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steiner

Random thoughts over random matters at random times
個人資料
正文

這次的危機真的是曆史上除了大蕭條以外最嚴重的嗎?

(2012-10-07 10:54:09) 下一個

從08年的金融危機開始,世界各國陸陸續續地進入危機,而且不少地方還沒走出,就又開始重新進入。正像很多同學說明的那樣,全球化把這個經濟周期拉長了,因為可以慢慢地把成本、物價、需求以及供應,慢慢地由高到低,在不同的地域進行轉嫁。那麽,等到沒有地方可以承受這種轉嫁的地步,爆發出的危機,一定是規模更大,牽扯更廣,曆時更長,從而更難恢複。


作為經濟的外行,討論全球經濟危機的題目對我來講實在太大。盡管對於美國的經濟沒有能力進行很深的分析,但我還是願意談談我的觀察。由於政治、軍事、資本、技術方麵的領先地位,使得美國現在還是獨一無二的領頭羊,沒有之一。


令人瘋狂的外債內債數字記錄,還有高居不下的失業率,加上全民的透支,讓人不得不問一句,是不是這樣的路走到頭了,這次危機的性質大到無法克服,或者隻能用對外戰爭來轉嫁了嗎? 我覺得還不至於,因為在我心目中其實美國曾經麵臨的最大危機,除了大蕭條以外,不是08年至今的金融危機,而是80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的信心與技術危機。


80年代,這裏絕大多數的同學還在國內讀書,或者還在床上/泥地裏打滾,但是從後來記錄,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當時美國麵臨怎樣的危機 - 美蘇爭霸軍備競賽的白熱化,美國傳統工業以及電子行業全麵落後於日本。最讓美國驕傲的汽車行業被日本徹底打敗,從理念、設計、外型、功能、成本、安全、以及穩定,從國外到本土市場,那是全線完全的失敗。電子產品更是不用說了,美國從上到下都在問,怎麽了,怎麽辦。那個時候,美國人承認到自己的不足,開始學日語,開始天天讚揚日本人,嫉妒日本人,向日本人學習經營理念。日本人開始瘋狂在美國消費,買房、買標誌性建築、買公司、買好萊塢。


然後蘇聯解體, Internet 與 biomed 救了美國,把世界各國又重新遠遠地甩在後麵。似乎挺偶然,但是看看前蘇的軍備競賽是建立在怎樣的基礎上,就應該明白它持續不了。如果我們知道矽穀的來曆與發展曆史,那麽我們就應該知道像 Internet 與 biomed 這樣的理念性技術革命出現於這樣的環境中的幾率有多大。偶然中有必然,這是技術領先的底蘊與來源。


這次的危機,其實是資本或者說是分配的危機,與信心和技術的危機相比,我覺得真的是小兒科。所以美國在慢慢複蘇,盡管失業率高居不下,這個是這次危機的特點之一。全球化把一些低技能的密集型生產崗位徹底移出了美國,而且不可能再回來。那些失業的人,需要重新學習技能,進入別的領域(服務性行業)等等,但是這是個長期的計劃。短期來看,或者對於那些上了一定年紀的失業工人來說,這些人還有那些所謂的懶人,必須要有社會來養著。富裕階層與中產階級,要有這個準備與自覺 - 這是這次危機的最大的不同。


外債這個東西,多了當然不好,但是從人類曆史來看,貨幣取代實物交易以後,至今還沒有任何國家完全償還過所有外債 (包括中國與美國)。我一直說,沒有限製地大量購買一個國家的外債,是個愚蠢的行為,不管這個國家的信用多好。因為曆史注定,這是基本不可能完全拿回的。而借給美國的最大壞處是,你都無法對它施加影響。借給小國,盡管風險是換個政權,以前的債人家完全不認賬(就像中國做的那樣),但是畢竟還可以在當時施加影響。這個是題外話了。


那麽回過頭來看看美國的危機,相對於80年代日本的真正在技術上超越的威脅,中國因為廉價勞動力帶來的總體GDP數字的超越,算什麽真正的威脅?


所以我認為,盡管數字看上去嚇人,but this one shall pass too, 不過,多交稅是避免不了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