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痛:明朝滅亡的原因
轉自:當年明月
明朝的那些事兒
崇禎死前,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諸臣誤我!
對於這句話,大多數人認為,是在推卸責任。
但考證完崇禎年間的朝政,我認為,這句話比較正確。確切地說,給崇禎打工的這幫大臣,除部分人外,大多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混蛋,一種叫混帳。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痛苦,第一種是身居高位者,第二種是身居底層者,第一種人很少,第二種人很多。第一種人叫崇禎,第二種人叫百姓。
而最幸福的,就是中間那撥人,主要工作,叫做欺上瞞下,具體特點是,除了好事,什麽都辦,除了臉,什麽都要。
崇禎每天打交道的,就是這撥人,比如崇禎三年(1630)西北災荒,派下去十萬石糧食賑災,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就隻剩下五萬,到地方,還剩兩萬,分到下麵,隻剩一萬,實際領到的,是五千。
這事估計是辦得太惡心了,崇禎也知道了,極為憤怒,親自查辦。
案情查明:先動手的,是戶部官員,東西領下來,不管好壞,先攔腰切一刀,然後到了地方,巡撫先來一下,知府後來一下,剩下的都發到鄉紳手裏,美其名曰代發,代著代著就代沒了。
結合該案,綜合明代史料,崇禎時期的官員,比較符合如下規律:臉皮的厚度,跟級別職務,大致成反比例增長。
這是比較合理的,位高權重的,幾十年下來,有身份,也要麵子,具體辦事的就不同了,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好欺負的,就往死了欺負,能撈錢的,就往死了撈,啥名節、臉麵,都顧不上,撈點實惠才是最實在的,正如馬克思所說,資本的積累,那是血淋淋的。
而且這撥人,還有個特點,什麽青史留名、國家社稷,那都太遙遠了,跟他們講道理,促膝談心都是沒用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吃硬不吃軟。教育沒有用的,罵也沒有用,往臉上吐唾沫都沒用,相對而言,比較合適的方式是,把唾沫吐到眼裏,再說上一句:孫子,我能治你!
比如當年追查閹黨,就那麽幾個人,研究來研究去,連親手幹掉楊漣的許顯純,都研究成過失殺人,撤職了事,還是崇禎親自上陣,才把這人幹掉。
再比如這事,案發後,崇禎非常生氣,下令嚴查,查到戶部,戶部研究半天,拉出來幾個人,說是失職,給撤了,準備結案。
崇禎生氣了,重裝上陣,找出來幾個主犯,殺了,剩下的,充軍。
總之,崇禎年間的朝廷,是比較混賬的,而帶頭混賬的,是溫體仁。
溫體仁這個人,曆史上的評價不高:奸臣,徹頭徹尾的奸臣。
我之前說過,溫體仁是個很有能力的人,精明強幹,博聞強記,善於處理政務。
所以綜合起來,溫體仁先生的最終評價應該是,一個很有能力、精明強幹、博聞強記、善於處理政務的徹頭徹尾的奸臣。
溫體仁,是個很複雜的壞人,複雜在無論你怎麽看,都會發現,這是個真正的好人。
在工作中,溫體仁是個很勤勞的人。據史料記載,他兢兢業業,每天從早幹到晚,很能工作,別人幾年幹不了的事,他幾天就能搞定。
在生活中,他是廉政典範。據說他當首輔時,給他送禮的人從門口排到街上,等幾天,他一個都不見,所有的禮品都退,退不了的就扔,比海瑞還海瑞。
在處理與同事間的關係上,他非常謙虛,從不說別人壞話,而且很能聽取他人意見。比如有個叫文震孟的人,是他的晚輩,剛入內閣,他卻非常尊敬,遇事都要找來商量,一點架子沒有。
綜上所訴,溫體仁同誌在過去的幾年裏,在工作上、生活上嚴格要求自己,團結同事,評定應為優秀。
那麽接下來,我們就溫體仁同誌的評定問題,進行鑒定:
