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反駁對蒙元的侮辱

(2004-12-11 12:49:43) 下一個
你不知道我是滿族還是蒙族,可我卻肯定你是漢族。因為在先前有那麽多惡毒攻擊元、清的貼子(當然少不了順便為漢族王朝歌功頌德),你卻從未說過一次“真正的熱愛自己民族的人應該正是自己民族在曆史上的不光彩一麵”,也從未見你故作姿態地表達過一次“對祖先不光彩的一麵采取視而不見或者文過飾非的態度,這同樣不符合民族團結”或類似的話。而當有人為元、清說了幾句真話(這中間並沒有否定漢族王朝——尤其是漢、唐——及漢族文化)時,你卻迫不急待地跳了出來,擺出一副“客觀”與“正視曆史”的姿態(其實你除了一連串的質問以外,也沒見你說些什麽),難道你說那些話時不覺得臉上發燒嗎? 難道你就沒有客觀地正視一下你自己? 漢族人對元朝的偏見是來自元朝對漢人的殘酷統治,但以此說元朝對人民統治殘酷卻不全麵。元朝對蒙古人就不用說了,元朝對突厥人(包括今日中國維族人)就很好,對西藏人民也不錯,曾經命西藏喇嘛以藏文為基礎創造巴思八文字並試圖推廣為國語,元朝還重用大批色目人(主要是來自中東的阿拉伯人和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東歐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構成了中國今日回族的祖先,波斯語在元朝中上層很流行(馬可波羅在中國就使用波斯語而在全國暢通無阻,他根本不會漢語)——這些都有助於中西文化的交流。元朝在宗教上采取寬容政策,大批傳教士來到中國,使得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在元朝時產生了飛躍(見《世界的中國觀》)。由於歐亞大陸橋的貫通,元朝的對外貿易有很大發展,航海貿易也有所恢複(唐朝的黃巢起義在江南屠殺了數萬伊斯蘭商人與僑民——這在阿拉伯文獻中有很多記載,對中國的航海貿易打擊很大)。即使是元朝最歧視的漢人,其漢族文化也得到很大的發展——雖然元朝采取不同化政策,但並沒有限製漢文化的發展,你問我元朝對漢文化的破壞程度,我實在答不上來,我想不出哪一樣漢文化在元朝被滅絕了(是漢賦嗎?是唐詩嗎?是宋詞嗎?是《論語》《孟子》嗎?是宋朝的朱熹理學嗎?還是24史?),相反,元朝在短短的不到100年間卻發展了在中國文化史上獨樹一幟的元曲,並留下了像《竇娥冤》這樣的膾炙人口的傑作。……對不起,我沒有時間給你上啟蒙課,你最好“多讀點曆史,多點思考”,別光讀漢族人寫的書,也看看其他民族人寫的書,別光讀描寫蒙古人征服歐亞大陸的殘酷戰爭的書,也看看蒙古人建立帝國後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書(《馬可波羅遊記》你也最好讀讀,雖然你不承認,但相對漢族人——尤其是明朝人——寫的描寫元朝的書來說,有其更客觀之處——道理我想不用多說了吧)。 其實元朝最大的汙點,就是她實行種族歧視政策,而且歧視得很厲害——這也直接導致了元朝最終覆滅的命運。這種命運是應得的。任何種族歧視——蒙古人歧視漢人也好、漢人歧視少數民族也好,白人歧視有色人種也好——都是愚蠢與落後的,這樣的人,我都會把他們叫作畜生(實際上連畜生都不如,畜生還知道愛惜同類)。任何讀者,也包括夢回大山,如果你們覺得元朝對漢族的歧視與壓迫是不對的,你們就不應該再像元朝那樣去歧視別的少數民族(包括他們的文化和曆史成就)。而對於大漢族主義畜生,你們根本不配對元、清說三道四,你們本來就是下三爛的一群。 很有幸讀了你的另一篇大作《宋元戰爭的結局意味著什麽》,隻看題目我已經能猜出這是一篇什麽貨色,無非又是證明漢族王朝的先進與少數民族王朝的落後——向自己寫著“沒有任何民族歧視”的臉上再扇一個耳光而已。我不知道你的那些數字是哪來的(我沒有時間去查閱資料核對),更對你的換算產生懷疑。我隻知道北宋時政府由於經費(當然也包括其他一些因素)有限,無力同時對付西夏與遼,不得不屢次與上述的一方媾和。果如你所說,北宋如此巨富,何以不能像美國那樣同時打贏兩場戰爭?此外,鴉片戰爭前清朝的國民生產總值占當時世界生產總值的很大比例(一時想不起來具體數字,好像大於25%),而如你所說,宋朝的財政收入是清朝的4倍,天那!如此推算,宋朝時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可以和工業革命後全世界的工農業生產總值相比,看來工業革命真是人類生產力的大倒退。在生產力發展了幾百年後,人口增長了三倍後(而且沒有什麽戰亂),社會財富居然還少了3/4,而且宋朝人民還生活得不錯——如果你不是傻子那所有讀者該是傻子了。建議你還是哪涼快哪呆著去,別在這裏信口開河。 其實我並沒有否定漢民族的輝煌文明,我身上也流著漢族的血(我是一半滿族,一半漢族),隻是我認為不能單純從漢民族的視角去評價曆史,更不能靠貶低別的民族及其成就來提高漢族的文明與自豪。上大學時我曾讀過一本書叫《文明與野蠻》,我想用這本書最後的總結來結束我的貼子:文明不是某一個民族的發明,而是所有民族互相學習的結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