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認識 “達爾文理論” 作用的新視點

(2006-12-14 14:04:01) 下一個
認識 “達爾文理論” 作用的新視點
張東生
原載於 "星空細雨"http://xkxy.org

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了《物種起源》一書. 從此創立了達爾文理論. 這個理論是這樣描述生物曆史的: 生命從非生物而來,然後就開始無止境地由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逐步變化,直到從猿中變化出人類.整個經過的唯一動力是 “變異, 遺傳和自然選擇”. 沒有考慮 “智慧” 參與的任何必要, 而隻需要數十億年時間. 這個理論被達爾文體係稱為 “科學理論”, 以區別於 “宗教理論”. 根據聖經的文字,隻有上帝才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他不僅創造了其它所有動物和植物,而且還創造了人類,使它們各從其類. 因此,達爾文理論在誕生後的150年間, 一直被認為是與神創論是背道而馳的。

達爾文理論和神創論的對立部分是人們倍加關注的焦點, 而達爾文理論和神創論也有共同之處, 這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 相同之處之一是, 二者都是在表述生物的曆史. 曆史研究的目的是要指出在過去確實發生過的事件. 但無論人們怎樣描述這些事件, 都不能改變這些事實的真實經過和結果. 那麽人們為什麽下這麽大的氣力研究生物曆史呢? 僅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嗎? 顯然不是. 因為人類是生物中最 “聰明” 的動物, 想 “觀古知今”, 甚至想 “觀古知未來”. 否則, 就沒有太大意義. 理解達爾文理論的作用應該從兩個 “視點”出發, 一是 “生物曆史”, 二是 “人類未來”. 那麽達爾文理論能夠起到 “觀古知今” 和 “觀古知未來” 這些作用嗎? 筆者試析如下.

如果達爾文理論對生物曆史這個描述是正確的, 那麽依照 “觀古知今” 的原則, 達爾文理論的學者應該以 “科學理論” 的名義, 進一步闡述當前人類在地球上的處境. 按照這個理論進行推論, 就會推導出: 人類現在僅僅是地球生物界中一個 “過度” 物種,不是地球的最終主人, 就象當年的黑猩猩一樣, 也正在承受著“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 這個 “模糊” 力量的繼續作用, 使人類中的每一個人,時刻都麵臨著被 “選擇” 成為地球上下一個 “新物種” 的可能. 推導出這樣一個結論是如此簡單, 而且十分符合達爾文理論所發現的 “進化是隨機發生在一部分個體上” 的 生物曆史規律 , 可以說是順理成章. 但是似乎從來沒有 “科學家” 敢這麽宣揚. 這就使得達爾文的這個 “偉大” 理論與其它的重大生物科學理論所產生的 “燈塔” 導航作用截然不同. 究竟為什麽沒有 “科學家” 敢用達爾文理論進行推測呢? 難道達爾文體係有什麽苦衷, 而不願意張揚這樣的結論嗎? 隻要對聖經略知一二的人們就會知道, 這樣會把人們送回到聖經裏.

假如達爾文理論對生物曆史這個描述是正確的, 那麽依照 “觀古知未來” 的原則, 達爾文理論的學者應該以 “科學理論” 的名義, 大膽地進一步闡述這個理論對於人類未來的預測功能. 就會推導出: 人類作為地球生物界中一個 “普通” 物種, 就象當年的黑猩猩一樣, 正在承受著“自然” 的 “選擇”, 將時刻麵臨著下一個 “新物種” 誕生, 這種在智慧上應該遠遠超越人類的 “新物種” 必定會給人類帶來“嚴重” 威脅. 一不小心, 人類就很可能被 “新物種” 們當做 “祖先” 關進動物園或保護區中, 被當做一類無毛的, 會做飯炒菜的 “裸猩猩”, 供他們的兒童觀賞, 同時也成為生物進化中特定環節的證據.