在工作中,他反映敏捷,很有能力,但曆史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青史留名的壞人,沒有能力,是不行的。
在生活上,他嚴格要求自己,不受賄賂,是因為他的仇人太多,要被人抓住把柄,是很麻煩的。
在跟同事相處時,他確實很和善,比如對文震孟,相當地客氣,但原因在於,文震孟是崇禎的老師,後台很硬,而且當時他正在挖坑,等著文老師跳下去。
如果縱觀溫體仁的經曆,可以發現,他有個曆史悠久的習慣——整人。
崇禎二年(1629),他跟周延儒合謀,整垮了錢龍錫,進了內閣,過了幾年,他又整垮了周延儒,當了首輔,又過了兩年,他整垮了前途遠大的文震孟,維護了自己的地位。
而且他整人的方式相當地高明。比如文震孟有個親信,因為犯了事,要受處分。順便說句,這人的事比較大,按情節,至少也是撤職。
文震孟和皇帝關係好,名聲很好,勢力很大,且剛進內閣,對溫體仁而言,是頭號眼中釘,但麵對如此難得的整人機會,他毅然放棄了,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幫忙找了人,隻給了個降職處分,很夠意思,文震孟很感激。
大坑就是這樣挖成的。
溫體仁很清楚,崇禎是個眼睛不揉沙子的人,處分官員,是隻有更重,沒有最重,如果從輕處理,皇帝大人是不會答應的,肯定會加重,而文震孟同誌比較正直,脾氣也大,肯定要跟皇帝死磕,下場是比較明顯的。
事情如他所料,皇帝大人聽說後,非常震怒,把那人直接撤職,趕回家種田了,而文震孟不愧硬漢本色,跟皇帝吵了好幾天,加上溫體仁煽風點火,竟然也被免了。
其實這些倒無所謂,在道上混的,整個把人,搞點陰謀,也沒什麽,這種事,當年張居正也沒少辦,之所以是奸臣,是因為他不辦事。
崇禎登基以來,幹過很多事,平亂、抗金、整頓,忙完這邊又忙那邊,而溫體仁上台以來,就隻幹一件事——個人進步。
為了個人進步,他很精明,坑了錢龍錫,坑了周延儒,坑了文震孟,坑了所有的擋路或可能擋路的人。
為了個人進步,他除了精明外,有時還很傻——裝傻。
有一次,崇禎把他找來,有件事情要問他的看法,溫體仁當即回答:不知道。
崇禎隨即追問,為何不知道。
溫體仁回答:臣本愚笨(原話),隻望皇上聖裁。
為了個人進步,他很團結同誌,很合群,為了整倒錢龍錫,他拉攏了周延儒,兩人齊心合力,還把錢謙益同誌送回了家。
當然,為了個人進步,他有時也不合群,很孤獨,比如他對老朋友周延儒下手時,很幹脆,沒有絲毫猶豫,整人太多,多年家裏鬼都不上門,還經常跟崇禎說,我不結黨,所以孤獨。
明明很陰險,很狡猾,很惡心人,還動不動就說我很耿直,我很愚蠢,很能促進食欲。
能人,兼職奸人,最奸的能人,是奸人,最能的奸人,還是奸人。
鑒定完畢。
在當時朝廷裏,隻是混過幾年的,大致都知道溫體仁同誌的本性,換句話說,都知道他是個奸人。
可是知道沒用,因為溫體仁先生是個能幹的奸人,而且深得皇帝信任,誰都告不倒,時人有雲:崇禎遭瘟(溫)。而且他本人心黑手狠兼皮厚,在朝廷混了多年,就快修煉成妖了,實在無人可比。
俗語有雲,占著茅坑,不拉屎。客觀地說,在內閣大臣的位置上,溫體仁的行為並不符合這句話,確切地說,他占著茅坑,隻拉屎。
外敵入侵,內亂不止,誠此危急存亡之秋,溫體仁同誌孜孜不倦,為了自己而奮鬥,整人、挖坑,忙得不亦樂乎,如果讓他繼續折騰,大明可以提前關門
但不知是氣數未盡,還是墳裏的朱重八發威,天下無敵的
權奸溫體仁,終究還是等來了敵人——一個他曾戰勝過的敵人。
---錢謙益
。。。。。
消停了。
民變基本平息,朝廷基本安定,要走的走了,要殺的殺了,要招安的也招安了,經過長達十年的混亂,大明終於等來了曙光。
對目前的情況,崇禎很高興,他忙活了十年,終於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他曾對大臣說,再用十年,必將社稷興盛,天下太平。
十年?
