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借題發揮:說說民族融合(草稿未完成)

(2004-12-08 22:02:04) 下一個

後附原文

1:我來這裏這麽長時間,好像還沒有人認為“中國曆史上的強者都是少數民族”,強調蒙元的強大的人倒是為數不少。“缺乏曆史知識”的帽子,由此文作者扣上,資格問題還有待研究,至於“別有用心”的說法,讓我想起文化大革命。

2:原文:“中國的形成史,就是以華夏文化為主體的民族向外征服,與外族融合的曆史。”

這裏所說的“向外征服”很籠統,也是此文的中心,從整體看,作者以很大的篇幅闡述向外的武力征服,所以我可以把原文的“向外征服”理解成“向外的武力征服”。談起中國向外的武力征服,可以炫耀的實在不多,此文基本上全部列出,比起被其他民族所征服的屈辱史相差很遠,各位可以自己掐著手指頭算算。而事實上以華夏文化為主體的民族的確在不斷的向外擴張,為什麽呢?我認為以華夏文化為主體的民族向外擴張是文化征服,這種征服(我覺得用滲透比較合適一點,下麵就用滲透)是無形的,持續的,徹底的。這種文化滲透在和平時期緩慢進行的同時,通過征服與被征服實現一個接一個的高潮(配配)。從中國的各個曆史階段看,被征服時期的滲透力從規模,縱深,幅度上都遠遠超過征服時期。(說到這裏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希望大家冷靜體會一下。鄙兄,我覺得你可以幫助闡明,你的方法比較容易被接受,謝謝!)同時,文化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滲透伴隨著吸取同步進行,相輔相成逐漸形成現在的中國文化。

3:秦的確不是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是一個現代概念,不適用與曆史。在當時,華夏文明周圍的北狄,西戎,東夷,南蠻(原文的排列是北狄,西戎,東胡,南夷)中的任何一支,人數都不是絕對少數,各位可以從專業曆史論著的用詞證實這點。秦屬西戎,的確周天子封過伯,但封的是域外的伯,那麽為什麽大家不承認這個曆史事實呢?原因很簡單,秦統一中國屬於先融後統,所以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而蒙元和滿清的統一是中華文化全麵高速發展的時期,確招來大家的非議,更有少數激進分子全麵否認蒙元和滿清對中國所做貢獻,原因就是先統後融。

 

以下為原文:
春秋戰國之際,中原各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競爭及文化上諸子百家的出現使中原地區進一部融合,中華文明的核心漸漸形成。秦國對西戎和原本獨立的蜀國的征服,使漢中,四川等地並入中國版圖。本來自稱南蠻的楚國逐步歸化華夏文明,其與吳國,越國等的相互功伐及向南的擴張逐步使南嶺以北的長江流域並入中國版圖。北方的燕趙則逐步向胡,狄的地區擴張。

秦始皇統一六國,大中國的雛形誕生。秦向東,南,北擴張,勢力到達了原本在華夏文明之外的嶺南兩廣,遼東等地區,並第一次奪取了原屬匈奴的河套地區(甘肅,寧夏)。

秦末紛亂,取而代之的漢朝初期國力衰落,是有劉邦的白馬之敗和對匈奴的守勢。河套地區也被匈奴重新奪占。之後漢朝勵精圖治,經過文帝,景帝時期的休養生息,終於在武帝時與匈奴展開決戰。衛青,霍去病的數次出擊,再次奪取了河套地區,並使甘肅,寧夏永遠歸入中國版圖。匈奴人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牲畜不繁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之後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歸附漢朝,並在後世漸漸融入華夏民族。北匈奴遠遁漠北,但又在東漢時被大將軍竇憲擊破王庭,遭到匈奴版的"靖康之恥",餘部西遷歐洲,引發的鏈式反應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

在與匈奴的"百年戰爭"中,中國的勢力不但向北擴張,而且向西達到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中亞地區。南方的兩廣在幾次拉鋸後也開始了融入中華文化的過程。

漢朝時絲綢之路,張騫,班超等的出使,及對匈奴的戰爭使得中亞乃至更西的國家知道東方存在著一個強大的漢帝國,往來西域的中國客商開始自稱並被人稱為漢人。曆經商周以降千年的融合,中華文明的主體民族 -- 漢族,終於正式登上了曆史舞台。

漢之後,又有過幾次大的民族融合。晉,南北朝時有過五胡亂華,最終各色胡人包括前文提到的南匈奴融於漢族,代表事件是北魏孝文帝的全盤漢化。隋唐王室確有母係鮮卑血統,但無疑是正統的中國王朝並大大發揚光大了中華文化。蒙古人滅宋是中國數千年來第一次徹底陷於外族之手,是經濟文化上的大倒退。 (成吉思汗決不是什麽中國的英雄)。明朝恢複多數民族統治,順便將雲南正式歸入中國版圖。清是滿人建立,但卻是徹底接受中華文化的王朝。千年來處於中華邊緣的東北,台灣,內蒙,新疆也正式歸於中國了。西藏則成為中國屬國,並在共產黨"和平解放西藏"的過程中成為中國一部分。

