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雜七雜八土耳其

(2009-11-12 11:31:08) 下一個
從土耳其回來很久了,一直想寫些什麽,可又不知從何說起。壇子裏關於土耳其的貼夠多了,總覺的自己是狗尾續貂。但想想去了一倘,總該貼點東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所以就雜七雜八想到那裏就寫那裏,我姑妄寫之,大家姑妄看之。

土耳其最迷人的地方當屬伊斯坦布爾,這座城市橫跨歐亞,是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地方。伊斯坦布爾從公元300多年成為羅馬帝國的首都,先後經曆了拜占庭和奧托曼時期,做為帝國首都長達1600多年。

不過,在伊斯坦布爾已看不到多少羅馬和拜占庭時期的痕跡。自從突厥人於1453年5月29日攻陷伊斯坦布爾後,這裏逐漸變成了奧托曼的風格,這是一種結合了中亞突厥人和波斯人文化的穆斯林文化。城中有二個比較有名的奧托曼前的建築,一個是Aya Sofia教堂,她實在是太漂亮,太大了,以至於突厥人沒能將她拆掉而改造成一個清真寺。這個教堂保持世界第一大教堂長達一千多年,直到西班牙的塞維亞教堂建成。Aya Sofia旁邊的藍色清真寺是突厥人仿照Aya Sofia建的,其水平稍遜一籌。另一個奧托曼前的建築是羅馬水渠,好象古羅馬人非常注重市政建設,我看到過好幾個羅馬時期的水渠。除這二個地方外,伊斯坦布爾舊城基本都是奧托曼時期的格局。

除了伊斯坦布爾,土耳其的愛琴海沿岸也是旅遊勝地,一點不遜於希臘,這一帶主要是古希臘文明,如Izmir, Pergama, Ephesus等,都是大名鼎鼎的地方。

Izmir是荷馬出生的地方,他的古希臘史詩就寫於此。

Pergama是亞力山大帝之後Helenistic時期的強國,它的圖書館和醫院(古希臘在公元前三百年前就有了公共圖書館和醫院)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

Ephesus是羅馬帝國的第二大城市。那個說過"人不可能二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哲學家Heraclitus就出生在這裏。

去Pergama玩的話,可以住在Izmir,長途車約二個小時。去Ephesus 玩最好住在Kusadasi,Kusadasi是個很漂亮的城市,有些象中國的青島,最近幾年建了很多住宅,全在海邊的山坡上,眺望愛琴海,風景絕佳,真想在這裏長住。住Kusadasi 的另一個好處是去Pamukkale較近,隻要四個小時,當天往返還可以。

下麵看圖說話:

1。 AYA SOFIA, 不用我囉唆了吧,大家看的太多了。



2。 藍色青真寺。



3。 藍色清真寺內部。



4。 從遠處看Topkapi宮,遺憾的是我沒能進去。我想當然以為它一直開放,所以在伊斯坦布爾的最後一天去看,結果那天關門(星期二)。這是奧托曼帝國的皇宮,這皇宮裏的故事一點都不亞於中國的故宮。土耳其人不愧是從中亞草原上下來的,狼性十足。我來土之前看了幾本關於奧托曼的曆史書,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幾乎每一次皇位繼承都會發生兄弟間的殘殺,如Mehmed二世(Mehmed the Conqueror, 是他攻陷康士坦丁堡,終結拜占庭帝國的),Selim一世(Mehmed二世的孫子), Suleiman一世(Selim一世的兒子)都在繼承皇位後殺死自己的兄弟,不僅兄弟,連兄弟的兒子也全部殺死。 Selim一世不僅殺死哥哥,還把老爸趕下台,老爸幾個月後死得不明不白。不過,這位老爸也不是好鳥,當年先和哥哥火並,哥哥兵敗逃走,後來給Mehmed二世下毒,使Mehmed the Conqueror在52歲時就駕崩了。Suleiman一世應該是奧托曼帝國另一位最牛的蘇丹了,他把帝國的版圖擴展到中東,整個北非,並進攻到維也納,被稱為Suleiman the Magnificent。就是這樣一位大帝,不僅殺死自己的兄弟和侄子,更在晚年幫助其中一個兒子(Selim二世),把另一個兒子及其兒子們(也就是他的孫子)殺死,地點就在他的帳篷裏,親眼看著,真是令人歎服。Selim二世的兒子 Murad三世繼位後將5個弟弟全部殺死, Murad三世的兒子 Mehmed三世更變態,不僅將自己的17個兄弟及全部侄子殺死,連自己的二十幾個姐妹也不放過,統統處死。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又想到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也是殺死自己的哥哥弟弟及侄子,然後把老爸逼下台自己當皇上的。李世民雖然有個漢人姓,但他身上卻流著3/4的突厥血液,他父親有1/2的突厥血統,他母親是突厥人。



5。 伊斯坦布爾的Golden Horn



6。 從遠處看Suleiman清真寺。



7。 進到Suleiman清真寺後,發現正在維修,隻能看前麵一小部分。清真寺旁有個小學,這些小學生特喜歡照相,纏著我照了很多,後來來一老師把他們喝住,老師還向我道歉。其實我正想給他們照呢。他們的校服看上去不錯,後來在別的地方也看到學生,服裝都很漂亮。不知現在國內小學生的校服是什麽樣的,當年的校服實在不敢恭維,穿一身運動服,不僅沒型,顏色也十分怪異,尤其冬天,裏麵穿得厚厚的,顯得臃腫笨拙。





