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下客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要不是我自己為自己建立紀念碑,這紀念碑,它從何而來?
個人資料
正文

動什麽別動老板的\'底線\':哪些底線不能碰

(2009-12-06 10:09:34) 下一個

動什麽別動老板的"底線":哪些底線不能碰

在職場上,下屬理解和掌握老板的管理風格,知道老板的偏好與做事的底線很重要,聰明的你是否摸透了老板的底線?如果沒有,那麽你千萬不要去觸碰他的底線,否則,你將有出局的危險。



摘自《動什麽別動老板的底線》

作者/周錫冰 中國青年出版社

一般來說,線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為了安全,為了保護,為了更透明一旦你選擇了越過這條線,你自己就要承擔風險。這是美劇《實習醫生格蕾》中的一句話,它所要表達的是:無論做什麽事情都需要把握一個度,一旦超出這個度,那麽事情的結果就會變得很糟糕。在《實習醫生格蕾》裏,我們經常可以聽到bottomline這個詞。Bottomline底線,是一個很形象的詞。Bottom在英文中還有屁股的意思,用在這裏剛好和漢語中的一句俗語老虎屁股摸不得暗合。老板的底線,其實就像那老虎的屁股,我們也常看到美劇中的老板們或一臉嚴肅或怒氣衝衝地告誡下屬:不要越線!在職場上,下屬理解和掌握老板的管理風格,知道老板的偏好與做事的底線很重要,聰明的你是否摸透了老板的底線?如果沒有,那麽你千萬不要去觸碰他的底線,否則,你將有出局的危險。

事實上,要想在職場上平步青雲,就必須處理好與老板的關係,與同事的關係。怎麽樣才能處理好職場上的關係呢?那就需要足夠的智慧,千萬不能觸及老板的底線。那麽,究竟什麽是老板的底線呢?老板的底線是個見報率和網絡出現率很高的新詞語,字典上並沒有這個詞的解釋,但中國古語裏的底線就是雷池,雷池那邊就是萬劫不複的地帶。筆者分析認為,老板的底線就是指老板的基本立場或準則,是老板能夠容忍和忍耐的最低限度。眾所周知,在很多情況下,老板的底線常常被喻為老虎屁股,老虎屁股當然是不摸為好,否則後果會非常嚴重。

說起老板的底線這個話題,其實是非常沉重的,筆者是從普通員工做到公司總經理的,其中的苦楚自然不言而喻。值得提醒職場人士的是,身在職場就必須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而我由於當時年輕氣盛,鋒芒畢露,因觸及了老板的底線而慘遭出局。不過,經過幾年的曆練,我發現,其實像我一樣慘遭出局的人舉不勝舉。直到我做了老板後才明白,老板也是人,換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老板,未必與其他老板的底線有什麽不同。確實,聰明的員工未必受歡迎,因為他們在不恰當的時間和場合表現出精明出眾,這就是他們不夠高明之處。如果老板很舒服地接受你的聰明,而不是讓他感到威脅,就說明你已經做到位了。每個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下屬聰明但又沒有過多的要求,下屬在工作中的鋒芒不要過於逼人,太緊張的關係容易讓你的整體形象在老板那裏失分,老板不高興,有時候會影響你的業績,因為老板不會讓你的想法得以實現。因此,準確把握老板的底線,會獲得更多把想法轉變成現實的機會,因為老板接受你,同時也肯定你的做事方式,願意把更多機會留給你。這對職場中的升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反之,他將把你掃地出門。在這裏,我們來看看金訶集團山東分公司企劃總監劉林的親身經曆,相信能給職場人士更多的借鑒和參考。

我曾經工作的一家公司屬於民營企業,老板30歲出頭,腦子靈活,追求時尚和品位,出手闊氣。公司在北京選擇了環境非常好的寫字樓作為辦公室,從電腦設備到辦公家具以及老板個人使用的物品都是高檔品。

我供職期間擔任策劃部經理,由於公司規模不是特別大,加上我是跳槽過去的,因此深得老板的器重,除了負責策劃部工作之外,對於人事、行政甚至財務的事情,老板都會讓我參與提意見。因此,實際上我更像是老板的幕僚。