一年都沒有。
看到光明的崇禎並不知道,他看到的,並不是曙光,而是回光,回光返照。
其實問題很簡單
幾乎就在李自成全軍覆沒的同時,一件事情的發生,再次改變了大明帝國的命運。
崇禎十一年(1638),皇太極決定,進攻明朝,清軍兵分兩路,多爾袞率左翼軍,嶽托率右翼軍,越過長城,發動猛攻。
應該說,為了這次進攻,皇太極是很費心思的,他不去打關寧防線(也是實在打不過來),居然繞了個大圈,跑到了密雲。
密雲的守軍很少,但幾乎沒人認為,清軍會從這裏進攻,因為這裏山多,且險,要從這裏過來,要爬很多山,而且很難爬,要爬很久。從這裏打進來,那是絕無可能。
據說經常賣假古董的人,最喜歡聽到的話,就是某位很懂行的顧客,很自信地表示,古董的某某特征,是絕對仿不出來的。
皇太極有沒有賣過古董,那是無從考證,但他選擇的地方,就是這裏,他的戰術非常簡單,就是爬山。
清軍到這裏後,開始爬山,確實很多山,很難爬,足足爬了三天。
但終究是爬過來了。
清軍爬過來的時候,薊遼總督吳阿衡正在喝酒,且喝大了,腦袋比較暈,清軍都到密雲了,他才明白過來。
人喝醉之後,有兩個後果,一、頭疼,二、膽子大。
這兩個後果,吳總督都有,最終後果是,頭疼的吳總督,膽大無比,帶著幾千人,就奔著清軍去了。
喝醉的人,要是一打一,仗著抗擊打能力,還有點勝算,但要是群毆,也就隻能被毆,沒過多長時間,吳總督就被毆死了,清軍突破長城防線,全線入侵,形勢萬分危急。
密雲距離北京,今天坐車,如果沒堵車,大致是兩個鍾頭,當年騎馬,如果沒堵馬,估計也就一兩天。
離京城一兩天,也就是離崇禎一兩天,所以消息傳到京城,大家都很恐慌,隻有幾個人不慌,其中之一,就是崇禎。
崇禎之所以不慌,是因為六個月前,他就知道清軍會入侵,而且連入侵的時間,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六個月前,有一個人將攻擊的時間,方式都告訴了他,這個人並非間諜,也不是臥底,他的名字,叫皇太極。
半年前的一天,楊嗣昌曾在私下場合對崇禎說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比較長,所以千言萬語化為一句話:
在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跟匈奴議和了。
這個故事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讓崇禎去跟清朝和談。
客觀地講,這是唯一的方法。
就軍事實力而言,當時的清朝雖然軍隊人數不多(最大兵力二十萬),但戰鬥力相當強(某些西方軍事學家跟著湊熱鬧,說是十七世紀最強的騎兵),明朝的軍隊人數,大致在六十萬到八十萬左右,但能打仗的(遼東係、洪兵、秦兵),也就是二十多萬,要真拉開了打,估計也不太行。
好在地形靠譜,守著幾個山口,清軍也打不過來,所以按照常理,是能夠維持的。
但要命的是後院起火,出了李自成等一幹猛人,隻能整天拆東牆補西牆,所以楊嗣昌建議,跟清朝和談,先解決內部矛盾。
其實楊嗣昌的故事,還有下半段:劉秀跟匈奴和談,搞定內部後,沒過多少年,就派漢軍出塞,把匈奴打得落荒而逃。
所謂秋後算賬,雖然楊嗣昌沒講,但崇禎明白,所以他決定,先忍一口氣,跟清朝和談,搞定國內問題先。
當時知道這件事情的,隻有三個人,包括崇禎、楊嗣昌、太監高起潛。
為保證萬無一失,和談使者是不能派的,楊嗣昌不知去哪裏尋摸來個算命的,跑到皇太極那邊,說要談判。
皇太極的態度相當好,說願意和談,而且表示,如果和談成功,就馬上率軍撤回原地。
