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KY”的日本人與“YK”的中國人中日不同習慣的細微區別(88)

(2010-02-23 20:45:07) 下一個
“KY”:不識相
“YK”:易誑
日本人單純卻難理解,很多“KY”,中國人複雜卻最易結交, 很多“YK”。
中日之間不同習慣雖然細微,但如果“見微知著”理解這些異同
可幫助你避免雙方不必要的誤解而使矛盾的激化。
本著多理解,少爭吵,不為區區小事影響你的遠大目標,了解這些區別
有百益並無一弊。
在這裏要說的是普遍現象而不包含個別具體人物,不談 “放之四海而
皆準”的真理而議論一些社會現象.姑且不談中國人(種)和日本人 (種)有
什麽不同。

KY是最近幾年年輕人之間流行的用語。來源於“讀不懂空氣”
(空氣讀無=Kuukiyomanai) 就是“不會推測周圍氣氛或風向”的意思。
多有貶義,更接近於漢語裏的“不識相”的語氣。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之間的內耗很多,相互之間“以鄰為壑”、
“遠親勝過緊鄰”所以對於周邊的民族來講外國反而更容易親近。
所以中國在曆史上總覺得周邊國家比自己國家的人好對付。
任何朝代的滅亡都是自相殘殺的結果,導致外來敵人的“入侵”而被占領。
南宋時期被元蒙占領,明末的內耗讓後金清人趁虛而入,都是自我相殘
的結果。讓外人“漁翁得利”不是因為“鷸蚌相爭”而是“鷸鷸相爭”
或是“蚌蚌相爭”。據說日本在美國軍隊占領日本的二次世界大戰之前
沒有受到過任何侵略和侵占。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各民族之間的紛爭,
可以在外來民族入侵之前統一起來一直對外。他們可以“以鄰為壑”
是以外國人而不是與本民族人為“壑”。泱泱大中華本地大物博,民族
眾多,人種複雜;甡甡小扶桑乃撮爾小國,純潔單一,人心易結。
不過雜有雜的好處,純有純的煩惱。

日本人雖然單純卻最難理解,中國人複雜卻最易結交。
由於中國人來自五湖四海,自古以來都是“四海之內皆
兄弟也”,不會有單一民族國家那種封閉排外的劣根性。
本來中國人就來自四方如果在一些語言交流上斤斤計較,最後萬事皆休。
所以在生意場上那些廣東人“嗨呀,嗨呀”地,哪怕他講話難聽難懂,
發音千奇百怪,隻要他講的話意思明白人們都會原諒他,就像香蕉皮不管
是黃的還是麻的你要的是他的內容而不是他的“皮”色如何。上海人
“儂伊阿拉”雖然發音不地道,你隻要明白他說的“嘎佗寧”就會知道
說誰了。所以中國人之間不會拘泥於你說話多別扭,都可以“你好,我好,
大家都好”。這也是中國人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生活的智慧。
日本人就不一樣了,“百裏不同俗” 還好,“十裏不同音”就認為你是
外來者。人們頓時一種警覺之感油然而生,相互之間就會對你有一絲
排斥的意味。所以日本人在講話時,相互之間除了“打肚皮官司”,
有“腹藝”之外,如果在說話的時候形成的那種氛圍你不善於應對,
你就被稱為“KY”(讀不懂空氣)。在漢語裏說的是一種“相”,你
不知道大家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東西就認為你是“不識相” 的那種人。
在日本人之間大家都是一片白色突然你顯示出黑色必然很障眼,你就被
人認為很 “KY”。

所以日本人比中國人的“一窩蜂”更是“蜂一窩”。
如果你是按照自己的特性、有特點地生活下去就要受到很多地職責,
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日本的政治總是飄忽不定。隻要媒體一旦將矛
頭對準了某一首相,所有的宣傳機器就會職責他“KY”,如果一家媒體
和眾多的媒體口徑不同,也會被攻擊為“KY”。