公司主要經營通訊產業,麵對同行的激烈競爭,老板給了我足夠的權力,我也不負所望,拿下了眾多讓人眼紅的大客戶。可以說,在公司我真正做到了如魚得水,但就在這樣美好的前景下,我卻觸犯了老板的底線,最終出局。

公司采用的是扁平化管理,除了我所在的策劃部之外,其他部門基本都是由老板親自掛帥掌管。大到戰略決策,小到領用一支圓珠筆芯,全部事情都由老板親自辦。從這一點也看出實際上公司就是一個個體民營企業的典型模式。

由於老板管的事情實在太多,因此在處理問題和工作上會有一些不及時,這樣一來,員工就產生了許多情緒。比如,因為老板出差,耽誤了會見重要客戶;臨時口頭吩咐的工作,沒有引起員工重視,之後老板問起來,員工還在等待辦公例會上正式的工作通知。這樣的事情隔三岔五就會發生,老板埋怨員工執行不力,反過來員工在心裏認為老板下達的任務不明確。

鑒於此種情況,許多員工聯合起來找到我,要求舉行一次懇談會,和老板進行交流,同時為自己討回公道。

沒有仔細考慮,我隻認為這是員工對企業和老板負責的行為。於是,我便把員工們的意願轉達給了老板,並且懇請老板答應舉辦懇談會,大家開誠布公地進行一次交流。老板答應了。

會議安排在一個周五下班之後,開會前老板的心情還是不錯的,答應會後請大家共進晚餐。

全體人員落座之後,老板做了個簡短發言,意思是希望大家今天踴躍提出工作中的問題,以便能夠拿出改進措施。同時,老板安排我進行會議記錄,並表示把會議記錄在會後整理出來,傳達給每一個參會人員。老板說這是體現公司民主的一次重要會議。

會議的前十分鍾還進行得非常有秩序,因為前十分鍾發言的是財務部門、行政部門和我帶領的策劃部,前兩個部門的員工大多是老板的親戚或朋友,平常和老板交流比較多,所以,大家的問題也都是些公司效率可以再提高一步、員工考核可以更加完善之類的錦上添花的問題。然而,輪到設計部門小王發言,他指出員工加班頻率過高,以及沒有加班費的問題,設計部門和業務部門開始了針對老板的批評,其中業務部的某位員工說老板曾經無意中罵過他,說他是笨蛋,這等於侮辱員工。

整個會議馬上進入失控的局麵,員工們輕易不肯放棄這個難得的機會,紛紛把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拿出來數落老板。開始老板還能回應:我以前這樣做過?我說過這種話?這個問題以後會盡量少發生。可到了最後,隨著員工變本加厲的細節性批鬥的深入展開,終於等到有個員工提出:老板你要求我們830上班,可你總是不按點來,有事總也找不到你。老板震怒地拍著桌子說:誰不想幹,就給我走人!說完老板憤怒地起身離開,臨走前,我看到老板怨恨恨地衝我掃了一眼,而他走出去的那一刻,表情很狼狽。

大家麵麵相覷,我知道這次可闖下了彌天大禍。果然,第二天,當我去老板辦公室匯報時,老板對我的態度格外冷淡。在招聘旺季到來的時候,除了老板的親戚朋友和我之外,參加過那次懇談會的同事都逐漸被辭退,新人越來越多。

終於有一天,老板給了我一份計劃書,那上麵寫著:青海分公司籌建計劃。我是不可能去青海的,這是當初跟老板早就談好的,老板用了這個委婉的方式,逼迫我辭職。

就像上述那個案例中,對於任何一個老板來說,老板需要高管在公開場合時時刻刻與他站在一起,老板做得對的,需要大力支持和宣傳;老板做得不對的,在關鍵時候也需要圓場和出麵調停。案例中那個策劃部經理被迫辭職的主要原因在於:當老板難堪的時候,他沒有及時站出來終止會議或沒有給老板一個可下的台階。其實,案例中那個策劃部經理完全可以控製整個會議的局麵,也可以捍衛老板的尊嚴,同樣也可以給老板一個可下的台階,但他卻沒有這樣做,從而沒有盡到一個合格高管的職責。

其實,這個道理非常簡單,任何一個老板都不希望自己在公開場合被屬下弄得非常難堪。假設你是那個老板,你也會把那些讓自己在公開場合難堪的下屬辭退。其實,有些錯誤你跟老板麵對麵提出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如果不注重方法或不分場合,那將會觸及老板的底線,其後果就可想而知了。

