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秘魯行(1)--利馬

(2008-01-04 11:46:07) 下一個
在去秘魯之前,我列了一個詳細的行程,原以為可以按部就班,順利而過,結果所有計劃到秘魯後都改變了,不斷調整行程。好在我去之前查了不少資料,並打印了所有航班,火車時刻表,最後都被我一一化解,使我的秘魯之行劃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計劃被打亂,是因為我不加分析地聽了丁丁168的經驗。他說到秘魯後再訂機票和酒店會比預先在網上定便宜近一半。這在平時或淡季可能是個好選擇,而在聖誕節期間,遊人急增,去秘魯熱點如Cusco和Machu Picchu,臨時抱佛腳就太晚了。

我25日從舊金山經邁阿密飛往利馬,航班準時在26日早上5點半到利馬。出關後趕緊找機場的旅行社訂去Cusco的航班,結果讓我大吃一驚,說飛往Cusco的三天航班全部售罄。我當時就傻了,跑到秘魯的三家航空公司售票處打聽,結果依然失望。從利馬到CUSCO的長途大巴因為翻越安第斯山要走24小時,而且大部分地區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其中還要翻越幾個6000米以上的山峰,還不說會有別的問題,所以這個方案被我徹底否決。再跑到三家航空公司的檢票處等空位,我在waiting list裏最好的名次是第十八位。看來必須改變行程,我仔細盤算一下日期,決定先不去Cusco,先去Arequipa,然後從Arequipa 去Cusco。決定後趕快跑到秘魯最大的航空公司LANPERU定票,因為隻有他們才經營Arequipa和 Cusco之間的航班。因為來回跑了好幾次,售票員已認識我了,她說幸好你及早決定,當天飛往Arequipa的航班隻剩三張票了,我後麵的三人一組隻能有二張票,他們提出來多付我一倍價格買我的票,我隻好遺憾地說對不起,也不知他們後來如何。我又買了28日從Arequipa到 Cusco,31日從 Cusco 到Lima的機票,全部的價格比從網上預定貴出30%還多,也隻有如此了。

買到票後,心情輕鬆許多。因為調整了行程,明天到Arequipa後的旅程也要提前。找出在網上查到的二家信譽較好的旅行社電話,打過去訂明天的Colca Canyon的旅行團,結果也是爆滿。我腦袋又被一擊,想再詢問一些情況,電話已到時中斷。後來想,等到Arequipa後自己租車去,可是當我從機場出來後,看到利馬的交通狀況,馬上就改變了這個想法,決定雇出租車去,貴點總比危險要好。

人的視覺和感受總是和當時的心境有關。早上在機場的二小時折騰,心情變的很低落。從機場出來,叫一輛出租去利馬的城中心。利馬看上去就象中國八十年代的一個縣城,到處淩亂不堪。出租車滿大街都是,所以也很便宜。從機場到城中心廣場約20多公裏,隻要25SOL(約8美元)。滿大街的車輛都統一冒著黑色的尾氣,刺鼻的煙味讓我無法呼吸,整個天空也是彌漫著咱中國新流行的一個詞--霾。和任何第三世界國家一樣,利馬的交通是雜亂無序的。三條車道的路上並排跑四輛車是家常便飯,我的出租車就經常騎著線跑,我幾次都想讓他規矩地在線內跑,但還是忍住沒說。利馬的十字路口大多沒有交通燈(長長的20公裏路,我隻看到三個路口有),少數路口有交警指揮,其它都是一團亂麻,大家搶著跑,行人也不輸車輛,隨便穿越,險象環生。從機場到城中心的一路上沒看到一點讓我喜歡的景象。


這是在出租車上拍的利馬街景,破爛髒舊的店鋪,熙攘擁擠的行人,坑凹不平的路上積著汙水。

1



2



3

4. 在路口等綠燈的短短幾分鍾內,都有小販上來向你兜售飲料。



5. 這是快到城中心照的,在這裏出租司機讓我把窗戶搖起來,說有人會伸手進來搶走我的相機。



6. 在城中心的Plaza de Armas下車,出租車司機拿到錢後對我說了聲Good luck就走了,那聲“good luck讓我聽得有些心驚膽顫。看看四周,這裏正是利馬中心,雖說周圍彌漫著霾,但也還算光天化日,朗朗乾坤,還有不少警察巡邏,心中的一絲不祥也煙消雲散了。
這是位於Plaza de Armas北麵的總統府,從利馬的舊建築依然能一窺這個當年南美最漂亮的城市的身姿。可惜利馬輝煌不再。



7. 意外發現總統府外一邊停一輛裝甲車,上麵荷槍實彈。我至今都沒想通他們為什麽要搞得緊張兮兮的。




8. 總統府不遠處還有高壓水槍車,難道經常有人來抗議?


9. 巡邏的警察隨處可見,而且是四人一組,不過看到他(她)們,我到是安心很多.