依照達爾文 “正確” 理論所提供的線索, 既然是 “科學”理論, 推導出這種 “新” 物種可能是什麽模樣, 不應該有太大的困難. 這種 “新物種”與人類的差別, 不應該亞於人類與黑猩猩的差別. 也就是說,當年黑猩猩的染色體由24條 (對)被融合成為人類的23 條(對);當年黑猩猩基因組DNA序列改變了1.5%,導致人類腦容量增加了近一倍,腦內新增一些溝回, 稱為“語言中樞”, 使人類具有了書寫閱讀文字的能力, 使人類社會與 “前輩” 黑猩猩社會分道揚鑣, 產生了文化. 後來的人類文化成為了人類區別於其它所有動物的永久特征. 按照達爾文理論提供的這一曆史線索, 將來 “新人類” 的23 條(對)染色體也應通過融合, 而減少成為 22 條(對). 基因組DNA序列再改變1.5%, 導致“新物種”的腦容量比人類增加一倍, 腦內新增一些溝回, 稱為“數字化” 信息中樞, 可以直接閱讀 “數字化” 信息 (或許是“非物質” 的), 而與人類所能閱讀的 “文字”完全不同. 還可以直接發送和聽懂各類電磁波信號中的“數字化” 信息,而不需要借助任何電子設備. 並發展出信息容量更巨大的 “文化”內容, 與人類文化社會分道揚鑣, “新物種” 沉浸在非物質的“數字化” 信息世界和文化中 (筆者暫時稱其為 “亞天堂”社會). 顯而易見, 根本沒有科學家敢做如此 “荒唐”的 預測. 盡管如此簡單, 甚至完全符合達爾文 “正確” 理論的指引, 為什麽沒人敢做呢? 難道達爾文的 “科學” 理論不具備 “科學” 預測功能嗎? 因為這樣做, 會把人們送回到聖經裏.

從筆者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達爾文所揭示的 “生物規律” 雖然被命名為 “科學”理論, 甚至被人們冠以 “最偉大的科學發現”, 但是卻沒有人敢運用該理論對人類未來命運進行 “指導”, 僅僅被 “限製” 在對生物曆史的爭辯中. 實在是 “大材小用”. 但是錯誤不在這個理論本身. 筆者認為, 自從達爾文理論產生的那時起, 它就在神創論的人群中 “揭竿而起”, 另立了門戶, 一路凱歌地發展了150年, 人數和規模都非常可觀. 其主要 “勝利” 都是集中在 “生物曆史” 這個領域中取得的. 而在 “人類未來” 這個領域中, 該理論的應用受到了絕對的限製和束縛. 因為聖經在這個領域中, 對人類的未來, 早就說的 “一清二楚”. 任何科學家敢於應用達爾文 “正確” 理論, 對 “人類未來” 進行預測, 無一例外地都將會把人們引回聖經中去. 好不容易拉出來的隊伍, 不能就這麽輕易地送回到聖經去. 這個現實是可以理解的.

從常理來講, 宣傳達爾文理論的作用應該從兩個 “視點”出發, 一是 “生物曆史”, 二是 “人類未來”. 在“生物曆史”方麵的作用, 達爾文體係努力奮鬥了150年, 對其成果大肆宣揚, 但在表麵勝利的背後, 已經意外地把人們引回到了聖經, 詳見 “達爾文理論的新功能” 一文 (http://xkxy.org). 在“人類未來” 方麵的作用, 達爾文體係卻閉口不談. 因為在這個方麵, 該理論不僅不能成為神創論的 “對手”, 就象筆者以上的示例, 隻要一開口, 反而必然會成為解讀聖經的 “助手”.

自古以來, 人類的本能就迫使一部分人們, 不僅想知道人類從何而來, 而且更加渴望知道人類向哪裏去. 對科學界來講, 有義務弄明白人類的起源, 同時更有責任 “正確” 預測人類的未來, 從而有效滿足人們對這兩方麵的需求. 從筆者以上淺析可以看出, 達爾文理論除了對人類起源的曆史細節有些貢獻外, 對人類未來的預測卻無能為力. 這就意味著以 “科學” 名義的達爾文理論目前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內心的兩種渴求. 宗教在這方麵仍然還可以給人們帶來 “滿足”. 實質上, 達爾文理論正在為人們進一步解讀聖經, 提供另一種獨特的途徑, 無論是從“生物曆史” 還是 “人類未來” 方麵. 這可能是人們認識達爾文理論對人類偉大貢獻的一個新視點.
真正的科學僅僅是人們認識無限 “大自然” 的有限方法和收獲, 所以科學不能完全等同於 “大自然” 本身.
正確的宗教僅僅是人們認識無限 “神” 或 “上帝” 的有限方法和收獲, 所以宗教不能完全等同於 “神” 或 “上帝” 本身.

張東生, 12-10-2006, 於辛辛那提, dongshengzhang_1@yahoo.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