觸及老板的底線隻有死路一條,底線在中國古語裏是指雷池,什麽是雷池呢?所謂雷池就是一個湖名,在安徽省望江縣南。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於曆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這段話的背景是:東晉時,世族權貴之間不斷發生戰爭。其中,護軍將軍庾亮的聲勢最大。他執掌中央大權,受到晉成帝的賞識。凡是朝廷大事,晉成帝都要聽取他的意見。對此,鎮守曆陽的蘇峻將軍十分不滿:我沙場屢建戰功,庾亮憑什麽青雲直上!於是,他命令部下向庾亮討伐。消息傳到駐守在雷池附近的溫嶠都督那裏。他聽說庾亮被圍,立刻發兵救援。不料,庾亮寫信叫他切勿越過雷池一步。因為雷池一旦失守,曆陽也就保不住。這個成語原意是要溫嶠坐鎮防地,不要越過雷池去京都。現指做事不敢超越一定的界限、範圍。因此,員工一旦觸及老板的底線,就跟越過雷池一樣,必然遭到萬劫。沒有人會喜歡別人觸碰自己的底線,任何一個老板都一樣,如果自以為很聰明的員工碰了,那麽這個員工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敢碰老板底線的員工大都沒有什麽好的結果,其結果差不多都是被掃地出門。對此,前程無憂網的高級顧問認為,底線分為絕對底線和相對底線,能讓人偶爾碰碰的,還是第一種相對底線。對於喜歡競爭,經常越線做事、越級報告的下屬,作為老板,有必要針對性地對這種行為進行告誡。這種告誡其實並非絕對底線,但當這樣的下屬來探底時,讓他們知道什麽是雷池也是一種策略,這就是所謂的相對底線。聰明的老板不會告訴下屬自己的真實底線。當然,還有一種絕對底線。任何人,不管能力多強,關係有多硬,隻要碰觸就是出局。這類底線通常已經不是工作方法或能力上的問題了,而是道德觀、價值觀、人生態度上的衝突。確實,職場不是競技場,可以任由競技選手做極限運動。辦公室裏的遊戲規則就是由老板決定的。當然,老板的心理底線並非僅存在於老板與員工之間,甚至是一同搭台唱戲、情同手足的正副老總之間,也橫亙著一條紅色警戒線。對此,我們來看看北京個性潮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楠講述的一個案例,相信能給職場人士一個可以借鑒的教訓。

我曾在一家醫療軟件企業工作,作為總裁助理,近距離地見證了公司二號人物的非正常死亡。這家醫療軟件企業雖然名不見經傳,但老板張總卻頗有背景,他靠保健品起家,並曾躋身《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在他的人生達到頂點之際,卻又因為整個行業的衰退,好端端的企業也瞬間分崩離析。後來,張總放棄原來的公司,創辦了一家醫療軟件公司。在沒有資金、沒有助手的窘況下,張總的老同學陳總辭掉了處級幹部的公職,來幫助他。陳總更是毅然將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作為公司的啟動資金。

張總經常在公司內部會議上表示:陳總不僅在經濟上給予公司巨大支持,更重要的是給了我精神上的安慰。張總擅長策劃、戰略布局,陳總精於執行、公關,張總強力支撐,陳總衝鋒陷陣,兩人配合得非常默契。

保健品行業曆練出了多位營銷大師,張總也是其一,通過令人瞠目的營銷手法,僅憑這100萬的啟動資金和十幾個人,兩個月時間就簽約了500多家合作醫院。這場精彩的營銷戰不僅帶來了500多份合作協議,還帶來了2500萬的投資。

有了投資,公司發展開始加速。幹過保健品的人都有大幹快上的思想,張總此時有些頭腦發熱,決定將自己做保健品的思路搬到醫療軟件行業來。他啟動地麵推廣戰略,在各地建立辦事處,公司幾個月時間就擴大了幾百人的隊伍。而此時,公司在技術、售後等方麵卻並沒有做好相應的準備,短板效應凸顯,因此公司的業務並沒有真正地運營起來,而管理成本驟然上升。幾個月時間,2500萬投資就消耗了近一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