塵埃:古,監獄,如“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也?”;今,塵土。
72、卑鄙:古,地位低,見識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73、便宜:古,方便,適合,如“可以便宜(biànyí)從事”;今,讀作piányí,價格低廉。
74、不過:古,不超過,如“從此道之吾軍不過二十裏”;今,表轉折的關聯詞。
75、反而:古,返回,從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連詞,跟上文意思相反。
76、反複:古,扭轉並恢複,如“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複之”;今,多次重複。
77、感激:古,感動,奮激,如“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今,深深的感謝。
78、故事:古,舊事,前例,如“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講述對象的事情。
79、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來,如“忠之屬也,可以一戰”;今,能夠。
80、烈士:古,剛直俠義之士,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今,為正義犧牲的人。
81、窮困:古,窘迫,走投無路,如“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今,貧窮困苦。
82、人情:古,人民的普遍情況,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今,情麵,送禮。
83、身體:古,親身體驗,如“身體力行”;今,軀體。
84、首領:古,頭顱,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今,集團領導人。
85、私心:古,自己的誌願、心願,如“恨私心有所不盡”;今,自私的心理。
86、私人:古,黨羽,親信,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今,個人和個人之間的。
87、響應:古,像回聲一樣應和,如“天下雲集響應”;今,用言語行動來表示讚同、支持某倡議、口號等。
88、向前:古,先前,如“淒淒不似向前聲”;今,向前方。
89、行為:古,品行,作為,如“吾社之行為士先者”;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在外部的活動。
90、宣言:古,揚言,如“(廉頗)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今,宣告,聲明。

思量有成本、四兩撥千斤

《長相思·不思量》 宋·無名氏
不思量。
又思量。
一點寒燈耿夜光。
鴛衾閑半床。
雨聲長。
漏聲長。
幾陣斜風搖紙窗。
如何不斷腸。
2
《於飛樂·教我莫思量》 宋·無名氏
教我莫思量,爭不思量。
3
《摸魚兒·猛思量》 宋·張榘
猛思量、孄窩初度,魯雲呈瑞時節。
平山楊柳蒼茫外,猶是鄉關明月。
春漏泄。
定知有、梅花先向江南發。
4
《行香子·無物思量》 元·明本
無物思量。
萬慮皆忘。
坐兩班、大眾禪床。
粗衣遮體,糲飯充腸。
5
《行香子·無物思量》 元·明本
無物思量。
萬慮皆忘。
坐兩班、大眾禪床。
粗衣遮體,糲飯充腸。
6
《琴調相思引》 宋·周邦彥
生碧香羅粉蘭香。
冷綃緘淚倩誰將。
故人何在,煙水隔瀟湘。
花落燕□春欲老,絮吹思浪日偏長。
一些兒事,何處不思量。
7
《琴調相思引》 宋·周邦彥
生碧香羅粉蘭香。
冷綃緘淚倩誰將。
故人何在,煙水隔瀟湘。
花落燕□春欲老,絮吹思浪日偏長。
一些兒事,何處不思量。
8
《極相思》 宋·蔡伸
相思情味堪傷。
誰與話衷腸。
明朝見也,桃花人麵,碧蘚回廊。
別後相逢唯有夢,夢回時、展轉思量。
不如早睡,今宵魂夢,先到伊行。
9
《極相思·題陳藏一水月梅扇》 宋·吳文英
玉纖風透秋痕。
涼與素懷分。
乘鸞歸後,生綃淨翦,一片冰雲。
心事孤山春夢在,到思量、猶斷詩魂。
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黃昏。
 詠物
10
《前詩謂思索詩句可以度日第恐終無益再賦一首》 宋·虞儔
年來世味一毫輕,宿契詩書尚有情。
魔事從教從眼赤,內觀還覺寸心明。
思量詩句嗟無補,檢校醫方恐未精。
俗學可憐誇口耳,何如默坐息營營。
11
《旅舍書懷寄所知二首(後首一作漢東秋思)》 唐·羅隱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餘情滿素琴。
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
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12
《滿路花(仙呂思情)》 宋·周邦彥
簾烘淚雨幹,酒壓愁城破。
冰壺防飲渴,培殘火。
朱消粉退,絕勝新梳裏。
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猶要同臥。
 古文觀止序文
13
《滿路花(仙呂思情)》 宋·周邦彥
簾烘淚雨幹,酒壓愁城破。
冰壺防飲渴,培殘火。
朱消粉退,絕勝新梳裏。
不是寒宵短,日上三竿,殢人猶要同臥。
14
《醉思仙》 宋·呂渭老
斷人腸。
正西樓獨上,愁倚斜陽。
稱鴛鴦鸂鶒,兩兩池塘。
春又老,人何處,怎慣不思量。
15
《醉思仙》 宋·曹勳
記華堂。
對寶台絳蠟,紅豔成行。
嚲烏雲髻映,淺淺宮妝。
江梅媚,生嫩臉,瑩素質、自有清香。
16
《思佳客(七夕)》 宋·袁去華
寶閣珠宮夜未央。
嫌遲怕晚不成妝。
乞求鳥鵲填河漢,已早玉繩低建章。
籠月燭,閉雲房。
經年離恨不勝長。
思量也勝_娥在,夜夜孤眠不識雙。
 古詩三百首柳樹送別友情
17
《長相思》 宋·袁去華
荷花香。
竹風涼。
萬動聲沈更點長。
熒熒月半床。
好思量。
惡淒惶。
獨立西廂花拂牆。
如今空斷腸。
18
《漁家傲(旅中遠思)》 宋·趙長卿
客裏情懷誰可表。
淒涼舉目知多少。
強飲強歌還強笑。
心悄悄。
從頭徹底思量了。
當日相逢非草草。
果然恩愛成煩惱。
穩整征鞍歸去好。
重廝守。
相期待與同偕老。
19
《靠布袋常思惟讚》 宋·釋紹曇
赤骨律窮,單靠布袋。
子細思量,大有事在。
平地要升兜率天,你這漢是顛是騃。
20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淨。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七絕  四兩撥千斤這一成語最初用以描述太極拳的一種高超技藝,即通過高度的功力和技巧,巧妙地利用對方的力,而不是依靠拙力去戰勝對方。這種技藝體現在太極拳的推手中,通過控製和引導對手的動作,使其落空或陷入不利狀態,從而達到以小力勝大力的效果。這個成語後來被廣泛傳播並應用於多種武術流派,不僅僅局限於太極拳,而是泛指以巧勝拙的各種擊法。"四兩撥千斤"也被視為太極拳練習者追求的高級目標,體現了中國武術中的一個重要技術特色——尚巧善變,反映了中華民族崇尚智慧的傳統觀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