當然,這位老兄一向不白給,末了還說了一句,如果和談不成功,我就打過去,具體時間,是在今年的秋天。
崇禎願意和談,因為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過了幾個月,在他的暗中指使下,楊嗣昌正式提出,建議與清朝和談。
此後的事情,打死他都想不到。
建議提出後,按史料的說法,讚成的人很少,反對的人很多,事實上,是隻有人反對,沒有人讚成。
最先蹦出來的,是六部的幾個官員,罵了楊嗣昌,然後是一撥言官,說楊嗣昌賣國,應該拉出去千刀萬剮,全家死光光。
但把這件事最終攪黃的,是最後出場的人,一個人——黃道周。
黃道周同誌的簡曆,我就不多說了,這位仁兄後來有個外號,叫“黃聖人”,後來跟清軍死戰到底,堪稱名副其實,
黃聖人當著皇帝的麵,直接跟楊嗣昌搞辯論,一通天理人欲,先把楊嗣昌說暈,然後發揮特長(他的專業是理學),從理論角度證明,楊嗣昌主張議和,是天理難容,違背人倫等等。
說了半天,楊嗣昌基本沒有還手之力,崇禎雖然氣不過,但黃先生理論基礎太紮實,也沒辦法,等辯論完了,也不宣布結果,當場就下了令,黃道周連降六級,到外地去搞地方建設。
皇帝大人雖然出了氣,但和談是絕不可能了,楊嗣昌再也沒提,大家都能等,皇太極例外,他在關外等了幾個月,眼看沒了消息,認定是被忽悠,就又打了進來。
對當時的崇禎而言,和談是最好的出路,其實問題很簡單,當年漢高祖如此英雄,還得往匈奴送人和親,皇太極從來沒要過人,無非是要點錢,弄點幹貨,也就完事了。
但如此簡單的問題,之所以搞得這麽複雜,如此多人反對,其實隻是因為一件東西——心態。
天朝上邦
歸根結底,就是兩個字,實力。
誰有實力,誰就是大爺,沒實力,就是孫子,美國有實力,其實也就一百多年,趁著英國老大爺跟德國老大爺幹仗,奮發圖強,終成超級大爺。
相比而言,中國當大爺的時間,實在是比較長,自打漢朝起,基本就是世界先進國家,雖然中途鬧騰過,後來唐朝時又起來了,也是全世界人民羨慕,往死了派留學生,相對而言,歐洲除了羅馬帝國挺得比較久,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幫封建社會的職業文盲砍來砍去,直到明朝中期,都是世界領先。
鑒於時間太久,心態難免有點問題,比如後來英國工業革命,開始當大爺了,就派使者到中國,見到乾隆。本意大致是要跟中國通商。
然後,乾隆同誌對他們說,回去給你們喬治(當時的英國國王)帶個信,就說你的孝心我知道了,你的貢品我收到了(戰艦模型),我天朝應有盡有,你就不要再費心了,給我送這些東西,是比較耽誤事的,你們那裏是蠻荒之地,生活很困難,好好種地,我這裏東西很多,賞點給你,回家好好用吧。
幾十年後,在蠻荒之地種地的英國農民們,駕駛著戰艦打了進來。
這種毛病由來已久,畢竟牛了太多年,近的朝鮮、越南、日本且不說,最遠的,能打到中亞、西伯利亞,自古以來,就是天朝上邦,四方來拜,外國使臣來訪,表麵上好吃好喝招待著,臨走還捎堆東西,說天朝物產豐富,什麽都有,隻管拿,背地裏說人家是蠻夷,沒文化,落後,看你可憐,給你幾個賞錢。
牛的時候,怎麽幹都行,等到不牛了,還想怎麽幹都行,那就不行了。
明朝的官員思維,大致就是如此,就軍事實力而言,談判是最好的選擇,然而沒有人選擇。
這種行為,說得好聽點,叫堅持原則,說得不好聽,叫不識時務,明朝最後妥協的機會,就這樣被一群不識時務的人拒絕了。
十年前,我讀到這裏的時候,曾經很討厭黃道周,討厭這個固執、不識時務的人,我始終認為,他的決策是完全錯誤的。
