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華裔網絡交友實錄
(獲五大道文學紀實三等獎)
作者:五月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隨著互聯網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現代人開始擁有兩個人生版本:一個是現實版,中規中矩、蠅營狗苟、吃飯睡覺、整日為五鬥米折腰。另一個是網絡版,網絡版亦即虛幻版,在似真似幻的網絡“江湖”中,你可以做美夢、發囈語,可以鬥嘴掐架或與眾多美眉帥哥公然調情,還可以網戀網婚、網癡網怨,更可以拈言語為劍、撫情感為琴,磨練成琴劍合一、自由馳騁的網絡蒙麵俠……。
因為虛幻,所以自在。自在的網絡版,給在現實版中飽受磨折的人們,留下了可貴的隨心所欲之空間。而傳統的交友方式,諸如在同學、同事中結交朋友,通過親戚介紹尋覓知己,或者旅途邂逅萍水相逢……,也都在無遠弗屆的網絡麵前,一再受到挑戰。而今,網絡交友日益流行,成為人們尤其是年輕一輩的交友新模式。當這種交友時尚逐漸成為習慣,當“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忘於江湖”式的交友之道成為傳奇,人們終於開始對網絡交友現象投去了更多的關注目光。
前不久的《華爾街日報 (Wall Street Journal)》上(2004年10月26日),就曾刊登專文,報道在北美華人中知名度極高的“未名空間(mitbbs.com)”網站,其中又特別提到了“未名交友”,驚歎於“成千上萬的在美華裔,如饑似渴地跟網友們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是的,“獨在異鄉為異客”,身居海外,華人的總數再怎麽上升,到目前為止,還屬少數族裔。華人社團領袖一再呼籲大家要積極融入主流社會,可見我們離開主流社會的距離還多麽地遙遠!文化的差異,常常令缺親少故的海外華人身陷現實生活的種種尷尬,而精神上的孤寂,更使他們在異國他鄉的日日夜夜備受煎熬。相比於國內的網絡發燒族,天涯遊子們似乎有著更多、更充足、更緊迫的理由,匯入到網絡交友的潮流中去,去尋求認同,尋求幫助,尋求心靈的慰藉。以筆者所居的北美地區為例,我們來看看華人們究竟是如何熱衷於網絡交友的。
有朋自網上來,不亦樂乎?
隨便點開哪個交友網站,讀讀網人的“征友信息”,你就能多少明白些北美華人上網交友的心態了:
“很懷念在國內與親朋好友相聚的熱鬧場麵,在學校的朋友們都畢業遠走了,現環顧四周,竟找不到互相走動的朋友,孤島的生活讓生存的壓力膨脹、膨脹再膨脹!絕不能讓美國把交朋友的機會封殺,憑什麽隻有美國人才能狐朋狗友瞎樂,如果你也是個隨和快樂的人,大家做個朋友吧!”(甜莓兒)
“一個人事業的成功,80%歸因於與別人相處。人是群居動物,人的成功隻能來自於他所處的人群及所在的社會。本人在紐約金融行業服務,想和誌同道合者組織探討小組,讓我們一起走向成功”。(小樹熊)
“男人是不發愁找老婆的,實在不行回國找一個也行,或者在這邊混不下去了,或者不是因為混不下去了就是想回國發展了,回國再找,國內如花似玉的姑娘多的是,找更好的,何必在這邊找女F1,一般都年紀不小了,找漂亮些的也不容易。男的在國外慢慢熬著的,不想回國的,也不怕年紀大,可是女的呢?慢慢熬著就越來越嫁不出去了。多可怕呀。除非你很優秀,你能掙錢,你願意倒貼說不定還能嫁出去。可是那些不優秀的女孩呢?優秀的女孩後麵有一大堆男的在追,不優秀的後麵一個都沒有,你又不年輕了,又不漂亮了,你有一顆善良的心又不當飯吃,誰娶你呀?嫁不出去了,嫁不出去了,真害怕呀!”(安妮MM)
