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下客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要不是我自己為自己建立紀念碑,這紀念碑,它從何而來?
個人資料
正文

私募基金光環褪去後的尷尬 大幅虧損 淒涼清盤 20110704

(2011-07-04 21:08:39) 下一個

私募基金光環褪去後的尷尬 大幅虧損 淒涼清盤
文章來源: 瞭望東方周刊2011-07-04 08:45:29


[導讀]今年上半年,私募基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與2010年年底之前相比,頭頂的光環不再。


澤熙投資操盤風格凶悍,業績表現出眾,但其盈利模式難脫“私募提前潛伏、公募幫忙拉抬”的老模式,其可持續性有待觀察。2010年二季度,“澤熙瑞金1號”與“浙商匯金1號”殺入問題股ST大地,2010年下半年,廣發係基金重倉跟進,甘當轎夫。


隨著小盤股泡沫的破裂,A股市場泥沙俱下。繼公募基金之後,專戶、私募等各類機構也紛紛跌落“神壇”。

今年上半年,私募基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慘淡的業績、淒涼的清盤、困難的發行、被查的風波⋯⋯與2010年年底之前相比,私募基金不僅頭頂光環不再,隱藏其中的深層次問題也開始逐漸浮出水麵。

唱衰公募,吹捧私募,這曾是2008年至2010年流行於業界的一種“時尚”。每當有明星基金經理在積累了一定的身家,實現“公奔私”之際,類似的論調就會更加高亢,並成為諸多公募基金的高管們索要股權激勵的重要依據。

然而,如今私募基金整體陷入困境的狀況證明,在二級市場生存和發展的機構,無論是公募還是私募,都隻能“靠天吃飯”。與公募基金樹大好乘涼相比,大多數私募基金因規模較小,更加禁不起風浪。“碰到熊市,公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可能會多生出一些白發,而私募基金的基金經理則可能會被迫跳樓。”一位明星基金經理說。

在上半年的熊市中,私募基金未能再現2008年的抗跌優勢,這使其陷入十分被動的境地。由於在股市未來止跌回升之後,私募基金的股票倉位通常會低於公募,且需從基金收益中提取20%的業績激勵,因此,私募將麵臨更加尷尬的局麵。

大幅虧損

與大多數公募股票基金有60%的最低股票倉位限製不同,私募基金在股票倉位方麵通常沒有任何限製,既可以清空至零股票倉位,也可以提升至100%的滿倉。

不過,私募基金在股票倉位方麵可以靈活變動的優勢,並沒有能夠在今年上半年體現出來。

截至6月24日的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87隻陽光私募基金的虧損幅度超過20%,其中,由華潤信托發行、深圳時策投資公司任投資顧問的“時策1期”虧損41.81%。這與公募基金形成強烈反差:隻有兩隻基金虧損超過20%,最大虧損為23.31%。

三年前“公奔私”時,呂俊、石波、何震、江暉等諸多名聲較大的前明星基金經理都曾在基金業掀起了較大的波浪。但近年來在私募的業績表現也大多不盡如人意,難以再現在公募時的風光。

2007年,原上投摩根副總經理、明星基金經理呂俊在成名之後,與公司原總經理王鴻嬪間因管理分歧和權力分配發生衝突,憤而辭職,創辦上海從容投資公司。2008年4月8日和4月18日,上海從容投資的頭兩期私募產品“從容優勢1期”和“從容優勢2期”相繼成立。截至2011年6月17日,“從容優勢 1期”和“從容優勢2期”今年以來的跌幅雙雙超過15%。

相對於呂俊的從容投資而言,石波所管理的私募基金跌幅更大。作為原華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石波也在2007年創辦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上海尚雅投資公司,2007年12月20日和12月29日,“尚雅1期”和“尚雅2期”相繼成立。截至2011年6月10日,“尚雅1期”和“尚雅2期”今年以來的跌幅雙雙超過18%。

在魚龍混雜的私募基金中,北京星石投資公司以追求“絕對回報”獨樹一幟。今年以來,該基金繼續采取低股票倉位的策略,虧損總體較小。即使如此,今年5月,市場仍曝出在年初的投資者見麵會上,有投資者與江暉以及公司工作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的傳聞。對於該傳聞,星石投資市場部執行總經理劉暢予以否認,但承認確有客戶因星石錯失2010年9、10月份的反彈行情而情緒激動。

