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五月:料酒適量

(2005-03-10 13:06:49) 下一個

料酒適量


 


五月


 


朋友新婚,努力當賢妻,每天在家照著菜譜、炮製溫馨二人大餐。某日學得一道“醬瓜蒸鱈魚”,頗獲好評。一聽有此美味,素好美食的我趕緊搶過她的中式菜譜,認真學習。猜怎麽著?結果我讀到了一堆“料酒適量”、“香油數滴”、“精鹽若幹”和“胡椒粉少許”。可這“適量”,“數滴”,“若幹”,“少許”……,究竟是多少呢?


 


佩服友人的驚人悟性之餘,不由想到了美國人的食譜。以烤一盤蛋糕為例,11/4杯水,3個白色大雞蛋,1/3杯油……,用以調和買來的蛋糕混合劑(cake mix),還有爐火要開到華氏350度,烤盤若是8''圓盤,則烤40分鍾;若是9''圓盤,則烤35分鍾;若是13''X9''長盤,則烤40分鍾;若是2430個的杯盤(cupcakes),則每個注入一半米漿,再集體烘烤25分鍾……如此這般,不厭其細,害人想偷懶說學不會都難了。難怪美國人動不動就開上一連串的快餐連鎖店,你想,用量、做法,甚至店堂布置、管理模式都是定量規定了的,那開上一串怎見得比隻開一家難呢?倒是中餐館的老板們,若不幸自己不懂廚藝,那遇到大廚臨時跳槽什麽的,就該跳腳了。畢竟,這“料酒適量”、“精鹽若幹”……不假以時日,卻不是那麽容易琢磨透的。


 


近日讀小學一年級的女兒,正在大玩寫作遊戲(Writing Game)。這遊戲是要打分的。有開頭,得1分。有結尾,得1分。每表達一個新的想法,得1分。每用一個描述性詞語,得1分。每次數到一個大寫字母,得1分。每個句號、逗號、問號、感歎號,各得1分……。女兒寫了一個她在雪天玩樂的故事,起先按計分規則一算,得了45分。她很不滿意。於是就開始改文章了。開頭、結尾那2分已經到手了,不必管。這“描述性詞語”嘛,有了!“雪”前麵加個“白色的”,多了1分,“雪人”前麵加上“大大的”、“好看的”、“白白的”,哈!3分!至於“問號”,唔,把開頭“今天下雪了”改成“怎麽今天下雪了呢?”,又多1分。對了,幹脆順勢再接兩句“太好了!我最喜歡下雪了!”,瞧,這下既增加了新想法,連“感歎號”也多出倆來……。七加八改的,女兒最後一算,這回共得了78分,簡直進步神速呀!而且老師還特意關照過,愛改幾稿都沒關係,把每次的改動都留著,帶回學校讓老師過目。


 


還別說,女兒改過的文章真就比先前那個長多了,而且也生動不少。想不到美國的小學生就是這樣開始學習寫作技巧的。這個1分、那個2分的,都說美國人崇尚定量經濟,大到GDP值,小到某隻股票的投資回報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用確切數字來定量分析,沒想到連寫作也能玩定量啊。這對於習慣了中式寫作教學的我而言,還真是個新鮮事兒。都說中國古代的八股文害人,也許在訓練基本寫作技巧方麵,也還有可取之處呢。


 


曾有國內朋友報怨,花了大錢去聽名作家親臨指導的寫作班,聽的時候挺有趣的,聽完卻仍是一片茫然,對於究竟要如何去表達名作家一再提點的所謂“真情實感”,頗感困惑。我在想,那些名作家倒不一定有意藏私,而是如今這中式寫作,跟做中國菜似的,“料酒”如何個“適量”法,沒有諸多實踐、沒有一定的領悟能力,隻怕要提高也難了。做得出美味佳肴的名作家,卻不一定說得清這“適量”到底是幾錢幾分吧。


 

反觀美式寫作,大量寫作技巧的專著,對於如何設定人物、如何框架結構、如何設置懸念增加氣氛……,都一一提供了比較具體可行的指導。至於各大學的寫作課程,也都在盡量切實明確地助學生過把作家癮。也許,在“觀公孫大娘舞劍”式的頓悟之外,中文寫作教學,也可試著加些“料酒三錢兩分”的定量說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