“我究竟是誰,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網絡上遊弋,用我所有的真誠和感動用心地愛和被愛。在這個想愛又怕失去愛的年代,在這個渴望孤獨卻又懼怕寂寞的年代,就讓自己做一個陌生人,遊蕩在虛擬的INTER網上”。(MoQmQo)
“我是一個快樂的,有愛心的人。我喜歡讀書、音樂,也喜愛旅遊、運動;我欣賞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珍惜友誼,敬重有上進心的人。加入交友網站已近五個月,多多少少認識了一些熟悉的麵孔,多多少少生活中有了一些色彩,多多少少也有了幾位玩的來的朋友,這才驚異的發現,加拿大的生活比自己想象中的要豐富的多。以前我將大部分時間放在學習與工作上,生活的圈子圍繞在同學和同事之間,覺得自己認識的中國人少的可憐。其實生活中多了一些朋友是件好事,能認識一些談得來的朋友更是人生的一件慶事,如果能從中學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應該也是對自己的一種磨練”。(叮叮)
……
瞧,心懷各異的人們,揣著不同的交友目的,就這樣開始了網絡聚會。給自己取個網名(即網絡ID),挑個把熱鬧舒服的交友網站,注冊登記,片刻之後,你會通過自己遞交的Email郵箱取得登錄密碼,然後,就請盡情上網玩個夠吧。
那麽,究竟什麽樣的人會嚐試網絡交友呢?
首當其衝的是:單身的!
無庸諱言,許多人踴躍上網,最本質的衝動,無他,就是想給自個兒找個終身伴侶。有的婚史空白,有的離異無小孩,有的文姬新寡,有的是單親媽媽……。你也許會奇怪,怎麽就有那麽多人,在網上找婚友呢?
聽過這樣一個小故事:一位熱心的“紅娘”,給她一位閨中好友F介紹了好幾次對象,都沒成功。最後,“紅娘”給F一個熱門交友網站網址。F上得網去,邂逅一位男網友B,倆人在網上聊了三個月後,互留電話號碼,又通了三個月電話後,相約見麵。B長得一表人才,更兼家境富裕,而F卻是個“恐龍”妹妹(注:網絡用語中,稱長得難看的女性為“恐龍”,稱長得醜陋的男性為“青蛙”。下同),但F文字表達能力很強,而且嗓音甜美,所以在那半年未曾謀麵的交往中,B早視F為夢中情人,“情人眼裏出西施”,見了麵B對F長相上的欠缺視而不見。據說倆人前一陣已三媒六證,喜結連理了。
瞧,這比一般收費頗高、成功率不確的婚介所強吧?婚介所還時不時地找些“婚托”來唬弄你,或對方一見相親對象長得不順眼、找個借口就溜了呢,哪會像在網絡上這樣漸漸培養感情、慢慢發掘優點呢?
當然,除了單身,就是已婚的了。已婚的上網,自有已婚的心事:
“我是個家庭主婦,在家照顧我兩個可愛的兒子。想找其他媽媽交流育兒經驗”。(望子成龍)
“我們是一對夫婦,共用一個ID。我們酷愛網球,想找一些球友閑時一起切磋球技”。(網球男女)
“嗨!冬天來了,有沒有人想和我們一起去滑雪呀?”(冰山上的來客)
……
當然啦,單身的也好,已婚的也罷,故事總是比它表麵呈現給你看的要複雜得多。
有句俗諺說:“忙碌的人是沒有時間哭泣的”。可是筆者認識一個極其忙碌的人,他卻常常忙裏偷閑,上Yahoo提供的交友空間唱歌。他上網的目的是以歌會友,放鬆自己緊繃的神經。“我在那裏唱得很好,被稱為‘歌王’,另一個女高音,也唱得不錯,被公認為‘歌後’”。