直到我知道了黃道周的結局
七年後,當清軍入關時,在家賦閑的黃道周再次出山,輔佐唐王。
。。。。
這時黃道周站出來,他說,戰亦亡,不戰亦亡,與其坐而待斃,何如出關迎敵。
唐王很高興,說你去北伐吧,然後他說,我沒有兵給你。
黃道周說,不用,我自己招兵。
然後他回到了家,找到了老鄉、同學、學生,招來了一千多人,
大部分人都是百姓。
隆武元年(唐王年號,1645),黃道周出師北伐,他的軍隊沒有經驗,從未上過戰場,甚至沒有武器,他們擁有的最大殺傷力武器,叫做鋤頭、扁擔。所以這支軍隊在曆史上的名字,叫做“扁擔軍”。
黃道周的妻子隨同出征,她召集了許多婦女,一同前往作戰,這支部隊連扁擔都沒有,史稱“夫人軍”。
就算是最白癡的白癡,也能明白,這是自尋死路。
然而黃道周堅定地向前進發,明知必死無疑。正如當年他拒絕和談,絕不妥協。
三個月後,他在江西婺源遭遇清軍,打了這支隊伍的第一仗,也是最後一仗。
結果毫無懸念,武器的批判沒能代替批判的武器,黃道周全軍覆沒。黃道周被俘,被送到了南京,無數人輪番出麵勸他投降,他嚴辭拒絕。
三個月後,他在南京就義,死後衣中留有血書,內容共十六字:
綱常萬古,節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
落款:
大明孤臣黃道周
正如當年的他,不識時務,絕不妥協。
有人曾對我說,文明的滅絕是正常的,因為麻煩太多,天災人禍、內鬥外鬥,所以四大文明滅了三個,隻有中國文明流傳至今,實在太不容易。
我想想,似乎確實如此,往近了說,從鴉片戰爭起,全世界強國(連不強的都來湊熱鬧)欺負我們,連打帶搶帶燒帶殺,還攤上個“量中華之物力”配合人家亂搞的慈禧,打是打不過,搞發展搞不了(洋務),同化也同不了(人家也有文明),軟不行,硬也不行,識時務的看法,是亡定了。
然而我們終究沒有亡,挺過英法聯軍,挺過甲午戰爭,挺過八國聯軍,挺過抗日,終究沒有亡。
因為總有那麽一群不識時務的人,無論時局形勢如何,無論敵人有多強大,無論希望多麽渺茫,堅持,絕不妥協。
所以我想說的是,當年的這場辯論,或許決定了大明的未來,或許黃道周並不明智,或許妥協能夠挽回危局,但不妥協的人,應該得到尊重。
麵對冷酷的世間、無奈的場景,遇事妥協,不堅持到底,是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的選擇,因為妥協,退讓很現實,很有好處。
但我認為,在人的一生中,至少有那麽一兩件事,應該不妥協,至少一兩件。因為不妥協、堅持雖然不現實,很沒好處,卻是正確的。
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至少有一點。
。。。。。
據說打崇禎十二年起,崇禎同誌經常做夢,夢見有一個人,在他的手上,寫了一個字——有。
這是個很奇怪的夢,而且還不止一次,所以他把這個夢告訴文武大臣,讓他們幫忙解釋。
大家聽說,都說很好,說很吉利,我想了想,有道理,因為有,總比沒有好。
然而有一個人卻大驚失色,這個人叫王承恩,是崇禎的貼身太監。
散朝後,他找到了崇禎,對他說出了這個夢境的真實意義,可怕的寓意——大明將亡。
按照王承恩的解釋,這個有,實際上是兩個字。上麵,是大字少一捺,下麵,是明字少半邊。
所以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大明,要少一半。
崇禎不信,不敢信,大明江山,自打朱重八起,二百多年,難道要毀在自己手上?