相比之下,中國人之間就用不著這樣讀空氣,揣摸別人肚子裏想的什麽。
從語言之中可以完全讀懂對方想說的東西。 “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那是屬於小範圍之間人們打交道把戲。所以在日本要想辦成事就隻有
“KY”到底,索性“裝蒜”到底。近年來在日本的首相最多不超過四年
就走馬燈似地換人。
自古至今中國人可以使用語言無比豐富,辭藻極其華麗或無端地醜惡。
中國人的語言功夫可能是世界第一的,在古代戰場上就有許多罵戰的習慣,
諸葛亮曾經將對手罵得氣絕而亡,墜於馬下斃命。
將人“罵死”,“咒死”,“氣死”,或“氣得吐血”、 “氣得發抖”,
“七孔生煙”等,比中國語言更豐富的語言估計還沒有誕生或被發現。
因為中國的語言太豐富了,可以吹捧讓你騰雲駕霧到天上,可以唾棄
你用口水把你淹死。
中國從古到今都可以使用各種語言將你“誆”得不亦樂乎。中國人很信
“誆”,容易被人“誑”也容易“誑人”。
你看各朝代的奸臣們都是將皇帝“誑”的昏天黑地然後幹
自己的蠅營狗苟。南宋的秦檜誑住了皇帝可以將嶽飛殺死,明朝的嚴嵩
將嘉靖皇帝誑的雲裏霧裏將夏言為首的朝臣全部打翻,伺候三朝皇帝
的太監魏忠賢雖然目不識丁但都被他“誑” 住了。清朝的末年的“
李蓮英”也完全靠他們的“不爛之舌”而狐假虎威將壞事做絕。
中國一些不法分子也卻是“誑術”高強。有一個日本企業負責中國
市場的負責人,可以說是二稈子,一根筋,在接觸了一下中國方麵
的一位女性老總後就神魂顛倒了,因為這位女士據說是特別“會來
事兒”那種人。在之前就有誑人不花成本的前科。這位二稈子被該
女士誑轉,猶如隨同孫行者一樣坐在“筋鬥雲”上,著實愜意了一陣。
結果是筋鬥雲散煙消,隻怨自己著地不穩罷了。現在中國各行各業的所
謂廣告如果不是靠著“誑”的手段有誰會動心?有誰不是用“誑”的
手段?連那些五花八門的“證婚廣告”都是充斥了 “誑”人的定式
語句。
公關的,賣房的,賣假藥的,賣含三聚氰胺奶粉的,賣假煙假酒注水豬肉的,
有哪一行沒有靠“誑”成為富翁的?“誑”和“誆”意思多相通,說白
了就是“忽悠”。
 “空手套白狼”的有,靠的是“誆”,“誆”,“忽悠”。
很多人上當受騙不知明裏,被人賣了還跟人數錢,被賣者被“誑”,賣人
者靠的就是“誑”。有句俗話“京油子,衛嘴子,河北專出狗腿子”。
就是以前在皇城根附近的地方,多出產“誑人”現象。
中國三十六行,行行出“誑人”,易誑(YK),也易被誑(YBK)。
好多貪官汙吏都是靠“誑”而得到手中權力,而有被誑進監牢的。
日本人的“KY”讓人嗤之以鼻,中國的“YK”卻誤人不淺的。
中國人有沒有“KY”式人物?有,多得很。但中國人對那些不識相,
裝蒜的人倒是很寬容的,知道他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破罐子破甩”
人們就不再給他計較了。
日本人有沒有“YK”式人物?有,但數少。日本人本來語言天賦就很低,
那種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出口成章,口吐珠璣的天份上,日本人
不過是小學生而已。中國幾千百年的科舉考試,培養出了一代代雄才大略
的辯論家,而幾百年前的日本人說話都是從喉嚨裏發聲,交流都很吃力,
要說雄辯家的產生的比率就近乎為零了。一個簡單的打招呼就會有一
長串的音符。你說他們要“誑”也要費很大的氣力。所以日本人不是
屬於那種“易誑(YK)” 的群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