時間一久,“歌後”慢慢喜歡上了“歌王”。“歌後”當時人在加拿大,表示要飛到加州去看“歌王”。“歌王”早已娶妻生子,一聽急了,連忙勸阻:“別來別來,我是有家庭的人”。“歌後”恨恨答曰:“怎麽不早說?感情付出收不回,非去見你一麵不可”。“歌王”是個聰明人,機場接“歌後”時拉上了一個斯坦福大學的單身男孩,結果“歌後”與斯坦福男生一見鍾情,“歌王”也總算逃過一劫。
而好多已婚或早已有了結婚對象的,也常常打著“誠征生活中的朋友”之幌子,起勁地獵豔、追逐一夜情、尋找同居性伴侶等等。
有人說,網絡處處是陷井。可卻有大把的網人,明知是陷井,還照跳不誤。真不知是他們遊戲於網絡,還是被網絡遊戲了。
聽這位叫“假麵”的女孩,是如何敘述她通過網絡而有了第一次一夜情的:
第一次一夜情是和未名空間的一個網友,也算是我第一次和網上的男人有了親密接觸。那時候我在上學,暑假在一件銀行實習,生活不好不壞,男伴不在身邊。BBS上的他寫信給我說那幾句老話,什麽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尤其又講911親見人們紛紛從世貿跳下摔死在當空的情形,突然覺得做個IT程序員給印度老板奴役隻為五鬥米折腰的悲傷,想當年在大陸上學時候也曾經激揚糞土,現在隻餘一件租來的小公寓,一個穩定的女朋友,和一份薪水不好不壞的工作。他說不想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慌慌地就到了老;他說他需要個改變,需要個刺激。他說他想見我。
那天見他,我起初隻想扮作個無邪的網友女生,於是穿了件頗保守的高領連衣裙,套了白色的牛仔夾克,批著一頭烏發,隻在嘴唇上點了幾抹唇彩。他是個有些老氣的中國男生,穿著紐約很流行的黑色風衣,一米八七的個子,卻瘦得兩腿纖細,皮膚黑黑的,兩隻眼睛很大,雙眼皮。卻並不是像他描述的那種無聊的程序員隻鬱悶的要自殺的精神麵貌。他例行公事地大呼驚豔,然後又重稱在聊天的時候沒想竟然的確是個網路美女,我道行甚淺,立刻倍感消受,對他也親切起來。
我們去了一間韓國小飯店。他說他看我很有氣質,問我是不是北大的。我為了不給北大丟臉,就順口說是北外的。
問起他的背景,的確發善可陳,算是未名空間男同胞們的標準簡曆:上海某著名理工學校畢業,在大陸工作幾年,甚無聊,來美國破校攻讀計算機博士,中途轉碩,背著老板找工作,來紐約小公司當程序員,老板無非是老的印度人或者中國人,女朋友談了兩年,已經在逼婚,兩人住一起,隻為房租便宜一半。吃飯到下半頓就又知道他女朋友是複旦的,現在在哥大上工商管理的碩士,他要每年出三萬美金供她讀書,的確算是仁至義盡了。
我對於這種背景的男同胞向來並無興趣,便打算盡快結束約會。直到他送我出了小飯店,在時裝大道上信步行走,麥滴遜廣場花園裏的椅子上坐滿了衣衫襤褸的單身漢們,幾種爬藤植物在旺盛地人群中狡猾地爬行著。
他突然湊過來,趁我猝不及防,把嘴湊到我耳朵後麵,小聲說:跟我回去吧。
一股香煙的味道。
我於是覺得輕賤肉體在滲人心脾的熟悉的味道中逐漸升騰了。飄舞了。迷醉了。
做愛以後,在他家浴室裏麵洗澡,發現他女朋友用的資生堂的洗麵乳,爽膚水和嫩膚露赫然擺在鏡子旁邊的小架子上,還有一截未用完的蠟燭和body&bath的花瓣香片。
突然知道這是另外一個女子溫暖的一角了,突然覺得惡心,看見鏡子裏自己被熱水泡出紅暈的赤裸的肌膚,剛剛被一個陌生男子瘋狂地侵犯的冒著熱氣的侗體,恬不知恥地裹在另外一個女子的浴巾裏。
聽見頭腦裏的那個理智在嘶叫,隻覺得刺激。道德終於死盡了。
快餐式的一夜情和婚外性的確很適合快節奏的都市人生。工作壓力大,不願承諾未來,不想被太多責任拖垮,但生理上的需求又不可避免地需要宣泄和慰藉。於是說得投機的網友,從網上一路玩到網下,快樂是快樂了,就不知到了最終,感情真的不會太受傷嗎?