個人認為,崇禎同誌過於憂慮了,因為毀不毀,這事不由他。
但這個夢實在比較準,我查了一下,他做夢的時間,大致就是那個毀他江山的人,出現的時間。
崇禎十二年(1639),一個人從深山中走出。
他的隨從很少,很單薄,且很不起眼,無論是張獻忠,還是皇太極,他都望塵莫及。但命中注定,他才是最終改變一切的人,五年之後。
這人我不說,你也知道是李自成。
李自成在山裏蹲了一年多,幹過什麽,沒人知道,隻知道他出來之後,進步很快。
一年多時間,他又有了幾千人,占了幾個縣城。
但就全國而言,他實在排不上,有時經濟困難,還得找張獻忠拉兄弟一把。
鑒於生計困難,崇禎十三年(1640)初,他率軍進入河南,新年新氣象,他準備到那裏碰碰運氣。
通常來講,這個想法沒啥搞頭,因為之前他經常全國到處出差,河南也是出差地之一,跑老跑去,沒什麽意外驚喜。
但這次不一樣。
崇禎十三年(1640),河南大旱。
這場大旱,史料上說,是兩百多年未遇之大旱,河南的景象,借用古人的話: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大旱也好,沒有雞叫也罷,沒有牛,沒有豬都罷,有一樣東西,是終究不會罷的——征稅。
不征稅,就沒錢打張獻忠,沒錢防皇太極,必須征。
這麽個環境,讓人不造反,真的很難。
至於結局,不用想也知道,勞苦大眾,固然勞苦,也是大眾,勞苦久了,大眾就要鬧事,就要不交稅,不納糧,於是接下來,就是那句著名的口號:
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大門迎闖王,闖王來時不納糧。
之前我說什麽來著?氣數。
其實氣數這玩意,說穿了,就是個使用年限,好比餅幹,隻能保質三天,你偏三年後吃,就隻能拉肚子。
又好比房子,隻能住三十年,你偏要住四十年,就隻能住危房,沒準哪天上廁所的時候,被埋進去。
什麽東西,都有使用年限,比如大米,比如王朝,比如帝國。
不同的是,大米的年限看得見,王朝的年限看不見。
看不見,卻依然存在。
對於氣數,崇禎是不信的,開始不信。
等到崇禎十四年,怕什麽來什麽,後院起火,前院也起火,盧象升死了,遼東敗了,中原亂了,信了。
在一次檢討會上,他緊繃了十四年的神經,終於崩潰了。
他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說:
我登基十四年,飽經憂患,國家事情多,災荒多,沒有糧食,竟然人吃人,流寇四起,這都是我失德所致啊,這都是我的錯啊。
他不停地哭,不停地哭。
我同情他。
大臣們似乎也很同情,紛紛發言,說這不是您的錯。
但不是皇帝的錯,是誰的錯呢?
氣數。
幾乎所有的人,眾口一詞,說出了這兩字。
崇禎終於認了,他承認這是氣數。但他終究是不甘心的:
“就算是氣數,人力也可補救,這麽多年了,補救何用?”
然後接著大哭。
崇禎大哭的時候,李自成正在前進,在屬於他的氣數上,大踏步地前進。
在河南,他毫不費力地招募了十幾萬人,隻用了兩年時間,就占領了河南全境,所向披靡,先後殺死陝西總督傅宗龍、汪喬年,以及我們的老熟人福王朱常洵。
鑒於崇禎同誌的倒黴史,已經太長,鑒於他受的苦,實在太多,鑒於不想有人說我拿崇禎同誌混事,還鑒於我比較樂觀,不太喜歡落井下石,所以,我決定簡單點,至少保證你不至於看得太過鬱悶。
李自成同誌依然在前進,一年後,他進入陝西,擊敗了明朝的最後一位猛人孫傳庭,占領西安。明軍就此再無還手之力。
崇禎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西安,集結所有兵力,準備向京城出發,他將終結這已延續二百七十多年的帝國。
在出發前,他發出了一道檄文,文中有八個字:
〖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嗟爾,明朝
對於上述八個字,崇禎應該是認賬的,因為不認賬不行。
上台以前,憋足了勁要幹掉那個死人妖,死人妖幹掉了,又出來黨爭,後金入侵,看準了袁崇煥,要他出來上崗,一頓折騰,後金沒能折騰回去,袁督師倒給折騰沒了,本想著臥薪嚐膽,忍幾年,搞好國內經濟建設,再去收複大好河山,結果出了天災,又出來若幹人等造反。
調兵,幹掉若幹人等,若幹人等被幹掉,又出來了若幹更狠的人(比如張獻忠、李自成),再調兵,把若幹更狠的人,又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準備一鼓作氣……
清軍打進來了。
好吧,那就去打清軍,全部主力調到遼東,打個一年半載,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後院又起火了,投降的不投降,跑進去的又跑出來。
很巧,又是災荒,大荒,沒法活,於是大家跟著一起造反。