私募排排網的李江對《瞭望東方周刊》說,“規模是業績的殺手, ”這句魔咒也應驗在私募基金表現上,“私募基金經理一朝成名,規模急劇膨脹,業績卻出現大麵積下滑。究其原因,主要是規模擴大,直接加大了基金經理操作管理的難度,投研實力的擴大也難以跟上規模的迅速擴張。”

淒涼清盤

財經評論人曹中銘撰文說:“如果說去年是私募基金的‘發展年’的話,那麽,今年就是私募基金的‘清盤年’。”

今年4月13日,由山東信托發行、上海好望角投資公司任投資顧問的“深藍1號”悄然清盤。當日,該私募基金的單位淨值為0.6107元,虧損近39%。

上海好望角投資公司成立於2009年9月1日,由前明星基金經理鄭拓、陳曉秋等聯合創辦。在“公奔私”前,鄭拓曾先後在海富通、交銀施羅德任基金經理,而陳曉秋曾先後在富國、嘉實、交銀施羅德任職,兩人在管理公募基金期間都具有較好的曆史業績表現。

2009年11月13日,上海好望角成立了旗下首隻私募基金“深藍1號”,募集資金8400萬元,信托期5年。“深藍1號”成立後,因鄭拓對市場走勢的判斷出現重大失誤,一直在1元麵值以下運行,並呈每況愈下之勢。2010年10月,市場傳出鄭拓因在公募基金期間涉嫌“老鼠倉”被查的消息,這令該私募基金的運作狀況雪上加霜,2011年1月25日,“深藍1號”最低見0.5510元。

在“深藍1號”4月13日清盤前,鄭拓的另一隻私募基金“深藍3號”已於2010年12月29日終止。“深藍3號”通過中信信托發起設立,存續期為20年。根據信托合同,該私募基金設有嚴格的止損線,在淨值公布日,如果基金淨值低於0.7元,那麽將被清盤。截至2010年12月29日,“深藍3號”的單位淨值為0.6614元,虧損近34%。


今年以來,已有超過15隻陽光私募基金遭遇清盤。其中,既有“上海模式”的結構化產品,也有深圳模式的“非結構化產品”。除“深藍1號”外,今年已被清盤的私募基金有:新東風成長、以太3號、以太5號、寶華1號、新泉1期(匯富22號)、新華同威1號⋯⋯

業績不佳,或遭遇大額贖回後規模過小,這些都可能成為私募基金遭遇清盤的重要原因。不過,也有很多私募基金盡管虧損累累,仍在繼續堅守。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有44隻陽光私募基金的單位淨值低於0.80元,其中低於0.70元的有“隆聖3號”、“智博方略快樂人生1號”等。

今年5月,上海從容投資旗下的“從容醫療2期”跌破0.80元,市場出現關於該基金麵臨清盤風險的傳聞。5月27日,從容投資在公司網站公開聲明稱:“目前產品成立時間尚不滿一年,雖然遭遇了2005年以來醫藥板塊最大的一次回調,我們仍然堅信醫藥行業的增長是不容置疑的。” “從容醫療二期的產品淨值出現波動屬於正常情況,沒有清盤的情況發生。”

截至6月20日,“從容醫療二期”的單位淨值為0.7727元,虧損近23%。

發行困難

虧損的折磨、清盤的衝擊,令私募基金的發行陷入困境。

來自萬得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多隻陽光私募基金在推介期結束約兩個多月後,仍沒有成立的消息。據《證券時報》報道,今年4月份,深圳一家券商係陽光私募由某大型國有銀行深圳分行發行,因募集資金太少而宣告失敗。

為了避免發行失敗的厄運,更多的私募基金選擇了延長推介期的做法。5月24日,由博弘數君任投資顧問、外貿信托發起設立的“博弘定向23期”開始推介,6月23日,外貿信托發布公告稱,“由於該項目目前未滿足成立條件,故延長發行期至2011年7月7日。”

此前,由江蘇信托發起、上海高漢新豪投資公司任投資顧問的“郎基金一號”也曾延長推介期。今年6月9日,江蘇信托公告,該私募基金的推介期延長至7月8日。6月20日,“郎基金一號”公告成立,募集資金規模為3700萬元。