10. 離開Plaza de Armas,買了一張利馬地圖,沿圖上標的景點逛起來。看看這些街道,不愧曾是南美之珠。





11. 這是有五百多年曆史的Francisco教堂





利馬舊城不大,不一會兒就逛完了。悶熱的天氣(正好是夏天),刺鼻的霾,糟雜的環境讓我煩躁起來。離下午的飛機還有好幾個小時,到哪裏去打發時間呢?翻翻我的旅遊書,裏麵除舊城外就沒多少利馬的章節了,書裏甚至說,如果你不是閑得無聊,去秘魯就不要在利馬停留。我攔下一輛出租車,司機問我去哪裏,我說隨便哪裏好玩就去哪裏,司機滿臉困惑,也聽不懂我的英語。我說那就去海邊吧,心想那裏至少空氣好些。費了半天勁,總算讓他明白我要去海邊。南美人比較悠閑,還不到中午,海邊已橫臥豎躺了不少人在享受陽光。我在海邊走了會兒坐了會兒,實在是無聊極了,至此我對利馬的好感一絲都沒了,直想趕快離開這裏。

看看表是中午12點,我就走進海邊一家餐館,裏麵非常幹淨,雪白的桌布,潔淨的杯盤,眺望海洋的巨大落地窗,我決定在這裏吃午飯。侍者說現在還沒午飯,要12點半才有。我問能不能讓我坐會兒等,侍者到是很友好。我坐了一會兒覺得不好意思,就問有沒有當地的飲料,侍者向我推薦了Pisco sour,要一杯嚐嚐,果然不錯。午飯時間到了,侍者又把我帶到樓上,我看菜單上有Ceviche,這是我來秘魯之前就知道的,是秘魯的國菜,全部是生的海鮮,很有特色。但一來我對海味沒什麽興趣,二來擔心海味會引起腸胃不適。雖然我帶了止瀉藥,但真要跑起肚子來也太不放便了。我隨便問了問有沒有熟的ceviche,侍者說ceviche就是要生吃,我開玩笑說怕吃了海鮮跑肚子,我不想直說他們餐館以讓人家覺得受辱。誰知侍者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證不會,我看他說的堅定不移,就決定試試他們的ceviche。筒子們,ceviche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對海味的印象,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一餐,我對利馬的好感從零回升到七分,就全是ceviche的功勞。我要了他們店裏的特色ceviche--cala,這是一種用蝦,鮮貝,金槍魚,Corvina和baby squid組成的菜,全部海味用冰檸檬汁醃過,去掉了海腥味,加些細洋蔥絲以及一些不知名的作料,最後澆上綠色的cilantro汁(一種香菜),配以玉米和辣椒。侍者端上來時,我眼睛就一亮,嚐過第一口,那種涼爽的清香,鮮嫩無比的口感,檸檬的酸味和海鮮的特殊風味結合在一起,頓覺齒頰生津,香醇悠長。侍者探詢地看著我,我連連讚美。毫不誇張的說,這是我吃過的最好的海鮮,我對海鮮的偏見從此改變了。沒想到我偶然的無聊竟讓我嚐到了世間的美味,不過這中間也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大家看到頂端那片紅紅的辣椒了麽?我開始以為是番茄片,就先放在一邊,等後來切下半邊吃時,剛咽下,喉嚨就被辣的說不出話來,從來沒吃過這麽辣的辣椒,我連忙向侍者招手,他可能很有經驗,都沒過來就直接跑到後台去拿來一杯冰水,我喝下半杯,依然辣的受不了,我又將冰含在嘴裏,接連含了四,五塊冰才慢慢消掉辣味。吃完Ceviche後我興意盎然,這時陸續進來很多人,一會兒就坐滿了。來的人男士都是西裝革履,女士珠光寶氣。我才意識到我誤闖進了利馬的上流餐館,全餐館隻有我一人穿T桖,腳底還放一背包。不過我剛吃得興來,當侍者問我要不要來點甜點,我就讓侍者給我推薦了一款。這甜點也是不俗,可惜被我破相後才想起照一張。甜點中有一種秘魯的水果,可惜忘記名字。吃完甜點,看看時間還早,我又要了咖啡,那咖啡的味道也極香醇濃鬱,我真慶幸自己今天的運氣。更讓人驚異的是,這餐極為便宜,全部花費才24美元,我把小費加到30元,謝過侍者才出來去機場。侍者一會兒追出來給我一張餐館的名片。筒子們,以後你們去利馬一定要去這家餐館,一定要品嚐他們的ceviche,我保證你們不會失望。這家餐館就在利馬海灘上,叫作CALA,電話252-9187或reservas@calarestaurante.com。

12.Ceviche



13.甜點,可惜被我破相後才照.





31日從CUSCO回到利馬後是中午,我決定去國立博物館看看,不知是因為節日的原故還是維修,吃了閉門羹。又讓出租車去考古博物館,還是不開。我隻好讓出租司機隨便帶我去個能打發時間的地方,出租車就把我拉到利馬的Miraflores。原來這裏就是我上次來的海邊,隻是上次是在海灘,這次是在海崖上麵。這裏是新利馬,高樓林立,環境優雅。我在懸崖邊的咖啡座一直坐到夕陽西下,因為是新年除夕,人非常多。晚上時分,音樂響起,人們載歌載舞,我見識了真正的拉丁舞。快十點時才趕往機場,搭機回美國。

14. 國立博物館,沒開門,在車裏照一張就走了.



15. Miraflores





16. 海崖邊的shopping center





17. 海邊有很多滑翔的,打聽一下,40美元可飛30分鍾,超級便宜,可惜當時我懶洋洋的半臥在海崖邊的座裏,享受著和煦的陽光和太平洋的暖風,沒去試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