這種編劇思路,很類似於早些年的經典電視劇《渴望》,按當時編劇思路,就是找個弱女子,什麽壞事、孬事、惡心人到死的事,都讓她碰上,整體流程大致是,一棍子打過來,挺住,再一棍子打過來,繼續挺住,挺到最後,就好人一生平安了。
崇禎的故事就是這樣,他挨棍子的數量,估計比渴望女主角要多得多,抗擊打能力更強,但不同的是,他的故事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因為他的故事,是真實的,而真實的東西,往往都很殘酷。
崇禎並非一個溫和的人,他很急躁,很用力,用今天的話說,叫用力過猛,但那個爛攤子,不用力過猛,隻能收攤。
崇禎很節儉,他的衣服、襪子,都打了補丁,請注意,打補丁的,並不一定很節儉,往往很浪費,比如後來清朝的道光同誌,衣服破了,讓人去打了個補丁,五十兩白銀,這哥們全然是敗家的,還說特便宜。
而崇禎的補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費。
此外,崇禎還有個特點:走路慢,因為走得快,裏麵的破衣服就會飄出來——節儉是節儉,臉麵還是要的。
他工作很努力,每天白天上朝,晚上加班,據史料記載,大致要幹七八個時辰(十四到十六個小時),累得半死不活,第二天接著幹。
簡單地說,崇禎同誌幹的,是這樣一份工作,沒有工作範圍,沒有工作界限,什麽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吵架(言官),就是看人吵架(黨爭),穿得破爛,吃得也少,跟老婆困覺較少,隻睡五六小時,時不時還有噩耗傳來,什麽北邊打過來,西邊打過去,祖墳被人燒了,部將被人殺了,東西被人搶了等等。
這工作,誰幹?
最不幸的是,崇禎同誌以上所有的不幸,都無法換來一個幸福的結局——他的努力,終究失敗。
但比最不幸更不幸的是(簡稱最最不幸),崇禎知道這點。
知道結局(注:悲劇),也無法改變,卻依然要繼續,這就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史料告訴我們,崇禎同誌應該知道自己的結局,他多次談到命數,氣數,經常對人哀歎:大明天下,奈何亡於朕手!
然而他依然盡心盡力、全力以赴、日以繼夜、夜以繼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不到長城心不死,撞了南牆不回頭,往死了幹,直到最後結局到來,依然沒有放棄,直到兵臨城下的那一天,依然沒有放棄。
一個了不起的人。
結局到來的具體過程,就沒必要細說了,我說過,我是個有幽默感的人,很明顯,至少對於崇禎而言,這段並不幽默。
我還說過,我是個不喜歡寫廢話的人,同樣,對崇禎而言,這段是廢話。
當然,對李自成同誌而言,這段很幽默,也不是廢話,他從陝西出發,隻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到了北京。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軍隊到達西直門(他從西邊來),開始攻城。
崇禎同誌有句名言,諸臣誤我,還有一句,是文臣人人可殺,三月十七日,事實證明,這兩句話很正確。
內閣大臣拿不出主意,連話都沒幾句,且不說了,守城的諸位親信,什麽兵部尚書、吏部侍郎,壓根就沒抵抗,全部打開城門投降。
當天,外城失陷,第二天,內城失陷。
崇禎住在紫禁城,就是今天的故宮,故宮有多大,去過的地球人都知道。
這裏,就是他的最後歸宿。
三月十八日的夜晚
在這個夜晚,發生了很多事,都是後事。
其實後事處理起來,也很簡單,就幾句話,後妃上吊,兒子跑掉(對於後患,大多數人都不留),料理完了,身邊還有個女兒。
這個女兒,叫做長平公主,關於她的前世今生,金庸同誌已經說過了,雖然相關內容(包括後來跟韋小寶同誌的際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胡扯,但有一點是正確的,他確實砍斷了女兒的手臂。
這個舉動在曆史上非常有名,實際情況,卻比許多人想象中複雜得多,但無論如何,原因很簡單,他不希望這個女兒落入敵人的手中,遭受更大的侮辱。
不是殘忍,而是慈愛。
我知道,許多人永遠無法理解,那是因為,他們永遠無需去理解。
處理完一切後,崇禎決定,去做最後一件事——自盡。
自盡,是一件比較有勇氣的事,按照某位哲學家的說法,你敢死,還不敢活嗎?沒種。
但現實是殘酷的,而今這個世界,要活下去,比死需要更大的勇氣。
但崇禎的死,並非懦弱,而是一種態度,負責任的態度。
我說過,所謂王朝,跟公司單位差不多,單位出了事,領導要負責任,降級、扣工資、辭退,當然,也包括自盡。
崇禎決定自盡,他打算用這種方式,表達他的如下觀點:
一、絕不妥協。
二、絕不當俘虜。
三、尊嚴。
於是,在那天夜裏,崇禎登上了煤山(今天叫做景山),陪在他身邊的,還有一個叫做王承恩的太監。
就這樣嗎?