今天你博了嗎?
一位網管(注:網絡管理人員之簡稱。下同)對我說:要想在網上人氣旺,有三個成功訣竅。
一曰女性。美眉總比男生吃香。新人進入網上聊天室,一看你的ID叫“風月俏佳人”,立即有一群GGDD(注:哥哥弟弟之字母縮寫。下同)上來打招呼,沒說滿三句,就有人問你要不要另開個私密單間一對一聊。
“那有沒有人明明是男的,卻假冒女的呢?”我問。
“當然有啊。這種變態挺多的”,網管見多識廣。
“但是注冊時,‘個人信息’中‘性別’一欄不是必須填的嗎?萬一真跟哪個網友看對眼了,網友一見麵,老母雞變鴨,那不是很不上路?”我始終疑團未釋。
“咳,光注冊又不要錢,一個人可以注好幾個ID的。你沒見‘年齡’一欄都填什麽‘99歲’、‘體重’個個‘108公斤’嗎?誰信啊?真真假假的,反正是網上鬧著玩唄。到時用什麽ID跟人麵對麵,你自己決定嘛”。看來這網管搞不好自己就有幾個身份呢。
二曰照片。有照片的要比沒照片的受歡迎。說穿了俗人還是看重臭皮囊,神仙姐姐和恐龍妹妹,帥哥和青蛙,誰更受青睞這還用問嗎?網友們一般是按地兒尋人的,比如你最近搬到康州,想結交些附近的朋友,那你就會按照“康州”來搜索,搜索到的一串網友名單中,那些上傳了自己照片到網上的人,你是不是格外有興趣想一睹其廬山真麵目呢?是的!但人家的照片隻對好友開放,換句話說,隻有成為她/他的好友,你才有資格看照片。為了表示你的誠意,你先把對方設為好友吧,一來二往的,如果對方覺得你可以,把你往其好友名單上一加,你就能看到照片啦。
說起來複雜,做起來其實挺簡單的。總而言之,上傳玉照,保證你的點擊率激增,設你為好友的人數也一路飆升。
不過上傳的是自己的照片還是哪位不入流小影星的照片,這事兒就隻有天知道了。
三曰博客(Blog)。說到底,這才是真正的至勝法寶呢,人氣的保證,靠它沒商量。在網上玩酷,好的文彩能使人如虎添翼。寫網絡博客日記,向公眾開放,在網上迅速傳播,一不小心成名,容易起來比什麽都容易。
據筆者觀察,成功的博客日誌有兩種。一種可稱為“裸奔式”,大膽暴露隱私,大段露骨性愛描寫,也許比色情小說多了一些自己的真實感受吧,所以讀起來還挺抓人眼球的。不得不承認,裸奔需要膽識,就算周圍都是陌生人,可那一脫,仍得鼓足勇氣才行。那些裸式Blog寫得好的,就像是優雅一脫之後的絕妙身材,美不勝收。另一種姑且叫它“選手式”吧,不裸,但段位可能更高。有一些實實在在的生活瑣事,有一些風花雪月的懷舊小資,有時錄一首英文老歌歌詞,有時來幾句王朔語錄,再用帶了點兒文學性的筆觸,說上點兒哲理色彩的感歎。
讀著那麽有趣的博客日記,你忍得住不把寫博客的人加為好友嗎?你忍得住不去想進一步了解他/她嗎?
據報道,梅裏亞姆-韋伯斯特出版公司(韋氏)每年都要對互聯網上查詢的熱點詞匯進行排名,今年的狀元正“博客”(blog,網誌)一詞。其定義為:一種記載包括情感和評論等內容的個人網絡日記的、往往是帶有超文本連接的網站。韋氏公司發言人稱,不可能說出“博客”一詞在網上被查詢的具體次數,但是從2004年7月份起,每月有成千上萬人查詢這個詞。所以“博客”一詞,將以2004年十大查詢最頻繁的詞匯之首的身份,進入2005年的第十一版韋氏詞典中。
好吧,鬱悶了,傷秋了,失戀了,總統沒選出自己投票的那位了,遊戲玩不下去了……上網寫博客日記吧,減壓的同時,還有助提升網絡人氣呢。
從前的“娃哈哈”廣告問:“今天你喝了沒有?”如今我們常常自問:“今天你博了沒有?”