中華民族,決非是五千年曆史大浪淘沙中的弱者,恰恰相反,我們是各古老民族優秀文化融合而產生的後裔。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不但是古華夏族炎黃的子孫,而且體內也流淌著胡,狄,戎,夷,匈奴,羌,鮮卑,羯,契丹等等古老民族的血液。麵對曆史,我們固然不能妄自尊大,但也決沒有理由妄自菲薄。在曆史的風雨中,中華文明千年不倒,並且正在新的世紀裏,重現往日輝煌。

 

 

附原文:

其實沒有純種的漢族,漢族是文化曆史概念
文章來源: kev121 於 2003-11-02 23:19:00

講中國曆史上的強者都是少數民族的人,要麽缺乏曆史知識,要麽別有用心。
中國的形成史,就是以華夏文化為主體的民族向外征服,與外族融合的曆史。漢朝以前,沒有漢族的概念。商周之際,中華文明的先祖居住的地區隻有河南,陝西及鄰近小部分地區。華夏文明的周圍,是北狄,西戎,東胡,南夷等尚未融入中華文化的民族。秦是周天子封的伯,怎麽是少數民族?
春秋戰國之際,中原各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競爭及文化上諸子百家的出現使中原地區進一部融合,中華文明的核心漸漸形成。秦國對西戎和原本獨立的蜀國的征服,使漢中,四川等地並入中國版圖。本來自稱南蠻的楚國逐步歸化華夏文明,其與吳國,越國等的相互功伐及向南的擴張逐步使南嶺以北的長江流域並入中國版圖。北方的燕趙則逐步向胡,狄的地區擴張。
秦始皇統一六國,大中國的雛形誕生。秦向東,南,北擴張,勢力到達了原本在華夏文明之外的嶺南兩廣,遼東等地區,並第一次奪取了原屬匈奴的河套地區(甘肅,寧夏)。
秦末紛亂,取而代之的漢朝初期國力衰落,是有劉邦的白馬之敗和對匈奴的守勢。河套地區也被匈奴重新奪占。之後漢朝勵精圖治,經過文帝,景帝時期的休養生息,終於在武帝時與匈奴展開決戰。衛青,霍去病的數次出擊,再次奪取了河套地區,並使甘肅,寧夏永遠歸入中國版圖。匈奴人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牲畜不繁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之後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歸附漢朝,並在後世漸漸融入華夏民族。北匈奴遠遁漠北,但又在東漢時被大將軍竇憲擊破王庭,遭到匈奴版的"靖康之恥",餘部西遷歐洲,引發的鏈式反應最終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
在與匈奴的"百年戰爭"中,中國的勢力不但向北擴張,而且向西達到西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中亞地區。南方的兩廣在幾次拉鋸後也開始了融入中華文化的過程。
漢朝時絲綢之路,張騫,班超等的出使,及對匈奴的戰爭使得中亞乃至更西的國家知道東方存在著一個強大的漢帝國,往來西域的中國客商開始自稱並被人稱為漢人。曆經商周以降千年的融合,中華文明的主體民族 -- 漢族,終於正式登上了曆史舞台。
漢之後,又有過幾次大的民族融合。晉,南北朝時有過五胡亂華,最終各色胡人包括前文提到的南匈奴融於漢族,代表事件是北魏孝文帝的全盤漢化。隋唐王室確有母係鮮卑血統,但無疑是正統的中國王朝並大大發揚光大了中華文化。蒙古人滅宋是中國數千年來第一次徹底陷於外族之手,是經濟文化上的大倒退。 (成吉思汗決不是什麽中國的英雄)。明朝恢複多數民族統治,順便將雲南正式歸入中國版圖。清是滿人建立,但卻是徹底接受中華文化的王朝。千年來處於中華邊緣的東北,台灣,內蒙,新疆也正式歸於中國了。西藏則成為中國屬國,並在共產黨"和平解放西藏"的過程中成為中國一部分。
中華民族,決非是五千年曆史大浪淘沙中的弱者,恰恰相反,我們是各古老民族優秀文化融合而產生的後裔。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不但是古華夏族炎黃的子孫,而且體內也流淌著胡,狄,戎,夷,匈奴,羌,鮮卑,羯,契丹等等古老民族的血液。麵對曆史,我們固然不能妄自尊大,但也決沒有理由妄自菲薄。在曆史的風雨中,中華文明千年不倒,並且正在新的世紀裏,重現往日輝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