8。 伊斯坦布爾的大巴紮非常有名,裏麵應有盡有。







9。 從大巴紮到Golden Horn一帶的眾多街道也非常熱鬧,是典型的土耳其風情。



10。 街邊的小販。



11。 街邊的小販。



12。 Golden Horn一帶,那個船是買魚三明治的,魚非常新鮮,烤好的魚加些生菜,洋蔥,包在麵包裏,很好吃。



13。



14。 埃及市場中的橄欖,土耳其出產大量橄欖,味道很好。



15。 市場有羊頭出售,與中國的不同,皮剝掉了。我曾在陝西吃過一次羊頭肉,味道很好。



下麵看看土耳其愛琴海邊的景致。

這一帶主要是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遺址,最有名的當屬Pergama(或Bergama) 及Ephesus。去Bergama玩,可以住在Izmir,Izmir距這裏約120公裏左右,長途大巴很多,從Izmir長途車站出發。

那天我去Pergama,上車後看到人不多,就沒坐我的座位,跑到前麵靠窗戶坐下,這車一路上在市內幾個地方停車上人,上來一老婦,拿著車票對我說著什麽,我說我不知道你說什麽,這時車上的助手過來,和我說土語,我還是不明白,他看看我的票,讓那個老婦去坐我的座位,我才明白中途上車也有座位號。我對助手說我可以回我的座位坐,不知他沒聽懂還是不想麻煩,連連擺手。路途上,助手幾次給大家送水等,都被那個老婦厲聲責備,助手非常尷尬,我也頗內疚。老婦中途下車時,在前麵又指著助手說了些什麽,還回頭看了我一眼。可能是責怪那個助手“崇洋媚外”吧。

16。 Pergama 的Asclepeion,公元前300多年。



17。



18。



19。 Bergamon的大劇場。每一個古希臘或古羅馬城市都有一個頗具規模的大劇場。這些劇場都建在高坡上,腑瞰山穀。印象最深的是Pamukkale的大劇場(後麵有圖),前麵是翠綠的山坡,山坡過後就是墨色的高山,山頂白雪皚皚。想象古人坐在這樣的劇場裏,視野開闊,清風拂麵,舞台上慷慨悲歌,演繹著"奧德賽"或"伊裏亞德"等,那是何等的場麵,那是怎樣的生活啊?



20。 這是Ephesus附近的聖母瑪麗亞的最後居住地。據說耶穌死後,瑪麗亞搬到這裏。



21。 Ephesus的圖書館。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二大圖書館。圖書館對麵是個妓院,據說世界上第一家妓院也誕生在Ephesus。 圖書館有個地下通道通往妓院,估計是為了方便當年的梓梓學子們,讓他們在飽學詩書後,去風月一把。這是"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最好注解。



22。



23。 這是上麵提到過的Pamukkale劇場,它下麵是一個鋪滿鈣華的大坡,然後是穀地,穀地對麵是高山,山頂是長年不化的白雪。Pamukkale距Kusadasi約二百多公裏。當天來回也是可行的。這裏還有個公元一世紀的阿波羅神廟。



24。 劇場下麵的鈣華坡。





25。 去Pamukkale要注意車的終點站是哪裏,有些車雖然說去Pamukkale,但實際是到Denizli就不走了。Denizli是個不小的城市, Pamukkale隻是個小鎮,二者相距十幾裏路。
下麵是Denizli的汽車站。土耳其國父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urk)曾經搞過土耳其語的文字改革運動,剔除了突厥語中的波斯和阿拉伯詞匯,用拉丁字母拚寫土語。我一句土語都不懂,但一到Denizli車站我就馬上明白了一句土耳其語,看看車站的牌子,Denizli Belediyesi Oto Santral Garaji,這顯然不是凱末爾的純潔的土耳其語。使用“Oto Garaji”我可以理解,土人畢竟是騎馬過來的,沒這個詞匯也不足為奇。但“Santral”有些費解,土人難道沒有“中心”,“中央”這個詞?



景點就看了這幾個地方,下麵是從土耳其的幾個博物館看到的,就不多說了,說來話就太長了。

26。 亞力山大帝的石棺(伊斯坦布爾的考古博物館,東西真多)。



27。



28。 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土耳其的藝術受波斯的影響更深。這也難怪,突厥人在進入小亞細亞之前是先經過波斯帝國的。突厥人的一支塞爾柱人就被波斯同化,其首都就是現在伊朗的 Esfahan。奧托曼帝國初期的蘇丹們都會說波斯語,連詩集都是用波斯語出版的。





29。 Bergama博物館的。公元前300多年。



30。 Bergama大街上的土耳其地毯,對比最後一張的波斯地毯(雖然也產自土耳其,在伊斯坦布爾街上看到的)。土式地毯的幾何圖案多些,波斯地毯則以花卉為主。





31。 在Bergama的大街上瞎轉遊時,肚子餓了,就隨便找個餐館進去了。用餐的人看到我都吃一驚,喧鬧的小餐館突然變的安靜了。我看不懂菜單,也沒人懂英語,我指指鄰桌的盤子,就給我上了這麽一桌,那丸子是羊肉的,味道一般,到是那盤米飯很好吃,不知裏麵放了些什麽。

土耳其人很友好,也很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和他們聊天沒幾句,他們就會問你對土耳其的看法,我當然滿口讚譽之詞,他們一高興,就會請你喝杯茶,吃點什麽,嗬嗬。




這集有些太長了,到此為止。讓我引用一句土耳其詩句做為結束。

“... 希望在我死的時候,恰好有個女人從我的街上經過,身著黑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