看誰比誰更能玩
有次去一家川菜館吃飯,見旁邊兩大桌年輕人興高采烈地彼此招呼著:“我是‘會唱歌的魚’,這位是‘乖乖兔’,她旁邊的是‘小酷狼’,你們呢?”“噢,我們是‘小李飛刀’,‘東西方不敗’,‘草滿樓’,那邊的是……”。直把一旁端茶送菜的侍應生聽得笑成了一朵花。你可別誤會這是森林動物運動會或“華山論劍”什麽的,那是某交友網站俱樂部的一眾網友正舉行“比誰能吃辣”活動呢。
也是,好奇心人皆有之。在網上神侃時間久了,或看網友的日記看上癮了,難免會產生“見上一麵”的衝動。就算這些你都不想,那上網交友還不就是想多交些朋友一塊玩個熱鬧嗎?於是網站俱樂部應運而生了。
從那些五花八門的俱樂部名稱,你不難看出其玩樂重點。像“滑雪俱樂部”、“期貨交易俱樂部”、“民謠滾吧”、“登山,攀岩,露營,跳傘俱樂部”,“塑身塑身”、“牽小手喝大酒”……都屬一目了然俱樂部,而像“咫尺天涯”、“似水流年”、“神秘花園”等等,則因語焉不詳而略費猜測。
巧了,當年的研究院同學“酷鷹”,正在某“玩酷俱樂部”當義務管理員。聽他介紹俱樂部管理員經驗,發覺要想玩酷還真沒那麽容易呢。
“我上那個交友網站兩年多了吧,當時是耶魯大學一個朋友介紹的,說那裏不錯。後來幾個網友在網上混熟了,就有人提議組織活動。先是一部分紐約市的網友周末聚一塊兒吃飯,而我們康州幾個則湊一塊兒打乒乓球,後來就幹脆把兩撥人並在一起成立了個‘玩酷俱樂部’。
俱樂部成員中,人才濟濟。舉個例子,有人當過專業網球教練,我們就挑天氣好的周末找場地打網球。教練就指點大家練球。俱樂部是免費參加的,不贏利的,所以我們隻收一點兒錢,夠付場地費就得了”。
“那你們組織活動,最怕些什麽?”我問。
“最怕什麽?”酷鷹想了想答道:“有時怕人多,有時怕人少。像上次組織結伴玩佛羅裏達,我們壓根兒沒敢在網上嚷嚷,也就六、七互知根底的一起去了,要不,報名的一定海了去,得統一買機票、訂旅館、訂迪斯尼門票、接機送機……非常麻煩的。還有一次組織一幫人去附近一個度假中心玩,統計完人數後,我用自己的信用卡付的定金。後麵幾天,說實話心裏有點緊張,怕張羅了半天,人去得沒那麽多,可付出的押金卻是要不回來的。
具體組織一次活動,我們需要分工合作,老覺得人手不夠。先要在網上聽取各方意見,定下來後要張貼活動細則,活動細則主要是對費用分攤、注意事項等作出說明,反正是非常合理的,願者參加。然後是訂地方,組織car pool,發貼問誰可以提供車子,手機號,在哪兒集中,誰接誰,有時得租大車,小車們在哪兒會合大車,泊車費、汽油費、司機小費……有次組織搖滾晚會,限人數的,我們要買獎品,布置會場,考慮管不管軟料。還跟保鏢公司聯係,租了一個保鏢,他人高馬大的,非常盡責,一晚上100美元。活動之後還要處理活動中拍攝的照片,我們俱樂部自己有Sever,有BBS,在一管理員家裏,他是IT高手。有些網友不願自己的照片在網上公布,那就還得給加密,隻供本人看。我們還有專業會計義務管帳目……”。
這麽繁瑣!我聽著都有些暈了。曾經參加過這個“玩酷俱樂部”跟另一個俱樂部的桌球對抗賽,玩得很是盡興。真想不到這個“酷”字的背後,還有這許多熱心網友的默默付出。
我活我精彩,絕不允許人生黯淡。也許,付出本身也是精彩人生的一種詮釋吧。
兩串貝一個“朋”
現如今交友網站多如牛毛。就算不是純粹的交友網站,也鐵定會在網站功能中列入“交友”一項。網絡交友既是熱點,更是賣點,網站的點擊率高不高、人氣旺不旺,與此很有關聯。
上古以貝殼為貨幣,五貝為一串,兩串為一“朋”。網友,即朋友的網絡版。精明的網絡擁有者,一樣從網絡朋友們身上,看出了“朋”字最初的、最古老的、最赤裸的深意,看出了無限商機。