就這樣吧。
他留下了最後的遺言:
〖諸臣誤朕,朕死,無麵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屍,勿傷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他走向了那顆樹。
應該結束了。
按照慣例,每個人的講述結束時,會有一句結束語,而當這個王朝結束的時候,也會有一句話,最後一句話。
是的,這句話我已經寫過了,不是昨天,也不是前天,而是幾年以前,在我的第一本書裏,朱元璋登基那一段的最後,有一句話,就是那句,幾年前,我就寫好了。
還記得嗎?
所有的王朝,他的開始,正如他的結束,所以才有了這句結束語,沒錯,就是下麵這句:
〖走上了這條路,就不能再回頭。〗
----------------------
梁山石燕:
1.作為一個政治新手,崇禎表現出了極強的政治天賦,幾十年的老江湖魏公公被他耍得團團轉。。。。
2
.剛剛看到的報道:
幹旱災害是我國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據統計,自然災害中85%為氣象災害,而幹旱災害又占氣象災害的50%左右。我國最早的旱災記載始於公元前206年。
從那時起至1949年的2155年中,發生過較大的旱災1056次,平均兩年一次。我國最嚴重的幹旱首推明朝崇禎年間的大旱,連旱17年,赤地千裏、民不聊生。
你這個文盲胡說八道什麽哪?客家人不是漢人那誰還是漢人?哪個白癡教的你中國皇帝都不是漢人的?漢朝皇帝哪個不是漢人?明朝皇帝哪個是回民?誰教育你的有鮮卑混血的人就不能是漢人的?能不能麻煩你先讀幾本書再跑出來胡說八道?拜托
忘記曆史就意味著背叛——列寧的忠告!曆史從大到小,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你要選擇忘記,你要覺得你的祖先曾經遭受過得苦難和曾將創造過的輝煌與你無關,那是你的自由.研讀曆史,揭清曆史教科書迷霧後的真相,是我和我這樣的人的喜好.太陽底下無新事,過去發生的,未來還會發生.“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
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而我們的曆史教科書裏,也簡化了很多曆史事實,使得我們一直以為崇禎皇帝真的昏庸無能。但是,當年明月這樣的曆史責任感的學者,還是殫精絕慮為我們盡可能複原了當時的曆史真相。崇禎並不昏庸無能,他很聰明,他很勤政。無惡不作的魏忠賢居然是被他逼得上吊自殺,而當時的崇禎,僅僅16歲,距離他突然接替那個病逝的哥哥登基後僅僅4個月!那時不但朝政完全被閹黨把持,而且他一直被邊緣化,在朝中完全沒有政治基礎。但是他一步步,從打擊魏忠賢的幫凶開始,趕走客氏,免了魏忠賢職務,趕他去南京,然後再派人去抓他,逼得魏忠賢在旅舍內畏罪上吊自殺。。。換一個36歲的人能做到嗎???
算了吧,氣數盡了,不是一處腐敗,而是整體腐敗,整天忙著拆東牆補西牆這樣的修修補補。再碰上大旱斷糧這樣的天災,外敵入侵這樣的外患,極強極重的內憂外患一起來。。。。
還記得那位大清糊裱匠李鴻章嗎?差不多吧?怎麽努力,還是亡了。黑鍋背了,還給人家一頂賣國賊的帽子戴著!
災難啊,苦了天下百姓,苦了中華民族!
知識分子的那個心,痛啊。。。
文明,進步得真不容易,珍惜今天的生活吧!
都說劉邦是大老粗,什麽都不懂,就是有識人之明和團結調動人的能力,這才是一把手最重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