目前,私募基金的主要發行渠道包括信托、銀行、第三方理財機構、券商營業部等。與公募基金的發行狀況類似,私募基金的數量眾多,而銷售渠道相對緊張,這也加劇了私募基金發行困難的局麵。

自2007年以來,國內私募基金公司出現爆炸性增長,至今已達472家。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很多私募基金公司馬不停蹄地發行新產品,國內每個月都有少則四五十隻、多則上百隻新產品發行。

為了激勵銷售渠道,一些私募基金公司不但免收認購費用,而且還給出了6%,甚至10%的高比例傭金。“監管層現在對公募基金管得很緊,新基金發行期間認購費用禁止打折,並嚴禁一次性激勵;但是,對於私募基金的管理卻處於真空狀態。

這不但很不公平,而且也在客觀上容易引發金融風險。那些不但免收認購費,而且一次性拿出6%,甚至10%高比例傭金的私募基金公司,是否在進行變相的非法集資呢?”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不無擔心地對本刊記者說。

被查風波

在國內私募界,上海重陽投資的地位舉足輕重。重陽投資的董事長裘國根是國內資本市場赫赫有名的大鱷,早年通過與招商係的多次“親密合作”而掘得巨額財富。2009年9月,交銀施羅德的投資總監李旭利投奔重陽,令重陽投資如虎添翼。

與裘國根的刻意低調相反,李旭利在加入私募後顯得十分意氣風發。在2009年12月初的“第八屆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國際論壇”上,他公開取笑華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說:“最早一批20多名基金經理隻有王亞偉還在基金公司,不是我們不正常,而是王亞偉不正常。”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2009年至2010年明星基金經理紛紛“公奔私”的背景下,李旭利的過度高調讓證監會的一些官員們頗為不安。2010年10月,在原證監會處級官員、原交銀施羅德基金總經理莫泰山加盟重陽,任職總裁後不久,關於李旭利在公募基金任職期間涉嫌“老鼠倉”被查的傳聞,不脛而走,隨後,李旭利以身體原因為由倉促離職,從而把對重陽投資的負麵影響降到了最低程度。

李旭利和他在交銀施羅德時的老同事鄭拓同期受到查處,令國內私募界驀然發現,證監會的監管領域不僅包括公募基金,而且也可以隨時通過秋後算賬的方法,輻射到私募基金。私募基金隨著資產規模的快速壯大,過去那種處於監管真空的優越狀態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與李旭利、鄭拓在某種程度上有些類似,上海的另一家私募澤熙投資也遇到了麻煩。從表麵上看,澤熙投資比重陽投資更加低調,在澤熙投資的公司網站上,甚至沒有公司管理層成員的介紹。“這家公司交給市場部門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媒體不要報道他們。”一位比較了解該公司的業內人士說。

然而,在圈內,澤熙投資的名號卻不在重陽之下。澤熙投資的掌門人徐翔出身“寧波漲停板敢死隊”,有“私募一哥”之稱。2009年12月7日,他創辦了澤熙投資,注冊資本3000萬元。2010年,他先後發行了澤熙瑞金1號、澤熙2期至5期共5個產品,從社會上募集了數十億資金,投入A股市場。

澤熙投資操盤風格凶悍,業績表現出眾,但其盈利模式依然難脫“私募提前潛伏、公募幫忙拉抬”的老模式,其可持續性有待觀察。2010年二季度,澤熙瑞金1號與浙商匯金1號殺入問題股ST大地,2010年下半年,廣發係基金重倉跟進,甘做轎夫,就是其中一例。

2011年5月,因澤熙投資的重倉股出現較大波動,市場傳出徐翔被查的傳聞。5月31日,澤熙投資發布《告投資者書》,予以否認。6月16日,《時代周報》發表《私募一哥澤熙徐翔被查溯源》的報道,6月17日,澤熙投資再度書麵聲明,認為該報道完全失實,缺乏依據。

一位資深投資者認為,關於澤熙投資是否存在涉嫌操縱股價行為的爭論,事關重大。對於這個至今仍雲遮霧繞的重要問題,證監會不應一直保持沉默,宜盡快查清事實真相,讓更多的陽光照進私募,以保護股市的健康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