還是以上文提及的“未名交友”網站為例。網站原先是免費的,可某一天,“未名交友”宣布收費了。初起時,群情激昂,民怨沸騰,各大版塊發出了“聯合抵製未名收費,誓死捍衛象牙淨土”的聲明,並堅決建立自己的服務器以擺脫未名網。結果呢?如今半年快過去了,未名交友生意日益興隆,現已有20000人交費成為高級用戶,費用為每人每月$14.95。有網友估算,扣除其各類費用,其可觀的年利潤大約在20萬美金左右,而且還呈上升趨勢。
對此,某網友在其網誌中評說得相當精彩:“組織活動當然是辛勤付出,取得些報酬當然也無可厚非。我個人的看法是:未名商業化,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應該!
未名網站剛開始的時候,是創建者為了留學生方便交流用的,沒有任何商業目的(
這一點可以從創建者在網站收費前就已經徹底脫離關係看出)。後來數易其手,管理者有了不同的理念,網站使用者也從當初的朋友同學,發展成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在這個時候商業化,應該說是個好時機。一方麵,後來的管理者有權利改變為人民服務的初衷,並把它轉變成法人機構;另一方麵,商業化有助於管理者提高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為廣大使用者服務。
交友網站要賣的其實就是服務。大家覺得它服務好,花的錢物有所值,那就沒什麽
可抱怨的。這和你去商店買東西一樣。
以此看來,未名管理員查照片,查日記,其實隻不過是在遵守行規罷了。否則,照
片日記裏放上了電郵電話,就會減少網站的使用頻率,減少客戶流量,與其牟利的根本目的是相違背的。除此之外,網站功能正在改善中,穩定性似乎也有所提高,商家沒有光顧著盈利,利潤的一部分返回到商品質量上,應該還算個敬業的商家,而不是什麽黑心商人。
話說回來,覺得未名的商品不值得它的價格的,就沒必要去購買。最要不得的是花了錢又去抱怨它太貴、黑心,人家畢竟沒有強買強賣嘛!由世界裏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你可以選擇不交錢不活動,人家也可以選擇收錢辦活動。還是一句話,各取所需……。”
詢問了另一位網友,她表示了不同意見:“網站要賺錢沒錯,可不該賺我們這些終端用戶(end user)的錢。該去賺廣告商的錢才是正途。網絡本身就是建立在資源共享理念上的。沒見Yahoo免費給用戶Email郵箱空間擴大到250MB,Hotmail立馬就跟進了嗎!為什麽?還不是為了穩住網站的高點擊率?我們上網交友,隻會大大增加網站的點擊率,對網站有百利無一害,那些廣告商見到這麽高的點擊率,不趕著撲過來才怪呢”。停一下,她又說:“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幾個俱樂部管理人員有個共同的ID,這樣,每人所費不多也能給大家發俱樂部郵件了”。
看來交友網站與用戶之間的爭端,也是見仁見智的。
其實,筆者大致調查了一下北美眾多交友網站,發現網站本身也十分矛盾:收費吧,怕嚇跑了用戶;不收費吧,又怕掙不夠錢。“世上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不論對交友網站還是對眾多網友,一樣適用。
周華健唱道:“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 。網友,我們真的懂了嗎?
詩人裏爾克說:“我們彼此相觸。用什麽?用翅膀”。
還是讓我們插上網絡的翅膀,在虛擬的緣份空間自由飛翔吧。給緣份一個機會,讓我們彼此相觸。
在網絡世界的假麵舞會裏,我們相遇,我們相識,但願我們也能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